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3500000022

第22章 “入世”与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本文是周叔莲、王延中合作,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1年第9期。

一、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演变与现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到20世纪末,中国现代工业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和从小到大的转变。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工业发展也从快速的数量扩张逐步向提高素质方向转变。

1.快速的工业增长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194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只有140亿元,只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30%和国民收入的10%左右。经过3年的恢复建设,到195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达到34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1.5%;工业净产值为115亿元,占当年国民收入的19.5%。从1952年到1978年,中国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得到了国家支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1978年达到423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4.4%),工业净产值达到1487亿元,占当年国民收入的49.4%。由于当时价格扭曲与存在严重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工业产值被高估。但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国工业发展更为迅速。1979年到1999年,工业总产值由4591亿元增长到126111亿元,增长26.5倍,年均增长17.8%。2000年,全部工业的增加值达到39570亿元,是1978年工业净产值的26.6倍,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6.7%。按照可比价格计算,1979年至200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5%、4.7%、11.6%、10.3%。工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部门,也是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部门。1981年到2000年,中国GDP总量为685068亿元,其中工业部门为286629亿元,占41.84%。

正是由于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起飞,提高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按照汇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由1980年(2017亿美元)占世界第12位上升到1997年(9020亿美元)的第7位。刘洪主编:《国际统计年鉴(1999)》,第82~85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1997年,按汇率计算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020亿美元,约占当年世界GDP总量的3.1%,比1980年(占世界GDP的1.8%)上升了1.3个百分点。2000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已经位居世界第7位,接近于位居第4位的法国、第5位的英国与第6位的意大利。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在1992年已经位居世界第2位,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第11页,改革出版社,1997年。1999年中国GDP总量为46459亿美元,占当年世界GDP总量(413444亿美元)的11.237%。汪叔夜等主编:《直面WTO》,第10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2.中国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生产大国。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工业的总体规模大幅度提高。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49年的10%,提高到2000年的44.3%。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比重最大的国民经济部门。如果把建筑业计算在内,200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50.9%。

(2)中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不仅要加快实现工业化,而且要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不仅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使中国的能源工业、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产业的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形成了体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中国的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及各种消费品工业等都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也初具规模并迅速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第879页。

(3)中国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可以说微不足道。1949年只有煤产量位居世界第9位,其他工业产品产量的世界排名都在25位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中国煤炭、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化学纤维、棉布、糖、电视机等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8位。到1999年,煤炭、钢铁、水泥、玻璃、各种家用电器、纺织品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1位,发电量、化学纤维、棉布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2位。

(4)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技术装备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大量耐用消费品。机电工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总装备部”,也是工业各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1999年,全国“规模以上”指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这是1998年之后实行的新的统计指标。的机械工业企业为3994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276亿元,工业增加值4176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22.4%和19.4%。同年,规模以上的电子工业企业为428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831亿元,工业增加值1348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2.1%和6.3%。机电工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如大型矿山设备,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工业设备,电力机车和远洋运输设备,机械加工、轻纺工业设备,而且提供了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汽车等交通运输产品、各种家用电器产品及现代通讯产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已经建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大固定电话与移动通讯网络。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6、2000)数据整理。

(5)工业产量大幅度上升,使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品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进入市场供应充足、工业生产受到市场约束的相对“过剩”状态。

(二)中国已经从封闭经济转变为世界上工业产品的贸易大国

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的工业化基本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进行的,通过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强制从农业部门积累工业建设资金,通过高关税、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工业生产以供应国内市场为目标,工业产品很少出口,而且以初级产品为主。195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4.6亿人民币,折合19.4亿美元。到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到355亿元,折合206.4亿美元。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与外贸体制改革,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扩大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

1.进出口贸易持续强劲增长。1979~200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到4743.1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其中出口额由97.5亿美元增加到2492亿美元,年均增长15.7%,高于同期GDP增速6.5个百分点,也高于1981~1996年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增长速度(6.3%)近10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速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基本持平,说明这一时期快速的工业增长是促进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应当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长十分稳定,各年增长率比较接近,波动幅度相对较弱。正是外贸出口的扩大,为中国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也促进中国工业与中国经济的增长。

2.出口依存度不断提高。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依存度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出口依存度为4.62%,1982年和1987年分别上升到7.82%和12.3%。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超过20%,1997年为20.3%,2000年达到23.4%。中国出口依存度不断提高,表明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强,也说明世界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增强。1979~1997年,中国外贸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4.4%,庄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的因素分析》,载《财贸经济》1998年第7期。其中90年代以来接近20%。

3.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78年,中国出口额位居世界第32位。1980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为0.91%,位居第26位。1990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1.84%,比1980年增长1倍。1999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3.5%,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位次上升到第8位。有关学者根据中国和世界社会核算矩阵(SAM)的统计数据计算,到1995年,中国大陆出口额达到2100亿美元,是仅次于欧盟(出口总额为8950亿美元)、美国(出口额为7180亿美元)、日本(出口额为4840亿美元)的第4大出口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5.1%。进口额低于加拿大,位居世界第5位,占世界进口总额的3.9%。汪叔夜等主编:《直面WTO》,第14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尽管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还无法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相比,但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大国之一。随着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外贸出口还将持续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总体规模还将不断提高。

(三)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演变与提高

尽管目前没有大家普遍认可的“国际竞争力”的准确定义,但仍有不少研究揭示了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一般说来,国际竞争力的实质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金碚主编:《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第31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企业竞争力是实现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产品竞争力是体现,产业竞争力体现了生产同类产品或替代性产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关注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全球产业”及国际竞争性较强的产品和企业。

从总体上看,作为从封闭状态逐步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受工业化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产业、企业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落后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是,作为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庞大、快速进行工业化的大国,中国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又逐步提高了国内某些产业、企业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中国的第一、二、三产业中,工业是中国增长速度最快、对外开放程度最大的经济部门,也成为国际竞争力提高最快、具备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部门。

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两个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总量中工业品进出口(尤其是净出口)数量的增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属于国际竞争力的规模扩张。从发展趋势看,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工业品产品档次的提高、竞争能力的增强与长期的发展潜力,属于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提高。

1.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规模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对外贸易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并不断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很小,而且以初级产品为主。1980年,初级产品出口仍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0.3%,工业制成品出口仅为90亿美元。从1981年起,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开始超过初级产品,并直线上升,2000年达到2237.5亿美元,年均增长17.4%,超过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速。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对外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1986年超过60%,1989年超过70%,1993年超过80%,2000年已经接近90%。可以说,中国对外出口的扩张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扩张。

随着工业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计算,1992年中国有4种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即棉布(11.48%)、非针织男外套(11.22%)、非针织女外套(10.89%)、纺织品(14.77%);位于第二位的有6种,贱金属制品(2.14%)、摩托车(3.56%)、旅游用品和手提包(12.32%)、非针织内衣(10.32%)、钟表(7.15%)、玩具和体育用品(11.47%);位于第三位的有纱、合成纤维布、收音机、鞋类等。金碚主编:《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第150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2.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提高。中国工业品出口额的增长,同时也是产品质量与档次不断提高的过程。从总体上看,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中日益增多了一些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其中以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最为突出。1980年,中国机械与运输设备出口额仅为8.43亿美元,1992年达到132亿美元,1998年超过了500亿美元,2000年达到826亿美元。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20%上升到2000年的42%,提高了一倍还多。

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多及上升趋势,不仅反映了中国工业品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而且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中国工业的发展潜力与国际竞争力也在相应提高。1999年与1992年相比,中国各类出口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除造纸、木制品及建材有所下降外,其他各类商品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都有所上升。纺织制品、鞋帽、伞、杂项制品继续保持传统竞争优势,机械、运输设备、精密仪器、金属制品等一直处于竞争劣势的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原来国际竞争力很弱的化学工业、塑料橡胶制品竞争力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赵晋平:《更多体现比较利益》,载《国际贸易》2000年第6期。工业制成品出口档次的提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商品品种的增多与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提高,说明中国工业品的总体竞争实力逐步增强。

(四)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差距与问题

1.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差距。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中国快速的工业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投入、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产品档次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1)大多数工业产品的档次与质量处于中低水平。中国的工业化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长期以来又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产品档次与质量的总体水平难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我国机械工业主导产品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建国初期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改革开放后引进的1600多项技术。“八五”时期,我国开发成功的92种典型机械产品,57%的技术来源于国外,自主开发的仅占43%。见《中国机械工业发展报告(1998~2000)》,第8页。和赶超型发展战略,使工业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主要是靠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增长带来的,而且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品比较少。1999年,中国机电工业的生产规模居世界第6位,但其出口额位于第16位。这说明中国出口的产品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一些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出口产品,其档次、质量、品牌及价格仍处于中低档次,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不高。1995年中国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为2.81%,产值数控化率为14.67%。同年日本、德国、法国、韩国机床产值的数控化率分别达到82.3%、55.9%、64.2%和59.4%。余永定等主编:《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工业》,第33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999年,中国出口额最多的机电产品类型为电子计算机及其部件,有线及无线电话机,录音机、收录机及其部件,钟表及零部件,船舶,电动机及发动机,集装箱,电线电缆,汽车及零部件,照相机,变压器,电视机,手工具等。出口量很大,但创汇额较低。1999年,中国出口变压器数量达到6.7亿个,出口额仅为8.1亿美元,平均美国每个变压器出口额仅为1.2美元。平均每台电风扇出口额为4.6美元,每台收录机出口额20美元,每部电话机出口额为15.6美元,每台电视机出口额为61.7美元。相反,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多为附加值很高的中高档产品。

