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画家王天一在京个人画展开幕之际记者张柏联
西北大画家王天一要在北京办画展,朋友告诉我。于是利用双休日我去王先生下榻的东方饭店拜访了他。
知道王天一这个名字还是在1990年,那时他因为为亚运会捐了60张精品,而使我将他的名字记得牢牢的。
王天一很早就显露了过人的艺术才华。50年代初他的《巡逻归来》、《瓦子街大捷》等油画作品先后荣获国家级大奖。并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再以后,王先生又凭着扎实、精深的油画功底以及对民族绘画的热爱,刻苦钻研起了中国画,一做就是几十年。大西北美丽朴实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感染着画家,他用独特的目光观察着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他巧妙地运用西画和国画的各种技法将每幅作品挥洒得淋漓尽致。看他的作品,你会觉得色泽柔美,线条考究。初读,大有身临其境、惟妙惟肖的感觉;细品,浓浓的乡情,深邃的思想内涵让人爱不释手。照王先生的话说,只有中国画才能真正行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王先生激动地告诉我,他的画已三次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了,还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无论是身陷囹圄,还是在领导岗位,他总是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创作每一幅作品,并永远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因为有了这颗平常心,原本草科花卉的牵牛花在他的画笔下却栩栩如生,风情万种。于是他又多了一个名字“牵牛大家”。据说,为了观察牵牛花生长中的千姿百态,他的老伴在自家的窗台上给他种了20年牵牛花。
因为有了这颗平常心,王先生总是想在晚年给家乡做点什么,于是他利用在香港画展所得,搭上家里的全部积蓄,在家乡建立了一个艺术馆,让家乡父老从此体味在艺术的氛围中。
王先生说自己晚年的生活很充实。这次个人展览的作品,全是80年代以来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他近年来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意境。拜访结束时,画家再三告诉我,画展的地址在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千万别忘了。
选自2000年底《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