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1800000032

第32章 佛教(3)

大约在公元1世纪时,佛教便分化成大乘佛教(theGreaterVehicle;Mahayana)和小乘佛教(theLesserVehicle;Theravada)。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乘是大道,小乘即小道,指佛教所说的修行方法、途径或教说。大乘佛教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度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比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盘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对此,“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他们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从分布情况来看,传入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越南等地的北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而传入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都是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乘佛教更具有宗教色彩。

大乘佛教把佛教完全宗教化和神圣化,使佛教更具有精神统治的力量。释迦牟尼最初创立的原始佛教,除了业报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具有宗教色彩外,其他主要理论的宗教化程度不高,如小乘佛教就不承认有一个宇宙的最高主宰。释迦牟尼临死时,并未要求他的弟子去依佛依神,而是嘱咐他们要依法、依自己。因此,释迦死后,小乘佛教并没有把他奉为神,而只把他奉为教祖或传教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却把释迦牟尼神化为如来佛,把他看成是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大慈大悲、全智全能的最高人格神,并为他编造出许多神奇的故事。不仅如此,大乘佛教还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还有无数的佛,并把这些佛也加以神化。佛教有了神,就更具有精神统治的力量了。

第二,在佛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方面,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加彻底。

在小乘佛教理论中,为了论证世界是刹那生灭的过程的现象,把物质分析为一些微小元素,认为一切现实的物质和精神,都是这种微粒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合成的,从而说明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这样世界上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

大乘佛教却不满足这种论证的方法,认为这样说尽管大的事物不存在了,但小元素还可能被认为是真实的,因此,他们就加以补充和改造。在世纪时,印度的两个佛教思想家龙树(Nagarjund)和提婆(Deva),创立了大乘佛教的最初一个派别——空宗,提出了“空”的学说,论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到了公元四五世纪,无着(AsaAga)和世亲(Vasubandhu)创立了大乘佛教的另一个派别——有宗(即瑜伽行派,法相宗),此派认为应该把“空”和“有”结合起来,把现实世界和人世现象看成是空的,把超世间的绝对精神和佛性看做是永恒的和真实的。这是为佛教所宣扬的没有痛苦的最高精神境界——涅盘世界的存在,寻找理论根据。有宗的这种理论,实质上并没有改变空宗的基本精神。事实上离开了所谓的涅盘世界,仍然是绝对的空。所以,无论是有宗还是空宗,它们比起小乘佛教的微小元素说,更有利于诱导人们到虚幻的精神世界中去寻求安慰,从而促使人们不去追求现实的利益。

第三,在宗教的实践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诱惑力。

小乘佛教只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修行的最高目的是达到阿罗汉。当人们达到这一目的时,就能去掉一切烦恼,进入不再生死轮回的涅盘境界。

大乘佛教则更进一步,不局限于个人的修行,而主张普度众生。它极力宣扬大慈大悲,把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佛国净土)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认为成佛后就能进人这一永生幸福的极乐世界。大乘佛教设计的这个极乐世界的天国,既无生死轮回之苦,还能享受天国荣华富贵的生活,这比起小乘佛教来,更具有诱人的力量。特别是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说,对佛教徒来说,还具有一种“利他主义”的精神吸引力。

第四,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世俗的性质,因此也更容易推广。

在修行方式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小乘佛教认为,要实现修行的理想,就必须出家,并要求过严格的禁欲生活,这显然对佛教的推广与普及不利。

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指立下宏大誓愿,要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行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信徒。这种在家的信徒不必遵守严格的禁欲生活,而且可以照常从事各自原有的职业,只要求他们做布施的功德。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方法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盘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度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大乘佛教的产生,标志着佛教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新阶段。

六、藏传佛教

1.藏传佛教的形成和活佛转世

藏传佛教是北传佛教的一支,俗称喇嘛教,发源于中国西藏地区,它是在公元8世纪中叶时,由印度传入的密教与汉族地区传入的大乘佛教,以及西藏本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相结合的产物。藏传佛教的真正崛起,是在元朝建立后,在元统治者和西藏统治者扶植下逐渐形成的。它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基础。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怫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

