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1800000004

第4章 导言(4)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除使用国家机器进行镇压外,还利用宗教麻痹、削弱劳动群众的斗争意识。古代的东方和中世纪的欧洲,许多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中都有强制信仰的宗教。国王常常自称为神的儿子或后裔,贵族也被认为有着神的血统,宣称他们都是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古代埃及的法老①自称为王国保护神——太阳神的儿子,统治权来自太阳神。日本神道教宣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他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即神统。在中世纪的欧洲,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天主教会和封建国家相互勾结,维护封建统治;教会又在国家支持下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教会广设苛捐杂税,征集捐献,出卖神职、“圣物”、“圣骸”以及赎罪券等,残酷剥削教徒群众,教会的上层分子则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中国尽管没有国教,但是,佛教和道教都曾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和利用,成为封建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势力。

由于信教群众的层次复杂,不同层次的宗教徒,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同非宗教徒一样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同一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和非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差异,却可以有相同的政治和经济要求,而不同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共同之处,但由于自身的利害关系,又往往有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因而在信仰内容上出现差异,有些甚至成为神学异端。由于中世纪欧洲的一切社会意识形态都囊括在神学之中,“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对于完全由宗教培育起来的群众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①欧洲中世纪的所有农民运动都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这是因为在宗教的天国憧憬中,寄托着群众的社会理想。16世纪的宗教改革,向平民运动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以闵采尔为代表的德国农民战争领袖就利用这一武器来反对诸侯、贵族和僧侣。在中国,东汉时期黄巾起义③的领袖们创立了太平道,按《太平经》的思想宣传和组织农民起义。早期道教也发挥着联络群众、团结群众的纽带作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同样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战争的领袖,德意志农民和城市平民的宗教改革家。

的旗帜。当然,即使起义人民利用宗教作为革命运动的旗帜,也仍然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这已为历史所证实。

在人类的文化知识活动领域中,宗教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科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社会的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大多表现为巫术、神话或者宗教观念的形式,表现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则有赞歌、娱神的音乐舞蹈以及表现宗教的绘画或雕刻等。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艺术杰作大多是神殿、陵墓和纪念堂等。在这类文化中,宗教的和世俗的精神互相交织在一起。

中世纪的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那时,“科学只是教会的恭顺的婢女,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因此根本就不是科学。”中世纪的教会对欧洲科学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在基督教会内,哥白尼②、伽利略③、培根等不顾教会当局的反对,在研究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近代资产阶级为摆脱宗教对科学的束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但即使在唯心主义经院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经院哲学内部的论战对欧洲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也起过重要作用。反经院哲学的基督教神秘主义派别的积极思想对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也曾发生过直接的影响。即使经院哲学本身,其中也包含着某些积极因素,在以理性论证宗教信仰时,树立了宗教信仰的对立面——理性的权威。欧洲哲学正是通过这些曲折的斗争过程才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宗教和其他形式的意识形态相结合而产生的宗教文学、宗教音乐、宗教美术、宗教建筑等,作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史的财富。

在各民族的历史上,宗教曾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科技、道德、风俗以及生活方式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道教徒为寻求“道法自然”,在探索方术中,客观上对医学、化学和天文学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周易参同契》是公认的炼丹史上最古的着作,《真元妙道要略》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实验。至于道教教义对中医理论的发展,道教修炼对养生、治病的功效,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中国西北和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与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规范和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西北有十个少数民族几乎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虽是外来宗教,但自传入后,既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又保持其原有的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在医药学、天文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藏族的佛教文化是藏族民族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它对西藏的医学、历法、文学、工艺美术、雕刻绘画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布达拉宫和塔尔寺等是建筑史上的杰作。藏历以佛教密宗所传的历法为主,用干支纪年与汉族地区相同,正确记录了农业节气的变化。基督教传人中国后,曾有过被殖民主义者用作侵略工具的历史,但它对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如建立医院,开设学校,提倡男女平等,出版报刊、图书等等,在客观上都起了一定作用。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提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对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呢?

