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1900000018

第18章 元代虎丘禅系的弘传(6)

示众:汝诸人只是不肯信自己是佛,向外驰求,无个放身命处。如今听我说法、时中礼佛、看经坐禅、持戒作福,是向外驰求也。何况贪名逐利,淫声爱色,而不唤作向外驰求耶?要得不向外驰求,便请廻光一照,和自己也无。自己既无,便无我无你,无佛无众生,无禅无戒,无罪无福,无名利,无声色,无生无死,空落落的,无一物为障为碍,然后随缘应用,任运过时,天上人间,无不自在。

在这里,元长不但要求学人自信,而且指出了说法、礼佛、持戒、坐禅等一切修为,皆是向外驰求。只有把一切外境褫夺干净,乃至连学人自己这个臭皮囊也要彻底抛弃,才能真正获得无人我、无是非差别、一切平等的境界。

要实现这样的境界,自然要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努力才行。因而,针对丛林中学道初见一线明便浅尝辄止的现象,元长给了他们大力的提撕。他向这类学人指出:只有找到“本命元辰”,才能安歇。元长在《示悟侍者》中,曾拳拳指出“涅盘心易晓,差别智难明”,哪怕是“离四句,绝百非,人得一切,透得一切,犹是教乘边事,未是衲僧本分事。另在《示瑛禅人》中,元长还这样说过:

参禅人做工夫无别事,只要知个本命元辰下落处。知得自己,辨得他人,山河大地,世出世间,—尽知下落,瞒你一星子不得,唤作智眼洞明,心行处灭。然后回身转步,建大法幢,现出三头六臂、七纵八横,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拈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杀得人,活得人,金刚王宝剑寒凛凛地,唤作临济下儿孙,不为分外。

显然,元长这里所说的“本命元辰”,便是指参禅中究竟解脱的境界。参禅学人也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地,才可以透脱自在,然后建立法幢,卷舒自如,接引后人。

随机接人,圆融禅密。在接机度人方面,元长颇具唐五代以前禅师的风度,他的机锋用语干净利落,不似南宋以后禅师的开示语那般动辄十转或数十转,显得百般拖泥带水。在此,我们姑且看看他下面的三则接机语。

僧问:“如何是露地白牛?”师云:“草里卧。”进云:“什么人得骑?”师云:

“无髭须胡子。”进云:“三身中那一身说法?”师云:“卖油婆子水桄头。”进云:“德山棒,临济喝,意旨如何?”师云:“恶人先做大。”进云:“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无力竖拳头。”乃拈拄杖云:“举不顾,即差互。”卓一下,“拟思量,何劫悟?”下座。

因僧来参,乃问:“甚处人?”僧云:“浙西。”师云:“此间无饭吃,来做什么?”僧云:“来求和尚佛法。”师唤僧近前,僧近前。师打一掌,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呆子,拳头也不识。”

因俗官见猫儿,问云:“猫儿吃肉否?”师云:“不吃肉,只吃老鼠。”官云:“善知识如何容得他?”师云:“教官人莫来不得。”

在第一则接机语中,尽管对机出现了五转的现象,但元长毕竟能够于寻常句下藏机锋,给人解粘去缚也爽利透脱。对其中的“露地白牛”之问,元长答以“草里卧”,似乎暗示了平常心是道;而“无髭须胡子”3;的答话,显然是无中生有、反常合道之语;至于“卖油婆子水梳头”,似乎击中了抛弃自性、向外驰求者的要害;“恶人先做大”影射了凌厉快捷的机锋;至于“无力竖拳头”,则体现了元长寻常句下藏机锋的禅教特色。第二则接机语则紧扣行脚禅僧的来历发问,而在学人如实回答了来处之后,元长则以“此间无饭吃”去褫夺其执“实”的偏颇。待到学人表明前来求取佛法的目的之后,元长施展了临济作风,让学人近前,当即给了他一掌,然后紧紧追问其“会么”。当学人说出“不会”时,元长的一语“拳头也不识”,又将学人从奇特的机锋导人平常的境地之中。第三则接机语是针对在家官吏的,充分展示了元长随物赋形的禅教艺术。其中,俗官的发问本来就十分挑剔,他那“猫儿吃肉否”,无疑是在明知故问。而元长巧妙地用“不吃肉,只吃老鼠”来接引,显然也是回敬有余,且为后面的接引机语埋下了伏笔。当俗官还在世法中纠缠,提出“善知识如何容得他”时,元长的“教官人莫来不得”一语,正好反扣在俗官身上,让他反躬自省,从而察觉到自身未除的种种俗气。在元长的语录中,像这样精湛的接机语还能找到不少,这些恰好是南宋以后禅师语录中鲜见的精华。

