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1900000035

第35章 明末清初虎丘禅系(8)

至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密云圆悟在天童山圆寂,在众人的请求下,道态继掌天童法席,由此走上弘法度人的道路。依《天童弘觉态禅师语录》所载的次序,道态出世之后,先后出住过天童山弘法禅寺、慈溪五磊山灵峰禅寺、台州广润禅寺、越州大能仁寺、湖州道场山万寿禅寺、青州法庆禅寺,然后再住天童山弘法禅寺。顺治十六(公元1659年)年,道态奉召人京为顺治皇帝说法,深受器重,受赐“弘觉禅师”法号。《五灯全书》卷六十六载清世祖顺治帝亲自迎接道态“进万善殿,驾随到,传谕免礼”,“赐座慰劳毕,即留师结冬万善殿,驾数临幸”,“上与学士王熙等,致问甚多,具载师《全录》”。道态在京师,凡在万善、愍忠、广济三处结冬,顺治帝待他隆礼有加。然道态还是屡屡推辞,请求还山,顺治帝最后还是同意道态回南方,但留下了他的嗣法弟子月山晓晳(一本作“晓晳”)。道态京居凡八个月之久,辞归时,顺治送至北苑门,命使臣护归,并御书“敬佛”二大字与御画二幅以赠行。

道态离开京城之后,曾游历各地,到处宣扬他与顺治帝的问答机缘,对诸山与新王朝关系的理顺,做了大量的工作。《五灯全书》载道态回山后,“投老会稽化鹿之平阳,相山择吉,鼎建宝坊,卜诸兆宅于黄龙峰之下”,为自己的百年之后准备好了安葬地。康熙甲寅(公元1674年)六月二十有七日,道态圆寂,“世寿七十九。僧腊五十五”。道态着有《弘觉态禅师语录》二十卷,编有《禅灯世谱》九卷,另有《弘觉态禅师北游集》六卷、《奏对录》、《山翁态禅师随年自谱》、《布水台集》、《百城北游》等。其中,《北游集》一书,被清世宗视为“不敬乖谬之书而销毁(今语录与《北游录》均收在《嘉兴藏》《随年自谱》则收载于新加坡马来亚大《学东方学报》之中。道态的门人很多,《正源略集》载其门人有达变权、拙岩怀、天岳本昼、巨灵蟎、天岸升、云叟住、佛日晓晳、森鉴彻、古田元、冲然义、以夫可、节岩诱、灵远应、献可寂、神山瀛、南云晔、大雷庆、怀光灿、旷圆行果、芥庵大等。

之.道态的庙堂禅学。

(”道态的禅教。道态在圆悟门下得道之后,继主天童法席,其禅教在继承圆悟禅法的基础上略有改进。一方面,道态对正传、圆悟以来的剀切禅风有所继承,他继续采用喝、打来截断学人的拟思,使之当下领悟禅法的所在。另一方面,道态在接机中又并非一味地采用喝、打作略,他有时也采用比较平和的方式来接引后学,有时还采用臂喻来激发学人的参悟。在道态看来,他之所以要采用喝、打的作略接机,无非只是“活人须用杀人刀”,这便是他继承圆悟喝、打接机的原因所在。在《天童弘觉态禅师语录》中,颇载有他的这种接机因缘,兹举三例如次。

僧参,展坐具,师拈拄杖。僧收坐具,师便打。僧喝,师又打。僧复喝,师挞下拄杖,云:“不打这死虾蟇。”僧无语,师云:“了?”复拟开口,师云:“且坐吃茶。”

僧参,人事件件,数云:“此是金华的,供养和尚。”师蓦竖拳云:“且道这个是那里的?”僧拟议,师云:“且坐吃茶。”少间,僧进云:“和尚除此外还有么?”师挝下拄杖,僧拾安旧处,师便掌。

僧问:“眼横鼻直时如何?”师便打。云:“老汉!不得草草打人。”师云:“今朝草草打这个汉。”僧礼拜,师云:“是你草草?我草草?”僧一喝。师云:“却是你草草。”僧拟议,师直打出方丈。