(2)工业技术水平差。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与开发的投入。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机电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一些大公司、大企业的科技开发费用占到其销售额的4%~8%,高的占10%以上。这种高投入,使其本来就远远领先的科技优势进一步扩大,使企业从完全竞争的局面转变为“垄断竞争”,在许多关键领域占据了战略性优势地位。由于技术创新机制的缺陷,中国工业的技术开发投入低、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国工业的设备更新比较缓慢,某些行业甚至出现下降趋势。1994年与1985年相比,中国机械行业的设备更新度系数下降了5.73个百分点,1995年与1990年相比下降了2.4个百分点。国外大型机械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为5%~10%,中国仅为1%。正是科技投入、人员素质、设备投入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使中国机电工业企业的设计与生产方法落后,自主开发能力差,产品开发周期长,更新慢,新产品产值率低,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生产效率低下。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从整体上看也处于中低水平。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为32%,比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中国万元GDP比发达国家高4倍以上。1998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3604美元/人年,只相当于美国(1995年)的3.7%、日本(1994年)的3.5%、德国(1994年)的4.2%、韩国(1994年)6.2%、马来西亚(1995年)的21%、印尼(1996年)的38.6%。1999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只有29.66%,分别低于9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德国、韩国18.04、11.14、16.64、13.64个百分点,比印尼也低8.21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22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中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较低的制造业增加值,反映出中国大部分工业行业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低。

(4)经济效益不高并呈下降趋势。中国绝大多数工业行业在关键技术与关键产品领域难以与国外大企业抗衡,只能在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领域“过度竞争”,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国大型机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国外企业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并不富裕的资金使用效率也很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于国外同行业企业,其结果拉大了中国机械工业与国外大企业之间的效益差距。1996年,中国机械工业的销售利润率均在3%之内,发达国家平均为13%~20%。中国企业的总资产回报率一般低于10%,国外同类企业一般在14%以上。机电工业的资金利润率,国内企业平均也只有国外的1/2左右。应当指出,由于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呈现下降趋势。1980年中国工业的资金利税率和产值利税率分别为25.2%、22.7%,1990年下降到12.2%、10.4%,1999年总资产贡献率进一步下降到7.45%,产值利税率下降到9.22%。

2.中国工业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工业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上述差距,从本质上看是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造成的,但也反映出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在产业组织、投资体制、企业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偏差与问题。

(1)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难以实现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效益。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大多数行业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应地提高了大型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并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一般说来,成熟经济中前10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化指数一般应在40%以上。美国1984年绝大多数行业前4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达到了31%~97%的高水平。1995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中前8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超过40%的只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及冶炼业,市场集中度在30%~40%的有6个行业,市场集中度在20%~30%的有4个行业,市场集中度在10%~20%的有6个行业,其余21个行业的集中度均低于10%。这种状况说明,中国在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汽车、机械、石化、钢铁等许多产业中,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过小、生产过度分散的问题,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而全”、“小而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往往自成体系,大中小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无法实现专业化分工的利益。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仍以“全能式”结构为主,除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少数大批量生产企业外协率达到50%左右外,其他企业多数低于30%。在电镀、铸造、锻造、热处理等环节,工艺专业化水平只有20%~50%。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企业资产流动性差,影响了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难以形成有效地资本连接。大型企业不大不强、中小企业“不精”、“不专”,企业之间无法合理分工协作,市场过度竞争,侵蚀了企业的合理利润,导致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难以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大型企业体制改革滞后,条块分割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中国作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尽管经济的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但是国有经济的比重依然很高,条块分割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还发挥很大的作用。199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仍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8.2%,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总产值比重48.9%(2000年进一步上升为59.9%)。企业规模越大,国有企业的比重越高。1999年中国7864家大型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80%以上。由于国有企业战线太长,摊子过大,国家投资力不从心,普遍出现负债率高、资本金不足、企业缺乏长期资金来源、自有资金比例低等问题。在条块分割的投资体制下,各地区都希望国家投资各种项目。国有企业不存在正常的退出机制,加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没有形成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日益弱化。1989~1997年,国有亏损工业企业的亏损总额持续上升,1996、1997年亏损总额高于盈利总额,出现了国有企业的净亏损。1998~2000年,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大量资金,同时大力整顿和压缩中小非国有企业,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三年脱困”的目标,效益有所好转。但这主要不是靠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实现的,效果难以持久。国有企业是中国大中型企业的骨干,占有大量投资(1999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4%),但是效益较低(1999年国有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6.77%,而全部工业企业为7.45%)、竞争能力差的状况依然严重。

(3)大多数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生产能力在低水平层次上过度扩张。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缺乏创新机制与创新能力的企业只能获得持续下降的社会平均利润,只有不断加大科研开发投入、能够提供创新性产品的企业,才能避开“低水平、过度竞争”的困境,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发达国家的大公司之所以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主要是它们具有内在的创新机制,能够持续地为社会提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作为一个实施赶超性工业化的国家,技术主要靠引进,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大多数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组织结构比较分散,专业化分工协作不够,影响了市场集中度和企业盈利水平,难以提高科研开发投入,进一步制约了发展潜力。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长期影响,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但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领域,导致生产能力供大于求而大量闲置。1995年,中国工业产品的半数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60%,汽车只有50%,彩电为46%,洗衣机为43%,空调器为30%,内燃机为44%。1999年,在国内贸易局公布的439种主要工业品中,供过于求的有382种,占87.4%。中国却需要进口大量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国与出口国,但是高档面料需要进口。中国是世界石化产品生产大国,但是合成材料的一半需要进口(1999年进口1252万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世界产量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是部分高附加值的冷轧薄板、不锈钢薄板、镀锌板等关键产品无法满足需要,2000年进口板带材共1410万吨。

(4)成为工业生产大国的中国还不是工业强国,工业总体的国际竞争能力还很弱。目前,中国是工业大国和对外贸易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和外贸出口强国。经济总量大而不强,工业增长迅速但国际竞争力仍处于较低水平,是中国工业发展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面对即将加入WTO的新局面,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条件,更好地发挥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加快企业的成长和培育竞争能力,不断创造和增强中国工业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入世”对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一)“入世”与中国工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

加入WTO对中国工业的发展既是很好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中国工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

1.中国将按照WTO的基本原则逐步弱化对国内工业发展的保护性政策措施。WTO的宗旨是致力于建设国际贸易规则,主持贸易谈判,调节贸易纠纷,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提高各国贸易政策的透明度。WTO的目标是为出口企业的货物和服务产品提供自由、有保证、可预测的外国市场,以帮助企业能够在平等竞争条件下在国际市场营销自己的产品。围绕上述目标,WTO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贸易规则,其中主要的是7项基本原则:一是非歧视原则;二是公平竞争原则;三是低关税开放原则;四是透明度原则;五是权利与义务平等原则;六是协商原则;七是例外原则。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只不过WTO把上述原则国际化了,并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上述规则而建立了全球贸易体系。正是在WTO规则与体系的框架内,全球贸易量以超过世界生产量2倍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WTO成员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量的90%,中国与WTO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90%。莫童:《加入世贸意味什么?——影响中国经济与百姓生活的22个方面》,第1页,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在加入WTO之前,中国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增长已经与WTO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的,而且是在尽可能以高关税与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工业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与日益深入,中国认识到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国际社会以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以使中国的现代化在世界资源与世界市场的范围内进行。因此,从中国实行市场化改革不久,就把加入GATT/WTO作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任务,并与WTO成员国进行15年旷日持久的艰苦谈判之后,于2001年加入WTO。加入WTO不仅意味着中国从“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既可以享受到WTO成员国的各种权利,也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这些责任不仅仅要遵守WTO的基本原则与各成员国已经达成的双边或多边协定,而且必须大幅度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原则的传统体制与干预过多的政府行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国一旦加入WTO,就必须逐步减少和弱化不适合WTO规则的保护国内产业及工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比如,根据《中美世贸双边协议》,中国承诺将会消除对美国出口品的广泛的制度性障碍。根据《中欧世贸双边协议》,中国将减少欧盟150项出口产品的关税15%~65%,将放宽对欧洲化肥出口的配额限制及有关产品的垄断管制等。

2.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将逐步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以多边贸易协定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国的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从事自由贸易。同样,中国的国内市场也成为世界各国企业争相角逐的战场。随着经济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中国的国内市场将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

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即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中国参加WTO之后的最大变化之一。中国企业将面临着如何应对市场全面开放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将在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同时展开。一方面,中国企业将在更大程度上进入国际市场,不仅应争取扩大出口,还必须向国外市场输出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由于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又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巨大市场,各主要工业品生产国不仅向中国更方便地输出其产品,而且更容易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利用中国当地的资源和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已经现实地摆在中国企业的面前。

与市场环境变化相联系的是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变化。在市场化进程中,中国中小企业不仅是体制改革的先锋,而且是进入国际市场的积极力量。数量众多的中国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了中国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在国内外一体化市场上同时展开,原来在国内市场上受到保护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必须直面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外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全球性市场竞争,使国际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差别化战略”创造不完全竞争市场而赢得竞争优势,企业的分化、分层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能否占据各个产业市场中的领军位置和树立竞争优势,将决定企业在全球市场与产业分工中的角色和利益。同时,在全球化竞争中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由于其“产权、组织和经营已经完全国际化”将成为“一批超国家的经济组织和公司,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将大大淡化国家、国籍和地区差别”。仲大军:《制度与观念:中国入世的内在阻力》,载《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第4期,第4~6页。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从单一利益格局发展为多元利益格局,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亚于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导致了中外企业不同类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复杂化。

3.获得国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成为全球产业竞争与企业竞争的焦点。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提高产业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成为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出路。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看,提高产业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归根到底是在全球产业分工与市场竞争中获得国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它指出了强调各国产业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涉及的主要是各国间不同产业(或产品)之间的关系。竞争优势立足各国产业发展的现实态势,强调产业发展与企业策略行为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与比较优势相比,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是强调各国间的同一产业的关系,即各国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间的关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常常是相互依存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是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本质都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的比较,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12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加入WTO从总体上看有助于发展中国的国际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强的产业可以更大规模地进入国际市场。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对提高,使中国工业品的国际比较利益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间存在很大结构差异与比较利益,中国以初级产品换取国外的制成品,加上国内实行严格的市场保护政策,国外一般工业品进入中国市场相对困难。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品的档次与其他工业国逐渐接近,差异性缩小,替代性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日益弱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使市场容量成为最大的限制,中国工业必须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加入WTO,产业与企业的竞争就不能仅仅把希望仍然寄托在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方面,而必须不断增强竞争优势,这也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战略。由于加入WTO对中国不同类型的产业与企业有不同的影响,中国企业能够在更加开放的情况下获得更大发展,关键看它们能否在立足中国资源与市场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营造出更强的竞争优势。

