登陆注册
15721100000025

第25章 折大旗南军失律 脱重围北走还都

却说李景隆败回德州,明廷反加封太子太师,赏罚倒置,究是何因?看官不要性急,待小子补叙出来。原来景隆败报到京,由黄子澄暗中匿住,反奏称交战获胜,不过因天气寒冷,未便行兵,所以暂回德州,俟春再举。建文信为实事,遂封景隆为太子太师,景隆受诏后,自己都是不解,嗣接子澄密书,方知子澄代为掩饰,真是感激不尽;且书中勉令再举,亦合己意。遂飞檄各处,招集兵士,到建文二年孟春,各处兵马齐集,差不多有五六十万人,正拟祭旗出发,忽报燕王出攻大同,亟督师往援,道出紫荆关,余寒尚重,冰雪齐封,军士各叫苦不迭。幸得侦骑反报,燕王已由居庸关,入返北平,于是相率趋归。军士南归情急,抛弃无数铠仗,以便速行。还有一班敝兵羸卒,不能熬受冻饿,多半死亡。未曾对仗,且如此狼狈,真令人短气。

景隆回军月余,又誓师德州,会同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进兵真定,得兵六十万,列阵数十里。燕王闻报,语诸将道:“李景隆等都无能为,惟靠了数十万兵卒,想来谋我,哪知人多易乱,前后不相应,左右不相谋,将帅不专,号令不一,何能成事?尔等但严装待着,敌来即击,怕他甚么?”虽是安定军心,恰亦寓有至理。张玉道:“何不先往白沟河,扼住要害,以逸待劳?”燕王点头道:“尔言却也有理。”遂麾众先往。到了三日,侦悉景隆前锋都督平安,已将驰到,燕王道:“平安竖子,前曾从我出塞,今日敢来冲锋,我当前去破他。”当下拔营复进,渡过五马河,直抵苏家桥。猛闻炮声骤响,伏兵猝起,当先一员大将,挺矛突阵,就是南军都督平安。随后又有都督瞿能父子,亦跃马而来,刀光闪闪,逢人便砍。燕兵猝不及防,向后倒退,几乎旗靡辙乱。忽有三员骁将,出阵拦阻,与平安交战起来,燕军望将过去,一是内官狗儿,一是千户华聚,一是百户谷允,三对儿盘旋厮杀,颇似棋逢敌手,将遇良材,战至日暮,方各鸣金收军。次日,景隆、英、杰等俱到,还有魏国公徐辉祖,亦奉命至师,数人商定一计,暗将火器埋着地下,然后出兵诱敌。燕军不知是诈,一鼓赶来,突觉火器爆发,烟焰冲天,燕军多烧得焦头烂额,连忙返奔,燕王也不能禁止,只好亲自断后。逃了一程,天色已昏,四顾手下,只有三骑,愁云惨淡,林树苍茫,竟不辨东西南北。俄闻水声潺潺,料知已到白沟河,急急跑到水滨,下马伏地,谛视河流,方得辨明方向,仓卒渡河,直达北岸,始见本营所在地,驰入帐中,才得安息。随谕诸将秣马蓐食,翌日再战。

