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21900000026

第26章 天师道叛乱

在桓谢正式会面之前,建康发生了一场天师道叛乱。

天师道在东晋是最大的道教流派。当时的道教流派有三个,另外两个是上清派和灵宝派。人们熟知的葛洪就属于灵宝派。在葛洪的著作里,世界充满了美丽的仙人、奇妙的丹砂、神秘的真气,光辉灿烂,那些邪恶的鬼魅只能躲避在阴暗的角落里。但在天师道里,鬼和人一起分享这个世界,人们用巫术取悦鬼、制服鬼。在天师道里,信徒把自己奉献给信仰的团体,甚至愿意为其舍弃生命。狂热的幻想支配着信徒,这种幻想可以点燃野蛮的内心火焰。

按照天师道的说法,其创始人是被后人尊称为天师的张道陵。此人本是东汉太学的学生,后因想长生不老放弃了专业课儒学经典转而学习道教方术。他运气非常好,不仅得到了《黄帝九鼎丹法》,而且碰上了太上老君。他用一千天学会了种种仙术,又用三年炼成了仙丹。他对弟子们说:“我吃了仙丹以后马上就能飞上天当神仙,但我不忍心,我总要出来为大家做点儿事,给大家谋点儿好处。”于是,他放下仙丹不服,使出手段降服了六天界的数万魔鬼并与他们立下盟约:“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必加诛戮。”从此,阴阳两界悬隔异域,和平共处。

据说张道陵活到一百多岁才吞下仙丹拔地飞升,他一手创立的天师道传到孙子张鲁手中才真正成了一个组织严密、规模宏大的教团。因该教规定凡入教的人都要交纳五斗米,所以又叫“五斗米教”。当然,信徒们并不是交了五斗米的入会费就可以一劳永逸,他们还要交纳租米钱税。这既是一种宗教献金,也是一种日常捐税。天师道组织非常严密,刚入道的称为“鬼卒”,资深的则称为“祭酒”,统辖辖区内的信徒,其地位类似于政府委任的地方官。信徒多的祭酒称为大祭酒,祭酒是人间的官,据说还有阴官,虽然信徒们肉眼看不见,但他们的存在有助于维护秩序。天师道的最高领袖称为“师君”。

天师道的祭酒对信徒从财产到房事都有发言权。对于古代人来说,国家政权所提供的最基本公共服务有三项:军事力量、司法和社会救济,但往往做得很差。这些天师道都做得很好。比如军事,一旦战争到来,“鬼卒”们便迅速转化为战士,每人领个咒符就上阵杀敌。更妙的是,所有信徒都能召唤神灵阴兵,且召唤的规模非常庞大,最多时一个人可召唤110万大军。有众多阴兵助阵,天师道便可率士卒们放下包袱奋勇杀敌。何况为圣教牺牲,还能成仙呢。天师道的祭酒不但是信徒的宗教指导员和税务员,而且是教徒的医生和法官。教徒如果得病,祭酒不会认为他身体受到病毒的侵害而是说他干了坏事。要想痊愈,病人要拖着病歪歪的身子跟道众交心,做自我检查,自我批判,忏悔自己犯的各种过失。祭酒还会给信徒画个符,烧了以后让他们就着水吞下。这看起来似乎很荒唐,但对于那些付不起医药费的社会底层人士来说,有病“不必吃药,做做检讨就能好”的说法很有吸引力。如果教徒犯法,那么祭酒就可以自行动手惩治他,但惩罚之前,祭酒会原谅他三次,到第四次才会真正动刑。这种重教育轻惩处的行为据说卓有成效,深受信徒的欢迎。

天师道对于社会救济也相当关注。各地祭酒都设置义舍,类似于免费的公共食堂,且搞的是自助餐。祭酒从信徒上缴的财物中拿出一部分做义舍的开支,义舍里头有米有肉,路过义舍的人如果需要,可以自己进去拿,吃多少拿多少。如果你贪心,吃八两非拿一斤,那么鬼神就要给你降下灾祸,所以据说大家都不敢多拿。

有了严密的组织,还有军事力量、司法组织和救济机构,甚至有免费医疗,在功能上天师道完全可以取代世俗国家。如果让老百姓自己选的话,官府和天师道相比并不占优势。三国时期的官府,除了拼了老命征税就是拉壮丁打仗。你的房事虽然政府未必会插手,但是你遭了难官府也根本不会管你的死活。得了病,官府那里别说是药,连符水也没有,饿了也没有吃自助餐的地方。在官府眼里,你不过是一些等待剪毛的老绵羊,但在天师道组织里,至少你还是一个信徒,一个教友。天师道至少能让你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关怀,找到一种归属感。所以魏晋时期,天师道在整个中国广泛流行,规模扩展得相当可观,尤其在东晋的江浙沿海一带不仅老百姓信,而且士族豪门也信。比如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师王羲之就信奉天师道。