(二)“入世”对不同类型工业的影响分析

1.中国工业国际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现状的比较。研究“入世”对中国工业及其不同部门的影响,首先要分析目前中国各工业部门的国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现状。根据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情况,可以大体反映中国各个工业行业的静态国际竞争力。1992~1994年间,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10个行业:服装业(1974.22),文体用品业(636.98),皮革业(428.12),食品加工和制造业(359.51),纺织业(236.86),家具制造业(218.68),金属制品业(209.40),橡胶制品业(136.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9.59),塑料制品业(100.52)。这些行业均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都是加工程度比较浅,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从1999年的进出口状况分析,中国的纺织、服装、皮革、食品加工制造、文体用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依然保持净出口状态,仅仅纺织服装行业的净出口额就占全国净出口总额93.65%,保持着较高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上述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是中国反映了各个工业行业的国际比较优势,而且也是国际竞争优势的体现。应当指出,1992~1994年间体现比较优势的橡胶制品业与塑料制品业,到1999年出现了贸易逆差,从净出口变为净进口,说明这两个行业国际竞争优势的下降。

在加工程度较高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中国主要的工业行业部门处于劣势地位。1992~1994年,中国工业的比较劣势主要集中在以下10个行业:普通机械制造业(-1708.5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69.35),化学原料及制品业(-702.9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02.3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23.68),造纸及纸制品业(-178.2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5.90),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34.01),黑色金属采选业(-115.70),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104.07),化学纤维制造业(-102.97)。1999年,上述产业仍处于比较劣势局面,国际贸易逆差达到170亿美元,说明中国工业在资金、技术密集产业中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很差。1999年,中国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从贸易逆差转变为微弱的净出口,反映出在资金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与竞争能力的有所增强。

中国不同工业行业的获利状况(以权益利润率表示),是从市场绩效方面反映这些行业竞争地位的重要指标。1999年,中国工业行业中获利能力比较高的行业有:烟草加工业(13.1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2.8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2.28),石油和天然气采选业(12.22),医药制造业(10.45),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9.6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9.59),服装及其纤维制品制造业(9.20),家具制造业(8.61),饮料制造业(8.24),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8.17)。这些行业分为三类:①政府垄断经营和严格控制的产业,如烟草加工、石油和天然气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这类产业的获利能力难以真正体现其国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②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服装及其纤维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这是中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③外商投资比较密集而又增长迅速的产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这些产业的著名品牌、核心技术和大部分市场份额几乎都由外商投资企业控制,难以反映中国自身产业的比较优势,但可以带动这些产业的成长与出口额的增加。

作为工业生产大国,中国不仅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都具备了相当规模的工业生产能力。比如,中国机电工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6位,而且是中国国民经济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却是中国的比较劣势产业。1999年,属于比较劣势的10个资金、技术密集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3%和制造业增加值的41%。相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增长速度日趋缓慢。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中国不同工业行业的国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作如下判断: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之一,但是工业整体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比较低,反映出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早期和中期阶段。②中国工业的国际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立足国际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保持着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③中国各个工业行业中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重工业),具备了相当的生产能力优势。由于缺乏技术创新与较高获利能力的支持,中国工业生产的能力优势集中在整体加工过程的中间阶段,与产业比较优势并不重合。④中国工业的总体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上,如重工业的生产过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初级加工阶段。这与中国具有丰富而相对廉价的工业劳动力队伍密切相关。由于资金、技术、创新、管理、营销、品牌等方面的劣势,大多数中国企业很难将生产上的这种优势凝结成企业自身的所有权优势,也无法把生产能力优势、产业比较优势与企业竞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整体竞争实力还比较弱。

2.“入世”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具有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入WTO从整体上看有助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出口额的增长,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发挥中国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加入WTO,是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与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更为密切地一体化的过程,意味着中国经济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从资源禀赋上看,中国拥有的土地和资本只占世界的6.5%和2.0%,而人口与劳动力分别占22.0%和26.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资本/劳动比率最低的国家,也是资本/工资回报率最高的国家。加入WTO,使外资能够更大程度上进入中国,有助于提高中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更合理的配置,为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提供了更大的机会与条件。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国的“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规模,提高熟练劳动力、半熟练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们的收入水平。

(2)有利于发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传统优势和扩大出口。中国劳动密集产业具有参与国际市场和出口创汇的传统优势。服装、皮革制品、电子消费品是中国最具有出口倾向的部门,其产品的30%以上依靠国际市场。纺织品和轻工业消费品的20%左右需要出口。纺织、服装、皮革制品产业只占中国从业人员的3%和GDP8.7%,其出口额一直占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5%~30%左右。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中国净出口的部门,纺织品的净创汇率高达出口额的70%~90%。纺织品的净创汇额超过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70%。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几乎全部来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由1980年的4.59%,提高到1998年的13.19%。但是,由于中国纺织品出口量的持续增长,也使纺织品出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限制,其中仅设限配额类别就有276个,并经常受到反倾销限制。余永定等主编:《中国“入世”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第18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加入WTO,不仅可以在过渡期内逐步减少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配额限制,而且作为WTO成员国可以享受削减关税、享受最惠国待遇和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这对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雄厚生产能力的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扩大就业是有利的。根据有关研究,中国加入WTO之后5~10年内可以获得比不加入WTO高出10%的市场份额。中国加入WTO对纺织业的影响,尽管国内外人士普遍认为纺织工业是获益最大的部门,但是不同机构和学者的具体预测结果各不相同,世界银行1990年认为废除纺织品出口配额限制可以使中国受益23亿美元,一些中国学者甚至认为出口额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长322%,参见余永定等主编:《中国“入世”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第186~188页。

不利影响:

(1)短期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高档产品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中国加入WTO,从总体上看有利于发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但是,目前中国的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初级产品加工阶段。在中高档商品领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档次比较低,出口量很大,单件价格低,国际竞争力还很弱。比如,中国在纺织工业生产能力十分发达的情况下,还需要大量进口高档服装面料、高级化学纤维、著名成衣品牌、高档纺织机械。“入世”后大幅度降低关税、放松管制,面对价格低、质量好的进口产品,中国化纤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对一些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冲击更大。同时,由于中高档面料一般贸易进口的增加,对印染企业的竞争压力会加大。

(2)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世界市场容量的限制与众多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强烈的竞争压力,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高的劳动力成本,将不利于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纺织业为例,1980~1996年,中国小时工资的年增长率为5.4%,仅次于韩国(13.2%)、日本(11.3%),而高于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和印度(-0.6%)、印尼(4.2%)、巴基斯坦(1.6%)。1980年,中国纺织业职工小时工资为0.25美元,与印尼(0.22美元/小时)相当,低于印度(0.60美元/小时)、巴基斯坦(0.34美元/小时)。1996年,中国纺织业职工工资(0.58美元/小时)已经超过印度(0.56美元/小时)、印尼(0.43美元/小时)、巴基斯坦(0.44美元/小时)。

(3)在天然资源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天然原材料的进口将增加,不利于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作为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水平甚至发展中国家水平的人口大国,由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草资源短缺与不合理利用,降低了中国在天然资源领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中国缺乏森林资源,但是桔杆造纸污染十分严重,需要限制甚至淘汰,因此每年进口大量造纸用木浆、木制品。1999年,中国进口木及木制品的对外贸易逆差为7.64亿美元,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纸制品进口逆差为46.38亿美元。根据《中美世贸双边协议文本》的规定,中国“入世”后将大幅度降低木材业和造纸业的关税,由目前的木材12%~18%和纸15%~25%降到大约5%~7.5%。这对中国的木材业、造纸业将带来较大冲击。由于原材料资源短缺的限制,中国很难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建立优势。

3.“入世”对中国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影响。

有利影响:

(1)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国内工业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与档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利用外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输入国。外资的进入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外资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净出口贡献了中国GDP增长的15%~20%,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已经占到中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0%以上。改革开放以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5%左右,其中外商投资占投资总额的10%左右。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第31页、85页、115页。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技术引进的贡献更大一些,中国成套设备的进口与外商投资、对外借款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R=0.843.参见陈国宏:《我国利用外资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第83~84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从总体上看,中国是资源、资金短缺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在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要大量的外部资金与技术注入。加入WTO之后,通过进一步削减关税和进口配额,将大大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成本。根据WTO成员国的非歧视原则,中国将大大改善体制环境与政策环境,放宽投资领域,尤其是原来国家垄断经营的基础设施领域及服务业领域及资金技术密集的工业领域,提高外商进入中国投资的收入预期和吸引力。可以预计,加入WTO对引进外资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将改善中国的投资结构,扩大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进入。

(2)有利于形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开放竞争格局,促进中国工业的结构升级。中国资金技术密集产业的国有经济比重高,国家垄断保护比较强,但由于国家投资规模的局限性及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技术水平都比较低,国内中高档商品的质量差、价格高,无法满足市场要求,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中高档商品。这限制了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与消费市场的扩大。加入WTO,外商投资的增加将使国内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增强,通过市场竞争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口中高档商品的数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促进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形成更大规模的中高档商品消费市场,带动国内工业产业结构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根据加入WTO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有关协议,将促进国内企业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力度,逐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将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更大发展。

(3)有利于改善中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环境,扩大出口与对外投资。加入WTO之后,可以享受WTO成员国的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能够避免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目的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改善出口环境,促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同时,中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位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中国出口产品和技术输出的价格又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对中国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与对外投资是有利的。

不利影响:

(1)中高档产品、优质产品的进口增加将对中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这些领域的国内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中国作为工业生产大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般产品已经相对过剩,生产能力大量限制。但是很多行业中的高档、优质产品受国内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仍供不应求,进口量较大、进口依存度较高,只是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使国外高档、优质产品的进口受到限制。在加入WTO之后,中国大部分的中高档商品的关税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非关税壁垒大幅度减少。比如,根据《中美世贸双边协议文本》的规定,中国“入世”后将大幅度降低汽车业关税,在2006年以前把关税由目前的100%或80%降低至25%,汽车零件关税减至10%,并在2005年以前取消汽车配额。这将提高进口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很可能在国内市场上较快占领较大份额,从而对中国企业的产品和市场份额造成较大的冲击。

(2)中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上游产品将受到进口产品的较大冲击。中国冶金、建材、化学纤维等原材料工业的技术层次与产品档次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而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以冶金工业为例,高附加值产品如不锈钢、镀锡板、镀锌板的设备开工率只有40%~70%。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冶金工业“十五”规划》(内部资料),2001年。如同高档商品一样,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量的增加,这些行业的发展与市场营销将受到较大冲击。另外,在石油化工等资源依赖、资金依赖比较强的产业,中国也没有比较优势,国内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也是容易受到冲击的产业。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原材料市场将受到国外高档原材料(如高档服装面料、高档优质钢材、建材等)和低价原材料(如低价格的原油、钢材、化学原料等)的双重冲击,国内的一些原材料市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进口产品所分割。”周叔莲、郭克莎主编:《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第310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3)不断增大的进口量与国外投资,将增强外资经济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出口额中的比重和对外资经济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中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与国际风险。加入WTO是中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进而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重大事件,这也是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99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国工业的22.49%、19.68%、25.71%、24.93%,已经是“四分天下有其一”。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一些工业行业的市场份额超过了50%,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69.49%)、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60.63%)、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58.22%)、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7.3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454~455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它们将在更多的工业行业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出口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由1991年的21.34%,上升到1995年的37.04%,2000年的47.91%,已经接近“半壁江山”。吸引利用外资对提高中国工业的经济规模和技术水平、扩大中国的出口、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都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发展中国家屡屡暴发的“金融危机”教训,说明利用外资就像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促进国内发展,利用得不好也会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外资经济的比重越大,对其倚赖性就越强,可能带来的风险越具有国际性和难以驾驭的特征。

4.“入世”对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的影响。

(1)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状况。中国工业领域的改革打破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旧格局,形成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台澳投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77.6%下降到1990年的54.6%和1999年的28.2%;集体经济从1978年的22.4%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35%~40%左右,90年代末期开始总产值绝对数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个体经济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的产值持续增长,1999年,个体工业比重为18.2%,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台澳投资经济等)比重为26.1%。

国有工业比重持续下降,一方面是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持续下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20多年来,尽管在某些环节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直到今天仍没有解决国有企业的体制与机制问题。集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重要现象。自改革初期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集体经济的持续增长为解决市场短缺、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集体企业类似“二国营”的产权制度与运行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大部分已经进行了产权改革,逐步向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方向发展。集体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台澳投资经济等经济成分将持续上升,其根本原因是这些企业类型的内在运行机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外部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强。

(2)“入世”对中国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的影响。①内资企业比“三资”企业受到的冲击大。“入世”意味着国际国内市场的日益一体化,能否生存的关键是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相当于具有国际资本、技术、市场营销管理经验的“三资”企业来说,绝大多数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差。中国加入WTO之后,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将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内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加大。三资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不同类型的“三资”企业将具有不同的发展势头。由于中国政府将减少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中出资比例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中外合作企业的数量与比重将日益减少,中外合资企业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将有较大的发展。②国有企业受到的冲击大于非国有企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老大难”问题,至今尚处于体制转轨阶段,体制性的制约尚未根本解决,依然存在着社会负担过重、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加入WTO之后,绝大多数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得到的政府补贴将受到限制,很多部门国有企业的行政性垄断地位将不复存在,国有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对国有企业是很大的冲击。“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会相对较低,在加入WTO之后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中,很多国有企业将有被冲垮或破产的危险。”周叔莲、郭克莎主编:《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第306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三)“入世”对中国若干工业部门的影响分析

中国具有相对完整齐全的制造业体系,但是众多的工业行业部门的技术发展水平、比较优势、市场需求、开放程度、企业组织状况各不相同,加入WTO之后受到的影响也将很不一样。前面我们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工业的影响,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入世”对若干工业部门的影响。

1.“入世”对轻工业部门的影响。

(1)轻工业现状。轻工行业范围很广,涉及食品、家电、造纸、塑料、日化、皮革、文教体育用品、工艺美术用品、日用机械等22个大类44个行业。1999年,规模以上的轻工企业有53186个,工业增加值5289亿元,职工1297万人,生产30多万个品种的产品。一些主要工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自行车、时钟、日用陶瓷、皮鞋、电风扇、电饭锅、电冰箱、洗衣机、塑料农地膜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盐、合成洗涤剂、啤酒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手表、机制纸及纸板、糖、房间空调器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一些传统轻工行业通过更新改造,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档次与质量,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饮料、化妆品、包装装潢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轻工行业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大、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领域,加上大多数轻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较强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出口创汇数量不断提高(2000年轻工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5.2亿美元,其中出口703.3亿美元,进口221.9亿美元),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前6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分别达到75%、74.6%、68.5%。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轻工业“十五”规划》(内部资料),2001年。

(2)“入世”对轻工业部门的影响。根据中国轻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国际比较优势,总的来说加入WTO对轻工业的国内市场冲击较小,并有利于扩大出口。由于轻工业行业众多,不同行业及同一行业的不同产品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①加入WTO对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许多产品有利,如自行车、玩具、钟表、家具、物尽其用制品、陶瓷、罐头、皮革、箱包件、抽纱制品等,可以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②加入WTO有利于开放程度较高、利用外资较多的家电、日用化工、啤酒、饮料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产业属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中国民族工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经受了国际冲击,形成了一定国际竞争力。同时,由于这些产业已经与外资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已经投资建厂的外资企业继续扩大进口的空间比较小,加入WTO的冲击比较小。③在照明电器、日用玻璃、制盐、文体用品、制笔等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一些轻工行业中,中国国内市场基本饱和,对国外进口产品的依存度不高,加入WTO对这些产业的冲击不大。但是,这些产品国内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有一定差距,国内产品的档次与质量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提高国内需求的档次。加入WTO可能让出一部分市场份额,短期内国内产业难以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与品牌,不利于技术升级。④对于以农产品为原料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乳制品、葡萄酒、味精等没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由于缺乏明显的规模经济、知名品牌。中国“入世”谈判中对植物油、乳制品、面粉、酒类、肉类的关税下降幅度较大。比如,农产品简单平均关税由22%~31%下降到17.5%~14%,其他轻工产品的关税也降到10%左右。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会受到农畜牧业发达国家某些产品的较大冲击。⑤在造纸、制糖等行业,中国缺乏原材料比较优势,技术装备水平比较差,产品没有达到经济规模要求,生产成本较高,“入世”后会受到进口商品的较大冲击。

2.“入世”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汽车工业作为和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大影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中国作为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巨大汽车市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方面人士的关注。在中国“入世”谈判过程中,关于汽车方面的谈判难度仅次于农业领域。人们普遍认为,汽车工业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受到冲击最严重的产业之一。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威尔·马丁认为,如果不加入WTO,中国汽车工业1995~2005年可以增长190%,加入WTO之后,同时期的中国汽车工业下降4%,可见,冲击之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30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固然冲击很大,但是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可谓有利有弊,其主要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税大幅度下调与逐步取消汽车配额,将使国外质优价廉的轿车大量进口。根据中美达成的“入世”协议,中国将在加入WTO之后将关税由80%~100%降低到25%,汽车零件进口关税降低到10%,同时取消以配额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允许国外机构提供购车贷款。这将使国外汽车进入中国市场更加容易。从价格性能比来看,国产中高档轿车一般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出80%甚至100%,由于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使轿车工业可以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这也导致相当多的消费者(50%左右)对国外轿车的购买心理。由于目前世界汽车生产能力(可以年产7000万辆)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年需求5000万辆),逐步降低关税和取消配额之后,国外轿车的进口势必大量增加。汽车工业尤其是中高档轿车将受到严重冲击。