转瞬天明,使张玉将中军,朱能将左军,陈亨将右军,房宽为先锋,邱福为后应,共率马步兵十余万,渡河列阵。南军营内的瞿能父子,约了平安,先后趋出,巧值房宽到来,两下相交,不到十合,平安怒马陷阵,宽众披靡,顷刻奔溃。张玉等见宽已败阵,统有惧色,独燕王大喝一声,自麾健卒数千人,先出阵前,舍命冲突,高煦率张玉等继进,一场恶战,真杀得山摇地动,日暗天昏。忽南军阵里,梆声一响,发出了无数硬箭,向燕军射来,这箭镞好象生眼,都到燕王马头旋绕,马屡被创,三易三蹶,南军复乘势相逼,急得燕王无法可施,也取强弩对付,连射一阵,箭又尽了,乃拔剑左右奋击,砍伤数人,剑又缺折不堪用,适身旁有骑兵中箭,倒毙马下,那马溜缰欲驰,被燕王一手拉住,纵身上马,加鞭北走。马甫上堤,忽听后面大呼道:“燕王休走!徐能来擒你了。”燕王也不及回顾,只扬鞭作招呼状,情急智生,仿佛曹操之入濮阳城。徐能疑有伏兵,不敢穷追。约过片时,燕王得高煦等救兵,复回马杀来,巧值平安驰到,一枝矛神出鬼没,刺死北军统领陈亨,徐忠急来相救,又被平安拔剑乱斫,伤了二指,指头将断未断,忠忍痛将残指砍去,裂衣裹创,奋勇再战。高煦恐燕王有失,也当先奋斗,几杀得难解难分。时已晌午,燕军少懈,瞿能父子,乘隙上前,大呼灭燕,连砍燕骑百余人。越雟侯俞通渊,陆凉卫指挥滕聚,见瞿能父子得手,也纵马随入,正在踊跃争先的时候,忽觉北风陡起,猛扑南军,沙石飞扬,迷人双目,接连是一声怪响,把景隆身前的大纛,折做两段。天意可知。景隆料知不佳,正拟鸣金收军,忽然燕军队里,射出各种火具,火随风发,霎时燎原。南军有力难施,只好回马逃走,阵势一动,便至大乱。燕王趁这机会,亲率劲骑数千,绕出景隆阵后,突入驰击。前面的高煦,复督领将士,一齐纵火,顺风痛杀。可怜这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俱战殁阵中,葬身火窟。平安独力难支,也只好匹马奔逃。南军大溃,势如山崩。燕王麾众奋追,直至月漾桥,除南军弃械投降外,被杀死的数不胜数。郭英向西遁去。郭英也是宿将,至此亦不中用,可见主有福,方觉将有力。景隆南走德州,抛弃器械辎重,好似山积,连御赐的玺书斧钺,也一并抛去。还亏徐辉祖率兵断后,方不至片甲不回。过了数日,燕王复进攻德州,未到城下,景隆先已出走,剩下储粮百余万石,至燕军入城,安安稳稳的得了粮草,声势越振。

是时山东参政铁铉,方督饷赴景隆军,闻景隆败还,忙驰入济南,与参军高巍,收集溃亡,共誓死守。景隆也遁至济南,扎营城外。燕军乘胜进攻,景隆众尚十余万,仓猝迎战,又被燕军杀败,单骑遁去。于是燕军筑垒围城,经铁铉、高巍两人,督众固守,围久不下。警报飞达南京,建文帝不免心慌,没奈何与齐泰、黄子澄商量,佯示罢免,遣使赴燕军议和。一面召李景隆还京,所有军务,饬左都督盛庸代理,并升铁铉为山东布政司使,帮办军事。看官!你想这燕王棣狠鸷心成,既已发难,哪肯半途罢手?见了朝使,置诸不理,只命将士奋力攻城,且射书城中,谕令速降。铁铉撕破来书,掷出城外,燕王大愤,令将士决水灌城,城内陡成泽国,顿时军民汹汹。铁铉下令道:“军民无恐,本司自有良策,静守三日,便可破敌。”军民得了此令,也不知他葫芦中卖什么药,且依令安心待着。我亦张目瞧着。这位布政使铁铉,居然不慌不忙,暗中差遣干役,出城求降。及差人还报,燕王已允,约明日入城,铁铉佯撤守具,又召集父老数百人,密嘱一番,令出城赴燕王营。燕王闻有父老到来,未免诧异,遂出营巡视。只见父老等俱俯伏道旁,涕泣请道:“奸臣不忠,使大王蒙犯霜露,跋涉至此,大王系高皇帝子,民等乃高皇帝百姓,哪敢违大王命?但民等不习兵革,骤见大兵压境,未识大王为国为民的苦心,还疑是有心屠戮。大王如真心爱民,请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民等当备具壶浆,欢迎大王。”燕王大喜。也入彀中,若非命不该绝,必死铁板之下。好言抚慰,令他回城。次日下令退军,只率劲骑数人,跨马张盖,渡过吊桥,直达城下。城门果已大开,门内有无数兵民伏着,高呼千岁。燕王扬扬得意,徐行而入,方至门首,蓦听得踢踏一声,连忙上视,不瞧犹可,瞧了一眼,那城上竟放下一块铁板,差不多有数千斤,亏得眼明手快,勒马倒退,未及数尺,板已压下,正中马首,碎成齑粉。为燕王捏一把汗。燕王惊堕马下,旁有骑士扶起,另进一马,纵辔驰去。桥下本设有伏兵,见燕王将要过桥,出水来拆桥板,偏偏桥筑甚坚,一时不能遽毁,竟被燕王越桥逸去。真是天意。铁铉忙出城来追,已是不及。至回城后,叹息不已。

