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3500000002

第2章 关于可持续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社会主义的若干思考

本文是作者2000年4月在江苏南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原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一、研究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义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和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对于十五大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我想就其中一个理论问题引出的争论,谈谈可持续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社会主义的问题。

十五大报告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又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提法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含意丰富,意义重大。

根据这些提法,有的同志发表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能完全等同于公有制经济,应该把非公有制经济也看作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种观点引起有的同志的反对。有位同志发表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等同起来,不能把非公有制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也不能等同起来,不能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同志发表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这场争论还在继续进行中。

应该如何看待这场争论?有的同志认为这仅仅是一场概念之争。我认为,这里确实有概念之争,而概念又是反映现实的。应该看到这场概念之争蕴含的实际内涵和现实意义。我认为这场争论有多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的意义。

例如,它涉及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地位、作用问题或者说涉及私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即私有制能不能和社会主义相容以及如何相容。

又如,它涉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是可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不搞市场经济。

再如,它涉及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不是完全正确和永远有效的问题。

再如,它涉及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持续发展和如何持续发展问题。苏联解体之后,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西方有些经济学家断言社会主义一定要失败,如福山认为苏联剧变意味着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德鲁克认为后资本主义社会决非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而且能够使社会主义制度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是谈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几个问题,显然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研究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和私有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彻底消灭私有制,完全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根据这一理论,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我们曾经不断地想在中国消灭而且彻底消灭私有制。这样实践的结果,导致生产力的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难以完善和发展。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不能消灭私有制,而且要把它看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党的十五大已明确宣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是不是能够消灭私有制呢?这个问题还是相当遥远的问题,现在不必忙于作出结论。不过由于科学是研究规律的,是要有预见的,因此,用科学的方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现实情况,发展趋势,也是必要的。

我认为,从现在人们可以看到的和有把握设想的情况,很难得出结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就有必要和有可能彻底消灭私有制。

1.马克思曾经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将越来越大。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并未证实马克思的预言。实际情况是,生产规模的发展既有大的趋势,也有小的趋势。例如,计算机可以使人在家里工作,即从事私有经营,而与生产社会化不相矛盾。

2.从当代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看,它们即使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也不能消灭私有制经济。例如,私人或个体农场能适应现代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强使它变成公有制经济,岂非又要破坏生产力。

3.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度提高,有些人为了自由和方便,可能更乐于搞个体或私人经营。这既有利于自己,也无损而有利于社会,没有充分的理由不允许这样做。事实上,马克思也没有说过要消灭个体经济,不过他认为个体经济要被资本主义消灭,因而主张要用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可能消灭个体经济。

4.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同于资本家的企业家的作用。即使是私营企业,企业家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也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的。社会主义不仅不应消灭个体经济,而且不应消灭不同于个体经济而又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私营经济,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家的成长和发挥作用。

5.在各个社会里,都有一种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其他生产方式受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和影响。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同时,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私有制,私有制的性质、特征受到政府、法律等的严重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历史发展越来越明显。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影响所有制的结构和发展,这些也决定了私有制可以和社会主义相容的。

有些人忧虑的是:社会主义允许私有经济存在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和资本主义复辟。我认为不一定会,而且只要做好工作,可以说一定不会。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私有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经济有如下的根本区别:①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私有经济是从属于公有制经济的。②私有经济的业主是可以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如王兆国同志最近指出的:“必须看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有着自然特点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特别是其中的私营业主既不同于原来的民族工商业者,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他们是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下成长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王兆国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二届一次理事会上的讲话,《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4月19日A2版)③私有经济业主的收入是受到限制的,如受政府规定的所得税、遗产税等的限制。④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权是由人民掌握的,而且中国还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要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腐化,不变质,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社会允许私有经济存在就不会导致两极分化和资本主义复辟。

应该指出,到了社会主义的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也仍旧要搞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要以多种所有制经济为基础的。有的同志说在单纯的公有制基础上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们举改革前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例,举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的论述为例。但是,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经济正是计划经济而不是、也不能说是市场经济。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也正是主张社会主义应该限制并最终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何况,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消灭私有制是决难搞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在国有经济改革这样难,是同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框框搞企业改革有关的,因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也难,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也难。

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如果仍旧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公有制,很有可能或者难以避免再次发生急于向公有制过渡,搞又大又公又纯的做法。以前所以多次发生这类错误,正是建立在彻底消灭私有制这种乌托邦思想的基础上的。

三、社会主义能否不搞市场经济

在赞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赞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中间,有些人(不是全部)是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市场经济是要取消的。这符合马克思的理论,因为马克思说过社会主义要取消商品经济。从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出发,当然会得出结论:非公经济决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要搞市场经济,非公经济才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的中级阶段乃至高级阶段,能否取消商品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市场经济呢?