在第一例中,师徒见面首先是采用“展坐具”与“拈拄杖”等身势勘辩,待到学人收坐具时,道态便打去;而学人则用“喝”来应机,道态则再度打去。及学人再度“喝”时,道态才扔下拄杖,而面对这一机锋,学人却无语应机了。于是道态进而以“了”来激发其疑情,就在学人准备开口之际,道态的一句“且坐吃茶”,便把他刚刚生起的疑情打碎了。在第二例中,前来参学的僧人拿出礼物件件,并逐一说明这些供养的来源,道态便蓦然竖起拳头问学人“且道这个是那里的”。面对这一猝不及防的机锋,学人进入了迟疑之中,无言以对。此刻,道态用一句“且坐吃茶”缓和了气氛,而学人在稍有缓和之后,拟心又生,他反问道态除了竖拳之外,还有其他开示禅法的作略没有。此时,道态便扔下拄杖,学人则把拄杖拾起来安放在原来的地方,面对学人的这一伶俐的做法,道态立即一掌打去。第三例的接机则更是凌厉剀切,学人的问话把禅机推向了极顶,因而道态劈面便打。当学人要求道态不要草草打人时,道态便道“今朝草草打这个汉”。待到学人礼拜时,道吝再度勘验是谁草草,学人则以“喝”来应机,道态便指出是他“草草”。面对最后的这一机锋,学人却出现了犹疑,于是道态径直把他打出了方丈。在以上三例的接机之中,道态虽然均采用了打的方式来接引,但他并不像圆悟那样单单施展一条“白棒”蓦然便打,而是身势与言语兼施,只在关键时候才出手打破学人的拟思。

而在道吝的接机中,大多数场合是后是采用比较平和的方式。一次,一位禅僧请教道态某甲看个‘万法归一’,不会其中意旨。”道态便问他在寺院中是住在那一堂,学人不知这寻常句下藏机锋,便告诉道态是住在东禅堂。但道态对此并没有采用凌厉的作略,只是用一句极为平常的“归堂去”来激起他参究。又如一僧来参,道态问他从哪里来,学人回答从河南来,道态则用“我不问河南,问你那里来实质上是问他“生从何来”,自然也暗示了“死向何去”之意)一语进而勘验,致使他踌踏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道态施礼让他坐下,从而缓和气氛。学人因此也敢于请教道态“达摩西来意旨如何”了,而道态则以一句“你从河南来”,指引他去体验自身参学的当下意旨。

有时,道态的接机会采用比喻的方式,从而启发学人去参究。一次,有学人问道态“春至人间无硬土,因甚枯木不生华”,道态则采用偈颂的方式回答他:“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在道态的这半偈中,蕴含了禅法的参究在学人自身,因而任何外缘均只是一种促使开悟的条件,而最终的了悟毕竟取决于学人自己。又如一库子(为禅家司掌会计事务之行者)请求道态开示,道态顺势道:“莫偷常住果子吃”。这一反常的开示语致使库子陷人了疑团之中,他径直告诉道态不会其中意旨,此时道态以一句平常的“不会且囫囵吞却”将之接引。偷吃常住果子的掌故,原本出自于《景德录》卷十二《睦州陈尊宿传》,本是睦州勘验后学激发疑情的话头。道态借用这个话头来接引库子,同样激起了他的疑情,就在库子疑情萌生之际,道态的一句“不会且囫囵吞却”,看似平和,然机锋如针藏绵中,一触即会血淋淋。

诚然,在道态的接机中,许多场合是松紧并用,使学人在那机锋的一张一弛之中领略禅法的真实义趣。有时,道态的接机先弛后张,让学人在经过平和的接引之后,蓦地提撕,当下体悟禅法意旨所在。例如有禅僧问道态“万法归一,如何是一”,道态平和地告诉他就是“适来礼拜的即参学的禅僧本人学人在此接引下,自然会去反省自身,从而观照“一”之所在。然而这禅僧并未当下领悟,却在继续问道态“一归何处”,对此,道吝猛然喝着说:“且拕这死尸去!”这最终的蓦然截流,对于斩断学人的拟思,促使他反躬悟道,自然是非常有益的。又如一在家居士问道态“弟子终日社梦,何日得醒”,而道态的接机则以“我这里醒亦着不得,梦自何来”一语,简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居士并未当下领悟,他还在问道态“争奈即今见梦何”,此刻,道态猛力朝居士推去,并提醒道:“醒醒着!”显然,这最终的用力提撕,自然会促使居士当下省悟的。再如:

居士问:“古人念念杜定慧,为是悟事、悟后事?”师云:“待你悟了向你道。”忽闻墙外买菜声,师云:“且道此人杜定慧外、在定慧里?”云:“定慧里。”师云:“以何为验?”云:“验在闻中。”师云:“还我适才问头来!”云:“非非想天去也。”师打云:“因甚却杜这里。”士无语。

