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26100000003

第3章

天下之士有三可贱:慕名而不知实,一可贱;不敢正是非于富贵,二可贱;向盛背衰,三可贱。

——汉·仲长统《昌言》

天下的人有三种贱毛病,仰慕虚名而不知道切合实际的重要,这是第一种贱毛病;不敢与富贵之人辩明是非,这是第二种贱毛病;趋炎附势,这是第三种贱毛病。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汉·扬雄《法言·修身》

每个人的本性都有好的和坏的两面性,培养好的方面,就成为善人,发展坏的方面,就成为坏人。

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

——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序》

人的自然质朴本性,不是勉强造作就可以得到的。

食苗实硕鼠,玷白信苍蝇。

——晋·鲍照《代白头吟》

大老鼠总是要偷吃庄稼,苍蝇总是要玷污白绢。喻指本性使然。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北方的马不思念南方的越土,南方的禽鸟不留恋北方的燕地,本性有其习惯的一面,当地的风俗使它们如此。

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飞蛾偏要去扑灯火,谁人能救?蚕偏要吐丝自缚,无人能管?喻指本性如此。

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唐·刘禹锡《天论》

上天的本领就是生长万物,人的本领就是能治理万物。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

——唐·韩愈《原性》

人的本性,是出生后就有的;人的情感,是接触事物后而产生的。

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

——唐·韩愈《原性》

人的思想情感有喜、怒、哀、惧、爱、恶、欲望等七种。

人之性情,莫不由习。

——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

人的性情,无不由习惯形成的。

穷而思达,人之情也;卑而应高,物之理也。

——唐·卢照邻《同崔少监作双槿树赋序》

贫穷而想发达,是人之常情;卑下的响应高上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唐·王昌龄《见谴至伊水》

罪过全由自己招来,人的本性容易许诺。

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

——唐·孟郊《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好的树木依据它的本性栽种,不会长出弯曲的旁枝。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唐·岑参《山房即事》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不知道人已去尽,到了春天仍然发出原先的花来。喻指自然景物按其本性我行我素,不因人的改变而改变。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唐·韦应物《咏玉》

天地间有精美的宝物,最珍贵的宝物一般没有花纹。雕琢为世俗器物,天然的本性会在一时受到破坏。喻指要尊重事物的天然本性。

玉为玉兮石是石,蕴弃深泥终不易。

——唐·许碏《题南蕤招仙观壁上》

玉就是玉,石头就是石头,把它们深埋在土里也不会改变其应有的本性。

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唐·萧颍士《答韦司业垂访》

世间万物各有各的本性,违背了就会伤其自然的本性。

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

——唐·姚合《寄耿拾遗》

鸡不能远飞,倘若生了羽翼就能远飞吗?喻指天性无法改变。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更是倾城姝。

——宋·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荔枝本来就是美好的,用不着等待杨贵妃来鉴赏。

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喜怒哀乐好恶欲,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

——宋·王安石《性情》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好恶欲的心理,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是人的本性;如果表现出来并有行为,是人的情感。

人之初,性本善。

——宋·王应麟《三字经》

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其实都是善良的。

陶然任元化,慎勿损天真。

——宋·苏舜钦《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

要愉快地顺任自然的发展变化,千万不要损害了自己天然质朴的本性。

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蛇蝎天生就是有毒之物,蕙兰的根虽枯死仍然还有香味。喻指事物都有天然本性。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元·施耐庵《水浒传》

人情是随着人失势或得势而有所不同,人的脸色往往会随着别人的地位升高或降低而变化的。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元·武汉臣《玉壶春》

山河很容易改变,人的本性却很难更动。喻指人的本性难改。

紫锦朱粉慢夸妆,要见妖娆有真淑。

——明·吴承恩《题沈青门寄画海棠用东坡定惠院韵》不要过于追求紫锦朱粉的妆扮,要知道真正美好的是心灵本性。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河山的面貌很容易改变,但一个人的天生禀赋却是很难更改的。

木性根土,人性根祖。

——清·袁枚《永昌府龙陵同知金公墓志铭》树木的本性是在土里扎根,而人的本性是以祖宗为根。

性近如一家,习远如千里。

——清·陈确《瞽言》

人的本性相近如同一家,但习惯之差却远如千里。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易经·乾传》

君子培养增进品德和学业,一定要及时。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诗经·大雅·烝民》

自然界产生了广大民众,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法则;民众遵循常理做事,这是因为民众崇尚这种美德。