在对佛门其他宗派的圆融方面,早在明本时便提出了“四宗一致”的主张。到了元长这里,他并没有进一步去继续强调四宗一致,但为了调融与占统治地位的密宗之间的冲突,为禅宗的弘传赢得一定的空间,他提出了禅密圆融的主张。他在《示首仁大师》中,提出了“秘密一宗,显诸佛不传之旨,阐上上大乘之教,故能人凡入圣,人一切国土而无所入,于诸境界亦无所碍”的看法。接着,元长站在“理”与“事”的角度,对禅与密两家的关系做了论述:

你若打理窟上不破,事上便不明。事上既不明,诸法皆有滞。诸法既有滞,持咒观想皆是虚妄着。唤作法身佛得么?唤作无等咒得么?唤作大慈悲、大愤怒、大解脱、大自在得么?且道如今作么生?你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自然虚而灵、寂而妙。若有毫发许本末言之者,皆为自欺。随缘着衣吃饭,任运快乐无忧,不与凡圣同缠,超然名之曰祖。如上说的,即非密也;密在汝边,已是说了。

在这里,元长认为,如果在“理”上不打破执着,那么在“事”上就不明用处了,如此则密宗修持中盲目的持咒、观想均成了妄执。假如在“理”上突破了,达到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的境界,则自然“虚而灵、寂而妙”了,也就可以“随缘着衣吃饭,任运快乐无忧”了。如此看来,与其说元长在调融禅密之间的关系,倒不如说他是在融密入禅之中,密宗对事相的种种执着在这里被他彻底打碎了。最终的“如上说的,即非密也;密在汝边,已是说了”,实质上只是就佛法的“言”与“义”、“能诠”与“所诠”的关系来阐述的。可见,元长尽管提出了禅密圆融的主张,但他对密法的表述毕竟还是隔靴搔痒,这也说明他作为禅师的本位并无丝毫改变,而他的这一主张提出,也不过是为了缓和禅密之间的矛盾而已。

尽管元长对密宗的认识比较片面,但平心而论,他还是能够正确地对待密宗的,他已经把密宗看作与禅法等同的一个宗派。在《示塔儿麻失猁大师》中,元长表述了他的这一思想。他说:

云门“普”、赵州“无”、德山“棒”、临济“喝”,与你寻常想的佛、持的咒同焉不同焉?同则禅分五宗,教分五教;不同则总是释迦老子儿孙,何有彼此之异?到这里具眼始得,若不具眼,师家学者皆为瞎汉。无明常云:说的显个不说的,秘密作用处表个无作用处,思议境示个不思议境,不是秘密,只是显密不二。

在这里,元长并没有否认禅密之间的种种差异,他认为这一现象在佛门中很正常,即使在禅宗之中,也有五家之分。然而,尽管彼此存在差异,但毕竟都是“释迦老子儿孙”,这也就是说在究竟解脱的终极目标上,是禅密不二的。但从他的“说的显个不说的,秘密作用处表个无作用处,思议境示个不思议境,不是秘密,只是显密不二”中可以看出,元长对密宗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象上。因为,他把密法简单地看成为佛法中不可言诠的胜义谛了,因此也忽视了密宗一整套的教理与修行门径以及次第。

此外,元长在出尘参禅之前,早已濡染儒学,并在诸子百家方面广有涉猎,因而其开示语简洁得体,文采斐然。在他的语录中,收录了大量的偈颂文字,足以体现其文字技巧,即便是他寻常的开示语中,也往往出语成韵,意味隽永。比如他上堂中所开示的“黄叶任随流水去,白云从便人山来;寥寥岩畔三间屋,两片柴门竟日开”与“庄子能齐物,千岩无物齐;饥来吃麦饭,衣垢洗清溪”等,无非是信口占出的妙语。又如他对檀越楼氏的祭文,更是涉笔成趣、圆融世出世法的妙笔。

呜呼!生死哀乐,虽古之大圣人亦不能免。或谓佛以寂灭为乐,尚有哀耶?曰:从众以尽养生送死之道。今日临吾檀越之丧也,吾何为而不哀?尚飨!