越宿闻炮声震天,燕军又到,铉忙督兵登陴,那炮石煞是厉害,弹着城墙,多成窟窿。燕军且击且攻,声势张甚,铉恐城被击破,又想了一计,悬出了一方神牌,上书“太祖高皇帝之灵”七字,想入非非。字样甚大,射入燕王目中,自觉难以为情,停止炮击。守兵得运土补隙,城复坚固。铉复密约盛庸,内外夹攻,击败燕众。燕王愤急得很,左思右想,一时无从得计。僧道衍进谏道:“顿兵坚城,师老且殆,不如暂归北平,容图后举。”燕王乃撤围北去。铉及盛庸等出兵追敌,直至德州,城内燕军,闻燕王北还,亦无心固守,弃城遁去,德州遂复。庸、铉拜表奏捷,有旨封庸为历城侯,擢铉为兵部尚书,寻复诏庸总兵北伐,拜平燕将军。副将军吴杰进军定州,都督吴凯进军沧州,遥为犄角,合图北平。

这消息传达燕王,燕王不以为意。恰下令出击辽东。又捣鬼了。诸将士各有异言,兵至通州,张玉、朱能入禀道:“大敌当前,正应抵御,乃出师辽东,舍近图远,窃为不解。”燕王闻言,屏退左右,又与两人密语道:“如此如此。”两人方顿首称善,遂倍道趋天津,过直沽,下令将士,循河而南。将士复惊诧起来,燕王道:“尔等道我欲东反南,走错路头么?我夜见白气二道,东北至西南,占得南征大利,所以改道南行。”还要捣鬼。将士方才无言。燕王更引军疾趋,一昼夜行三百里,遇着南军侦骑,尽行杀毙。走到天明,已抵沧州城下。沧州镇帅吴凯,探得燕军出击辽东,毫不设备,只遣兵四出伐木,修筑城墙,不意燕兵猝至,亟督兵分守城堞,众皆股栗,不及穿甲,燕将张玉,遽率壮士登城东北隅,肉薄齐飞,仍不少却。吴凯料不能守,忙与都督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等,开城出走。行了里许,突遇着燕将谭渊,带着健卒,截住去路。吴凯等心忙意乱,勉强抵敌,可奈手下统已溃散,被燕军左擒右斫,伤毙了万余人。还有兵士三千名,见不是路,都下马降敌,剩得吴凯、程暹等数员将官,如何抵挡,也只得束手就缚。谁知那谭渊凶险得很,佯收降卒,密令军士掘下坑堑,至夜间尽驱降卒入坑,活活埋死,只把那吴凯、程暹等,械送燕王。燕王见功成计遂,一语道破,举上文各种疑团,均已了明。很是喜慰,命将所有俘虏,所得辎重,悉数解运直沽舟中,送达北平。自率众循河而南,复抵德州。盛庸坚壁不出,燕王攻城不下,引兵掠临清、大名,越汶上,至济宁。盛庸遂大合铁铉、平安各军,出屯东昌,杀牛犒将士,誓师厉众,背城列阵,并排着火器毒弩,专待燕军到来。燕军仗着屡胜的威风,飞行而至,一见南军,即鼓噪杀入,怎禁得火器迭发,继以毒弩,不是糜烂,就是惨毙。燕王见前队将士,多半受伤,愤懑的了不得,竟亲率精骑,冒着险来冲南军。盛庸见燕王亲至,恰故意分开两翼,一任燕王杀入,待燕王冲入中坚,复纠兵包围,绕至数匝。燕王才知中计,慌忙夺路,左驰右突,好似铜墙铁壁一般,无从得脱。燕将朱能、周长等,望见燕王被困,急率番骑驰救,突入围中,奋力死斗,才杀开一条血路,护翼燕王出围。张玉还道燕王未脱,拚命杀入,突被南军一阵乱箭,射毙马下。看官览到此处,几疑南军能射死张玉,独不能射中燕王,难道燕王有避箭诀,所以南军不敢放箭,听他逃去么?我亦要问。这个原因,试回阅前叙建文帝的命令,便可晓得。建文帝曾饬临阵诸将,毋使朕负杀叔父名,应二十一回。因此诸将不敢加矢燕王,只想燕王窘迫自缚,投降军前,哪知燕王有帝王相,凭你如何设计,他总遇着救星,化凶为吉,所以全军虽败,恰令各将前奔,自己独匹马单刀,且战且退。南军纷纷追逼,又被他弯弓搭箭,射毙数人。等到南军齐上,却又来了高煦、华聚等,一阵击退南军,扬长而去。

