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1500000003

第3章 卢文弨家训

[撰主简介]

卢文弨(1717—1795),字绍弓,号矶鱼。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充广东乡试正考官,提督湖南学政。后辞官归养,主持钟山、龙城等书院。他潜心汉学,精于校雠,其著作主要有《抱经堂文集》、《仪礼注疏详校》、《钟山札记》等。他的家训多讲的是治学、读书一类。

读原著可起到“事逸而功倍”的作用

[原文]

近世类书颇多[1],又诸文集亦多有注释笺解,然则读书之易,宜莫如今日;然吾以为殚见洽闻之助[2],不在是也。盖已经剪裁割裂,于事之始末,语之原委,必有不能通贯晓析者矣。今以掌丝之资性[3],日力计之,吾不必訹以高远难行之事[4],六经之外[5],如《尔雅》[6]、《说文》[7]、《史记》[8]、《汉书》[9],皆所当读也,然后博览群书,其不解者鲜矣[10]。此言初听若迂,然吾为掌丝细审之,事无有捷于此者。且不必遽为程限[11],但日日读之一卷毕,则此一卷之事与言见于他书者,自一览而得也,推而数卷至数十卷莫不然。初可以省问之一二,继可以省问之五六,又继可以省问之八九矣。苟若是,则其用安有穷哉?然此犹为记诵言之也,若夫以之明理,以之处事,则所得者益不可以数计。此事逸而功倍之道也。

——节录自《抱经堂文集》

[注释]

[1]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2]殚见洽闻:广见博闻,谓知识渊博。《文选·西都赋》(班固著):“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3]掌丝:卢文弨侄名。

[4]訹:引诱;恫吓。

[5]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和《乐经》。

[6]《尔雅》:相传周公所撰或系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

[7]《说文》:《说文解字》的简称。

[8]《史记》:西汉司马迁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汉书》:东汉班固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0]鲜:非常少;不多见。

[11]遽:急速;马上。程限:期限。

[译文]

近世以来类书很多,而且各种文集也大多都有注释、笺解,这样一来,读书应是再没有像现在这么容易的了;但是我认为能帮助自己获得渊博的知识的,并不在于这个。因为这些注释、笺解已经被裁剪、割裂,对于事情的始末、语言的原委,必定有不能连贯解析的地方。现在凭侄儿你的资质,按每日阅读的数量计算,我不必用比较高远、难以完成的事情来吓你,除了六经之外,像《尔雅》、《说文》、《史记》、《汉书》等书,都是你应当阅读的,然后再博览群书,不懂的地方就很少了。这些话初听起来好像有点迂腐,但我为你仔细考虑过了,读书之事没有比这更快的方法了。而且不必马上定个期限,只要日日都读,到读完一卷时,那么这一卷上的事情和言语再在其他书上见到,自然看一下就知道了,由此推算,数卷到数十卷没有不是这样的。起初可以明白十分之一二,继而可以明白十分之五六,再接下去可以明白十分之八九了。如果都是这样,那么它的作用怎会有穷尽呢?然而这还只是就记忆、背诵而言,若是用这个方法来明白事理、处理事情,那么所得到的更无法计算了。这是所花工夫不多但效果很好的办法。

[评析]

多读原著,很多学者认为是做学问的非常重要的办法。这则家训中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认为这是治学的一条捷径,这是很有道理的。多读原著,再博览群书,就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其不解者鲜矣”。只是现在能静坐书斋去读原著的人已是很少了。不过,对于潜心钻研学问的人来说,这则家训所述之道理是可资借鉴的。

同类推荐
  • 沉思录(1)

    沉思录(1)

    在将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有一位叫马可·奥勒留、的皇帝,在鞍马劳顿之中写成了一部《沉思录》,可以说是个人对人生思考的最好注解。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思考,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思,并不是要每个人都像马可·奥勒留那样写一本思考人生的书——这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走一条捷径,那就是吸取先哲的智慧,从而达到引领自己人生的目的。为了方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思考,我们在这本书中采用了《沉思录》中自己对自己谈话的形式,同时,为了表达对马可·奥勒留的敬仰,我们将本书命名为《沉思录》。
  • 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最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读书”“青年人的苦闷”“不老不朽”四章。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
  •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自1636年建立以来,培养出了无数的大师级学者。他们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与哈佛本身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哈佛精神。哈佛精神告诉我们,智慧的力量是庞大无比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热门推荐
  • 血染风华之傲天