从历史、现状和趋势看,似乎得不出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可以取消的结论。下面从五个方面稍作分析:

1.取消商品经济就是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因为现代社会里资源配置的方式只有两类,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或者是市场经济,或者是计划经济。而根据苏联东欧及中国搞计划经济的经验,计划经济制度决不是一种好的配置资源的办法。在这种制度下,企业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政府包办了企业办的事情,民主难以发扬,腐败难以减轻(更不用说根除),生产力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2.很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能够消灭非公有制,而能够设想它是一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这种所有制格局的经济,是只能用市场经济而不能用计划经济的机制和制度来调节的。这里有点循环论证:用所有制格局说明市场经济,又用市场经济说明所有制格局。而这本来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说明社会主义经济既存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又存在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3.马克思分析过市场经济的缺陷,想用计划经济来克服这种缺陷,而事实上计划经济并没有消灭市场经济的缺陷,也不能消灭这种缺陷。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而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比,前者利多弊少,后者弊多利少。

4.建立在高度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为了进一步发展,既要开展竞争,又要进行宏观调控。这也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做到和做好。

5.即使在当前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它们经过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也仍是只能搞市场经济,而不能搞计划经济。现在还不能说没有人会去搞计划经济,但是如果搞了计划经济,这些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生产力必然要受到破坏,不再能是最发达的国家了。马克思设想当时发达国家可以搞计划经济,现在看来似乎这也带有空想的因素。

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普遍意义

上面这场争论,也涉及到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意义如何认识。也就是这一理论对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没有一般的指导意义。

一种意见认为: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

根据我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我是属于前一种意见,认为是有一般指导意义的。我认为,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经过十五大的发展,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指导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范围。

其实,不仅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理论,而且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的理论,对整个社会主义阶段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十五大报告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能说这一段话对整个社会主义阶段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吗?

十五大报告接着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接着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几段话直接都是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的,但是对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也都有一般的指导意义。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

所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尤其是十五大对这个理论的概括和发展决不能仅仅看成是只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效而应看到对整个社会主义阶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其他阶段相比会有特点,但就上面说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而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对整个社会主义阶段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认为,我们应当这样来领会邓小平的理论,领会十五大的精神。这样才能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

五、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不是一次完成的

恩格斯写过一本书,叫《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他把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都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论证了马克思才把社会主义变成科学,后来我们就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

恩格斯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于马克思。由于这些表现,社会主义已经成了科学。

许多人学了恩格斯的这本书,往往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一次完成的,这个问题马克思都解决了。事实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长过程。恩格斯在上一段话以后接着就说:要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什么叫空想?什么叫科学?

所谓空想,是指设想的东西不符合实际;所谓科学,是指设想的东西符合实际。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者确实不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认识社会主义要有生产力基础,要有阶级和群众基础,不认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马克思由于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理论正确反映(符合)了实际,因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可是“符合”也是相对的,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问题马克思远没有完全解决,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因为当时还不存在或基本上不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其中的有些问题,如认为整个社会要变成一个大工厂,要实行完全的按劳分配等,但是他们的设想很多并未为事实所证明。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虽然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但是也有其局限性。

就历史唯物主义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他们有的论述也不是很明确的。例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过:“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按照这个说法,中国人民公社存在了20年左右,似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了。人民公社存在期间许多人曾用这段话来论证人民公社的合理性的。事实上人民公社完全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而主要是“左”倾思潮和错误政策的产物。再如,斯大林说过: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这也不是历史现象的科学概括。即使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来说,有生产工具变而生产关系不变的,也有生产工具不变而生产关系变了的。

现在,我们已无法否认企业家在生产中的作用,无法否认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理论的重大发展。

为什么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会有局限性?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思想不可能一下子全面的反映实际。即使是当时的实际,任何人也不可能方方面面、仔仔细细、里里外外反映清楚。而且事情都是发展的,即使理论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变了,也未必再符合后来的实际。

具体一点说,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局限,首先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比过去封建社会是无比地提高了,而比现在则差得远。马克思没有坐过汽车,打过电话,看过电视,用过计算机,怎么能要求他了解在有了这些东西以后社会主义将是什么样子呢?当时工人确实是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剥削十分残酷,加上还有封建残余,甚至不只是残余,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因此难免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严重了,认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快到了,快成功了。这些预言都未成为事实。空想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也有影响,而且不可能没有影响,马克思有些设想无疑仍有空想的因素,如消灭商品生产等等。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有局限性,所以要不断的发展。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就是克服局限性,而且发展是永远的过程。

六、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主义)是有所不同的。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其范围大于科学社会主义。过去很多人常常把科学社会主义看成是惟一的社会主义科学,但是经过苏联70多年(从1917年到苏联瓦解)的社会主义实践,经过中国近50年(从1949年或1953年算起)的社会主义实践,经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还有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增加,再加上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理论的争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承认科学社会主义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科学。