面对居士提出的“悟前事、悟后事”,道态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待你悟了向你道”,这就如同赵州回答学人栢树子几时成佛的“待栢树子成佛时”一语如出一辙。就在这平和接机之时,墙外忽传来叫卖小菜的吆喝声,道态顺势问居士卖小菜者是在定慧内还是在定慧外。而居士却回答在定慧里,道态进而问他以何为验,居士回答“验在闻中”。道态则要居士当即归还适才的问话,而居士却大胆地说“到非非想天去”了。恰在此刻,道态蓦然朝居士打去,并问他自己为什么却还站在这里。这直下的一语勘验,自然会杜绝居士斗机锋时所驰骋小聪明,使他当即把外驰的心收回,回头照察自身以见性。

有时,道态的接机会采用先张后弛的作略,这样可以将学人在提撕之后,于稍事放松时蓦然见道。例如有学人问道态“才涉思维,便成剩法,思维有什么过”,道态在他问话声刚好落定时蓦然把他推出手炉,反问他“你试思维看”。学人经这一逼拶之后,进入了拟思之中,此刻,道态以平和的语气道出“才涉思维,便成剩法”,使之当下自省。又如有僧问道吝“如何是承言者丧,滞句者迷”,道态乃厉声道:“不快,漆桶!更是阿谁?”致使学人顿时进人拟议之中,恰在此时,道态以平和的语气道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像这样采用一张一弛之道来接机,或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自然可以使学人在参学中的情志处在恰当的状况中,因而也很有利于他们的悟道。事实上,道态之所以会这样去接机,乃是因为禅法自身的特质决定了他要如此做。在道态看来,禅法“如天普盖,似地普擎。翕也纤尘不立,张也横亘十方;释迦明辨无由,佛祖侵欺不得,一切平等,浩肽大均。说智说愚不得,说迷说悟不得,说理说事不得,说如说异不得。所以道灵秃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想,即如如佛。由于禅法自身具有这种特质,加上前来参学的禅僧的根机又各呈差异,因此作为禅师的施教,自然要随物赋形,观机施教了。

道态的庙堂禅学。道态的禅学思想代表了圆悟门下归顺皇朝的一派,因而我们把它称之为庙堂禅学。在《北游集》中,记载了道态进京与顺治帝的奏对机缘,所涉猎的话题除了禅宗之外,还包含了前代历史、文学鉴赏、书法技艺等方面,与此同时也包含了家常小事与人情寒喧等各种内容。对于道态应对顺治的语录,学界多持否定的态度,然客观地看来,道态与通诱之间毕竟存在许多差异,且在道态的觐见之中,除了阿谀庙堂之词以外,也仍有少数讽谏的微言,应该加以认真对待。在明清鼎革已成定局之际,道态被顺治帝反复征召,他不得不进京,处在这样一种情势下,自然是不容许他有多少忤逆的言行的。他的觐见与归来后的游历百城,到处宣扬其奏对因缘,为顺治帝更好地控制禅宗乃至整个佛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在道态给顺治帝理顺皇室与禅宗乃至佛教的关系的同时,也给佛教的生存与发展营造了一定的空间。况顺治对待禅宗仍然存有一些的信仰,他并不完全像雍正那样自命作家君王,摆出南面的架势来整饬禅宗与佛教。

通观六卷本《天童弘觉态禅师北游集》,道态的进京觐见顺治应该是成功的,顺治帝曾多次命近侍持黄箧,传旨道态给他起名字。起初,道态给顺治起名“觉王”与“义成”,但顺治帝并不同意,他命中使传谕道态此乃诸佛洪名。朕何人,敢当此字!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旅庵相待可也。”道态乃改名“慧弃”与“山臆”,顺治遂以‘慧弃’自名,‘山臆’作字,刻玉为章,用之书画焉”。是后,道态还给顺治起了“穆庵”、“査庵”、“幻庵”等十二个名字,顺治则启用了“幻庵”二字。后来,道态还给顺治起了堂名,他起“师尧”之名作《师尧说》以进奉,获得了顺治的赏识。与此同时,顺治不但给道态赐号“弘觉惮师”,还以庐山瀑布水源处的地名给他的文集命名《布水台》,并命内廷画师给道态画像。对于顺治帝赐予的这些殊荣,道态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在南归之后,曾作诗曰:“惭受天恩渥,惊闻佛事开;社资心意广,不惜大官财。仙梵凌天际,天真降九垓;为僧今半百,恍误(惚)蹋瑶台。尤其是他作于南归游历百城之后的《敕赐别山慧善普应禅师真赞》一诗,更是对昔日的皇恩眷恋不已:“百城访罢人烟萝,宗说滔滔似决河;盏洗禁池倾白月,经翻古洞涌金波。饮人以德同慈妪,荷法唯公绝比阿;道影师名重迭赐,袈裟沐尽御香多。道态的这两首诗来看,他对顺治的那种感情也并不完全是出自于应酬,而是出自于内心的感激。那么,道态的短短八月京师觐见,何以能产生如此深的感情呢?其间除了君臣情谊之外,更有一种宗教情怀牵动着他们两人的心。

