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58100000011

第11章 创新发展思路繁荣农村文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繁荣农村文化,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积累,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条件日益凸显,但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理念上,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有些还需要解除思想禁锢,大胆改革创新,促进农村先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既要加强“输血”投入,也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但客观地讲,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部门相比,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还是明显偏少,农村文化投入所占比例就更低了。据统计,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0.2%下降到39.3%,文化消费需求比2005年增长了18%,这表明农村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2007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是198.96亿元,而对农村文化投入仅56.13亿元。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经费不足、设施老化不配套、文化机构运转困难、公共文化资源偏少等现象依然存在,影响着群众对文化成果的享用。很多地方反映,目前农村文化阵地最困难的不是如何建起来,而是如何确保文化设施的永续利用。有的乡镇文化站建起时很漂亮,但投资不配套,没有暖气设备,没有更多农牧民所需要的图书和活动器材,结果成了“空壳文化站”。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急需各级政府加强“输血”投入,激活基层文化阵地。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也必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这个“造血”功能来自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据统计,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有20%左右的村没有集体经济,贫困山区要占到60%,有的甚至占到80%-90%。只有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第二、三产业,才有能力配合各级政府的规划和财政的投入,共同做好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也才有长足发展的保障。内蒙古通辽市的科尔沁区丰田镇建新村就是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投入120万元建成了秸秆气化站,所有的村民都用上了清洁能源,推进了农村的节能减排,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建设,提高了村民整体生活质量。

二、是农村文化建设要把发展经济与发展文化“两张皮”拧成“一股绳”。小康建设是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四位一体”,不可或缺。文化建设不仅是手段,也是目标。在文化发展与建设中,必须把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起来,才能形成新的强大的发展优势。现在许多基层干部在观念上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对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内涵缺乏深刻把握,只重视抓经济工作,狭隘地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只是唱一唱、跳一跳、拉一拉,不用怎么上心,导致“发展先进文化”仅仅是“写在纸上、念在嘴上、贴在墙上、印在书上”。这些年,我们基层在抓文化建设与发展中,还是有许多新鲜可学的经验。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的“红干椒文化节”,就是以文化为依托,开展文化经贸活动,把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很好地统一起来,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之路,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红干椒生产基地之一。许多地方的“两张皮”问题在这里形成了“一股绳”,文化与经济紧密融合,带来了新产业,在文化品牌带动经济发展中尝到了甜头。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引导培育先进文化走向市场,打造农畜产品、旅游、生态和饮食等文化产业项目,走文化产业化之路,树立特色品牌文化,让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发扬光大。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种文化”与“送文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近年来,农村受多元、多变、多样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现代的与传统的、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同播共扬,使得部分农民思想道德滑坡,价值观念错位,金钱至上、诚信缺失,不关心政治,不关心他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私建庙宇、滥建坟墓和黄赌毒等现象有所抬头,色情活动、非法出版物、黑网吧开始向农村牧区集镇转移。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我们必须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来培育新型的农民。其中“送文化”就是多年来我们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做的工作,但实际上,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引导,尽管也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需要我们对“送”什么、怎么“送”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在“送文化”中也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文化享有权,打破农村文化“热在县里、冷在乡里、僵在村里”的尴尬现状。为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必须建立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发挥各级文艺团体的作用,以政府买单的方式,列入财政预算,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的多种需求,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文化生活的体贴和关爱。在“送文化”的同时,还要学会“种文化”。我们感到,在农村一个文化“能人”往往可以带动全村的文体活动,关注、扶持这些文体活动骨干,具有延伸辐射带动作用,必须积极培养和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素质,把我们编辑出版的优秀小戏小品曲艺集,发放到基层艺术团体、文化大院、民间艺人手中,供他们学演。包头市的农村文化活动特别活跃,就是因为“种文化”与“送文化”已经形成了互动,农村人也走进城市社区、广场和饭店,向上“送”生态文化,使“送”与“种”形成了良性交流、可持续发展。

四、是农村文化建设要切实做到“官办文化”和“民办文化”的紧密结合。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利用适当的政府补助作为激活市场的推动力,为群众送去歌舞、戏剧、电影等文艺节目,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但“官办文化”要常办常新,比如我们搞送文化下乡活动,要把活动内容下发到各个旗县乃至村嘎查,供农牧民兄弟“随便挑、随便选”,尊重消费主体的自主权。实行“谁演得好,农牧民喜欢看,政府补贴就给谁”的办法,把文化的评判权和享有权交给百姓,让更多的农牧民享受到家门口适合自己口味的文化大餐。同时,面对文化经费少、队伍散、阵地缺、设施差、活动少的现实问题,还要走“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的路子,挖掘人文资源,打造农村牧区特色文化,发展“一地一品”、“一乡一样”、“一户一种”的地域文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发展民办文化,扶持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文化户”、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等,目前在内蒙古呼包鄂三地农村牧区活跃着500多个文化大院,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院”、“独贵龙文化”、“农民讲坛”,成为群众最容易接受、也最乐于参与的文化形式,通过政府、集体、企业和个人相结合的融资渠道,开展“以文养文”,实现了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行,提高了农民的参与度和活动的辐射面。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作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镇,始终保持走“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的路子,各类文体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还培养出长调、好来宝、呼麦、马头琴等千余名文艺人才遍布区内外各个演出场所,真正让文化发展为了群众、文化发展依靠群众、文化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