马克思这段话写于1844年,正是欧洲大革命的前夜,当时的德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尚处于封建贵族的统治之下,黑暗腐朽,阶级对立十分尖锐,封建统治者在穷途末路之时对劳动人民的压迫更加残酷。与此同时,各个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疯狂地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铁蹄之下是底层民众的痛苦呻吟,而其国家内部亦是矛盾重重,世风日下,一切社会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被压迫、被奴役的苦难民众,以及悲观厌世、没有精神自由的中产阶级,在没有找到改变命运的根本方法之前,只能祈祷上天,幻想冥冥之中的神灵拯救世界、解除苦难,以此寻求慰藉与解脱,得到一份精神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确实具有了“鸦片”的效用,成了无情世界的感情寄托,起到了暂时安慰的作用。马克思正是在此背景下写下了这段带有感情色彩的着名论断。我们理解一段话,如果离开了它的时代背景,断章取义,结论往往偏颇或谬误。另外马克思所说的“鸦片”与我们认识的毒品不是一个含义。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鸦片是药用镇痛剂,医生对患者无计可施时,就拿鸦片来缓解病人的痛苦。穷人是用不起它的,痛苦不堪时只好转向宗教,以求解脱,所以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中国人对鸦片有着特殊的痛苦经历。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屈辱的一页。今天毒品又卷土重来,给社会、家庭以极大危害,人们谈毒色变,把它视为亡国亡族的毒魔,恨之惧之。如果以此情绪理解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所说的“鸦片”,既曲解了“鸦片”的真正含义,对宗教也是极不公平的。其实,在马克思下此断言之前就有不少学者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这反映出宗教的一个客观现象,也是它的社会作用。但是“作用”与“本质”是两个不能混淆的概念,功能是事物本质的体现,由本质所决定。但不同本质的事物可以有相同的功能,对人民起麻醉作用的事物也不只宗教一种。“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不是对宗教的科学定义。宗教在特定时期有鸦片的麻醉功能,但它不是鸦片。

三、学习世界民族与宗教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们了解国际问题的背景,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许多国际事件和国内问题都与民族宗教矛盾紧密相联,都有着深刻的民族与宗教背景。从大的方面来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之间的关系。因此,不了解、不研究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就不可能深刻认识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和一国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国际政治格局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只有站在国际政治的高度,才能对复杂的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做出清醒的分析。

第二,有利于我们开展国际交流。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曾长期处在一种闭目塞听的状态,对世界上的事情知之甚少,对于世界民族与宗教尤其是世界民族情况所知更少。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贸易的扩大,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增多,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日益频繁,广大群众要求了解世界的愿望也更加迫切。有关世界民族与宗教基本情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以加深对世界各族人民的了解和友好情谊。世界各族人民在了解我们,我们更需要了解他们。

对世界民族与宗教的了解,是我们开展对外联络,扩大经济贸易,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提。

第三,有利于吸取外国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汉族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6%。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却占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64%,而且大多聚居在陆地的边疆地区,长达约1.9万公里的边境线,分布着123个边境县,约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国外的相同民族比邻而居。中国也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年历史,现在中国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3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600余座。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1700多年历史,中国现有道教宫观1500余座,乾道、坤道5万余人。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为中国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中的群众所信仰。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800万,现有清真寺3万余座,伊玛目、阿訇4万余人。天主教自公元7世纪起几度传入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天主教徒约400万人,教职人员约4000人,教堂、会所4600余座。基督教(新教)于公元19世纪初传人中国,并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基督徒约1000万人,教牧传道人员1.8万余人,教堂1.2万余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2.5万余处。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马列主义民族宗教问题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解决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各项具体政策,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也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民族宗教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民族宗教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了解和研究世界上多民族国家处理国内民族与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至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分裂在民族关系方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也应从理论上予以探讨和总结。

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什么是种族?谈谈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宗教?宗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宗教与邪教的区别是什么?