德如毛,民鲜克举之。

——《诗经·大雅·烝民》

道德行为如羽毛一样的轻,一般人很少能够做到身体力行。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将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重任,这是十分重大的;要为之奋斗终身,行程是非常遥远的。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仁道难道很远吗?如果我要推行仁道,那么仁道就会到来。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能够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可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论语·公冶长》

缺乏仁道的国家,就像乘小筏子漂浮在大海上。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坚持用道德的信念施行政事,这就好比北极星,它虽然不移动,但众星都环绕着它。喻指道德的力量伟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人可以弘扬道理,而道理是不能弘扬人的。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道德,就连老师也不能谦让。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听见路上的流言就到处传播,这是有德行的人必须抛弃的行为。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讲仁德的人,往往会先把困难放在前头,而把收获放在后头,这就叫做有仁德。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君子追求仁义,小人追求财利。

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刚强、果决、质朴、有话不轻易说出,具有这四种品德的人就近于仁义之人了。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

倘若一心一意去实行仁义,是不会有什么坏处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君子通晓的是仁义道德,小人通晓的是财货利益。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取为己有,这是不符合道义的。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

仁的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两者放到一块儿讲,就是为人的道理。

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

——《孟子·告子下》

道义就像大路一样摆在那里,怎能难于通晓呢?关键在于人不去求索罢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生命是我所追求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要道义。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孟子·告子上》

仁,是人的本性;义,是人生所要走的正道。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孟子·告子上》

仁是能够胜过不仁的,就像水能够消灭火一样。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上》

凡是不符合道义的东西,一点也不要给予别人,也一点都不要从别人那里索取。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离娄上》

仁,是人们最应该安守的本分;义,是人们最应该遵循的正道。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离娄上》

正道就在身边而常常要到远处去寻找,事情本来很容易办到却往往偏从难处做起:人人都爱自己的父母双亲,人人都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无事了。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上》

人只有不做不合乎道义的事情,然后才能做合乎道义的事情。

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

——《荀子·解蔽》

道德观念,体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能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事物的一部分不足以概括它的全部含义。

利少而义多者为之。

——《荀子·修身》

对于好处少但道义多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去做。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荀子·子道》

按照道义行事,而不一定要顺从君主的意志;按照真理的原则行事,而不一定顺从父亲的意见。

仁者必敬人。

——《荀子·臣道》

讲求仁德的人必定是尊敬别人的人。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

——《荀子·天论》

上天有其固定的规律,大地有其固定的法则,君子有其固定的行为规范。君子遵循其固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而小人则斤斤计较眼前的功利得失。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韩非子·观行》

眼睛离开镜子就难以整理面容,做人失去道德准则就难以明辨是非。

倒义,则事之所以败也;逆德,则怨之所以聚也。

——《韩非子·难四》

违反道义,是做事失败的主要原因;倒行逆施,必然积聚怨恨。

精神不乱之谓有德。

——《韩非子·解老》

精神好而不混乱的人,可以称之为有德。

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

——《韩非子·解老》

自以为有德的人其实是无德,不自以为有德的人却是真正的有德。

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

道义,是人世间最为可贵的东西。

万事莫贵于义。

——《墨子·贵义》

人世间万事万物没有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成功立事,必须于理义,故不理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

——《管子·七法》

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符合道理和正义,因此没有道理就不能取得天下,缺乏正义就不能使人信服。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老子》

道德高尚的人却很谦卑,道德广泛的人却自感不足。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老子》

高尚的行动所应遵循的,只是服从道义。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庄子·齐物论》

只有合乎道义,才能像门轴进入环中那样,能应对无穷无尽的变化。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庄子·齐物论》

道义往往被小有成就所掩盖,真理往往被浮华的辞藻所掩盖。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庄子·知北游》

人世间有道德高尚的人,不用人说;一年四季有分明的节律,不用人谈论。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

——《庄子·骈拇》

当今世上讲求仁德的人,总是愁眉紧锁地忧虑世上的祸患;不讲求仁德的人,总是背逆人性而贪图富贵。

非其义者,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践其土。

——《庄子·让王》

对不合乎道义的人,不应该接受他的恩惠;对不合乎道义的社会,不应该踏上它的领土。

罪莫大于无道,怨莫深于伤德。

——《文子》

最大的罪过是不讲道义,最深的哀怨是损伤德行。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尚书·咸有一德》