(2)开放汽车服务贸易与取消汽车工业国产化优惠政策的影响有利有弊。“入世”后,中国将对外开放汽车与零部件的国内销售、汽车进出口和分销服务、经营性运输公司、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汽车生产性融资等汽车贸易领域。这些领域放开不仅使国外汽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加容易,同时可以促进中国加快汽车服务贸易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实施汽车工业国产化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零部件、提高汽车技术水平发挥过一定作用。但是国产化比例的上升,也往往提高了汽车的销售价格。“入世”后外资汽车工业的投资还会增加,但并不一定都是国内所需要的关键零部件,而是更符合大型汽车公司自身的全球战略定位。这对中国工业的汽车引进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技术方面的冲击比价格冲击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3)“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巨大压力将促使中国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竞争力。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还取决于中国汽车工业采取何种应对挑战的策略。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水平、产品类型、产品的价格与质量、规模经济水平等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但是在一般档次的客车与货车领域甚至微型汽车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甚至自主开发能力,差距主要在中高档产品领域,尤其是最薄弱的轿车领域。从世界来看,轿车进入家庭才能真正发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作用,因此成为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中国轿车工业的落后和“入世”后的巨大压力,必须加快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生产尤其是销售成本,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加快企业重组。如果应对措施得当有力,同时利用加入WTO放开市场的竞争压力与世界汽车工业由发达国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可以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纳入到全球化发展的轨道,为提高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竞争力提供机遇。因此,加入WTO是对中国封闭的汽车生产贸易体系的巨大压力,也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3.“入世”对制药工业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对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投资与高风险的中国制药工业,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国制药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拥有巨大的、增长迅速的市场空间,拥有品种丰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中药资源,这是中国制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世界药品市场中,差距明显的中国制药工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1)中国制药工业现状与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药工业的增长迅速。从1978年到1998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6%,远高于同期全国工业12.6%的增长速度。1999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比1998年增长14.2%和16.2%。到2000年底,中国医药工业企业3616家,年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多个品种。同时,中国年产中药剂型40多种,8000多个品种,总成药产量37万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药大国和重要药品市场。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药工业存在较大的差距:①科研开发投入比重低,限制了技术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制药工业作为高投入、高风险的企业,新的增长点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和新药开发。国际大型制药公司一般把销售收入的15%左右用于科研开发和新药研制。中国制药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一般不超过销售额的3%,加上规模的限制,科研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很难开发出世界公认的创新药品。1991~1996年,卫生部批准新药1546项,但属于创新的药物仅为41种,而今几乎没有能够进入主要国际医药市场的创新新药。国际上一般把进入所有7个主要药品市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的新药称为全球性药物,进入4~6个主要药品市场的称为国际性药物,进入3个以下主要药品市场的称为地区性药物。根据1975~1994年1061个新药(占这一时期首次上市新药数1083个的98%)统计分析,全球性药物占14%,国际性药物占26%,地区性药物占60%。中国开发的西式新药,很难进入发达国家药品市场。参见《中国医药年鉴(1997)》,第642~643页,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年。②技术装备水平低,高素质人材短缺。中国医药工业生产设备水平大体要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年左右。在医疗器械工业,高、精、尖的诊断、治疗设备同国际水平相比差距极大,许多高技术产品目前国内还不能生产,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高档的先进设备和医疗器械。制药工业是高素质人才密集的产业,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的差距更大。③管理水平落后,经济绩效呈现下滑趋势。医药产品关系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各国都十分重视医药产品的质量,把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看成是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和控制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实施了GMP。中国尽管推行GMP已达10多年之久,但GMP的推广步伐一直较慢。到1998年,全国符合GMP要求的只有300多家企业(车间),其中取得GMP证书的仅有59家企业、38个车间和13个品种。医药工业是近年来中国少数几个投入产出效果较高的重要行业之一,但是资产利润率等经济效益指标出现了下降趋势,更大大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据测算,1995年,中国医药制造业人均实现产值0.97万美元,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7%~5.0%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10%~40%。④国际化水平低,在世界制药工业竞争格局中位于下游水平。制药工业是国际化水平非常高的产业部门之一。现在全球性和国际性新药的渗透速度大大加快了,国际性药物和全球性药物在5年内基本就可以实现全球化。《中国医药年鉴》编委会编:《中国医药年鉴(1997)》,第643页,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年。中国制药工业对外投资规模尽管不断扩大,但主要出口附加值很低的中药材、化学原料药和一般医疗仪器、设备,需要大量进口价格昂贵的西药、中成药和高档医疗设备。⑤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世界前100家制药企业控制80%的药品市场,其中前25家控制50%的市场份额。进入世界“500强”行列的13家制药企业,每家企业的销售收入都达到或超过100亿美元,利润都在10亿美元以上。1996年,中国最大的20家化学制药企业销售额只有22.11亿美元,只及世界排名第一的默克公司当年药品销售收入的16.6%。2000年,中国最大60家制药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为35.7%,世界前20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60%左右。

(2)“入世”对制药工业的影响。①降低关税的影响。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有关规定,中国将逐步降低医药产品的关税。这对中国具有价格优势的原料药的进口不会有很大影响,因为中国药品进口以制剂为主,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价格差距很大,降低部分关税不会构成较大冲击,而且可以促进原料药出口的增长。但是,对于国内尚不能生产或者质量难以与国外产品相比的半合成抗生素、头孢系列原料药及相关中间体、中高档医疗器械,降低关税将增加进口,对国内有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②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从1993年起,中国实行新的药品专利法,属于国外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不能再仿制和生产。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临近,要逐步与国际市场的惯例接轨,必须按国际规则办事,尤其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此,中国将建立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能够继续仿制国外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这对中国医药工业是最大的冲击之一。这将使中国许多医药企业彻底失去“免费的午餐”,面临无米下锅之虞。作为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发展起来的中国制药工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严格的情况下,继续走以仿制为主的道路日益困难。缺乏创新新药的支持,中国将增加临床治疗需要的专利药品的进口数量。③放宽医药流通领域与药品分销服务的影响。中国一直限制外资进入国内医药流通领域。中国医药流通领域企业问题众多,企业规模小、机制僵化、效率低、秩序差,普遍缺乏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能力。加入WTO将逐步放开药品流通及服务领域,这是中国医药领域受到的最大冲击之一。④中国“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对国内制药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度国际化是制药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制药企业都把出口与扩大海外投资作为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1998年,中国医药行业“三资”企业已发展到1790家左右,世界上前50家跨国制药公司已有30家在中国建立投资建厂。这些公司的进入虽然推动了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但同时也“挤占”了一部分国内医药品市场,导致了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进口药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医药市场销售额中,进口药品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3年的11%上升到1995年的22%,陈文晖:《发展我国医药产业的研究》,载《经济管理》2001年第7期。国内医药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中国加入WTO,尽管为医药产品在更大程度上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受制药工业的总体水平的限制,中国出口的医药产品附加值低,大多是普通产品和中低档产品。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继续发展的空间不是很大。目前,中国药品出口技术含量低,以中低档原料药为主。被誉为中国国宝的中草药,大多数不符合国际规范,产品定性定量分析不适应国外医药法规的要求,竞争力弱,在世界中草药市场160亿美元销售额中仅占3%左右。

三、提高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

(一)提高工业竞争力是应对“入世”挑战的关键

中国加入WTO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大事件。作为人口最多、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入WTO,必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同时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在WTO的框架内,“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将与国际经济体系直接衔接,中国经济体制将同世界市场经济全面接轨,中国产业将以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为基础,成为世界产业分工的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将以世界市场为舞台与各国企业展开全方位竞争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2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加入WTO对中国各个产业都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可以说是利弊并存。从总体上和长期来看,中国加入WTO的利益大于损失,机遇大于挑战。从短期与静态的角度分析,加入WTO是利是弊,关键取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市场越开放,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带来的机遇与利益越大;相反,对于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市场开放带来的挑战与压力越强。从动态的角度分析,能否在国际竞争逐步由弱势变为强势,关键要看产业及企业的适应能力。适者生存发展,不适者就停滞不前甚至被淘汰。加入WTO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就看你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梁业倩:《龙永图直言入世》,载《参考消息》2001年7月12日。

工业是中国第一、二、三次产业中发挥比较优势较好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产业,具备了抵御“入世”冲击的初步基础。由于中国工业整体实力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品牌、组织结构等核心竞争能力方面所存在的诸多差距,决不可对中国工业的“入世”前景盲目乐观,忽略加入WTO对中国工业带来的冲击与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工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惟一出路,就是不断提高与增强各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那些受到冲击比较严重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入世”之后的过渡期,对中国一些幼稚产业采取符合“WTO”规则要求的适当保护措施的同时,把着眼点放到强化市场竞争方面,没有竞争就没有竞争力,要在竞争中培育竞争力,在竞争中提高和增强竞争力。

(二)提高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在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国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竞争优势。中国工业作为一个相对完整、齐全的大国体系,不是也不可能所有产业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更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目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比较明显,应当继续巩固。但是,仅仅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更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实现较高的附加价值,也难以实现工业强国富民的梦想。

中国的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立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现有国际比较优势,加快这些产业的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尽快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品自身的升级,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强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也是符合国际分工原则的产业升级之路。②要加快技术密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降低一般加工工业的比重,淘汰技术落后、没有资源优势、污染环境严重的落后产业、落后产品,提高关键产业、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很快,2000年中国位居世界技术成就的第45位和世界高技术出口额的第10位。侯振威:《中国是世界技术成就第45名和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载《北京晚报》2001年7月13日。在生物工程、中药、电子技术等领域及基础研究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但由于科研开发体制、金融投资体制等方面的制约,中国相当数量科研开发成果的商业化步伐比较缓慢,与很多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加快科研体制、金融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和更好的环境,使其成为带动中国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关键力量。③在中国目前没有比较优势、竞争能力比较弱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要坚持主动出击、与国外合资、合作与技术引进之路,以“市场换资金”,尽可能地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扩大中国市场的开放度和竞争强度,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提升中国工业产业的整体素质。

2.推动资产重组,优化产业组织。中国工业的落后表面体现在技术水平与产品档次上,根源在于传统体制制约下的产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因此,优化产业组织应当成为提高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因为“产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一个产业组织问题,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9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促进竞争是优化产业组织的根本。中国竞争力最弱的产业大都是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和国家保护的产业。过分的保护是这些行业失去了提高效率与市场竞争的动力和能力。放开进入限制、鼓励各种类型企业的共同发展,是形成市场竞争环境的关键。为此,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产业垄断,建立更有效、更公平的竞争规则,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竞争格局。

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提高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要落实到能否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大型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迅猛发展的跨国公司是主要推动者,1998年,全球跨国公司为6万家,国外分支机构50万家,分别是1987年的3倍和5倍。1997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总资产为126060亿美元,总销售95000亿美元,总出口额200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出口额1/3.见王允贵:《跨国公司全球扩张与中国的政策选择》,载《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4期,第18~25页。企业规模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只有较大的规模才能增强企业抗击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薄弱,主要在于中国缺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传统体制下低水平重复与恶性竞争,弱化了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整个机电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下,没有形成合理的组织体系。因此,要通过资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应当指出,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是推进资产重组的主要力量,政府的作用是创造有利于资产重组的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解决资产重组过程中带来的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当然,对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要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但也不要搞硬性的“拉郎配”和行政性重组。要加快企业改革,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资产重组的推动力量。要打破行业间的垄断与地区封锁,通过横向联合、纵向延伸、多种经营、混合兼并等途径,对资产存量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组建一批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形成中国工业的龙头企业。中国政府希望中国要有30家到5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有关报道见《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通讯》2001年第54期(2001年7月3日)。

