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21100000077

第77章 侍母膳奉教立储 惑妃言誓神缄约

却说申时行上疏以后,尚书杨巍,又请将丁此吕贬斥,顿时闹动言官,统说时行与巍,蔽塞言路。御史王植、江东之交章弹劾两人,神宗为罢高启愚,留丁此吕。于是申、杨两大臣,抗疏求去。大学士余有丁,上言殿阁大臣,关系国体,不应为一此吕,遂退申、杨。许国尤不胜愤懑,亦专疏乞休。神宗乃将此吕外调。王植、江东之始终不服,遂力推前掌院学士王锡爵,可任阁务。锡爵曾积忤居正,谢职家居。见七十三回。至是因台官交推,重复起用,晋授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又因日讲官王家屏,敷奏诚挚,由神宗特拔,命为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两人相继入阁,言官只望锡爵得权,抵制时行,不防锡爵却与时行和好,互为倚助,遂令全台御史,大失所望。万历十四年正月,郑妃生下一子,取名常洵,神宗即晋封郑妃为贵妃。大学士申时行等,以皇长子常洛,年已五岁,生母恭妃,未闻加封,乃郑妃甫生皇子,即晋封册,显见得郑妃专宠,将来定有废长立幼的事情,遂上疏请册立东宫。时行初意,原是不错。疏中有云:

臣等闻早建太子,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自元子诞生,五年于兹矣,即今麟趾螽斯,方兴未艾,正名定分,宜在于兹。祖宗朝立皇太子,英宗以二岁,孝宗以六岁,武宗以一岁,成宪具在。惟陛下以今春月吉,敕下礼部早建储位,以慰亿兆人之望,则不胜幸甚!

神宗览疏毕,即援笔批答道:“元子婴弱,少待二三年,册立未迟。”批旨发下,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及吏部员外郎沈璟,复抗疏奏道:

窃闻礼贵别嫌,事当慎始。贵妃所生陛下第三子,神宗第二子常溆,生一岁而殇。犹亚位中宫,恭妃诞育元嗣,翻令居下,揆之伦理则不顺,质之人心则不安,传之天下万世则不正,请收回成命,先封恭妃为皇贵妃,而后及于郑妃,则礼既不违,情亦不废。陛下诚欲正名定分,别嫌明微,莫若俯从阁臣之请,册立元嗣为东宫,以定天下之本,则臣民之望慰,宗社之庆具矣。

这疏一上,神宗瞧了数语,便抛掷地上,勃然道:“册封贵妃,岂为立储起见?科臣等怎得妄言谤朕呢!”当下特降手敕道:“郑贵妃侍奉勤劳,特加殊封,立储自有长幼,姜应麟疑君卖直,着降处极边,沈璟亦降级外调,饬阁臣知之!”申时行、王锡爵等,接奉此敕,又入朝面请,拟减轻姜应麟罪名。神宗怫然道:“朕将他降处,并非为了册封,只恨他无故推测,疑朕废长立幼。我朝立储,自有成宪,若以私意坏公论,朕亦不敢出此。”既不敢以私废公,何不径立皇长子。申时行等唯唯而出,遂谪应麟为广昌典史,沈璟亦降级外调。既而刑部主事孙如法,又上言:“恭妃生子五年,未得晋封,郑妃一生皇子,即册贵妃,无怪中外动疑”云云。神宗复动恼起来,立谪为朝阳典史。御史孙维城、杨绍程等,续请立储,统行夺俸。礼部侍郎沈鲤,再上书请并封恭妃,神宗实不耐烦,复召申时行入问道:“朕意并不欲废长立幼,何故奏议纷纷,屡来絮聒?”时行道:“陛下立心公正,臣所深佩,现请明诏待期立储,自当加封恭妃,此后诸臣建言,止及所司职掌,不得越俎妄渎,那时人言自渐息了。”时行此言,未免迎含意旨,与初意不符。神宗点首,遂命时行拟旨颁发。为了这事,言官愈加激烈,你上一疏,我奏一本,统是指斥宫闱,攻击执政。神宗置诸不理,所有臣工奏疏,都掷诸败字簏中。会郑贵妃父郑承宪,为父请封,神宗欲援中宫父永年伯王祎故例,拟封伯爵。礼部以历代贵妃,向无祖考封伯的故事,不便破例,乃只给坟价银五百两。