德没有固定的榜样,只要以善为主就可以成为榜样。

不义而强,其毙甚速。

——《左传·昭公元年》

用不道义的卑劣手段强盛起来,则他灭亡得也快。

德,国家之基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道德,对国家来说是稳定的基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左传·僖公三十年》

依靠他人的力量取得成功,反过来又败坏他人,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是最不明智的。

有德不可敌。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具有高尚的道德将是不可战胜的。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左传·隐公十一年》

衡量自己的德行修养来决定自己应处的地位,估量自己的力量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义是万事之将。

——战国·鲁·尸佼《尸子》

道义是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本。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

道德高尚的人影响深远,道德低下的人影响不远。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礼记·中庸》

道德是什么?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行事准则,若可以离开的,也就不是真正的道德了。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礼记·中庸》

仁爱就是爱人,以亲近自己的亲属为第一;道义就是满足大多数人的意愿,以尊崇贤德为第一。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财富,则是微不足道的。

义死不避斧钺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荣。

——汉·刘向《新序·义勇》

为正义而死不逃避斧钺杀身之祸,为正义忍受贫穷不贪恋高官厚禄。

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

——汉·刘向《新序·杂事》

吃了食物,不应该毁坏盛食物的器皿;乘了荫凉,不应该折断遮阴凉的树枝。

义者轩冕在前,非义弗受;斧钺在后,义死不避。

——汉·刘向《说苑·立节》

正义之士,即使是高官厚禄摆在眼前,却不合道义也决不接受;斧子在后威逼,只要合乎正义,宁死也不逃避。

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汉·刘向《说苑·说丛》

钱财、权势都不如道义德行高尚。

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道德高尚的人实行道义,不论别人知道还是不知道他都会坚持做下去。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

——汉·王充《论衡·别通》

德行不高尚的人,不会怀有远大的理想。

妖不胜德,邪不伐正,天之经也。

——汉·王符《潜夫论·巫列》

妖邪不能战胜道德,邪气不能损害正气,这是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

不符合法规的话不要说,不合乎道义的事不要做。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

道德愈完美就会愈安全,权势愈高愈危险。

不听不义。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不要听不符合道义的言谈。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人们舍弃的我则求取,人们想索取的我给予。

大直若诎,道固委蛇。

——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赞》愈直的却好像愈弯曲的,因为道路本来就是曲折的。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倚仗仁德的人必然会昌盛,倚仗暴力的人必然会灭亡。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

道德高尚的人不标榜自己有德,这是真正有德;品德低下的人却标榜自己有德,这是真正的无德。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仁爱的法则在于关心他人,不在于为个人谋利;道义的法则在于端正自己,而不在于强求于他人。

道无废而不兴,器无毁而不治。

——汉·陆贾《新语·慎微》

旧道德不废弃新道德就不会兴起,旧器物不毁掉新器物则不会产生。

道为智者设,马为御者良,贤为圣者用,辩为智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

——汉·陆贾《新语·术事》

道义是为明智的人设置的,马为会驾驶马车的人卖力,贤才为品德高尚的人服务,辩论多为聪明人所通晓,知识为知书达理的人所传播,事物被有见解的人所明了。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仁爱的实施不在乎关系的远近,道义的推行即使艰难也要推行。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仁爱与道义,尊敬与和睦,虽然有所不同但却能够相辅相成。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晋·陶渊明《咏贫士》

早晨能伴随着正直与仁义而生,即使傍晚牺牲了,也不感到遗憾。喻指仁义同生命一样可贵。

重义如泰山,轻利如鸿毛。

——晋·傅玄《傅子》

视道义如泰山一样重,视财利如鸿毛一样轻。

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

同类推荐
  •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本书立足于经、史、子、集的各个方面,对国学的整个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从中摘取精华、剔除糟粕,将国学的一些基本常识集中呈现出来,为广大读者了解国学打开了一扇便捷之门。
  •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全区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成功实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在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沿黄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内陆开发试验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上实现新突破,取得辉煌成就,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物质文明史

    中国物质文明史

    本书以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为线索,撷取北京直立人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安阳殷墟、先秦钱币、秦始皇陵、马王堆汉墓、四大佛教石窟、宋代官窑、明清紫禁城等留存于地上和地下的著名文化遗存,以点涉面,以史带论,就中国的远古人类、史前文化、古代玉器、古代青铜器、古代钱币、古代墓葬、古代纺织与服饰、古代佛教艺术、古代陶瓷、古代建筑等独特的物质文化展开较系统的介绍和探讨,内容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艺术学、农学、钱币学、矿物学、冶金技术、纺织技术、陶瓷工艺、建筑工程等众多学科领域。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热门推荐
  • 那个校草那个他