现在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当然,不能说它们都是科学的,但也不能说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的社会主义流派都是非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学说,就被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人们不能不承认有其科学的内容。

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还有许多流派。最近出版的《全球时代的“社会主义”》一书曾提到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整体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等。不能说这些社会主义都是完全科学的,但也不能把它们划出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范围之外。

至于社会主义科学的发展趋势,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会继续争论和发展,包括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吸收合理和可以吸收的内容,对争论的问题不断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求得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在中国,其趋势则决定于对这门科学的认识和对策。如果人们认同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的社会主义科学将会更加健康发展,并和世界范围的趋势有更多的共同之处,从而促使科学社会主义更加繁荣和发展。否则,社会主义科学还将主要是局限于研究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即使如此,世界范围内的趋势,也不会不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科学进一步发生影响。

为了使未来的趋势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的发展,应该重视研究以下一些问题: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兴衰史,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史,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生产关系演变史。通过这些研究,也许可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科学上逐步取得共识。

七、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

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很为流行,不过主要是说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要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求得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认为需要提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的概念,相应地,也要提出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提出这两个概念的主要根据,是苏联社会主义仅存在了70多年,以后就瓦解因而不再存在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时间更短。因此,社会主义确实有个能否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问题。其实,真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如做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资源以及最好地保护环境,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也远比资本主义优越。不过,我提出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直接是想说明那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要彻底消灭非公有制经济,要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即使是在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观点,也会使社会主义不能持续发展。

什么叫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我的初步意见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因为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是符合科学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我本来是想说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可是这样说可能过于空泛,过于抽象,甚至会引起争论。好在邓小平同志已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由于邓小平的上述理论已为人们广泛接受,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我也把它看作是可持续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事实上,不具备这个条件,社会主义是难以持续的。③有实现的可能性。有些社会主义理论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不能属于可持续的社会主义。例如,认为在落后的中国不经过暴力革命也可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又如,认为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只有经过暴力革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我认为都不是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因为不可能实现。当然,可能实现的未必就是能够持续的。因此,还要有④,即社会主义能够持续发展。例如,经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向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再走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然后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也就是不能让社会主义事业半途而废,不能让它夭折。

实现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重要环节出了大错而又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成为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举例说,那种排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社会主义,那种要求彻底消灭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就属于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根据中国的经验,如果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不坚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不发扬民主,不消除腐败,不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以促进生产力为衡量一切制度和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要成为可持续的,是有极大的难度的。

关于公有制和私有制问题,我还想指出: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公有制,应该是具备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国家,并非所有名义上的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而私有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具备某些社会主义性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社会主义因素就可作为一种佐证。在社会主义国家,更有可能使私有经济带有社会主义性质。这也是使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要注意的问题。

八、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科学

我区分社会主义科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想说明一个观点,就是不能一概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外的社会主义学派的理论也可能有科学性。事物是无限丰富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也是如此,任何人都不能发现绝对真理,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要有志于科学、潜心钻研,任何人也都会对科学做出贡献,社会主义科学也是如此。那种顶峰之类的话,完全是胡说八道。

不过,各种学派毕竟有优劣之分和高低之分。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主义科学还有(甚至充满)阶级斗争的成分。因此,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科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我还要强调以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理由是:

1.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丰富的实践,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比其他社会主义学派科学性更多。

4.邓小平是当代最伟大的社会主义理论家,实践证明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而且有普遍意义,同时邓小平理论还在不断发展中。

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开展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当前尤其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解决中国的公有制改革问题,非公有制发展问题,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发扬民主问题,根治腐败问题,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也是我所以写本文的缘由。

同类推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本书按照不同时间、地域、部门等多条线索讲述了中国历史微观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经济现象,内容涉及政策制度、赋税制度、典籍、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介绍了几千年来中国经济层面上的变化发展。
  • 投资小常识

    投资小常识

    本书包含五篇内容,分为“投资导论”、“投资习惯”、“投资技巧”、“投资应用”、“狙击全世界”。
  •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将主要讲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身边经济事,以那些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消费、职场、情感、理财、博弈、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事例为切入点,并和大家一起来分析解读这些事例后面隐藏的经济学现象和经济学原理。
  • 躲过骗子(经济篇)

    躲过骗子(经济篇)

    每每夜幕降临,繁华的都市里,各大舞厅、酒吧、酒店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这样一些大款们的身影,身着名牌服装、花钱阔气,一掷千金。他们不是成功的企业家,不是精明的商人,也不是继承海外巨额财产的“小开”。他们没有什么正经的职业,他们从事的“行业”,用民间语言表述叫做:做“跳楼”生意。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利用假合同和其他手段骗买骗卖。这里仅浮光掠影地举几个例子,看看他们是如何扰乱市场秩序,给正常的经济活动带来破坏的。
  • 经济法基础与实务