燕王奔还北平,检阅将士,丧失二三万,复闻大将张玉战殁,不禁恸哭道:“兵败不足虑,独丧我良辅,实可痛恨。”诸将闻言,亦涕下不已。燕王经此次大创,意欲少休,独道衍进言道:“臣前谓师行必克,但费两日,两日就是东昌的昌字,今东昌遭败,已成过去,此后必获全胜。”于是燕王复搜卒补乘,俟至来年再举,暂且按下。

且说建文帝闻东昌大捷,欢慰非常,一面祭告太庙,一面开复齐泰、黄子澄原官,就是召还京师的李景隆,也赦罪勿问。有罪勿诛,如何振饬军纪?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并奏言景隆失律丧师,且怀贰心,须亟正刑典,然后可谢宗社,励将士。黄子澄亦上书请诛。是你举荐包庇,何不自请坐罪?各奏上去,只留中不发,是时已是建文三年,建文帝方大祀圜丘,行庆贺礼,忽报燕王棣又出师北平,由保定南下了。帝乃命盛庸各军严行堵御,正是:

捷书上达方相贺,敌骑重来又启争。

欲知两军决战情形,且至下回再表。

本回叙南北战事,一误于李景隆,再误于盛庸,白沟河之战,燕王矢尽剑折,逸走登堤,景隆不麾军追擒,使燕王得遇救杀回,转致败溃,是景隆之咎,固无可辞。若盛庸固明明奏捷东昌矣,乌得而言其误乎?曰,既诱燕王入围,何不仍用火器强弩,对待燕王。乃任其得救而逸,非误而何?或谓建文有诏,不杀叔父,盛庸不敢违命,以至于此。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使乘此得杀燕王,则燕军瓦解,大功告成,何至有再出之患乎?由斯以观,则李景隆固有误国之罪,盛庸亦不得谓非误国也。故吾谓盛庸之罪,不亚于李景隆。

同类推荐
  • 戎马丹心

    戎马丹心

    造物弄人,军人刘子坚在退伍途中遭遇车祸,救十人之后力竭而死。善恶有报,刘子坚重生于东汉末年延禧九年,从而开启了争霸之路。戎马丹心,好男儿生逢乱世当执三尺长剑,建立万世功勋。
  •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三国这点事儿,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涉及到两国邦交、上层意识形态;往小了说,则与人际关系、个人修养挂上钩。大人物读三国,爱放置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激扬文字;小辈读三国,爱在个体现象中探讨简单的厚黑之术。“全民读史”一夜之间成为潮流话题,“三国事”更是成为最通俗的大众研究话题。原因无他,三国充满了人情练达、权谋角力,中国人又热衷“与人斗”,“三国事”简直就是一部葵花宝典。于是我们在各大书店的陈列架上看到各种有关解读趣说三国的读物层出不穷,在机场候机大厅中听到各位大师名家将“三国事”很专业地安插到人生规划的每个阶段。但,当历史走下神坛,很可能就变成一种扯淡。扯淡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扯淡的历史需要忏悔。
  • 三辅決录

    三辅決录

    本书所收二十三种书都是对三辅地区即金关中地区之都邑、人物山川、形胜等的记载,因性质相类,收为一集,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地理等有一定意义。
  • 汉末烽烟

    汉末烽烟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叛乱四起,群雄割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竖子无法出头的年代,这是一个分崩离析,危机四伏的年代,这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年代,这是一个纵马狂飙,血洒疆场的年代,这也是一个史上最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历史系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意外穿越回到了初平元年二月的洛阳城,等待他的却是那场史上最为著名的大火烧过后的断壁残垣.....我叫陆渊,传奇才刚刚开始!
  • 中国瑶族