    血染风华之傲天

    就因为天命奇高,所以刚出生的她便被抛入时空乱流。一朝穿越而归,她有了家人,朋友,以及爱人。奈何,还是躲不过暗杀,围剿。她本冷漠,他是她生命中的一抹云烟,他们却让她失去了他。那么,就葬了这污浊的世界,开辟一片新世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之败将战记

    三国之败将战记

    这是由那些常胜将军的手下败将们精彩演绎的一段段精彩故事,他们虽未是败将,亦是铁血硬汉,战死沙场是他们最荣耀的归宿。
  • 桃花涩涩雪倾城

    桃花涩涩雪倾城

    一颗红色琉璃珠,一块雪色鸳鸯佩!!一个误入时空的女子,带着她的纯真执着,打动了一个又一个人的心,也许是缘分弄人,那年桃花祈愿是谁入了谁的心,是谁惊艳了谁的眼!!槿色年华,灵动一生,在最美的年华里她遇见了他,原以为这就是幸福,时过境迁才发现原来幸福于她来说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遇不可求!!
  • 土地

    土地

    《土地》以鄂南为背景,围绕“土地”展开故事情节,讲述自新中国成立前夕至今,几个家庭在社会变革中的命运沉浮。作品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农民和农村干部形象,努力展示鄂南的地域风貌和风俗人情,是一部乡土题材的现实主义力作。
  • 网游之专署魔炮使

    网游之专署魔炮使

    为了她人而努力为了守护而变强心中的思念...是她执着的理由但为了守护却失去了翱翔天地的梦想...那因巨大力量而崩溃的身体永远的失去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力量却又用那纯真的微笑面对着那些想要守护的她们可敬意之人可悲之人...."魔法的世界"号称百分百的虚拟拥有一切魔法的设定"神灵"以神字开头新崛起的公司是魔法的武斗还是虚幻的现实
  •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本书主要阐述了曾国藩一生大智若愚的为人处世哲学,以及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坚挺,崇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人格魅力;揭示了他在官场上善于编织关系网,在权力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并懂得放权用权的成功之道;呈现了他在关键时刻远权避祸,在权力太大、功名事业日趋全盛的时候,不把弓拉得太圆太满的做人智慧。
  • 剩女不愁嫁

    剩女不愁嫁

    她,28岁的大龄剩女,同事眼中的女强人,社会的精英分子,却居然剩了?她发誓一定要在年底把自己嫁出去!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让她遇见了善良的他,啥?他要分手?只因她太优秀了?天啊,难道优秀也是一种错吗?于是,当了28年乖宝宝的她,决定去夜店放纵一次!
  • 冷血少女成长记

    冷血少女成长记

    楚汐儿本该享受公主般的生活,却因一次意外,葬送了母亲的一生,被自己的父亲赶出了家门。落魄之时,出外游玩的沐祁岑与凉筱对她一见如故,遂带她回美国。看着颓废的楚汐儿,沐祁岑与凉筱心痛无比,却无可奈何。“楚汐儿,你以为你什么都知道,说到底你究竟知道什么?如果我是你,绝不会这么堕落下去!我会去查寻真相,不管结果是什么,那时至少也是个明白的‘颓废’人。”沐凉瑾居高临下的说道,杨长而去。一语道醒梦中人,训练、找真相成为童年目标。真相浮出水面,今生,只为复仇,没成想,爱情也紧随而来。
  • 神龙傲宇

    神龙傲宇

    鼎盛皇朝一夜之间被灭,千年前的被灭的原因是什么?背叛?夺位?还是皇朝万年守护的秘密?沉寂千年的皇朝将国家的命运赌在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身上,是否会按照控制的路线成长,我不是你们手中的提线木偶……
  • 堕道记

    堕道记

    自妖域而出的少年,凡尘中的情恨,是成道的经途,还是弃道的魔障。倘若命只因天意二字,红尘中的因果,难道就这样成为了你口中的虚妄,简直荒唐可笑。如若成道,万古苍茫寂寥,如斯。那我辛阳此生,不求无敌,不妄成道,不希长生。纵使我辛阳堕道,也绝不堕天,不堕轮回,不堕诸天万道。唯堕吾念,不为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