全文惜墨如金,仅短短的五六十字,便把元长与楼氏清翁之间的关系给说出,同时也曲尽世出世法之情。如此妙笔,实同时代禅师中之所少有,足见元长出尘前的文化修养之深。

附录天如惟则的禅学思想

鉴于惟则的禅学思想,在明本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特地列为一个专题来讨论。

作为一位名噪一时的大禅师,惟则的着作在当世就已经付梓刊行,然而生平事迹流传至后世者却甚少。我们根据有限的材料,仅仅知道惟则号天如,俗姓谭,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至于惟则的出生年代,我们因不明其住世时间及其戒腊等,故而无法推断其出生及其得戒年代。仅在《师子林天如和尚语录》卷四,收有惟则的《水西原十首(并引)》,引言中有“至正丙戌,余年六十又一”云云。至正丙戌即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由此上推六十一年,则为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殆惟则于是年出生。至于惟则的寂年,有人认为是元顺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然遍稽相关文献,但载惟则于至正十四年接受元顺帝“佛心普济文慧大辩禅师”封号兼赐金镧法衣,并没有说他圆寂于是年。且惟则的大多文字均在他生前刊行,其中给他《狮子林天如和尚语录》作序的杨宗瑞、危素、李祁、远者图等人,均在款识处署明为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而应宜春比丘嗣谈之邀给惟则作《狮子林菩提正宗寺记》的欧阳玄,他在款识处署明作文年代为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也没有过多地涉及惟则的生平事迹。根据这篇《记》的文字内容来看,很像是惟则健在时所作,而且是镌字勒石,标榜于惟则所居寺院之中气而给惟则作序与记的作者,有的与惟则同乡(如欧阳玄、李祁等穴有的是有特殊因缘而作。他们中大多是显赫当时的达官,其中欧阳玄曾奉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元史列传六九》有传,有《圭斋文集》若干卷传于世。给《狮子林菩提正宗寺记》书写文字兼作《天如禅师语录序》的危素,在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官至为参知政事,事具《元史‘顺帝纪》。给《狮子林菩提正宗寺记》题写篆额的王余庆官至宣文阁授经郎,《狮子林天如和尚语录叙》的作者杨宗瑞官居国子司业……有如此多的达官贵人给他作文作序,这在惟则的生前显然是荣耀一时的。然而惟则死后声名消匿,乃至基本的生平事迹也无从稽考,即便是其门人嗣谈、善遇等,若不是依赖序文与题记,恐怕也会如同其他弟子一样湮没无闻,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后人深思的问题。

惟则的生前事迹,据欧阳玄的《狮子林菩提正宗寺记》所载江浙诸名山屡请主席,坚却不受,遁迹松江之九峰间十有二年,道价日振。”巾危素在《序文》中盛赞“昔中峰和尚倡道于杭之天目山,学者云集,既委世三十年,能任其付授之重,守其责望之言,莛光铲釆久而愈章,杰然而独立者,吾庐陵天如则禅师也”之后,也仅仅说了“师既承密印,诸大方争聘之,遂隐于吴门狮子林,一室卧云,泊然无意于当世。然四方之欲求其道者,惟禅师是归,故其言不待结集而盛行于时,其徒善遇稍录为七卷,天台宗沙门炬师以其可以启悟来学,乃刻之以传。”另外,在惟则的《语录》中,也仅仅提到了他曾师承明本的因缘,其得道开悟应与明本的提拶直接相关。惟则的着作颇多,他曾注《愣严》集唐宋之九解,附以补注,即《楞严经会解》二十卷;又造《楞严经圆通疏》十卷;复穷究天台永明之教旨,兼弘净土教,着《净土或问》,破除净土教之疑惑,策进修行;此外,还有《禅宗语录》、《十法界图说》等着述。

惟则的禅学思想比较复杂,他在禅法上承继了明本看“无”字话头的传统,但又吸收了华严与天台思想,而在具体的修行中又强调念佛法门,实在驳杂得很。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往事百语(一)

    往事百语(一)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伊斯兰知识问答

    伊斯兰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伊斯兰的知识,内容涵盖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教信仰、教义,以及宗教经典《古兰经》,圣训学,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宗教节日。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做人需要佛的慈悲心肠,与人相处需要佛的博大胸襟,做事需要佛的无上智慧。以佛的思想和理念来出世入世,我们就能使人生圆满。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佛得道,但我们有必要领悟佛的大智慧,体味佛带给我们的澄清心境,以一颗佛心待人接物。如此,我们则能获得心灵上的真正解脱,享受人生的美好与欢愉。本书以佛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人生进行了反省与解析。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的、安抚心灵的、启迪智慧的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事的人生哲理,全方位展现了佛学的博大与精深。仔细阅读本书,你能在佛的感召下平和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修为,增长自己的智慧。
热门推荐
  • 救世之剑