15世纪初,宗喀巴(1357-1419,本名“罗桑扎巴”)创立了格鲁教派(俗称黄教,因僧人戴黄色僧帽而得名)。黄教主张僧侣严守戒律,独身不娶,脱离农事,严格遵守寺院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特别强调轮回转世说,并建立了活佛转世系统。黄教于16世纪中叶正式实行活佛转世制度。

活佛是一种具有特殊身份的僧人,意为神的化身。由于黄教禁止僧人娶妻生子,全靠活佛转世来解决寺院集团领袖人物的继承问题。活佛在等级上有大中小之分,因此活佛在数量上是很多的,转世系统也不少,但一般都分属两大系统。以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为一系统。1546年,一个年仅4岁的贵族幼童索南嘉措,被作为活佛根敦嘉措死后的转世灵童迎进哲蚌寺,成为转世活佛,以后又被迎人青海的仰华寺,被尊奉为达赖喇嘛。达赖是蒙古语大海之意,喇嘛是藏语大师之意,达赖喇嘛意为“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大师”,达赖喇嘛的名号就由此开始。索南嘉措称达赖三世,前两世活佛被追尊为一世达赖(根敦朱巴)和二世达赖(根敦嘉措)。当今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为第14世。

另一活佛转世系统是班禅转世系统,是从扎什伦布寺寺主洛桑却吉坚赞开始的。洛桑却吉坚赞称第四世班禅,因他对格鲁派开辟基业有功勋,故尊称为班禅。班是梵文班智达(pandita)的略称,意为博学之士;禅是藏语,意为大。班禅二字合起来意为大班智达,即大学者,原为后藏(今日喀则地区)一带对佛学知识渊博的高僧的尊称。17世纪初,日喀则着名黄教寺院扎什伦布寺寺主洛桑却吉坚赞是当时黄教领袖,因精通佛学而被人尊称为班禅。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领袖固始汗消灭与黄教为敌的藏巴汗,在西藏建立地方政权。清顺治二年(1645年),固始汗在洛桑却吉坚赞原有班禅尊称的基础上赠给他“班禅博克多”的称号(博克多,蒙语对智勇兼备人物的尊称)。康熙元年(1662年),洛桑却吉坚赞圆寂,他的弟子、黄教另一领袖达赖五世为他寻找转世“灵童”,从此黄教建立了班禅活佛系统。为了建立班禅转世系统,也追认了以前三世的活佛为班禅一世、二世和三世。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班禅时的正式封号是“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从此,班禅这一封号就成为班禅系统的专用名称。班禅活佛在西藏佛教界中,被认为是无量寿佛的转世。当今班禅额尔德尼·坚赞诺布为第11世。达赖是三大寺系统的最大活佛,班禅是扎什伦布寺系统的最大活佛。

活佛转世系统形成后,经过一系列的历史演变,最终形成了以“金瓶掣签”认定活佛转世灵童的制度。在历史上,大活佛转世灵童的认定存在着诸多弊端,转世活佛往往是由“吹忠”(即护法喇嘛)作法降神祷问指定,于是贿赂吹忠、假托神言、任意妄指之风盛行,转世灵童多出自王公贵族之家或出自族属姻娅,一些上层贵族或大喇嘛乘机操纵了宗教大权。更为甚者,噶举派红帽系十世活佛借故要分扎什伦布寺的财产,失败后竟勾引廓尔喀入侵后藏,危及国家、百姓安全。面对大活佛转世灵童最后认定中的这些弊端,清高宗接受西藏地方僧俗界“立定法制”、“垂之久远”的请求,在派遣官兵击退廓尔喀入侵之后,谕令进藏官员筹议善后章程。1793年乾隆帝正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设立金瓶掣签制度。该章程第一条明确规定:“大皇帝为求黄教得到兴隆,特赐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选派真正有学问的活佛,祈祷七日,然后由各呼图克图①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像前正式拈定”;认定达赖、班禅灵童时,“亦须将他们的名字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签牌上,同样进行。”至此,“金瓶掣签”制度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金瓶掣签制度确认了班禅转世灵童的产生办法,即按宗教仪轨,由有关寺院和地方政府寻访灵童,再对访到的众灵童逐一筛选,将被确定下来的灵童人选的灵异情况等禀报皇帝,请求准予“金瓶掣签”认定。皇帝恩准后方可择日在释迦牟尼像前由驻藏大臣主持掣签,认定转世灵童。而后由驻藏大臣上奏皇帝,请求任命。皇帝批准后,由中央政府派大员前往看视并主持坐床大典。“金瓶掣签”是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王朝为“整治流弊”、“护卫黄教”、使活佛转世制度得到必要的整顿而制定的须“万世遵循”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制度。它符合宗教仪轨,体现了释迦牟尼的“法断”,同时还有助于杜绝营私作假的流弊、弘扬正法、避免纷争。

