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救会长玉秀嫂的儿子石头,长得虎头虎脑,十分讨人喜欢。石头贪婪地吃玉秀嫂的奶,吃着吃着,就格格地笑出声。那一刻,玉秀嫂幸福自豪地也笑出声。常常,母子的幸福笑声飞出屋子,洒满庭院。
八路军文工团长陈莲让玉秀嫂代养的孩子叫抗战,比石头大几个月,人瘦得皮包骨头,像一只癞猫,有气无力地哭叫。玉秀嫂心疼,抱在怀里,叫一声“乖乖”,就急忙给他喂奶。抗战抱着玉秀嫂的乳房,就急切地吸吮起来。玉秀嫂的乳房粉嫩饱满,如一只大白兔,被抗战吸吮得勃勃直跳,奶汁儿就吱吱流进抗战嘴里,很快抗战就熨帖得不声不响了。
玉秀嫂的奶给一个孩子吃,绰绰有余,两个孩子吃就不够了。抗战吃奶时,常常霸道地吃着一个,护着另一个。石头吃不到奶,急得手刨脚蹬,又哭又叫。玉秀嫂想让抗战多吃一些奶,让他尽快强壮起来,就百般哄劝石头说:“好孩子,抗战哥哥身子弱啊,让哥哥喝饱,你再吃。”抗战吃罢奶,石头再吃时,玉秀嫂就没多少奶了。石头吃不饱,就狠狠咬玉秀嫂的奶子,直到把玉秀嫂的奶头咬出血。玉秀嫂疼极,一耳光扇在石头的屁股上。石头大哭,玉秀嫂忙紧紧将石头抱在怀里说:“石头饿,咱吃煎饼。”煎饼是穇子煎饼。那东西吃下去,拉不出屎来,憋得石头直哭。玉秀嫂就用发簪给他一点一点向外抠,抠得石头肛门血流不止。
一天,抗战生病发烧,烧得昏迷不醒。玉秀嫂着急,听说40里外的凤凰崮下有八路军野战医院,抱起抗战就走。玉秀嫂是小脚,抱着孩子,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醉酒一样,摇摇摆摆,走一步,退半步,走到太阳落山,也没找到医院。救孩子要紧,玉秀嫂没顾上找地方休息,继续赶路。不料,走着走着,天下起大雨。发烧的孩子怕雨淋呀!玉秀嫂就将抗战揣进怀里,冒雨赶路,跌跌撞撞,经过千辛万苦,天明赶到医院时,玉秀嫂已成泥人,两只小脚肿成两个紫茄子。
那时,抗战妈妈陈莲正在医院附近村庄演出,听说后,赶到医院,一看玉秀嫂惨不忍睹的样子,又见抗战昏迷不醒,不由百感交集,抱起抗战就要扔掉,说:“大嫂,这孩子病得不行了,别再拖累你了,由他去吧!”玉秀嫂一下子将抗战夺到手里,气愤地说:“你怎么能这样呢,孩子吃过我的奶,就是我的孩子,只要还有一口气,俺就要救他!”
玉秀嫂守护五天五夜,抗战终于从昏迷中醒来。玉秀嫂长长舒一口气,身子随即瘫软成面条儿,昏了过去。
小鬼子听说山里有人领养八路军的孩子,就气势汹汹地搜山。玉秀嫂怀着身孕,领着石头和抗战躲在山洞里。小鬼子的叫声喊声和刺刀碰撞山石声,吓得石头和抗战哭起来。他们暴露了。小鬼子要玉秀嫂交出八路的“狗崽子”,要不,就两个孩子一起活埋。坑很快挖好,两个孩子一起被扔进坑里。玉秀嫂扑进去,毅然抱出抗战,留下石头。石头浑然不知活埋意味着什么,沙土落下去,还撒娇地喊:“不好玩,眯了我的眼。”石头天真无邪的叫喊,撕裂着玉秀嫂的心。可她不能救石头,只能眼睁睁看着石头被沙土吞没。
就在那个悲惨的日子里,玉秀嫂生下玉梅。
抗战长大时,陈莲派人来接抗战。抗战惶恐地看着来人,牵着妹妹玉梅,躲在玉秀嫂身后,一连声地喊:“我不走,我要和娘、妹妹在一起。”
抗战被来人领走,玉秀嫂的心里好像一下被掏空,空得她吃不香睡不宁。玉梅也想抗战。母女俩常常相拥着踏上村头山冈,听脚步匆匆的山风是否捎来抗战想娘的呼喊?看翩翩鸿雁是否带来抗战的消息?不久鸿雁真的来了,那是陈莲寄来的信。
抗战上学后,也不断来信。起初,多是对玉秀嫂和玉梅的殷殷问候;以后主要是向玉梅倾诉幽幽衷肠和绵绵思念。很快他们都大了,谁也没料到,他们的书信越来越频繁,雪片似的,越过高山大河,在湛蓝天空编织着美好未来。
终于,有一天,村头山冈上,只有玉秀嫂翘首以盼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