小子阅明朝稗史,载有郑贵妃遗事一则:据言贵妃父承宪,家甚贫苦,曾将女许某孝廉为妾,临别时,父女相对,不胜悲恸。某孝廉素来长厚,看这情形,大为不忍,情愿却还,不责原聘。郑女感激万分,脱下只履,赠与孝廉,誓图后报。已而入宫,大得宠幸,虽是贵贱有别,终究是个侧室。追怀前情,耿耿未忘。不意孝廉名字,竟致失记,只有一履尚存,特命小太监向市求售,索值若干。过了一年,无人顾问,不过都下却传为异闻。某孝廉得着消息,乃袖履入都,访得小太监售履处,出履相证,果然凑合。小太监遂问明姓氏,留住寓中,立刻报知郑贵妃。贵妃泣诉神宗,备言前事,并云:“妾非某孝廉,哪得服侍陛下?”算是知恩报恩。神宗为之动容,遂令小太监通知某孝廉,令他谒选,即拔为县令,不数年任至盐运使。这也是一种轶闻,小子随笔录述,作为看官趣谈,此外无庸细叙。

单说郑贵妃既身膺殊宠,又生了一个麟儿,意中所望,无非是子得立储,他日可做太后,便与李太后的境遇相同。有时宫闱侍宴,及枕席言欢,免不得要求神宗,请立己子常洵为太子。这也是妇人常态。神宗恩爱缠绵,不敢忤逆贵妃,用不敢忤逆四字甚妙。自然含糊答应。到出了西宫,又想到废长立幼,终违公例,因此左右为难,只好将立储一事,暂行搁起。偏偏礼科都给事王三馀,御史何倬、锺化民、王慎德,又接连奏请立储。还有山西道御史除登云,更劾及郑宗宪骄横罪状。神宗看了这种奏折,只瞧到两三行,便已抛去,一字儿不加批答。独李太后闻了这事,不以为然。一日,值神宗侍膳,太后问道:“朝廷屡请立储,你为什么不立皇长子?”神宗道:“他是个都人子,不便册立。”太后怒道:“你难道不是都人子么?”说毕,投箸欲起。神宗慌忙跪伏,直至太后怒气渐平,方才起立。原来内廷当日,统呼宫人为都人,李太后亦由宫人得宠,因有是言。神宗出了慈宁宫,转入坤宁宫,与王皇后谈及立储事,王皇后亦为婉劝。后性端淑,善事两宫太后,就是郑贵妃宠冠后宫,后亦绝不与较。所以神宗对于皇后,仍没有纖芥微嫌。此次皇后援经相劝,神宗亦颇为感动。

待至万历十八年正月,皇长子年已九岁,神宗亲御毓德宫,召见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等,商议立储事宜。申时行等自然援立嫡以长四字,敷奏帝前。神宗道:“朕无嫡子,长幼自有次序,朕岂有不知之理?但长子犹弱,是以稍迟。”时行等复请道:“元子年已九龄,蒙养豫教,正在今日。”神宗点头称善。时行等叩首而退,甫出宫门,忽有司礼监追止道:“皇上已饬宣皇子入宫,与先生们一见。”时行等乃再返入宫。皇长子皇三子次第到来,神宗召过皇长子,在御榻右面,向明正立,并问时行等道:“卿等看此子状貌如何?”时行等仰瞻片刻,齐声奏道:“皇长子龙姿凤表,岐嶷非凡,仰见皇上仁足昌后呢。”神宗欣然道:“这是祖宗德泽,圣母恩庇,朕何敢当此言?”时行道:“皇长子春秋渐长,理应读书。”王锡爵亦道:“皇上前正位东宫,时方六龄,即已读书,皇长子读书已晚呢。”神宗道:“朕五岁便能读书。”说着时,复指皇三子道:“是儿亦五岁了,尚不能离乳母。”乃手引皇长子至膝前,抚摩叹惜。时行等复叩头奏道:“有此美玉,何不早加琢磨,畀他成器?”神宗道:“朕知道了。”时行等方才告退。

