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1500000005

第5章 谢启昆家训

[撰主简介]

谢启昆(1737—1802),字蕴山。江西南康人。少以文学知名,后致力于经史金石之学。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充国史馆纂修,日讲起居注官,历任镇江、扬州知府,山西、浙江布政使,广西巡抚等,政绩显著。其咏史诗尤为见长,著有《树经堂集》、《西魏书》、《小学考》等多种,以知识广博著称。

行事应“计是非”而不应“计利害”

[原文]

古人行事,计是非,不计利害。今人利害亦不计,国法则曰可以幸逃,地狱则曰何曾眼见。当世之名,后世之责,更所不计,大都图目前受用而已[1]。呜呼!受用二字,若辈何曾解得。

今教以受用之法。世间不过士、农、工、商四等人。以士言之,若能专志一力,积学问,取高第,致显官,守道勤职,上而尊主泽民,下至一命之吏,于物必有所济,仰不愧君父,俯不怍妻子[2],岂不受用?即做一穷秀才,工诗文,善书法,或称为才子,或尊为宿儒[3],桃李及门,馆谷日丰,岂不受用?农春耕夏耘,妇子偕作,沾体涂足,挥汗如雨,非老不休,非疾不息,及获有秋,欢然一饱,田家之乐,逾于公卿,岂不受用?百工研精殚功[4],早起夜作,五官并用。其成也五行百产,一经运动,皆成至宝。上之驰名致富,次之自食其力,计日受值,无求于人,不困于天,岂不受用?商则贸迁有无,经舟车跋涉之劳,有水火盗贼之虑。物价之低昂,人情之险易,一一习知。行之既久,一诺而寄千金,不胫而走千里。大则三倍之息与万户等,次亦蝇头之利若源泉然,岂不受用?然此皆从刻苦中来也。然则士之攻书,农之力田,工之作巧,商之营运,正其受用时也。

今也不然,士不士,农不农,工不工,商不商。或席祖父遗业坐食租入,不数传中落,束手待毙,怨尤交作,忮求并用[5],不能刻苦于己,惟知刻薄于人。或稍知艰难,则悭吝贪鄙,始而行道涓滴不与,继而兄弟杯勺不分;譬如渴资水饮,不知远挹江河,旁汲井泉,添注瓶罍[6];惟兢兢守一盂,朝夕注视,是何异欲流之长而塞其源,未有不见其立涸者。间有能自积资营运,又专用朘削[7],骨肉相残,譬如种树戕其根本,虽日剪拂枝叶,厚培土壤,而枯萎速至。乃若人者,方且自鸣得计,以财利可逸荻[8],吾用吾俭,一以当十,钱必丰;视孝友为迂谈,吾用吾吝,入而不出,利必聚。一旦运移事异,精疲力尽,昔之所谓卧枕无忧者,今则一筹莫展。斯时即低声下气,求助于人,而人必将以汝之所以待人,转而待汝矣。鄙夫野死,谁其惜之。若辈并图受用,竟至大不受用,国法所不及而严于国法,地狱所不加而惨于地狱,孰利孰害,何去何从,亦可翻然悟矣。

汝等索居[9],寡见闻,又鲜良师友。习俗移人,贤者不免,如行烂泥中,行一步,拔一步,须立定脚跟,稍懈则倾陷不得出矣。俗之熏人,又如室中烧恶草,衣带皆臭,行人过之,皆掩鼻,而其人自己不知,岂不可叹。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韩子曰[10]:“食焉而怠其事者,必有天殃。”余每读古人书,与作人行事相感触,不觉面赤汗下。今将有远行,书此以告诸子,且用自警省焉。

——节录自《树经堂文集》

[注释]

[1]受用:接受财货以供官府开支。《周礼》注:“凡货贿皆藏以给用耳……或言受藏,或言受用,又杂言货贿,皆互文。”引申为享受。

[2]怍:惭愧。

[3]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4]研精:精深的研究。

[5]忮:害;嫉恨。

[6]罍:古时一种盛酒的器具,形状像壶。

[7]朘削:剥削。

[8]逸荻:像荻草一样快速生长,荻:草名。

[9]索居:散处;独居。

[10]韩子:即韩愈。

[译文]

古人做事情,只考虑是非,不考虑利害。现在的人连利害也不考虑,对于国法则说可以侥幸逃脱,对于地狱则说何曾亲眼见过。当世的名声,后世的责任,更不考虑,大都图眼前享受而已。呜呼!享受这两个字,你们这些人怎能理解呢?