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必须大力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专业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也是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途径。要改变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式状况,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要鼓励企业降低零部件自制率,充分发挥外协作用,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新格局。大型企业要按照“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要求,切实加强研究、开发、设计、总装、调试、服务、市场营销等两头能力的建设,尽快向两头强、中间精的结构模式转换。同时,积极扶持专业化协作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产业组织结构。

3.深化大中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大中型国有企业是中国大中型企业的主体,在资产规模、技术水平、人才数量、产品档次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大中型国有企业应当成为中国工业形成合理产业组织结构的龙头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及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缺陷,备受保护和扶持的国有企业,往往是市场竞争能力最弱的企业群体,并大多处于最容易受到“入世”冲击与挑战的资产、技术密集性产业部门。因此,提高国有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是解决绝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缺乏活力与体制缺陷的前提。在发达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比重很小,只不过一些特殊企业。中国作为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国有企业的数量多、比重大是客观存在。但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的状况说明,国家财力难以扶持为数众多国有企业,已经取消众多行业主管部门、主要实施宏观调控的政府,也没有能力管理好那么多国有企业。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及WTO的通行规则,国有企业的数量也不宜过多。因此,从经济体制转轨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出发,应当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对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独资企业),应当也只能是“关键的少数”,而各级地方政府管理原则上要“少而又少”,甚至不宜于直接拥有国有企业。这样可以使目前6万多家国有工业企业的绝大多数,真正成为股份制公司,变成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明确要“放开放活”,而且容易采取多种形式实现“民营化”。国企改革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①要减少公共设施部分以外的国有投资的规模与数量,国家投资的项目可以采用向市场招标的方式进行,以减少和避免成立新的国有企业。除非特殊需要,一般不宜于建立中小型的国有独资企业。②要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原来由国家和政府垄断的投资领域,逐步实现民间资本、各类企业、各类社会投资基金及独立投资法人对国家投资的替代,弱化政府直接投资项目的冲动,避免形成新的难以管理及难以经营的众多国有企业。③以目前的“国有股减持”为契机,大力推进“国有股转让、国有股上市流通、国有股变现和国有股退出”。汪异明:《国有股减持的理性思考》,载《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4期,第15~19页。这是将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转变为国家参股企业的现实选择,也是让这些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的现实途经。国有股减持的范围应当是不属于“特殊企业”的所有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股减持的幅度,应当以国有股退出“控股权”为目标,以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彻底的股份制改造。

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共同要求。在中国三类(政府主导型、家族主导型、法入主导型)主要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中,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主要是政府主导型治理结构与法人主导型治理结构。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的彻底改造及国有独资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的减少,政府主导型治理结构模式将逐步减少,普遍存在于各种大中型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将成为主体和典型模式。因此,中国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分清四个方面的问题,区别对待:①对于继续保留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的少数特殊类型的“纯国有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是保证国有资产的合理运用,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的特殊任务,企业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②对于目前已经不属于国家投资的完全的非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任务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企业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有效、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市场竞争需要。有效的或理想的公司治理结构有以下主要标准:一是能够给经营管理者以足够的控制权自由经营公司,更好地发挥其经营管理才能;二是保证经营者从股东利益出发而非只顾个人利益使用公司经营管理的控制权,股东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判断他们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证,并能够在公司难以保证其利益和愿望的时候,行使公司所有者的各种权力;三是能够使股东充分独立于职业经营管理者,保证股东自由买卖股票,给投资者以流动性的权力,充分发挥开放公司的关键性优势。见陈佳贵、黄群慧:《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的比较与改善》,载《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7期,第23~30页。③完善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转轨时期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难点所在。在没有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彻底改造及国有股份仍然保持控股性质之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是建立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经营管理制度,既要保证国家控股权的最后决策权以防止“内部人控制”,又要给予经营管理人员以高度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为此,需要完善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并加大董事会、监事会的相关权力。比如,要真正发挥董事会在聘用高级经理人员方面的权力。为了保证经营管理人员更好地发挥作用,又要给予经营管理人员以高度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并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由于国有股仍然占有控股地位,甚至是惟一的大股东。这种类型的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难点是如何建立“合理的董事会”制度。因为国有股东仍需要层层的“代理人”,建立监督各级“代理人”的成本并不比直接监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更容易,需要的成本也很高。这种类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一种“过渡”类型,直到国有股份退出“控股地位”为止。目前,国家把重点放到如何完善这类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上,是对这类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补偿,但不能真正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控股地位,难以建立完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董事会”,难以实现真正的“产权清晰”和“政企分开”,不可能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因此,这类企业的重点是加快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尽快改变国有股份的“控股地位”,为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奠定多元化的产权基础。④对于那些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国家股份已经成为“非控股地位”的国家参股公司,应当像一般的法人公司一样,加快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家股份在这些公司中的地位与作用、权力与义务,取决于其股份比例。这些国有股份的要实现保值增值,同时又不能侵害其他各种持股人的权力与利益。为了防止国家股份与公司经营目标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分歧,在没有必要继续国家参股的企业中,应当逐步减少国有股份额直至实现“零持股”。

4.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促进改革和国内市场竞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同时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在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工业快速增长离不开中小企业的贡献,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中小企业创造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中的地位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而且其重要性随着商品、货币、技术、劳务及管理技巧的国际流动性的扩大而与日俱增。大企业由于其庞大的世界营销网络,无疑在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们一方面以向大企业提供零部件的方式实现间接出口;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产品直接出口,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中小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贡献十分突出。中小企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已由改革初期的不足1/3上升到90年代末期的60%左右。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不仅包括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皮革、玩具等,而且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也占有相当比重。

中国加入WTO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由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人才不足、资金匮乏、市场营销渠道不畅、缺乏科研开发能力等弱点。中小企业一般都缺乏大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资本金小,产品品种少,顾客面窄,常常严重依赖于某一种产品和技术,一旦发生环境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和压力就会增大,许多小企业经受不住环境压力而破产倒闭。可以说,小企业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要远远差于大企业。加入WTO之后,中小企业将与国际大型企业集团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其实力与规模劣势将暴露无遗。因此,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刻不容缓。这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工业整体素质与竞争能力的需要。

提升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①创造更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包括法律政策环境、社会舆论环境、筹资融资环境,健全财政税收扶持、出口引导激励、信息培训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等。②众多的中小企业要苦练内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素质与竞争能力。一要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经营风险,但是可以集中力量,选择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进行专业化的经营。采用这种集中一点的“小而精、小而专”战略,可以使小企业通过扩大生产批量、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产品质量,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随着企业专业化水平与产品质量的提高,大企业也愿意吸收这些小企业为其提供配套产品,纳入大企业的生产体系。从而使小企业逐步走上以小补大、以小搞活、以专补缺、以专配套、以精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世界许多著名的产品都是中小企业生产的。比如,德国中小企业不仅占GDP的50%、总投资的40%、就业人数的67%和培训了80%的技术工人,而且“许多企业的产品在世界同行业中独领风骚。这些公司包括巴德(鱼类产品加工机械)、海德伯格·德鲁克马彻南(胶印印刷机)、海顿汉(生产测量控制仪)、克尔伯尔/霍尼(卷烟机)、克罗尼斯(啤酒标签机)、马克林-希易(铁路模型)、斯蒂尔(链锯)、特拉伍克(热带鱼食品,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0%)以及威巴斯陀(汽车太阳罩)。所有这些中小型公司的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都名列前茅。”奥地利施华洛世奇公司的人造宝石占世界市场的67%,潘克尔赛车系统公司的轻质材料占50%,特里恩贝格公司的香烟纸占47%,普拉瑟—托伊勒公司的铺轨机在世界市场上也占主宰地位。见王延中:《WTO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第163页,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二要积极寻找适合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市场空间,如自然生存空间、空白生存空间、协作生存空间、专知生存空间、潜存生存空间,采取更合理有效的市场竞争战略,弱化过度竞争,获得更大发展。三要强化组织建设、提高中小企业的组织能力。中小企业在发展与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组织制度建设滞后于企业发展,往往难以持久。为了从组织制度上避免和减少中小企业成长中的风险,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规模扩大的客观要求,及时调整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伴随企业成长,要注意促使家族企业产权的社会化与分散化,通过完善公司制度与治理结构使企业由“人治”转变为“法治”。逐步实现中小企业管理的理性化、科层化、制度化与科学化。四要注意培养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队伍,为中小企业进行国际竞争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要扩大中小企业的自营出口权、对外合资、对外合作的自主权,为中小企业扩大出口、进行国际投资提供更好的服务,促使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5.实施品牌战略,强化企业管理。

(1)保护民族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国际竞争力的象征。一个国家拥有知名品牌数量的多寡,是其总体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与标志。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注意品牌的作用,把它作为扩大产品影响、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占有率、实施全球战略的锐利武器。发达国家的对外输出已经从产品输出、资本输出发展到品牌输出的新阶段,国际竞争越来越直接表现为品牌的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中国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从产品竞争发展到品牌竞争阶段。由于市场开放程度及竞争强度的差异,中国不同行业的品牌竞争力状况各不相同。品牌竞争力最强的行业是家电与电子工业,出现了海尔、长虹、康佳、TCL、小天鹅、美的、联想、方正、长城等知名品牌,不仅在国内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也逐步扩大。在食品饮料行业,白酒、啤酒的品牌竞争力比较明显,出现了茅台、五粮液、青岛啤酒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但在碳酸饮料行业中国原有的品牌几乎全军覆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品牌占据了中国碳酸饮料的垄断地位。中国日用化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差,在国外著名品牌的冲击下,国内洗涤用品、化妆品品牌纷纷落败,已经成为外资企业的天下。在资金技术密集的汽车、机械行业,中国普遍缺乏品牌竞争能力。中国轿车都是合资企业生产的,机械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很弱,几乎没有具有知名度的品牌。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品牌问题上的差距十分明显。企业规模小、广告投入不足,品牌意识差,保护民族品牌的力度不够,导致原来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被境外抢注,被国外抢注的中国著名品牌有:日本企业抢注的“同仁堂”、“狗不理”、“杜康”、“女儿红”等,韩国企业抢注的“全聚德”、“孔府宴”、“健力宝”等,美国企业抢注的“青岛啤酒”,印度尼西亚企业抢注的“凤凰”、“蝴蝶”等。见杨光曦:《给商品起一个合法的名字》,《经济日报》1997年5月10日。境内吞并,中国名牌,面临严峻挑战。