    中国瑶族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着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热门推荐
  • 弱点的根本转换

    弱点的根本转换

    现在活着的美国人中,每20人就有一人在某一段时间得过精神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召的美国年轻人中,每6人中就有一人因为精神失常而不能服役。年纪轻轻为什么会精神失常了呢?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恐惧和忧虑造成的。
  • 古代淑姐的现代生活

    古代淑姐的现代生活

    淑婷看似文静的一个女生,却又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次因为不小心而误入了时空隧道。遇见了一个女孩开始了她在现代的生活,这个女孩以前别人喜欢欺负她这次她并没有让步。她在以前那个时空里别人都不敢欺负她,现在她也不允许!!借助一个好闺蜜家的势力,她,想重新开始…………
  • 再次冰封:魔女之心何解冻

    再次冰封:魔女之心何解冻

    现代都市,帝倾凰是屹立于万千世界的王,独一无二的王。发现被背叛,倾凰毅然的选择了杀掉曾经最爱的人!再次把那颗心冰封!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放个假,旅个游就穿越了呢?好吧!来了就来了,但为什么她穿到了一个饿死的乞丐身上?(ー`?ー)变强,变强,再变强,成了她的目标……可是,为什么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他………
  • 马竹作品精选

    马竹作品精选

    《马竹作品精选》卷一“小说卷”精选马竹中短篇小说25篇,如《红尘三米》《芦苇花》《荷花赋》《竹枝词》《父亲不哭》等多部作品在《长江文艺》《芳草》等刊发表后,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北京文学》《小说精粹》《传奇文学选刊》等多家刊物转载并先后荣获多个文学大奖,社会影响广泛;卷二“散文卷”精选马竹散文随笔作品56篇,大多可谓美文,被较多读者形容为“下了猛药”的言情文字;卷三“诗歌卷”精选马竹诗歌作品30首,是从马竹开始文字生涯以来数百首诗篇中遴选而出;卷四“文论卷”包含思想随笔、文学理论、文艺理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共22篇,对热爱文学艺术的读者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帝萧

    帝萧

    白凤绕云间,青锋藏于胸。谁人不识君,何须挽轻纱。
  • 堕转轮回

    堕转轮回

    一千年前,光之审判者同七位守护使者用尽了力量将暗之毁灭者封印。一千年后,黑暗复苏。即将到来的,是毁灭?还是…………于是不禁想问:“究竟有没有人,懂得真正的黑暗?”【PS:小说有点动漫风了………………于是成了轻小说?!】
  • 开阳符师第一卷

    开阳符师第一卷

    一个异于传统网络文学模式套路的故事,幻想着百年之后当人类不在是地球的唯一霸主之后,另一种种族与人类共存与世上不断摩擦从而冲击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情节跌宕下的故事会怎样的引人深思呢?我也充满期待
  • 尘土之殇

    尘土之殇

    阳光普照大地,时光流逝,生活越来越美好,可惜那些美好好似都属于别人,穷人有穷人之乐,幸福在于自己定位,可我,,,,找不到自己该把幸福定位在那里,迷茫的人生,亲情,爱情,友情,那么美好的东西,我是否不配拥有?
  • 我是一个好女配

    我是一个好女配

    我虽然是个女配,但是我是一个好女配。为了男女主能好好在一起,我一直以“生病”为借口缺席她们的感情大戏,却不料中途出现了个自称能医治好我的某位神医的关门弟子。不用给我看病啊,真的不用啊,我没病啊!不!我有病,但是我的病无法医治啊!
  • 人类驱逐计划零

    人类驱逐计划零

    小说非中二,非中二,非中二!不是反人类、不是反人类、不是反人类!(总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坐落在F区和Z区之间的穆家村,是一个风景秀丽、宁静安详的“鬼村”...这个偌大的村庄因为十二年前的一次变故,如今只住着两个老人和两个孩子。穆元,是一个从小就生活在穆家村的男孩,本来他也已经完全远离了那段黑暗的历史。但在一次意外中,注入他体内的“黑子药剂”却让他被迫成为黑子,并与穆家村尘封的命运重新系在了一起!(什么,你问我什么是黑子?反正不是打篮球那个!)PS:书友群:5870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