4.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区别是什么?

5.如何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6.学习世界民族与宗教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开启的禅

    开启的禅

    世间纯朴而简单的真谛,人生清澈而明净的观察,乱世安顿身心的最好读物,献给都市忙碌一族的生活禅。你以为,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假如,你仅仅是个过客呢?你以为,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相。假如,你仅仅是被眼睛和心欺骗了呢?你以为,自己的需要都是合理的。假如,你仅仅是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呢?放空自我,放下判断,只是静静地倾听和感悟——大山深处,老禅师给他的小香炉讲故事……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热门推荐
  • 中国史一本通

    中国史一本通

    《中国史一本通》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一百九十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同时,我们力求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都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选取了相关的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让读者真实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中国史一本通》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的课外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 十月围城前传

    十月围城前传

    本作品由陈可辛“人人电影”授权改编,改编作者:雪地粽子(周蓓)。200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每个人心中一座城——《十月围城前传》是一曲十里长街血腥厮杀前的悲壮序歌是基于人性本身的一段挣扎探途是镜头语言向文学语言转换的一趟奇异冒险是取材于电影却又不同于电影的一次灵魂偷渡
  • 北笙莲国可有雪

    北笙莲国可有雪

    他是莲国屡立战功的将军也是当今帝王的亲手足摄政王;她是十莲门中一朵修炼百年的莲花妖;她初遇他时正逢他在亭中横笛,他说“小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盛世太平的天下”他与她的感情又会朝何处发展呢?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诗人说:一花一世界。佛家讲:一叶一菩提。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了生命的真谛。“智慧背囊”,盛满的是人生的智慧,作文素材的宝藏。走进“智慧背囊”,走进智慧的闪亮,走进心灵的清香。一本以故事来诠释人生、社会、成败、亲情、财富、心灵、幸福等主题的书,短小精悍,滴水藏海,将许多人生哲理以最简单、最质朴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直抵心灵,开启智慧。开启少年神奇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树立朴素的道德观。
  • 英语PARTY——英美谚语竞技场

    英语PARTY——英美谚语竞技场

    本套书籍带你领略英语世界风景,感悟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英语学习。
  • 风雨清城

    风雨清城

    对于一个人,一个少年人,一个内心平静,表面躁动的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人来说,如何在清淡如水的日子里添加一些甜的、酸的,抑或是辣的、苦的滋味,确实一个值得去思考,然后去创造的事情。
  •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为什么有的人光彩照人,有的人却委靡不振?为什么有的人人见人爱,而有的人却人见人嫌?为什么有的人路路畅通、事事顺利,而有的人却时时遇堵、事事碰壁?秘密是气场!气场决定心态,气场影响形象,气场左右成败,气场改变命运。气场来自你的身体与心灵,是一个人散发出的一种能量。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时每刻都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的命运。你的气场是由你的精神创造的,你的命运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气场与内心相互支撑,相互映射,塑造一个强大的自我。
  • 邪皇的无双娘子

    邪皇的无双娘子

    离奇的穿越,双重的身份,身负母妃的仇恨,却不得不游走在两个国家和多个男人之间的斗争之中,受伤过,受宠过,最后该何去何从.....
  • 魔匠师

    魔匠师

    修炼魔法成为法师?不不不,我修炼魔法是为了强健的体魄。别人吸收魔法元素可以用来施展魔法,而我吸收魔法元素却只能改造身体。那你用什么战斗?有枪有剑还用魔法?笑谈。
  • 重生之翡翠巅峰

    重生之翡翠巅峰

    她被人嘲笑、奚落、鄙视,连她最爱的人也厌恶她,最后她终于崩溃怨恨而死。第二天清晨她却无意穿到了一个娇滴滴的小美人身上。还无意得到了透视技能。她决定抛弃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暂且看她如何重新迎接新生活,迎接她的爱情,迎接她的翡翠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