咸安二年(372年)十月,也就是新皇帝即位后的三个月,京城建康突发一件怪事,区区三百名天师道教徒聚众造反,诈称是一年前被废的司马奕回宫,竟然攻进了守卫森严的皇宫殿廷,还夺取武器库中的盔甲兵杖,最后出手镇压的是桓温派驻宫城的亲信部队、由游击将军毛安之率领的机动部队。

这件事虽说风浪不大,但是反映出了两个问题:第一,这件事表面是天师道干预皇权,实质是低层士族对高层士族的反抗。

天师道对晋室有很大影响力,简文帝自己字道万,后来生的儿子又分别叫道生、道子。本来,六朝人最重视家讳,父亲或祖宗的名字,儿子绝对要避讳,但是大家看六朝人物中,父子叫“之”,比如王羲之、王献之的大有人在,叫“道”的也大有人在。陈寅恪先生说,这个原因可能要归于宗教信仰。

天师道叛众,主要是社会的中下阶层。天师道领袖多半是北方望族,通常与朝中高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容易得到同情和利用。天师道参与者也不只是一般平民,一部分是中原流民,还有一大部分是来源于富庶的三吴地区。晋室南渡,有策反传统的北方天师道势力也播迁到江东,并与江东土著道众结合。北方道众的很多人尝过权力滋味。但是过江之后,他们之中很多人地位、财富都不如从前,甚至沦为流民,新旧地位悬殊,这让他们比单纯流民更有可能发动政变。无巧不成书,这次叛乱之前,三吴地区还发生一场大旱灾,前一年人民颗粒无收,虽然这是天灾,但政府税负不轻,民不聊生,江东道众更加觉得生活无望,南北方道众一合流,政变危机时刻存在。

对握有军权的士族来说,只要天师道问题一天不解决,他们的权力就可以一天不放手,所以天师道问题终东晋一世都没法解决。对于士族来说,无论是镇压天师道,还是亲自率领天师道众叛乱,都只是生存游戏而已。

天师道刚好利用这些因素,不断起来反抗。

第二,这次事件的实质是反对桓温。

首先,这次叛乱能够杀进内廷,直接跑到兵器库去拿兵器,肯定有内奸策应。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类似李自成这样以绝对优势兵力能攻入后宫的,在和平时期,没有高官默许和支持,以区区几百教众之力,根本没有办法在宫禁如入无人之地,如果没有内应,更不能知道内廷的兵器库方位。其次,这次叛乱人员是以废帝司马奕回宫为幌子,司马奕是谁废的?是桓温。所以政变实质是反桓温。再次,皇城那么多卫队,竟然只有桓温的人才出手镇压叛乱,可见传统势力大有市场。

不过,政变发动者的幕后支持者身份和目的很可疑。

可能是桓温自导自演的把戏,目的是提醒士族们,京城不能没有桓温。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1912年南北议和,孙中山同意让袁世凯当国家元首,但是为了限制袁的权力,要求他离开老巢北京,到南京任职,为了促其南下,南京方面还派出迎接团队,结果南方代表一到北京,人家袁世凯阵营就自导自演了一出冲撞代表团的闹剧。闹剧过后,袁世凯就以北方离不开他为理由,赖在北京。

但这个可能性很小:一是京城不是桓温势力范围,如果是桓温所为,叛乱徒众纵横京城时,必定有其他力量阻止;二是这种行为不符合桓温性格,桓温为人谨慎,京城毕竟不是他能绝对掌控的地方,如果行动不慎,很容易引火烧身,得不偿失。当年袁世凯阵营之所以自导自演那场闹剧,很大原因是他们能掌控北京局势。

所以,这场叛乱的幕后推手极有可能是反桓势力,他们当然不是指望叛乱真的能成功:叛乱者只有三百人,不是职业军队,也没有后援,古今中外以这么少人造反能成功的屈指可数,简直是以卵击石,下场可见。

但是不论真相如何,这次叛乱,给了桓温陈兵首都的理由。

同类推荐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 有趣的中国文臣

    有趣的中国文臣

    中国文臣始终是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们在乱世中平定天下,在盛世中安抚百姓,他们运筹帷幄、治国变法,他们手握重权、一展抱负,文臣的命运少了些光鲜,多了些嫉恨。姜正成编写的《有趣的中国文臣》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有趣的十大文臣,比如乱世谋臣诸葛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还有为了富国强兵的改革大师王安石,热衷于变法的商鞅,治国有方的改革家管仲,等等。
  •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贯穿整个二十世纪,他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犹如一部壮丽辉煌的史诗。本书作者毛毛是邓小平的女儿,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戎马生涯的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的家庭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以一幅幅精致的画面,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邓小平传奇般的革命经历和人生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和胆识。
热门推荐
  • 凯的气宇轩昂

    凯的气宇轩昂

    爱他,并不代表拥有他。只要他快乐,我愿意用自己的痛苦去代替他承担属于他的不愉……
  •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顾我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我们讲这样的理论、钻研这样的理论底气足、热情高。
  • 破立无双

    破立无双

    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一枯一荣、一破一立,天地万物在对立中统一、矛盾中共存,生命的繁衍生息、生生灭灭亦在此理之中。有少年名昊,随星而来,出于石中,生而知之,怀着对天地大道的追求创《破立决》,携四位追随者,在天地大潮中披荆斩棘、逆流而上。虽千难万阻,吾道心不动!
  • 异闻录之引魂灯

