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66700000013

第13章 客观尺度的把握:对文学属性的意识(2)

1934年,在新文学已经经历十几个年头之后,郑振铎、傅东华编辑出版了由五十几位文学家撰写的我与文学(一书,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家与文学发生关系的过程和基本特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正如编者在序言)》中指出的:“这数十位作家在文学活动上各有各的不同经验,他们对于文学的态度和见解当然不能完全一致。”但是他们共同点之一是:“各人之与文学发生因缘和中途转变态度,无不由某种外在的戟因所促成。”打开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正是这种对文学态度和见解的分歧的看法与对“外在戟因”情状的叙说。有的正面回述“我投到文学园地里的初衷”(如白薇)、“我怎样与文学发生关系”(如叶紫)、“我对于文学的理解和经验”(如小默),有的却相反,极力说明“我并非有意选择文学”(如萧乾)、“我不愿坐这把交椅”(如草明)、“我是个外行人”(王文慧即巴金)。在谈到今后对文学的态度时,有的表示,“我不愿意放弃文学”(如黎锦明)、“我要做一个勤恳的园丁”(如赵景深),有的却予以否定的回答:“我希望能够不再提笔”(巴金)、“此道不可以立身安命”(如孙席珍)……如此等等,看法颇为分歧。但是在这些迥异的见解和不同的外因中,却表现出现代作家近乎相同的走向文学的路径和近似的认识文学的角度。就走向文学道路的“过程”来说,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在童、少年时期,先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艺术的熏陶,对文学发生兴趣,并程度不同地打下了传统文学素养的基础;而后,通过不同渠道,接触到外国文学,主要是从具体的作品中受到了感染和影响,进一步认识到文学的一些特性,另一方面,也差不多从童、少年开始,在逐步接触现实人生的过程中,内心产生了由不同原因引起的精神痛苦和苦闷,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化和与社会的进一步的接触,特别是国家、民族的衰亡的阴影,使得他们的苦闷到了难以遏制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种种具体的“刺激”而走上了文学道路。为了救国、救民,也为了救自己,他们操起了文学的武器。这是一个对文学价值属性的感性认识与“我”对文学需要的意识不断加深的双向变化过程,而后一方面的原因也许更为根本。对绝大多数作家来说,强烈地需求解除精神苦闷的需要,超过了对文学“是什么”的认识。从自己的体验和需要出发,他们或者把文学当做“梦”与“酒”,试图使“沙漠般枯燥、污泥般的龌龊”的现实生活,“由梦得到调剂”,“借酒泉里之沐浴”而“导人暂时离开尘俗而入于缥渺之境”,“以释去一些灵魂上的重负”(小默)。或者把文学看做“解剖刀和显微镜一样”的武器,“刻出人类的痛苦”,“暴露压迫者的罪恶”(白薇)。而更多的人最初的创作简直就是“苦闷的象征”和愤怒的发泄。叶紫说,他的提笔,是因为一方面要寻找“能够补救我的过去的破碎的灵魂”,一方面要抒发“郁积在我心中千万层、千万层隐痛的因子”;草明的开始写小说是描写着“愤怒的将要哭那时的情绪”,刘大杰是欲写“心里充满着说不出的压迫的情绪”。这里没有对文学是什么的神秘玄妙的解释,没有文学家的自负和自豪,倒明显地流露出对文学家的头衔不屑一顾的神情,有着不期而然迈进文学门槛、无意间参与文学活动的某种“不甘心”的“恼丧”的意味。还有人甚至这样说:

文学是什么?我不知道,而且我始终就不曾想知道过。

……我写文章不过是消费自己的年青的生命,浪费自己的活力,我的文章吸晚我的血液,我自己也知道,然而我却不能够静止它社会现象像一根鞭子在后面驱使我,要我拿起笔……

但是我那生活态度,那信仰,那性格使我不能甘心。我要挣扎我常常绝望地自问:难道我是被命定了跟在文豪学士后面呐喊的吗?我难道就不能做一件更有用的事情吗这是作家巴金的肺腑之言。它表达了许多作家的共同心声,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和心态。在现代文学自述中,还有许多颇为相似的说法,如丁玲常常想着在文学之外“弄点别的什么”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的这种文学意识,一方面,对于破除旧的传统文学观念,冲破理性的束缚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它体现了文学价值追求与人生价值追求的一致性。但是另一方面,对文学是什么的有意无意的轻视和理解的简单化,直接影响到对文学本体特性以及它的多侧面价值属性的认识,往往形成对文学价值目标追求的单一和片面,这不利于建立更全面宽阔的文学价值观。

“文学至死是自由的”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有一批所谓“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人,他们所信奉的是“文学至死是自由的”这一观念。追求文学的独立、自由和它的特殊品格,本是中国新文学反叛传统、重建新的系统不可绕过的环节和既定目标,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现代意识。它与人追求独立自由和自主意识相联系。从这个角度说,追求文学的独立、自由,不能随意地进行贬低和否定。问题在于在中国现代,为什么这种追求不但收效甚微,而且与时代所尊崇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目标相冲突?这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主要还与追求者自身文学意识上的缺欠相关。本来,对于文学独立和自由的追求,是为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借文学以实现某种人生价值。而现代文学史上“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人恰恰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缺乏对人的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缺乏把理想人生的追求与文学功能的发挥联系起来的桥梁,缺乏把文学自由与人的自由的追求结合起来的现实基点。相反,他们往往在现实人生价值目标失落后“死抱住文学不放”,并以此来取得心理的平衡。因而他们的主张不但失去了现实的基础,而且少有真正的理论的探讨和建树。这使得文学是自由的这一有意义的命题和意识,未能成为重建新的文学价值系统的主要的有力的支点。中国现代文学实际缺乏真正的自由意识。

“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发生过许多次理论上的争论和斗争,其中贯穿着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围绕“实际”与“定义”关系的争论。

20年代关于文学革命的论争,30年代左联与“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争论,40年代延安文艺界的分歧、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批评等,虽然都不能单纯归之于“定义”与“实际”关系之争,但是程度不同地都与这一问题有着联系。按照文艺的定义去指导文艺活动、评价文艺价值,还是从实际的需要出发确定文艺的方向,是暗含在不同主张中的一个实质问题。抓住问题的症结并作了明确阐述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说:“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后来,对这个问题有过思考的还有胡风,他说:

……思想的巨人们不止一次的指出:理论或原则,只能从历史要求或具有实践性质来衡量,合于历史要求或具有实践性质的就是真的,否则就是错的。使“一般性的原则”远离人间,高高在上,因而弄的不能解决“具体历史或现实问题”,虽然说是宽大为怀地不忍“运用过高的尺度或提出过苛的要求”,但实际上只是阉割了“一般性的原则”,把它变成没有生命的死的教条以后的、情虚的遁词而已。同着这样的遁词,不仅是向“具体历史或现实”背过脸去放手不管,事实上却往往骑在“一般性的原则”上飞着铁蹄,把血肉要求中的“具体历史或现实问题”踢乱,以至踢死。

在胡风看来,现代文学史上关于“定义”和“实际”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如何把文学运动与“具体历史或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这一关键问题引起的。

“从实际出发”本身并没有错,因为所谓“实际”在这里也就是“需要”,是构成文学价值观念的重要方面。问题在于,从20年代起就存在着过分强调眼前实际而不顾定义或贬低“定义”的现象。往往把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变成了只要眼前的“实际”而不顾及文艺定义,甚至忌讳探讨文艺定义。对文艺定义的轻视与对文艺规律的违背有着直接关系。

以上现象,是中国现代关于文学意识的主要的特点。那么,作为一个新的文学历史阶段,现代文学意识在总体上有哪些特征呢?