谁料这事为郑贵妃所悉,一寸芳心,忍不住许多颦皱。用元词二句甚妙。遂对了神宗,做出许多含嗔撒娇的状态,弄得神宗无可奈何,只好低首下心,求她息怒。刚为柔克,古今同慨。贵妃即乘势要挟,偕神宗同至大高元殿,祗谒神明,设了密誓,约定将来必立常洵为太子。又由神宗亲笔,载明誓言,缄封玉盒中,授与贵妃。仿佛唐明皇之对于杨妃。自此贵妃方变嗔为喜,益发竭力趋承。神宗已入情魔,镇日里居住西宫,沈湎酒色,于是罢日讲,免升授官面谢,每至日高三丈,大臣俱已待朝,并不见神宗出来;或竟遣中官传旨,说是圣体违和,着即免朝。今日破例,明日援行,甚且举郊祀庙享的礼仪,俱遣官员恭代,不愿亲行。女盅之深,一至于此。大理评事雒于仁,疏上酒色财气四箴,直攻帝失,其词略云:

臣备官岁余,仅朝见陛下者三,此外惟闻圣体违和,一切传免,郊祀庙享,遣官代行,政事不亲,讲筵久辍,臣知陛下之疾,所以致之者有由也。臣闻嗜酒则腐肠,恋色则伐性,贪财则丧志,尚气则戕生。陛下八珍在御,觞酌是耽,卜昼不足,继以长夜,此其病在嗜酒也。宠十俊以启幸门,时有十小阉被宠,谓之十俊。溺郑妃靡言不听,忠谋摈斥,储位久虚,此其病在恋色也。传索帑金,括取币帛,甚且掠问宦官,有献则已,无则谴怒,此其病在贪财也。今日搒宫女,明日搒中官,罪状未明,立毙杖下,又宿怨藏怒于直臣,如姜应麟、孙如法辈,一诎不申,赐环无日,此其病在尚气也。四者之病,胶绕身心,岂药石所能治?故臣敢以四箴献陛下。肯用臣言,即立诛臣身,臣虽死犹生矣。