在品牌竞争时代,提高工业竞争力必须实施品牌战略。①要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视,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树立起品牌意识。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及中国企业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必须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世界上的著名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都把扩大自己的品牌作为在世界市场上运作的核心。中国加入WTO之后,没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只能给别的企业打工。中国的服装纺织业生产能力很大,但缺乏著名品牌,只能在国际分工中从事附加值比较低的一般加工,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②促使品牌战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品牌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内容,由内在战略与外在战略两个部分组成。内在战略是把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人才、规模等内在要素落实为品牌内在本质,外在战略将企业的产品通过品牌设计、策划、广告宣传、市场营销等外在要素组合成产品形象(即品牌)。一个企业要想打造百年品牌,必须把产品质量等内在指标作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因为“品牌竞争所依仗的是产品的内在质量”,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张世贤:《品牌战略》,第105~110页,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同时,成功的广告与市场营销,品牌的设计与策划,对实现品牌的超值利润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要注意品牌的继承保护与开发创新的有机统一。创建与培育一个品牌不容易,不要轻易毁掉企业的品牌,因为其中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长期投入与未来发展的基础。成功企业必须爱护、保护和壮大企业的著名品牌。同时,企业要不断进行开发创新,开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用新产品为老品牌增添新的活力。

(2)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内在素质,增强竞争实力。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运转效率,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处于不停地变化中,只有加强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有效地组合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中国企业管理水平从总体上看是不断提高的,但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知识经济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着如何适应信息全球化、资本流动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生产组织全球化、技术更新加速等诸多方面的严峻考验:①如何从生产经营型管理向资本经营型管理转变。②如何从国内或区域竞争向全球化竞争转变。③如何从一般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④如何强化与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⑤如何从适应稳定环境向适应多变环境转变。⑥如何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创新之路,尽快提高中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492~499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应当强调指出,目前的市场竞争态势已经十分严峻,企业管理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市场竞争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及各种手段的应用,无不以强化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作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在所有的企业管理内容中,最基础的管理工作也是最经济、最实用的,而中国相当数量的企业认为基础管理不能“出奇制胜”,往往忽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其结果不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而是滑坡。机械工业部1995年的调查表明,55%的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基础出现滑坡,其中20%的企业大幅度滑坡。这都是不重视管理基础、过于急功近利和追求形式主义导致的恶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其后果将是市场的丧失。因此,我们强调企业要提高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要注重学习国外企业最新的管理经验,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从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做起。通过健全制度、实行标准化、定员管理、计量测试、完善信息档案管理、加强班组管理与现场管理等基础工作,为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推行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企业开展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企业提高内在素质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6.培养和壮大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企业家是优秀企业领导人(包括优秀的投资创业者、优秀的经营管理者等)的简称。在小企业中,由于投资与经营往往合二为一,业主兼经理的企业家居多。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企业家可能是企业的大股东,也可能是核心董事或高级经理人员。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为“企业家”,是因为他们具有所谓的“企业家素质”:①创造性,企业家的本质在于创新精神。②独立人格,企业家擅长决策,其天职在于决策,在于对不确定性问题的把握,没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做不了企业家的。③多面手,在知识结构方面是专才与通才的结合。④意志力,不仅在胜利时保持清醒头脑,更能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以坚强的毅力渡过难关。⑤危机感,危机意识是他们的职业品质,居安思危是他们临危不乱的心理保证。⑥战略头脑,具有较高的预见力,不是鼠目寸光,不仅精心做好现在的事情,更要为未来做好准备。⑦人际关系专家,他们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包括部下、职工、用户等,擅长与人相处是企业家最得意的强项。⑧现场主义,重大问题的处理、重大决策的制定,不是仅仅听汇报、看材料,而是往往要亲临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⑨节俭,企业家对自己的生活往往非常简朴节俭。祟尚文化,企业家都注重发展独特的企业文化,并融入当地社区和整个社会,他们既是经济专家,也是文化专家。全身心投入,努力工作,他们一般比雇员工作的时间更长。接受不确定性,管理者不急于在所有事实搞清楚之前作决策,创业家们感兴趣、欢迎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的决策。自我约束能力较强,保证企业的经营按计划进度进行。企业家还应具备自知之明、想象力、实用知识、分析能力、探索技能、预见能力、计算技能、沟通技能、委派技能、组织能力等素质。“企业经营管理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人才。”《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问题研究》课题组:《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问题研究》,第68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家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初始期,创业者、发明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发展期,企业的发展计划者、组织者的作用日益突出,这既可以是创业者本人,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在成长期,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与实施是中心环节;在成熟期,企业家才能的发挥主要体现为行政管理者与公司资产运营者的成功决策与实施;在衰退期,继承者与重组者的角色更加重要。王延中:《WTO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第42~44页,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

企业产品的技术特性只是生存的客观基础。能否在竞争中真正站住脚,关键是看企业决策与管理的水平。企业家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更稀缺的资源。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家资源更是最短缺的生产要素。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很快,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①中国虽然不乏投资“创意”及积极寻找各种“投资”(甚至包括“投机”)机会的个人,但限于投融资体制、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及社会环境的约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长为优秀的投资创业和优秀的经营管理者。②作为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具有按照行政官员的标准去选择、任命和使用,导致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行政化”与“官员化”。中国许多企业沿用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比照政府公务员的管理办法来管理企业管理人员,仍然对企业设定行政级别,由政府或党的组织部门进行对企业家的“论证”或“考试”,考核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等。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493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既是在已经发展起来的一些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中,热衷于政治、谋取一定政治地位或“官员”身份(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各级政府机构中的副职等),成为很多企业家的追求和目标。③中国缺乏健全的“经理人”市场。中国人希望自己当“老板”的多,希望作为企业专职的“职业经理人”的人少,加上人才流动困难重重,中国缺乏健全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企业往往只能从企业内部选拔高级管理人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上级委任或自封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来的。因此,培养壮大企业家队伍的最好办法,是不断改善企业家创业与成长的外部环境,改变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传统人事干部制度。除了极少数继续保留国有性质的国有独资企业及控股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仍由国家任命之外,其他类型的企业要从市场竞争中选择、筛选和聘用企业家队伍。要改变企业家的“官员”身份意识和“官位”追求,使其把主要精力集中于企业经营和发展上。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日益迫切。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的日益膨胀,投资者日益感到自身能力的限制,我们在本节开始论述的“企业家素质”也越来越专业化了。他们越来越不可能自己直接指挥一切,越来越需要寻找优秀的经营者。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同时要深化企业制度的改革,形成有效的对职业经理人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中国公有制企业中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很不健全。在激励机制方面:一是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名义收入偏低,灰色收入多,收入构成不合理;二是没有形成制度化的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福利保障机制和与其贡献相联系的制度化报酬;三是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收入分配观念;四是强调对高层经理人员的约束而不是激励。在约束机制方面:一是多数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法人智力结构,很难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形成有效的约束;二是试图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个人收入的文件规定,而不是用制度变革来形成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约束;三是强调企业高层经理人员个人品德多而制度约束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495~496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我们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家资源的作用,要把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作为一个群体,通过有效的制度形成有效的企业团队,因此要鼓励引导企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7.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进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是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与企业成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现代经济增长与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推动。由于世界联系的日益密切,技术进步不仅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一个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科技水平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技术不发达时代,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资源状况。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源在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减弱,技术实力与技术水平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在某种程度可以说,国际贸易结构体现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科技水平作为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是不一样的。与人均收入等指标相似,科技水平也可以作为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王延中:《装备工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载《改革》2001年第1期。

现代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及人才的竞争。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科技投入水平、科研开发体制、企业开发能力、科研开发队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从国家科技投入看,中国每年由国家财政投入的科技经费大约只有50亿美元左右,不及一个大型跨国公司的年度研究开发经费。1999年,中国人均R&D经费支出为4.7美元,人均企业R&D经费支出为2.17美元。1995年中国财政科技经费为302.4元,1996年为348.6亿元,1997年为408.7亿元,1998年为466.5亿元。见《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第27、10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主要用于政府部门及高校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基建费,企业从中获得的支持很少。由于科研部门的大部分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程度很低,能够直接进入市场的科研成果很少,影响了科技投入的经济效果。从企业科研开发情况看,大多数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科技开发策略和组织设计,也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科技投入有限,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不到1.5%,高的行业不到3%,大多数企业主要通过合资、合作出资购买企业外部尤其是国外的科学技术。中国的制药工业几乎完全依靠国外技术,产品90%以上靠仿制。与资金投资不足相联系的是科研开发人才短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从事R&D活动的人员减少,1998年比1997年下降7.6万人年,下降9.1%,合格的高素质的科研开发人才稀少而且外流严重,名牌大学优秀学生也流向国外与合资企业。

“技术和制度是‘民族企业’走向世界的两大基石”。马捷、周纪冬:《不完全竞争、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进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第83~91页。跨国公司从提升全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往往把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R&D放到本国,而生产和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或技术应用中心放到中国,中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并不是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也因此缺乏整个产业在国际范围的核心竞争力。技术依赖决定了中国只能从事国际分工中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和生产加工环节。这种分工位置的低级化使中国“能够有所作为的领域极其有限,从而被国际分工的主流甩开而边缘化”。王允贵:《跨国公司全球扩张与中国的政策选择》,载《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期,第18~25页。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当把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落实到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