知识、情感、意志构成人的意识的内在结构,文学意识也不例外。现代文学意识的形成及其特征,并不仅仅在于现代中国人较之古代获得了多少关于文学的新的知识,还在于人的知识、情感和意志三者之间处于何种关系,形成怎样的结构。

中国现代文学意识的形成,并不是所谓的盲目崇拜西方,导致与传统的决裂。崇拜是有的,但是却并不是盲目的,相反,人们对外来文学的注意、理解、阐述和接受,都有着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这种选择和倾向正是特定条件下人的意志和情感作用的反映,它们无不由具体社会环境所制约,根植于社会心理深层。这种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就不是关于文学的知识的多少。中国现代文学意识,作为这个时代的社会意识之一、它们是社会性的知识形式、社会性的感情形式、社会性的意志形式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所构成的。从对中国现代文学意识的上述现象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总体上有以下特征。第一,参与文学活动的人当中,文学理论家、包括同是作家的理论家,侧重对文学知识的关注,如对传统文学的反省,对文学规律的重视等等。较之其他人,他们更多地探究过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而一般的文学家,对文学道路的选择和对文学的理解,多出于情感的驱使和精神的需要,他们不曾想知道文学究竟是什么,而更多的是“我认为文学是什么”的意识。实践的革命者的文学意识,则更多意志的成分,侧重考虑的是文学对于现实社会有什么用处。当然这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比较。中国现代不少人是集作家、文学理论家和斗士于一身的,他们的文学意识常常处于某种矛盾之中,知、情、意三者某一方面的片面突出常会构成一种内在的冲突。第二,中国现代文学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它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规定了这个时代的文学意识的演变趋向,在文学意识的内在结构中,越到后来,越强化情感和意志的功能,社会性因素越加明显。而意志的特性在于它的自觉“目的性”,情感则参与人的思维和行为,又强化着目的性。中国现代人对文学的各种意识,归根结底都转化和集中为含有具体内容的“目标意识”。第三,现代文学的“目标意识”,除了文学为现实斗争服务的目标意识之外,还有其他的表现形态和具体的目标意识,比如,探索国民性问题,把改造国民精神作为文学的一种意识到的“目标”;比如,反省民族文化精神,把重造理想的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和理想人格作为“目标”等等。而各种具体文学目标意识是形成不同文学价值观念的直接的动因。

当代文学意识,逐步统一,用文艺政策取代了文学观念,对文学的功能的认识,逐步划一。

新时期对文学属性的意识

同类推荐
  • 爱与讽刺(林语堂全集19)

    爱与讽刺(林语堂全集19)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是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被称为“华语文坛最幽默睿智的一支笔”。他的散文所涉领域极广,可谓宇宙诸事,无所不谈。他熟悉中西文化、常常在文章中海阔天空地谈开去,所选取的事例亦中亦西、或大或小,都极有趣味,文化含量很高。是20世纪40年代初林语堂用英文写作的,所辑录的文章都是作者对于日常生活、政治或社会上的各种事物的新鲜、锐利与确切的谈话。这些短而辛辣的文章背后,隐藏着作者一颗热爱生活、睿智旷达的心。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体会到作者“幽默、闲适、享受”的人生哲学。..."
  • 二弟的碉堡

    二弟的碉堡

    杨遥写底层写可怜写卑微,写小人物的“小”,常常避开艰辛或苦难,喜欢在他的“小制作”中变换不同的角度。他的叙述比较放松,并不制造复杂的情节,也不介入人物的纠葛,把自己当成一个故事现场外面的旁观者。无论什么题材,无论笔下人物多么普通,杨遥总是努力使他们鲜活起来。他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在寻常群体中挖掘不同寻常的异类,让他们进行非同寻常的表演,并把表演的“现场”推至虚幻的情境当中,在这方面,他的想象力和才华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 中国治水史诗(下)

    中国治水史诗(下)