    救世之剑

    世界的终焉。黑色大军入侵现实世界,每一所学校的正上空都有若干个传送门,这些门内不断涌出的怪物越来越强,那些学生们能否承受住汹涌的攻势,拯救世界?
  • 逮捕小逃妻:狼性总裁请温柔

    逮捕小逃妻:狼性总裁请温柔

    一场欢情,他强占了她!“你敢对我第二次做…那种事,我杀了你!”“当然不止第二次,我们还有第三次,第四次…无数次。无休无止。”男人是魔鬼,囚她做玩物。“放开我吧,我的身体没有感觉了。”“我有感觉,你听到没,云裳,我很有感觉。我不放手,也放不了…”他凶残的掠夺不再是为了征服她,而她呢……
  • 面具下

    面具下

    陆黎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她阳光善良,但谁都不知道这是她最得意的面具,她极端,疯狂。但恐怕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又有多么温柔倔强。为了守护朋友她甘愿趋于毁灭。一场为爱和希望的死亡游戏开始了。。。
  • 师父,竹子掉了

    师父,竹子掉了

    他淡然冷漠,高风亮节,一心修仙,竹萧不离手,一曲竹心蛊惑了她的芳心。她是冰天雪地苦苦修行的雪狐,为化作人形不惜冒死去偷竹丹。一日,偷丹被抓。“哎呦,瞧你小气的,你若助我修炼人形,我我就以身相许,潇竹满脸黑线。两两相望,仙界之间,潇竹傲立在云端,一言一语甚是冰冷:“仙妖殊途,我赐你一枚断情草,从此互不相干。”“我的血入了你的竹心,就算服了断情草又如何?”断情台上,潇竹遭受雷霆之击。她问为何遭此天条?他说因为我动了情。她的血入了他的竹心,他怎么忍心和她别离?他的箫音夺走她芳心,她怎么愿意离他而去?她不是他的一时情劫,而是生生世世的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下一分黎明

    下一分黎明

    是命运还是阴谋,一场不得不参与的神鼎之战。
  • 风雨暖阳

    风雨暖阳

    本文主要写丐帮帮主之子陆暖风因其父亲的不满导致他不学无术,后因结识叶家家主之女夜忧,也就是黎家的二女儿黎秋落后,改变自己。请求舍友琉璃风、雨尘、冥日为自己追求秋落出谋划策。秋落的姐姐作为人民教师,又是她的姐姐,虽然不赞成,但是墨殇的出现让她无暇顾及秋落与暖风之间的感情。雨尘恋上音乐才女银凌,雨欣对琉璃风穷追不舍,冥日与暖兮去往异国他乡。本以为一切都将尘埃落定,但是忽然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 总裁的重生新娘

    总裁的重生新娘

    朋友间的背叛,亲人间的貌合神离,恋人间的相互隐瞒都会使得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使得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变成闺蜜。而当友情跟爱情发生矛盾时,是友情重要还是爱情重要。当爱情碰到责任时,是责任重要还是会抛弃爱情。错中复杂的事总是不断的发生,究竟最后会变成如何呢?
  • 兄弟间

    兄弟间

    曾经有人问我兄弟的定义是什么?我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说,那是朋友的定义,兄弟的定义是:有福同享,有难我当
  • 驭兽小狂妃:扑倒魔尊大大

    驭兽小狂妃:扑倒魔尊大大

    凤家废物,皇都笑柄,一朝穿越,各路人渣齐齐上阵?看本姑奶奶一脚踹开!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古武天才,嚣张猖狂,却惨被至亲背叛,灵魂坠入异世成为毫无修炼能力的废材大小姐。废物又何妨!她的驭兽之能与生俱来,看看谁敢与她的百万魔兽作对!路遇美男,凤浅浅嚣张一笑,长的不错,打晕了扛回家做压寨夫人去。不料美男狂妄,直接将凤浅浅扛到肩上:“真是嚣张的丫头本尊喜欢,捡回家养大了做媳妇吧。”凤浅浅怒笑:别把卧虎当做小猫,小心阴沟翻船!至此腹黑VS无良,嚣张对上狂妄,谁赢谁在上!
  • 狩魂之苍蓝之炎

    狩魂之苍蓝之炎

    在这个世界有着一种看似平凡的职业——猎人,但他们的猎物却是让人恐惧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