    经济法基础与实务

    本书是职业教育(中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精品教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知识、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经济仲裁和经济诉讼等。每章后面附有实训活动、思考与练习(包括案例分析)。本书可供中、高等职业院校财经营销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类专业岗位培训教材和相关人员自学用书。
热门推荐
  • 秦时明月之魅舞天央

    秦时明月之魅舞天央

    当她再次醒来,确已忘记!殊不知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他赢了天下,却输了她。痴心换绝情,她誓死要复这嗜心的仇!然而,在她刀起刀落时,一行血泪滑过那眼角。
  • 实业商途

    实业商途

    有些人在生活早期便已经知道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的人生变成梦想如何成真的故事。坦率地说,我的人生不是这样的。我在个人志向方面经常为相互冲突的渴望困扰。我生活中发生的那些重大的转折都是由突然发现的事件决定的。这也成就了我的人生哲学和商业哲学。
  • 盛世华歌:卿且吟

    盛世华歌:卿且吟

    盛世繁华君酒饮,且行且歌且听卿吟。光华流转,转眼多年。你可还记得多年年前的梧桐叶,千叶花,沉香木,玉无暇,你说沉香沉香暗夜沉香,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芬芳。沉香确不只是一种木头,在这日日夜夜里,你的所爱成为我的光。我愿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陪你走过你愿前往的地方。八岁那年,落日余辉映在河岸青草上,你爬上山坡摘下千叶花,为我戴上;十岁那年,你不告而别却让我心心念念再难忘。如今我的发际不再有千叶芬芳,我等你,等过暗夜,期待沉香。“凤溪哥哥,沉香什么时候可以长大呢?”“等到小木木长发及腰,等到千叶花再开落十载,等到梧桐引来凤凰,等到凤溪哥哥···”“嗯?”“等到我娶你···”这五字随着梧桐花落埋藏在清风中。
  • 傲娇女神:99次我恋你

    傲娇女神:99次我恋你

    她萌,他霸道。她是天之骄女,妖娆狂妄,可偏偏在他面前,智商负数。。。“给你一个吻,如果不喜欢的话,可以还给我。”“好吧,其实我不怎么喜欢。还给你。”女子呆萌地亲了下男子,嗯?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
  • 不意而妃:王爷专属女护卫

    不意而妃:王爷专属女护卫

    修文停坑修文停坑修文停坑修文停坑修文停坑
  • 守护甜心之梦的逆转

    守护甜心之梦的逆转

    友情在她面前早已一文不值,她的眼里只有冷漠,天使已蜕变成黑夜里的恶魔,还有谁会回来温暖她?
  • 至尊小狂后:救驾100次

    至尊小狂后:救驾100次

    随便玩个角色扮演游戏就穿越了?!可为嘛人家都穿越成王妃、皇后啥的,她要穿越成一个暗卫,苦逼练功十三年,只为保护别人?呃……看在这个人超级帅的份儿上,她就忍了。“快来人啊,有刺客!”“天啊!刺客?快跑……咳,不,不是,属下这就去抓刺客!”“刺客来了,保护皇上!”“啊?又来?”“皇上被刺客刺伤了!”“我次奥,奶奶的,不知道皇上是我罩着的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欢喜债

    欢喜债

    这辈子,唐欢大憾:盯上个冷闷男,栽了。宋陌大幸:逮到个狐狸女,赚了。至于他们是如何在一起的……唐欢暗爽,斜眼看冷男。宋陌冷笑,想死你就说。其实那九场梦中相遇,他和她,永远都记得。
  • 魔化羽化

    魔化羽化

    在这样一个局势下,杀戮,才是解决杀戮的最好方式,秦伊雪别无选择,她也不过是这场杀戮中的一个卒子而已,和很多人一样,从开始那一刻,生、离、死、别都由不得自己。爱到最后,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 一宠到底,总裁的隐婚妻!

    一宠到底,总裁的隐婚妻!

    夏菲儿也算是赶上潮流了,在十九岁的花季年龄里就华丽丽的闪婚了!对方身世不明、相貌不明、年龄不明,只知道是御城堂堂飞龙集团的首席CEO!一道婚约,她从小太妹成为豪门阔太太,却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也罢也罢,反正两人原本就是各取所需。只是,当他回来时,她却意外失身,婚礼过后,她成为全城人人叫骂的贱人!男人邪笑:“十年前,你父亲一场大火毁了我的家,让我从最高处跌入谷底,现在,我要让你加倍奉还!”女人双目通红,“刑斯叡,我恨你!”……八年后,夏菲儿带子回归,发誓要站在那个男人的头上,不知,男人早已等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