神宗览疏大怒,几欲立杀于仁,还是申时行代为解免,才将他削职为民。后来吏部尚书宋纁,礼部尚书于慎行等,率群臣合请立储,俱奉旨严斥,一律夺俸。大学士王锡爵,素性刚直,尝与申时行言及,以彼此同为辅臣,总须竭诚报上,储君一日未建,国本即一日未定,拟联合阁部诸大臣,再行力奏云云。时行以曾奉上旨,稍延一二年,自当决议,此时不如暂行从缓。锡爵乃勉强容忍,既而耐不过去,特疏请豫教元子,并录用言官姜应麟等,说得非常恳切。谁知奏牍上陈,留中不报。锡爵索性申请建储,仍不见答。自知言终不用,乃以母老乞休,竟得准奏归林。神宗只知有妾,锡爵不能无母。未几,申时行等再疏请立东宫,得旨于二十年春举行。到了十九年冬季,工部主事张有德,请预备建储仪注,为帝所斥,夺俸示罚。适时行因病乞假,许国与王家屏语道:“小臣尚留心国本,力请建储,难道我辈身为大臣,可独无一言么?”遂仓卒具疏,竟不待与时行商及,即将他名衔首列。神宗以有旨在前,不便反汗,似乎有准请立储的意思。看官!你想这郑贵妃宠冠六宫,所有内外政务,哪一件不得知晓!当下携着玉盒,跪伏神宗座旁,呜呜咽咽的哭将起来。但说是“生儿常洵,年小没福,情愿让位元子,把从前誓约,就此取消。”神宗明知她是有心刁难,怎奈神前密誓,口血未干,况看她一种泪容,仿佛似带雨海棠,欺风杨柳,就使铁石心肠,也要被她熔化。随即亲扶玉手,令她起立,一面代为拭泪,一面好言劝慰,委委婉婉的说了一番,决意遵着前誓,不从阁议。可巧申时行上呈密揭,略言臣在假期,同官疏列臣名,臣实未知等语。于是神宗顺风使帆,竟将许国等原疏,及时行密揭,一并颁发出来,故事阁臣密揭,悉数留中,此次神宗违例举行,明明是讽斥许国等人,教他自行检过。给事中罗大纮,奋上弹章,疏陈时行迎合上意,希图固宠,阳附廷臣请立之议,阴为自处宫掖之谋。中书舍人黄正宾,亦抗疏痛诋时行,有旨削大纮籍,廷杖正宾,亦革职为民。许国、王家屏又有“臣等所言,不蒙采择,愿赐罢职”等语,神宗因他迹近要挟,竟下旨斥责许国,说他身为大臣,不应与小臣为党,勒令免官。许国一去,舆论更不直时行。时行不得已求请解职,神宗一再慰留,到了时行三次乞归,并荐赵志皋、张位等自代,才邀神宗允准。时行之屡疏乞休,还算知耻。时行去后,即以赵志皋为礼部尚书,张位为吏部侍郎,并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至万历二十年,礼科给事中李献可,以宫廷并无建储消息,特请豫教元子,不意忙中有错,疏中误书弘治年号,竟被神宗察出,批斥献可违旨侮君,贬职外调。王家屏封还御批,具揭申救,大忤帝意。六科给事中孟养浩等,各上疏营救,神宗命锦衣卫杖孟百下,革去官职,此外一概黜退。王家屏知不可为,引疾归田。吏部郎中顾宪成、章嘉桢等,上言家屏忠爱,不应废置。神宗又恨他多言,夺宪成官,谪嘉桢为罗定州州判。宪成无锡人,里中旧有东林书院,为宋杨时讲道处,宪成曾与弟允成,发起修筑,至被谴归里,即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就院讲学,海内闻风景附,往往讽议时政,裁量人物。朝士亦慕他清议,遥为应和,后来遂称为东林党,与大明一代江山,沦胥同尽。小子有诗叹道:

盛世宁无吁咈时,盈廷交哄总非宜。

才知王道泯偏党,清议纷滋世愈衰。

内本未定,外变丛生,欲知当日外情,请至下回再阅。

立嫡,古礼也。无嫡则立长,此亦礼制之常经。神宗溺于郑贵妃,乃欲舍长立幼,廷臣争之,韪矣,但必谓储位一定,即有以固国本,亦未必尽然。兄挚废而弟尧立,后世尝颂尧为圣人,不闻其有背兄之恶玷。然则择贤而嗣,利社稷而奠人民,尤为善策,宁必拘拘于立长耶?惟典学亲师,最关重大,士庶人之子,未有年逾幼学而尚未就傅者,况皇子耶?廷臣争请立储,致忤帝意,甚至豫教元子之请,亦遭驳斥,神宗固不为无失,而大臣之不善调护,徒争意气,亦未始不足疵也。至于东林讲学,朝野景从,处士横议,党祸旋兴,汉、唐末造,类中此弊,明岂独能免祸乎。