现在我将享受的办法教给你们。世上的人分为读书人、农夫、工匠、商人四等人。以读书人来说,如果能专心在一个方面用功,积累学问,中得高等科第,获得显赫的官位,遵守伦理道德,恪尽职守,或做尊奉君主、恩惠百姓之官,或做最低级的小吏,对大众都必定会有所帮助,上不会愧对君主、祖先,下不会愧对妻室儿女,这难道不是种享受吗?即使是做一个穷秀才,工于诗文,擅长书法,或者被称为才子,或者被称为宿儒,桃李满门,收益也逐日增多,这难道不是种享受吗?农夫春耕夏耘,妇人、儿女一起劳作,泥水沾在身上,浑身挥汗如雨,不到年老时不停止,不是生病时不休息,等到秋天收获时,全家欢乐地饱吃一顿,农家的欢乐甚至超过了富贵的人,这难道不是种享受?各类工匠精心研制各种器物,清早即起,深夜还在劳作,全身心都扑在上面。他们做成的东西各行各业都需要,一经运用到实践中,这些东西都变成了最好的宝贝。优秀的工匠声名远扬,发家致富,差一点的也能自食其力,按日收取一定的报酬,没有什么要求助于人,也不会被大自然所困,这难道不是种享受吗?商人则按各地商品的供求进行贸易,要经受舟车劳顿、跋涉艰辛,还有水、火、盗贼的忧虑。对物价的高低,人情的善恶,一一知晓。做久了生意,一声承诺即有千金寄来,好的名声能传千里之外。大商人有三倍的利润,与做万户这样的大官收入相等,一般的商人也有蝇头之利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这难道不是种享受吗?但是这些都是下苦工夫得来的。既然这样,那么读书人钻研书本时,农夫在田里卖力时,工匠在制作精巧的东西时,商人做生意时,正是他们享受的时候。

现在则不同,读书人不像读书人,农夫不像农夫,工匠不像工匠,商人不像商人。有的凭借祖辈父辈的遗产坐吃租金收入,传不了几代即中途没落,只能束手待毙,只知道去埋怨、指责、嫉恨、乞求,自己不能下苦工夫去钻研,只知道对别人刻薄。有的稍微知道一点创业的艰难,又悭吝贪鄙,起初对路上同行的人连一点一滴都不肯给予,接着便对兄弟连一杯一勺都不愿让他们分享。就像口渴时很想喝水,却不知道去远处的江河里舀水,也不知道从旁边的井里汲水去把瓶、壶加满,而只是小心谨慎地守着一盂水,早晚注视着,这与想要有长流之水但又堵塞其源头有什么不同呢?这种情况下,水没有不很快就干涸的。间或有能够自己积资做生意的,却又专事盘剥,骨肉相残,就像种树却又伤害了树的根一样,虽然每天剪枝整叶,厚厚地培土,但树很快就会枯萎。像这一类人,正在自以为得计,以为财利可以像野草一样迅速生长,只要节俭使用,一文钱当十文钱用,钱一定会多起来;认为孝顺、友爱是迂腐之谈,只要吝啬使用,只收入不支出,利润一定会聚拢来。但一旦运气转移,事情发生了变化,精疲力尽,过去所谓卧枕无忧的人,现在则一筹莫展。这个时候即使是低声下气,求助于人,但人们必定会用你过去待人的办法来对待你了。鄙陋庸俗的人死在野外,谁会怜惜他呢?这类人都图享受,竟到了大不受用的地步,国法不能追究他们,但他们受到的处罚比国法更严厉,地狱不能施加在他们身上,但他们比入地狱更悲惨,哪个有利哪个有害,何去何从,也可以很快而彻底地醒悟了。

你们独居在一个地方,听到的看到的都很少,又很少有良师益友。习俗能改变人,即使是贤能的人也是不能避免的,就像在烂泥中走路一样,走一步拔一步,必须站稳脚跟,稍有松懈就会陷在里面不能出来。习俗熏人,又像是在屋子里烧烂草,衣带都臭了,行人从面前走过,都掩着鼻子,但他本人却不知道,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韩愈说:“靠所从事的事业生活却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它的人,一定会有天灾。”我每次读古人的书时,与做人、做事联系在一起,都很有感慨,不禁面红耳赤,直冒冷汗。现在我就要出远门了,写下这些告诫各位子侄,并且用来自我警省。

[评析]