    近代考古发现:太行山东麓,曾是远古时期渤海西岸的海岸线。由于冰川期的影响,地面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海进和海退,在距今五六千年时发生的海退之后,天津一带地面上升,渐渐成陆。
  •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本书是作者借游记的形式谈城市景观、谈文化发展、谈历史故事、谈古典音乐等等。书中不仅有美丽的欧洲图画和引人的历史,尤其是作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深刻见解十分丰满地表现出来。文字精当,晓畅易读。
  •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以崭新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民警丰富的内心世界,评论界人士指出,主人公是老百姓期望的有真性情的警察化身,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作者用率直的情感、崭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绮丽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警察的真实生活。《大罗山纪事》的整体行文风格是随笔和散文式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抽出来成为一篇独立的随笔或者散文。本书的成功首先是敢于讲真话,这是一本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多情的文笔,不仅给读者展示出了大罗山下绮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也展示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派出所民警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热门推荐
  • 周易管理日志

    周易管理日志

    《周易》如何与管理结合起来?它的阴阳统一理念能为我们管理企业、领导员工带来怎样的指导?“亢龙有悔”、“道大行也”这样富有深意的文字,如何让它在实际管理中产生作用?一本通常被用来进行占卜和作为风水本源的书,又如何对管理者有所帮助?
  • 恋上搞怪保镖妃

    恋上搞怪保镖妃

    意外的穿越,来到这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历史时代,正义如她,看到被人追杀的完美王爷,挺身而出,把人带了就跑……聪明如她,为了自己的生计,‘救’下王爷之后,拍拍王爷的肩膀:“小子,以后我来保护你!”……一次出游,独自游走于幽林,却被土匪追赶,正想出手,谁料想一个丫头突然拉着他就跑,奇形怪状的衣服,幼稚的举止,还大言不惭的叫他‘小子’!!!好吧,被保护就被保护吧,可是,为什么每次到最后都是他在保护她呢……?
  • 花间落:遇到古代王爷

    花间落:遇到古代王爷

    现代花痴女黄晓暖遇到古代为寻找心上人的灵魂,穿越了千年,来到现世的温柔王爷,两人之间摩擦爱的火花,虽然中间经历坎坷不断,但最终两人牵手的故事。
  • 狂野盗贼

    狂野盗贼

    鲜血洒满大地,众神从空中陨落。这是一个崇尚正面的盗贼成神之路。“我会用手中的两把剑教你怎样做人。”——克瑞斯
  • 《歆歆向荣》

    《歆歆向荣》

    在我的人生观中,爱需要的是不松手,而不是放手。—荣邵凡我喜欢她,但是这不关她的事,我为什么要怪她呢。—乔振宇我之所以会放下个性,放下骄傲,放下追求,都是因为那个我值得放下一切的人。一叶歆婷
  • 武战皇途

    武战皇途

    天玄大陆,万族林立,武道昌盛,强者为尊。一位少年自地球而来,身具混沌天体,手执通天神物,穿梭虚空,逆乱阴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且看林昊轩如何在这大千世界武动乾坤,主宰浮沉,谱写出一段不朽神话!
  • TFBOYS爱的秘密

    TFBOYS爱的秘密

    青春需要磨难,爱情需要困难。完美的爱情不常见,因为太少了。坚固的爱,需磨,需离,需恨,需信任......为何我们要等到情同陌路了,才知挽留;才懂爱情;才去珍惜;才甘流言;才服命运;才愿相信,你是唯一。
  • 凌天邪仙

    凌天邪仙

    逍遥颠,极乐风众人痴,苦难寻我本破乞丐,但求丰衣足食把命保;却不曾想偶遇高人,指点迷津助我战天下
  • 我想我真的爱你

    我想我真的爱你

    女汉子与吃货的结合体,安静内向的师院男,奇葩招数狠倒追,各种搞笑无下限。活泼霸道的她如何把安静内敛的他收入囊中?莫非是夹在臂弯中直接抱走还是不顾节操的果断压到?
  • 豪门娇妻难逃

    豪门娇妻难逃

    忘了她?没关系;爱上别人?不要紧;首席,不管你如何挣扎,永远都是她夏小米最最亲爱的老公,她的脸让你难以忘怀,她的身体让你欲罢不能,她的名字,早已深刻在你的心里。所以还挣扎什么呢?乖乖过来沦陷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