    异闻录之引魂灯

    六百年前,江袭月受师命下山。寻找一块名叫“天矾”的灵玉,从此便一去不复返了。本是极具灵性的璞玉,奈何境遇坎坷,最终生生变成了一块邪玉。江袭月谨记师命,想要将它收服。怎料它灵力强大,与江袭月拼个你死我活之时,竟决然地碎裂成了四瓣。一瓣被江袭月擒住,其余三瓣皆不知所踪。时光冉冉,转眼间六百年过去了,而这一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降鬼篇:江袭月稳稳地坐在桌前,勾唇一笑:“我当是多厉害的角色,原来就这点本事么?”一团符印打去,厉鬼伸着逐渐透明的食指指向她:“你……你居然是……”话还没说完,便随风消散了。桌上一盏油灯,不停地抖着火苗。江袭月脸色一沉:“真是出息了,只是一缕残有天矾灵力的亡灵,你便吓成这样,日后要你同它本尊斗,你岂不是要长灭不明?”……初遇篇:江袭月还记得第一眼看到余浩时的场景——他的身后是黑沉沉的乌云,他的眼中是比乌云还要深沉的黑色。他像是被黑暗笼罩,又像是携着黑暗走来,意图吞噬这个世界……“我见过你!”余浩肯定地说道。江袭月不动声色。“你当时……穿墙了!你……不是一般人吧?”余浩接着说道。江袭月心中一沉,这么好奇做什么?没听说过好奇心害死猫吗?这家伙深藏不漏,当时只当他是普普通通的人类,却万万没有想到这家伙竟然有着比自己还要牛逼哄哄的来历和身份!当然,这是后话!……查案篇:元克成最近有点烦恼,因为他发现最近发生多起案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看起来毫无关联事情,细细联系起来,背后的目的让人不寒而栗。这个“天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得到它?那个女人和所谓的“魏门”斗得你死我活,这小小的一块玉,竟有如此大的魅力!最后他得到了答案,原来它是一把钥匙,一把彻底改变他整个后半生的钥匙……本文以恐怖灵异为主,言情为辅,里面不仅有男女主之间真挚的感情,还讲述了朋友家人乃至天下苍生的博爱。结尾和,欢迎入坑!
  • 秦帝国的兴衰全史

    秦帝国的兴衰全史

    本书每日更新一章,希望大家支持。本书从秦国开源到秦国灭亡,可观的、真事的给大家一个完整的秦国全史。一个民族的兴起,崛起,骤然成为大国,在变革时期,又沦为小国,之后再度崛起,并且马踏终中原,一统九州天下,就在它的巅峰时期,帝国大厦轰然倒塌。透过几千年的岁月,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冷兵器时代,站在那里,看看历史所发生的往事。本故事不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复制+粘贴。呵呵朋友们来点推荐、收藏、点击以及回复吧,你们的支持才是我的动力。
  • 告诉孩子钱该怎么花

    告诉孩子钱该怎么花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本书是青少年金钱和理财知识教育的实用读本,从介绍、分析中国孩子目前普通存在的错误金钱观和不合理消费行为开始,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智和行为能力水平,为如何开展并实施理财教育,提供了一系列细致的理论和实用的方法指导。
  • 拒嫁豪门:首席总裁请滚开

    拒嫁豪门:首席总裁请滚开

    本来是到处流动的小摊贩的秦若安,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躲藏,一不小心就招惹了韩影川韩大总裁!她不过就是想找辆车躲躲吗?至于那么小气么……还说她是谁家派来的?她要是谁家派来的,还需要摆摊过日子吗!秦若安:“就你这样的凭什么值得我来色诱你?你挑剔我?我还看不上你呢!”韩影川:“就凭我有钱。”秦若安:“=口=”说得好有道理,她竟然一时无法反驳!结果,转头就遭逢男友劈腿,奶奶重病,走投无路中,韩影川将一纸合约摆在她面前,“和我结婚。”秦若安:“老娘不嫁豪门!您请滚开!”韩影川:“不是你说,你肚子里有我的种了?”
  • 念之轨迹

    念之轨迹

    你的执念越强,就代表你被吞噬的越严重!只是请记得,最强的不是你拥有的力量,而是你的信念!
  • 六道裁决

    六道裁决

    你有罪,我送你入轮回,你无罪,我一样送你入轮回。善道,恶道,由你一生选择。我修裁决之力,为,六道裁决者。
  • 顾城作品精选

    顾城作品精选

    《顾城作品精选》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诗歌、诗论和文摘。顾城的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作品《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中,他认为哲学使人自在,并不使人存在。“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美是顾城的终身信仰,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道路中。顾城曾将自己的诗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74)作者以《生命幻想曲》为代表作;文化的我(1977:1982)作者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代表作;反文化的我(1982:1986)作者以《布林的档案》为代表作;无我(1986:1993)作者以《颂歌世界》《水银》为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