同类推荐
  • 挟宋

    挟宋

    挟宋者,任逍遥!开个小店,小本经营,盗本小说,随便讲讲,就赚的美人泪,还有几文钱,小资小调,世外般的渔村生活。日子淡了,鸟了蛋疼。做个海盗,专抢官府,谁让你不给我好脸色,东侵西略,聚一帮贼众,占山为王,偶尔跑跑海运,倒买倒卖,再赚点外块,黄金白银如流水。钱多了,也发愁。大宋,小金……,美女如云,我不能再沉默了,决定揭杆而起,祸乱其中……
  • 彭虎闯武林

    彭虎闯武林

    本小说是根据民间传说编写:彭虎因偶然事件被迫离家出走。他绝路逢生,竟得武林名士双侠的赵子昶、吴世龙相救,并受到他们的真传
  • 中国时间

    中国时间

    周景天居于欢城这个世外桃源,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与何干的一次出逃中迷路,成了马匪的厨子。一次下山偷粮,偶遇夹谷云,之后带她翻山越岭回到欢城,生下一直幻想飞出欢城的周易、痴迷于埙的周礼和酒醉后一睡不醒的周玉。夹谷云思乡心切,跟随闯入欢城的航船离开后,杳无音讯。周景天日日思念,造船出航,寻找夹谷云,直到白发苍苍,再回欢湖时,发现帆船已成古船,欢城变了,家没了,所有的人不知去向……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名仕风流

    名仕风流

    魏晋是一个名士高人辈出的时代,魏晋是一个用九品衡量取士的时代,魏晋是一个讲究门阀家世的时代,魏晋更是一个留下无数风流逸事的时代。兰亭题序,王羲之酒酣耳热,书兰亭不世名篇;采菊南山,陶渊明志逸四海,不为五斗米折腰。扪虱谈天,王猛关中良相,十分天下秦居其七;淝水之战,谢安决胜千里,笑退苻坚百万大军;掷果盈车,潘岳文藻如江,连壁接茵惊艳千年;中流击楫,祖逖直抒胸臆,收复黄河以南国土。他,有点痞气,有点才气,有点运气,有点义气。他既是书圣的侄子,也是书圣的弟子。但是眼前的他不是他,而是一个身怀绝技的鉴宝师。他未曾见过他的外祖家人,他的身世之谜何时才能揭开?要知道,鬼谷子的后人,不是那么好当的!——东晋风流中,看他如何从偏房遗腹子一步一步爬到权倾天下官居一品!
  • 历史快餐.前八世纪:王国争雄

    历史快餐.前八世纪:王国争雄

    公元前8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央政权被游牧民族覆亡,皇室被迫内迁。自此中央政权不断衰弱,地方势力兴起。甚至有地方诸侯同中央政府发生了战争。中央政府的权威自此不断衰弱,地方争霸开始。不同于远东地区的混乱,近东地区则是亚述的独霸天下。西方世界在公元前8世纪终于开始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彩。罗马、希腊等文明相继形成,王国时代到来了。
热门推荐
  • 实习死神

    实习死神

    “近年来,人世间的亡魂增多,能自行步入黄泉的却很少,他们或已迷途,或有怨气,在世间徘徊,不能走上黄泉路,不可重新入轮回,我等商量之后决定,即日起,任你为那接引使者,负责接引生魂,为其指路,助其安然步入黄泉道。”“谨遵阎君之命!”“从现在开始,你便要在人世间行走,为那生魂指路,即刻去吧!”“属下告退!”“且慢!”“阎君还有何示下?”“记得,每隔5年回来一次,否则你将会烟消云散。”“。。。。。。”“去吧”“属下告退!”自那之后,他便开始在人世行走,执行那接引指路之责。
  • 重生之科技主宰

    重生之科技主宰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在一次挖宝的过程中,挖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塔。在互相争夺中,聂风不幸被自己最要好的兄弟一枪毙命,面对兄弟的反叛,带着怒火的聂风重生了。重生后的聂风获得了小塔的能力,不过必须要不断的完成任务才能获得积分,用积分兑取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装备。改头换面后,事业一番风顺,美女,萝莉,御姐,老板不断的向聂风讨好……
  • 穿越异世发迹史