(1)要通过加快企业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促使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并使企业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技术战略应当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仅仅依靠技术引进的企业无法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难以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法进入高利润产业,难以形成高投入、高回报的良性循环。

(2)要逐步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与WTO规则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的技术创新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措施。国家要继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国家的基础科学水平。同时,可以根据WTO诸协议中对发展中国家和个别产业规定的有关优惠条款,对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R&D活动,给予必要的财政税收支持、项目资助和信息服务。由于高科技的风险性,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健全风险投资担保与服务体系,应当成为国家扶持企业R&D活动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措施。不论企业还是国家,应明确认识到技术引进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无法节约成本、尽快赶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潮流。但是,一个国家仅仅靠技术引进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这不仅仅在于引进的技术永远不可能是最先进的,而且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引进。WTO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条款,对中国工业继续仿制国外专利产品亮出了“红灯”。因此,提高中国工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科技投入,加强中国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在关键产品与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产品领域,必须加快从仿制为主、引进为主逐步转向走向自主开发为主的进程。

(3)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体制与科研开发机制与人才成长机制。国家要减少政府部门所属的科研机构数量及投资比重,加快科研院所的市场化改革,加快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步伐。同时,加大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增强技术创新动力。通过限制进入、提升技术标准、加强监督管理等产业政策,坚决淘汰一批技术、性能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保护有较大危害的落后产品与企业,促使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要改革国家对企业的扶持形式,逐步将直接投资于企业的“项目”,转向通过产业政策、贴息技改贷款、科技支持、信息服务国家产品定货等形式,鼓励、引导企业走向“技术”为本的发展道路。要创造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制度,是科技人才能够得到足够的市场化、制度化的激励,为科技进步培养和留住足够的人才队伍。

8.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中国加入WTO对政府的冲击不亚于对企业的冲击。传统体制下的“全能型”政府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如何适应WTO规则的巨大挑战和压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市场开放步伐,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市场经济秩序,改进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式,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加入WTO之后过渡时期,在对国内幼稚产业采取适当保护的同时,促进中国的产业和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原则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很多地方依然是非市场经济的成份: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审批制度依然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审批程序繁琐复杂,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差,随意性和自量权过大,法制化程度小;行政性的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进入壁垒太多,部门保护和地方保护严重,市场监管不够;缺乏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内外贸管理体制落后,不适应国际经贸游戏规则;法律体系世贸组织法律框架,未能形成健全的法律体系,难以做到依法行政。

加入WTO不仅要加快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而且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管理经济,政企分开,政府的政策和执行要透明化、规范化和法制化:①创造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体制环境,统一税收政策、内外贸体制、整顿关税减免优惠措施,对国内外各类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政策,为企业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②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行政性进入壁垒,放开对民间资本进入领域的非公平的限制,整顿部门保护,通过深化投资体制、税收体制、财政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各地工业的重复建设,克服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和市场竞争秩序。③清理整顿计划经济特征鲜明的行政审批制度,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扫清体制障碍。要按照WTO规则与市场经济要求,清理整顿行政性审批项目,除依法保留必要的涉及社会安全、公共财政、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重大建设项目等重要事项的审批权外,“能由市场调节、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企业自主决定的,政府就坚决退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第95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④改进政府宏观调控方式,建立适应市场开放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坚持利率、汇率逐步市场化的同时,加强政府货币政策、金融投资政策、消费信用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和过多管制。⑤转换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政府改变直接投资管理过多项目的“企业家角色”之后,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方面。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公共项目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国防、科技、法制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这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市场无法替代的。但要注意充分调动与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有关领域的服务职能,是政府把主要精力用于最需要政府去做的领域。⑥改革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高效运转的政府,必须精简政府职能,提高人员素质,同时要积极改进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转化政府职能是必须进行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各种挑战,中国要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与宣传,处理好市场开放与合理保护国内产业的关系。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加入WTO之后保护国内产业的经验,认真分析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开外贸经营权、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措施的“双向”影响,根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国情,在履行中国“入世”所做的各种承诺的同时,掌握开放市场的具体时机,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适当减缓国内企业和国内市场的外部冲击和不利影响。当然,在强调对国内产业进行适当保护的同时,最根本的措施还是提高国内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国际经验表明,“对市场进行保护并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似乎只能起到争取时间的作用。那些能够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使自己在没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仍然有竞争力的公司才能取得成功,而那些不能做出调整的公司,最终只有两条路,或是倒闭,或是被迫去适应新局势。”迈克尔·德托佐斯等:《美国制造——如何从渐次衰落到重振雄风》,第282~283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因此,全面提高中国工业的适应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工业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出路与正确选择。

同类推荐
  • 万科真相

    万科真相

    “空手套白狼”,一个原本下海的“小官员”,如何能在20年间打造出中国最大房企帝国……“做空卖空”,一个本是作坊式的贸易公司,如何能在3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住宅企业……“资本滚雪球”,一个曾经在菜市场兜售股票的企业,如何能在18年间滚出超过美国前四大房产公司之和的市值……
  • 和谐分配

    和谐分配

    所谓和谐分配,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生。优化配置是手段,优化再生才是目的。目的主导手段,并寓于手段之中,左右手段的动力,过程和方向。应该把传统经济学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概念,放到再生经济中重新定位。必须把分配概念的外延由终端倒溯、延伸到过程和起点。必须吃着碗里看着碗里,而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生产资料活了,生产资料也就成了生活资料;生活浆活了,生活资料也就成了生产资料。再生经济,通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相互转化,实现资源配置和再生的相互转化。在和谐经济、再生经济中,再生产理论、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的两种生产理论,被赋予科学的、丰富的、发展的、实在的内涵。
  •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本书记录了2000~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那一段冲突与矛盾交织的历程,特别是2001年9月到2002年11月对每周证券市场的变动做了重点评述。内容涉及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上市公司质量等诸多方面。
  •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金融改革,内容包括银行管理体制改革、证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和企业改革、金融监管和金融立法、金融市场开放等。
  • 债务海啸

    债务海啸

    中国债务总水平,已达无法承受的极限,而且还是在社保投入严重亏空情况下。债务危机再也不是其他国家的事,这和我们息息相关。政府的债务就是每个人的债务!对中国人来说,债务危机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有透彻理解中国债务本质,我们才能把握财富未来。
热门推荐
  • 灵界传奇:凤澜魅影

    灵界传奇:凤澜魅影

    也许是幸运,让她穿越了!在这个大陆上,她一定要展现出她的风采,让那些“很照顾”她的人另眼相看!不过…她在追求这个无止境的黑洞的途中,居然碰见一个大无赖!无耻!下流!简直是不可理喻!
  • 世界科幻经典作品集

    世界科幻经典作品集

    文章讲述了:死亡地带、海底城堡、怪岛历险、气球旅行记等精彩内容。
  • 爱我不要停

    爱我不要停

    这是个萌贱的故事。邵欣欣把一叠钞票拍在桌上,“聂左,你被我承包了!”聂左睨了眼票子,哂笑一声:“我很贵的!”说完,转身就走。十分钟后……他又回来了,云淡风轻地说:“我改主意了。”邵欣欣笑了笑,把钱收回去一半,“可惜你现在只值五折价了!”
  • 桃花影

    桃花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炮灰逆袭日记

    炮灰逆袭日记

    千年之前的仙魔大战,神族基本已经魂飞魄散,常岚耗费全身仙力只为保全丈夫的灵魂使其化为碎片散落在三千世界,于是为为搜集丈夫的灵魂碎片常岚便踏上了拯救炮灰,攻略气运冲天男主的征程。只是谁能告诉她,明明温柔体贴的丈夫却变了样。眼前这个卖着萌撒着娇却一肚子坏水的妖孽美男绝对不是她的丈夫,她要退人啊啊啊!(男女主皆身心干净,欢迎跳坑)
  • 穿越吧我的王妃

    穿越吧我的王妃

    被渣男欺骗,面临死境,作为22世纪特工的白夕毅然决然地选择坦然面对死亡,与渣男共赴黄泉路,可谁知这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给了她一次带着异能穿越的机遇,白夕的未来会怎么样呐................
  • 至尊神丐

    至尊神丐

    本丐只讨独一的丹药、无二的功法、举世的法宝、无双的符策,和唯我的阵法、独尊的傀儡!以及,各种各样的天材地宝、千形万象的世间神器!什么?有人眼红,要对本丐不利?哈哈,无上欢迎啊!因为招惹本丐,是会让人生不如死,死不如生的,那感觉,太爽了!哎呀!又有美女送上门来了!唉!本丐虽是乞丐,却连美女都不用讨,管你倾城倾国,还是冠绝天下,甚或是貌比天仙、唯美宇宙!本丐的魅力都足以让她们凤凰落地、身心相许!本丐,就是唯一的至尊神丐!不信?来来来,先砸件神器下来你就知道了!
  • 专治麻痧初编

    专治麻痧初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湖笑:神医—请手下留情

    江湖笑:神医—请手下留情

    她是镇国将军的千金,同时也是江湖著名的神医,而他是兵部尚书的二公子。本没交集的两人竟然会奉命成亲,为了反抗命运,她和他在新婚夜相继逃婚。江湖再遇,她竟是他的妻?哼,别的野男人,敢和他抢老婆,找死!
  • 像奥普拉一样成功

    像奥普拉一样成功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大人物,一位打动亿万人心的魅力女郎,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而又颇受争议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一个偏僻的小镇,凭借着自身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喜爱。她不仅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娱乐界明星、商界女强人,也是慈善活动家,是“美国最便捷、最诚实的精神病医生”,是美国的亿万富婆。在2003年的《福布斯》世界100富翁排行榜上,奥普拉在美国黑人亿万富翁中名列第一位。对于她的成功,有人称之为“奥普拉现象”。那么,她的身上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成功总是与她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