谢启昆认为“士之攻书,农之力田,工之作巧,商之营运”,都是“受用之时”,能从中获得乐趣,但这种“受用”与乐趣是从刻苦中得来的,所以要求后辈效仿。

同类推荐
  •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书以孟子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孟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
  •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一书,主要是以寓言为艺术形式反映庄子思想的。全书收录他的寓言故事一百多个。通过这些寓意极深而又易懂的寓言为根据,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与探索。本书通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及其散文的注释,体现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 打开哲学之门

    打开哲学之门

    哲学未必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打开哲学之门》是一本专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写的书,《打开哲学之门》舍弃了繁冗芜杂的哲学概念,从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入手,结合人们切近的生活问题、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整合提炼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借助故事及相关例子,用平易近人的文风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热门推荐
  • A Century of Roundels

    A Century of Round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幻传说之四圣兽

    星幻传说之四圣兽

    当鲜血燃遍大地,朱红滴落,圣魔大战在场上一片凄凉…错了,错了,错了!一声错了,唯恐惊慌引起心血翻涌…圣魔大战,竟是死神的布局…当真实的面孔无法再为苍生取得生机的时候,众人唯有拼命一搏争得一丝生机…他背负着所有人的希望,穿越时空,踏入新的世界…
  • 浮生小记

    浮生小记

    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之所以能够执手一生,第一个原因是年龄相当,君生我亦生,都到了成亲的时候,寻寻觅觅间就遇到了;第二个原因是门当户对,一个皇孙,一个世家女,正是一对儿;第三个原因是他爱权势地位,一心向上爬,选中了她,而她爱钱财富贵,接受了他。于是这对青年男女,凑到了一起,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相互扶助携手过了一辈子,最终他有了权势地位,她有了钱财富贵。这时,有人告诉他们,这就是爱情。
  • 仙侠奇缘之血色彼岸

    仙侠奇缘之血色彼岸

    每次绽放一朵彼岸花,证明了一个的新生,枯萎一朵彼岸花,证明了一个人即将来到冥界。他叫夙卿,一直守着这些花,对于人的生死司空见惯,第一世的她,是夙卿亲手送进轮回道。第二世,夙卿被迫亲手拔掉她的彼岸花,为了她,他甘愿冒着被封印进十九层地狱的危险,为她重新种下彼岸花的残根,却再也没有开过花……夙卿不解,“为什么不让你的彼岸花开放?这样你就能活过来了!”她笑了,转身拥抱着他,“唯愿彼岸不开花,这样,我就能永远跟你在一起了……”
  • 雪潵古城

    雪潵古城

    一座古城一个蓄谋已久的悖天计划一群名不见经传却担负了历史使命的人冥冥之中仿若一切都被算计唯有那情字成了最大的变数
  • 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

    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

    堪舆是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中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书作者试图从历史文献解读风水,探寻古代原初形态的风水文化。堪舆并不等同于一些乱七八糟的江湖风水,读者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宜拔高。作者更是希望通过参与对堪舆的研究,还堪舆真面目,给予其科学的评价。
  • 清忠谱

    清忠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用日记记录我们在妖域世界的故事

    用日记记录我们在妖域世界的故事

    在2018年,因为全世界频繁发生人员失踪案件而意外发现妖域的世界各国,相继派出大量人员前往妖域探索。原本站在所有探索着顶端的“黑旗”,突然被联合国宣布该组织企图背叛,并在一夜之间遭到灭顶之灾。作为“黑旗”少主的葛萧,在面临朋友的相继死去后,决定重回妖域,他是否能查出事实的真相?探索妖域世界树行动,面临窘境,探索者们能否克服困难,到达妖域世界的顶端,了解世界的全貌?尽情关注原创小说——《用日记记录我们在妖域世界的故事》
  • 至纯之金

    至纯之金

    当一个人获得了能够改变世界的炼金术师的遗产时,会发生很么事情呢?当一群人同时获得了能够改变世界的炼金术师的遗产时,又会造成怎样的混乱呢?中世纪幻想群像剧就此开演!人心究竟能污秽到何种程度,在这污秽之中闪耀的美德究竟会有多么耀眼,敬请拭目以待!
  • 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不仅是企业家,还是一个哲学家。向他学习,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和启迪。杨云鹏编著的《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对充满魅力的“稻盛精神”做了很好的囊括,采撷稻盛先生50余年间培养员工的核心思想,内容涵盖了工作真正的意义、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塑造高尚的人格等方面。“自燃型人”、“精神胜利法”、“敬天爱人”,这些原汁原味的“稻盛精神”是他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被诸多实践所证明了的杰出“工作哲学”,为身在职场的读者点燃指路明灯,同时对企业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