至此,“金瓶掣签”成为一项必须遵守的国家法规和宗教仪轨。它对于顺利实现宗教权力的传承和延续、对于维护西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保证中央政府在活佛转世问题上的最高权威,均具有重大意义。

“金瓶掣签”制度形成后,掣签大权一直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形式或细节后来有所变通,但活佛转世,尤其是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批准,否则即视为非法已成定例。民国时期,内乱频仍,外患不绝,中央政府孱弱,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仍是由中央政府册封的。七世、八世班禅转世灵童及九世、十世、十一世达赖转世灵童均由中央政府主持金瓶掣签认定。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及其他诸多因素的作用,九世班禅转世灵童是免于掣签确认的,但仍是经中央政府特许的。无论是否掣签,最后决定权在中央,其他任何人均无权决定。

2.藏传佛教的神只和教义

藏传佛教的神只是既分等级,又分境界的。神分为两类,即善神和恶神,其中又分成许多小类。在第一等级的神只中有两种菩萨,一种是已经达到涅盘的菩萨(如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等另一种是已经得道但尚未进入涅盘的菩萨,包括凶神、怪神与鬼等等。此外,藏传佛教又把神灵系统归入上、中、下三界之中。上界即涅盘境界,是指意念上达到了完全“空”和绝对的“静”,神的精神就发端于此。中界是由阿弥陀佛主宰的天堂,是进人上界的一个中间站,一些小菩萨就在此界中等待进入上界。下界是可感觉到的世俗世界,人和动物生息于此。他们认为菩萨有时也下凡来生活于这个世俗世界之中。

藏传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世俗的人的灵魂,为了摆脱“投生”的循环和物质生活及肉体的束缚,将进行不断的斗争;又竭力宣扬大劫(世界在一定时间内要毁灭)将至、一切无常、因果业报、轮回转生与修行解脱等大乘佛教教义,并把这套理论运用在简单通俗的诵咒祈祷方面。为了实施这一教义,藏传佛教要求人们放弃一切人世间的享受和生活的欢乐,无条件地实行藏传佛教的仪式,绝对顺从被神化了的达赖和班禅,遵守一切教令。藏传佛教并特别告诫人们,如果不克制感情世界的诱惑,最终将要陷入地狱,遭受各种苦刑,或者投生为牲畜。藏传佛教教义特征为:大小乘佛教兼学,显密双修,见行并重,并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点。传承各异、仪轨复杂,是藏传佛教有别于汉地佛教的一个显着特点。

在藏传佛教的神秘活动中,包含着浓厚的原始巫术的内容,他们发明的祈祷轮(经轮),就是佛教神秘主义和巫术结合的产物。经轮是藏传佛教地区最常见的宗教器物之一,几乎是无处不有。

在西藏,经轮有两种,大的叫嘛呢桶,小的叫嘛呢轮。嘛呢轮一般放置在寺院的屋檐或走廊,它们成排直立着,高有一至二米,材料是木材或铜,木制的一般为红色。嘛呢桶上面都刻写着六字真言,外边有木框,上下有轴,用手轻推就可以转动。这些桶都是空心的,里面还装有经卷。藏传佛教认为,信徒用手把经轮转动一圈,就表示把经咒念了一遍,不过在转动时,必须要按顺时针方向。

(第二节)当代世界佛教

近现代以来,佛教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国外宗教机构统计,截至2006年,世界佛教徒约有3.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8%,其中95%在亚洲。

一、当代亚洲佛教

亚洲是佛教的诞生地,目前仍为佛教徒最为集中的地方,历史上形成的南北两传佛教的传统及其影响区域,也一直沿袭至今。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