    穿越异世发迹史

    前一世,她是冷血残酷的刺客,为了心爱的男人,心里泛起了光芒。然而,在她放弃一切准备和他归隐山林的时候,却遭遇到了他的背叛。一切的爱与恨,都在她跳下悬崖的那一刻,烟消云散。这一世,她是人人口中津津乐道的废物,却从未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一朝觉醒,风起云涌,凤啸九天。他是天下最神秘的男子,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脸,却被天下女子视为神祗。她遇上了他,从不屑到沦落。他遇到了他,便已堕落凡尘。当他们双目相对时,是一段旷世爱情的开始,也是一代传奇的起点。==男(吃醋装):他们是谁?说完指着女子身边的一群男人,不行,他感到了威胁。女:他们呀!你懂的。不行,他是我的。(圈圈叉叉中)
  • 早安,盛世娇宠

    早安,盛世娇宠

    “呵,白灵依,你是老子的谁啊?管我!?”“你快点滚出我的房间!”曾经,两人因为家族联姻走到了一起,但并没有爱,终于灵依醒悟了,决定要努力快乐的活下去,于是离开了那个他,他却发现,原来她对他是那么的重要。。。
  • 冥王绝宠:特种兵王妃

    冥王绝宠:特种兵王妃

    洛火儿,国防部行动处的控火特种兵。携带异能穿越后,她卑劣手段收拾卑劣的人,乖巧手段得父母兄妹喜爱,喜欢扮猪吃老虎,素手翻云。他是强势霸道,冷酷无情的帝国战神。所谓两国联姻,是阴谋?还是阳谋?新婚夜,高手过招,比得就是段数!他说往南,她说向北,就是准备杠到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人膝下

    美人膝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作为一名穿越者,赵星拱很成功,文武双全不说,还勾搭上了皇帝的私生女,但就在他以为自己可以走向人生巅峰的时候,忽然听说皇帝要挂了,这是什么鬼?!
  • 捡到坏坏男人

    捡到坏坏男人

    妈呀!她家后院可是贴着山壁耶,怎么可能会莫名其妙地有人“出没”?而且他还浑身是血,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想──也许他就是她刚刚拜过的那尊灵验的月老公公,特地为她“宅配”到家的”真命天子呢……
  • 追星少女

    追星少女

    两条不可能的平行线却一直在相交,是命,亦是劫。黑暗的那个人,你,真的爱他们吗。。。。。。
  • 上古无神话

    上古无神话

    兽灵之神塔杨的导师所罗门,在原大陆毁灭时拒绝离开,带着遗憾而死。灵魂穿越两千年,降生于新月国的小村里,成为一名哈里兰与精灵族的混血孤儿,古皓。谁秘籍比我多?谁天赋比我高?谁见识比我广?所谓天才,都必须要踩在鞋底!闲来赚赚外快,调戏村姑,暗恋单身女教师,迷住霸道地主婆,生活处处桃花开……而此刻,在原大陆的不朽庭院,正酝酿着一场惊天阴谋。他将成为一名守望者,为兽灵的仇恨而战,为诺亚的使命而战,为精灵的美人而战,为哈里兰的信仰而战。上古并无神话,诸神即将黄昏。
  • 校园恐怖事件之女生寝室

    校园恐怖事件之女生寝室

    404寝室不断地传出恐怖的传闻...有人说404寝室的人都死了,也有人说是失踪了、还有人说是疯狂,就连当年参与过这些事的警察也不能幸免的接二连三的出事。最后一场大火把这栋楼给烧了。有人说是从404寝室烧出来的,但谁知道呢?或许是校方担心还会再出事吧又或者是别的,总之这栋楼就再也没用过了。一直到招新生寝室楼不够用了,就把这栋楼给翻新了让新生住...到底还会不会发生当年的事呢?(鉴于我还是新手写的不好勿喷哦,望请读者们多多指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