五、是农村文化建设要努力实现“统筹发展”和“长效机制”的协调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建议组成一个系统的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组,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以及民族地区、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等若干个调研组,针对目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缺少策划、活动经费短缺、文化生活贫乏、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进行系统调研,破除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低水平重复、小范围循环、老办法运作、旧理念评价等怪圈,制定实施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逐步实现农村阵地建设“多元化”,公益文化事业“订单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娱乐文化发展“市场化”,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在建设中,一定要保障文化建设的“统筹”发展和“长效”运转,把握住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树立经济与文化在整个农村建设中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同时还要针对农村文化工作难落实、阵地难坚守、人员难稳定、素质难提高的“四难”状况,尽快建立起农村文化工作的评价和激励的长效机制,制定实施系统的考核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形成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文化建设与发展氛围,保障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广大人民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用二十四史的读书心得。全书讲述了毛泽东研读二十四史的厚今博古,他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去批判问现象。他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地贯注在他读史的过程中。翻开这部《二十四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册、许多页上都留有他当年阅读时的批画符号和批注文字。《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遗产,是一份不可再得的精神财富。学习、研究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的实践和所作的批注和批画,对我们全面认识毛泽东,全面理解毛泽东,全面评价毛泽东,全面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等都是很有益处的。
  • 领导力新论

    领导力新论

    关于“领导力”的研究一直是领导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领导力进行界定和研究,有的人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的一种品质或者行为;有的人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将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有的人认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有的人则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的能力。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党建工作实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

    《党建工作实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文章讲述的是: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在省市党班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分析发展现状,把握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亡天痕翼

    亡天痕翼

    在无数位面之间,有一个位面是属于死人的。三千乱域,魔面遮瞳,人与人之间素不相识。在这里,亡灵眼里只有战争!在这里,亡灵眼里只有复活!亡灵的十二天使之翼,驾到于绝望之人眼前。无数游弋的亡魂之间,一个新人来到了这儿。痕翼揽天,重现于世间,心底的火花闪现,他站了起来,复活!
  • 异变之爱

    异变之爱

    在末世的阴霾下,我拖着疲惫的寻找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丝痕迹。我爱上不该爱的人,对不起他。我甚至做了背叛他的事情,无颜面对他。但当我面对着残败的、不再是曾经英俊的他的时候,抱歉跟悔意消失的一干二净。原来我早就不爱他了。在这个欲望横流的末世,生存才是第一位,或许,我一早就不爱他了。寻找到他,不过是支撑我活下去的一个信念。挣扎的活着的信念。
  • 春到春草青

    春到春草青

    安若谷转学到了离家很远的重点高中,她的温暖改变了一个冷漠的男生……
  • EXO:彼岸花枯萎之时

    EXO:彼岸花枯萎之时

    她,被全球列为黑名单的不良少女,令人闻之色变的顶级杀手,却意外遇上十二个温暖的少年。他们用感情融化她冰冷的心,打打闹闹,却被阴谋的漩涡席卷。萩汴鸯:彼岸花,倾其一生,殇其所有,生不如死却不自知。
  • 绵羊追婚:智娶冷情老婆

    绵羊追婚:智娶冷情老婆

    初见他时,他是夜场的头牌少爷。而她是来寻乐子,一眼惊鸿,点了他!她说:“跟我,好么?”他嬉笑:“你养得起我,我就跟了你!”她勾唇一笑:“我的身家任你挥霍!”此后,他专陪在她的身边。她以为他只是平凡的身份。谁知,他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她最大敌人!他说:“我们结婚吧!”她嗤笑:“呵,我隔夜菜都不会看一眼,何况是一个玩腻的男人!
  • 世界上唯一的神

    世界上唯一的神

    我是孙悟空我拥有神的力量转世在地球上我将会独霸整个世界世界唯我独尊
  • 第一萌探

    第一萌探

    做为二十一世纪重案组的一员,你问顾泱泱如果穿越了能做什么?首先当然要拉拢一群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然后再重建重案组!结果重案组是建了,接的案子不是谁家鸡丢了就是谁家的衣服被偷了,顾泱泱忍无可忍仰天长叹,你们这些古人就不能整些什么大案子吗?见天的东家撕架西家丢东西的,她一个重案组成员快赶上居委会大妈了!
  • 扬名志争

    扬名志争

    世间就是个大苦海,所有人都在苦海里挣扎。主角龙云在自己20岁生日的那天收到一封来自远方好友的信。一封信改变了龙云的一生,一封信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龙云改变了自己?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原本不学无术的人变成纵横商海的大赢家?请进如龙云的商业帝国,看龙云的传奇。我们大家的苦海。
  • 穿越之同桌我带你飞

    穿越之同桌我带你飞

    一个是表面高冷却爱卖萌撒娇的大小姐,一个是表面温和却不失腹黑的学霸女,一对同桌姐妹花,却因为一本奇异的童话书开始了一场奇幻瑰丽的旅行……神奇的奥尔华资学院,神秘的录取通知书,还有图书馆的怪阿婆,一个又一个解不开的谜……无论遇到多大的危险与困难,我都在你身边!同桌牵手走天下,带你回顾曾经你所熟知的童话!
  • 而外集

    而外集

    不要伤害那些在一切情况下的,不管他们身处什么地位的,在一切时代里都茁壮成长着的脆弱的心灵,要相信眼泪和温情、豪爽和亲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要相信宽恕和怜悯、善良和人性是人们身上最好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