    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

    本书首次从中国历史发展整体上,对历代政权的伊斯兰教政策进行了大跨度的系统研究,依时间顺序阐述了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伊斯兰教与政治的关系,尤其是明末清初以来伊斯兰教与西北地区社会安定的密切关系。
热门推荐
  • 时间线限

    时间线限

    在读大学生,初中辍学生,闺蜜,还是普通朋友?不同的人生轨迹,交叉点的火花,是燃尽友谊,透支信任,还是互相支持,绽放青春烟花?
  • 奋发图强(中华美德)

    奋发图强(中华美德)

    “奋发图强”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振作精神,以求强盛。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中华美德”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奋发图强”为其中的一种。本书很好的选用了大量的好诗词句,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希望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成功。
  • 陨龙纪

    陨龙纪

    武道铭言。顺成人,逆成仙总在世间颠倒颠看一个孱弱少年如何在这芸芸众生中杀出重围,成就一个武力通玄,踏破诸天,刀斩轮回,灭世间法纪,逆转天道永恒不朽的传奇!!叶孤寒,人设诗白衣胜雪叶孤寒,一剑凌天为帝君,悬酒高饮红颜论,享世无双至尊人。【本书两更,每日上午十二点,六点更新一章,请自行留意】【新人新作,特求大家帮忙推荐鼓励支持】
  • 高傲小姐闪闪爱

    高傲小姐闪闪爱

    情景一省略了情景二:某男在一次酒会上看到他养了三年的小丫头回来了,却带着一个陌生男子,笑着和他打招呼:叶少,好久.......不见!”某男笑了:"薇儿,你这是......惩罚我吗?”某女没有回答,转身带着陌生男子走开了,可她没看到,某男在她转身的时候就留下了眼泪!她上官思薇是上官家的千金,是红三代的表妹,哥哥常年在部队,没时间照顾她,就托付给他的5个最铁的哥们G市五少,可渐渐地上官思薇喜欢上了这辈子都不可能的男人,却不知......有人在她的温柔中无法自拔!她设置了一场爱的阴谋,自己却深陷其中。读者们,欢迎加我们云家官方小屋群:667324309。新书《薇儿,你等我》
  • 诡案罪1:离奇致命凶杀案

    诡案罪1:离奇致命凶杀案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女老板买凶杀人案”“猴子杀人案”“错乱的凶杀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战火联营

    战火联营

    狼烟烽火,无数的英灵为了国家埋在了厚土之下,在这里让我们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一个不一样的军人
  • 穿越千年之前世今生

    穿越千年之前世今生

    如果你生命中有让你后悔的事情,如果你后悔的事情有办法挽回,如果挽回的代价是以命抵命,那么,你愿意么?有那么一个人,她做了太多错事,已经无法挽回,岁月的长河里诅咒带着她经历了生生世世,一千多年的岁月,她能否改变原本已经注定的命运……
  • 父亲的人生课

    父亲的人生课

    本书囊括了洛克菲勒、摩根、罗杰斯、巴菲特这四位杰出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生活、工作、学习、世界观、金钱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优秀的表现,让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但教会孩子“谋生”,而且教会他们“经营”人生、“投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
  • 驱星

    驱星

    小的没有什么地位,只是被皇帝捡回的落难皇子而已。地位尴尬,还有一只皇后和一群皇子,等着捅小的刀子。小的也没有什么天赋,千百万年难遇的至阴之体而已。任何阴性的药材,小的吃了,身体倍儿棒,还能涨修为。我既生在帝王家,他年登顶会凌云!这是一部落魄皇子的成长史。登顶,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 特种兵归来:注定是传奇

    特种兵归来:注定是传奇

    中华大地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名下没有房产,却是很多房子的主人,别墅豪宅遍布各大城市;他们名下没有汽车,却拥有各类豪车随便开;他们有着不菲的收入;他们从不抛头露面,双手却染指了每个行业,但凡各大行业发生的每一次重大经济事件都有着他们的身影;他们是谁?!他们不是一个团体,他们像一个个小组,活跃在各自的专属领地,这些小组并不存在什么交集,也不知道除了他们还有人跟他们一样,高高在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三五成群,七八成伍,过着高尚而奢华的生活,经常出入高级会所及星级酒店,与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交集,但凡事都会有例外,而每一个例外就是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