    那个校草那个他

    “夕允,我爱你!”他手里拿着花向她表白“夕允,分手吧!”他有一个未婚妻,却从来不告诉她“夕允我是顾帆宸,回到我的身边好吗?”他说出这句话时却迎来她的一耳光“我恨你!”五年后的他们,各有各的生活,互不打扰!当年的他,当年的那个校草,当年我爱的人,祝你幸福!
  • 穿越恋之爱你无悔

    穿越恋之爱你无悔

    女黑人白芊芊手中持着的刃一横,架在他的脖子上。“你不解释吗?”“有什么好解释的。”男的黑衣人不屑的说道,双眼里透出的是冷漠。难道自己在他眼中,终究还是一个普通的不屑的人吗?白芊芊嘴角抽了抽,还是冷笑,毕竟她与他相识多年,最终他有了真爱说抛弃了她,当初如果不是为了他,她能当刺客吗?如果不是为了他,家人会为她而牺牲吗?
  • 查理九世之冰泪凝露

    查理九世之冰泪凝露

    “晓翼,对不起。”冰曦羽无力地喃喃道。“曦羽,为什么?”“我不是不爱你,是不能爱你。除非你找到绯红樱和冷冰晶。”说完,跳下了绝情崖。“不,曦羽!”……
  • 都市逆天剑仙

    都市逆天剑仙

    大学生林浩无意间获得龙神令,得到圣仙传承。竟身为啪啪+混沌灵体。欲爆体而亡。林浩说:“我明有我不由天,天不容我,我便逆天而行!”
  • 如果有你在那儿

    如果有你在那儿

    你知道吗?我一直在你身边陪你,只是你从没有发现过我,我好想紧紧抱着你,永远都不放手。我爱你,爱得那么辛苦.郝元宵和苏辰。。。。。。。。。。。。。。。。。。。。。。。。。。。。。。。。。。。
  • 圣域九重天

    圣域九重天

    上古时期,各路神邸为争夺九重天之主传承而爆发纪元之战,上古诸神陨落,诸多仙界支离破碎,传承之芯化为种子寻求有缘人,踏上征途接受传承,统御万千仙界。他是族长之子,进入天霄门修炼,为获得天霄飞升诀而勤奋修炼,不凡的资质被圣子嫉妒,阴谋陷害,曹无敌毅然不惧,闯秘境,寻机缘,把妹子,飞升仙界,夺取造化...他是不吐槽会死星人,拥有强到爆表的‘吐槽能量’他是丹道大师,求丹药之人络绎不绝,却鲜有人能成功求得丹药。众人皆知,他从不差钱!很护短,很讲义气!身边从不缺美女,追随者!得罪他的人三条路走,要么自残,要么自尽,要么被镇压奴役一千年!
  • 千金重生:天为我狂

    千金重生:天为我狂

    和所有豪门重生文一样,我们的女主冷梓曦生于豪门,从小母亲去世,继母与父亲、继妹对她漠不关心。只有他不嫌弃她。于是,他们结婚了。大婚当日,冷梓曦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骗局,继母的阴谋,丈夫的背叛,继妹的嘲讽使她再也坚持不住。发疯一般的向前跑,被一辆飞驰的汽车撞倒,当场毙命,结束了她那短暂而又悲惨的人生。毫无意外的,冷梓曦重生了,重生在15岁,一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冷子曦开始奋斗,崛起,开启属于她的女王之路。她不再消沉,她赌博,成为赌神;贩毒,成为毒枭;混黑,成为当之无愧的黑道老大;表演,她是娱乐圈公认的影后……相同的大概,不同的精彩。且看冷梓曦如何从一个任人欺负的小姑娘,变成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女王……
  • 武道战帝

    武道战帝

    武之道,博大精深,奥秘无穷!让我们跟随刘止戈的步伐,去见证武道奥秘!
  • 异界重生契冥宫

    异界重生契冥宫

    一步一陶棺,寸步寸伤心,数千年前定下的契约,将她拉回与魔妖鬼为邻的异界,被钥灵守护她和宫门数千年感动,甘愿拿灵魂为注,赌改变异界结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慢慢揭开,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悲剧;再次重演,感伤次次别离,却让相见,永成伤害。
  • 时尚社区的追情卡拉

    时尚社区的追情卡拉

    都市的爱情让人沉醉,我想写本中国西部汉子进城打工的种种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