首先,顺治帝毕竟是一代信奉禅法的君王,他对道态不但礼节周到,而且自己也曾身体力行参禅。在《北游集》卷二,载有顺治参禅的机缘语录,兹录一节如下。

上随问:“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如何是不传的事?”师良久,问上云:“陛下会么?”上云:“不会。”师云:“只这不会的是个什么?是何境界?作何体段?皇上但这么翻覆自看,看来看去,忽若桶子底脱,自状了办。”上云:“求老和尚更下一语看。”师云:“无毛铁鹞过新罗。

平心而论,从顺治参学的问话与道态的接机语来看,都是围绕禅法展开的,其中并无任何政治色彩。只是对待顺治的开示,道态不可能像平常的接引禅僧那么随意,乃至施以喝、打,他在不违禅法根本义趣的前提下,做了契理的开示。且最末的“无毛铁鹞过新罗”一语,也是纯然本色的禅家机锋语。顺治接着请益“如何做工夫始得与此事相应”,通诱门下的茆溪提出“皇上当谢绝诸缘,闭门静坐,饥来吃饭,困来打眠,如大死人相似始得”。而道吝则认为“此语杜我禅和家即得;皇上日应万机,若一日稍不励精,则诸务丛脞矣。”当顺治再度请教“毕竟如何用心即得”时,道态这才指出:“先德有言,但能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则虚而灵,寂而妙。皇上但遇大小事务,不妨随时支应,事后反观向来酬应的,毕竟从什么处起,从什么处灭,刻刻提撕,念念不舍,自然打成一片,事事无碍。显然,道态的回答比较适合于身为帝王的顺治之实际,事实上身居九五的帝王参禅,也只有在日理万机之余,反观先前的庶务,才能使朝政与参学两不误。可见,与茆溪相比,道吝在观机施教方面毕竟要老成得多,因而他与顺治之间的道谊也比较深厚。接着,顺治还向道态提出了如何使参学的念头不间断、参禅悟道后是否还人轮回等一系列问题,道态一一为之解答,其答话均契禅家本旨。

同类推荐
  • 莲心禅韵

    莲心禅韵

    一位印度智者追寻禅宗智慧,探求人生哲理的心路历程,带你走向心灵自由之路,文化没有国界,思想没有疆界,智慧的激情碰撞,文化的和谐沟通。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祖师禅:做个不受惑的人

    祖师禅:做个不受惑的人

    本书将参禅的观念、方法和心态做了系统化的说明,旨在引导读者了解和参修祖师禅法,使读者可以在现实的环境和身心现象中,自由自在地活出精彩人生。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品味,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并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热门推荐
  • 废材逆天五少

    废材逆天五少

    她,前世21世纪的天之骄子,明艳动人;黑暗的王者,冷酷无情;家族里的天才宠儿,温暖纯真。然而惊才绝艳的她却死于亲情友情下。机缘,她穿越异世,灵魂附于当时闻名天下的废材??????蓝家“五少”。上世的背叛,这世的阴谋迫害,她冷心冷情。看她如何以废材崛起,站在万世之巅峰!
  • 秦皇纪

    秦皇纪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穿越成谁不好,偏偏穿越成操蛋的秦异人。秦异人是谁?秦始皇他爹!我不想再捡吕不韦的“破鞋”,不想成为吕不韦的傀儡,更不想成为短命而软蛋的秦庄襄王,我要奋发有为……究竟我是始皇大帝,还是我儿是始皇大帝?这是“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战国大争之世,风起云涌,铁血横流,英雄辈出:秦始皇、秦昭王、白起、范睢、王翦、尉缭子、蒙骜、蒙恬、蒙毅、王绾、李斯、韩非、黄石公、李牧、蔺相如、廉颇、乐毅、荀子、公孙龙子、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吕不韦、田单、鲁仲连、项燕、项梁、太子丹、荆轲……各显神通,竞风流!Ps:秦朝被肆意污蔑、扭曲,因而落得一个“残暴不仁”的暴秦骂名,真正的秦朝又是什么样儿的呢?本书力图还原历史,展现一个铁血强悍的秦国。
  • 左手遇见,右手离别

    左手遇见,右手离别

    秋忆南觉得,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仅仅只见过一面,却是想忘而忘不了的人,那个人的名字叫水悠然。水悠然觉得,这世上也总有那么一个人,甚至没有见过面,仅仅知道他的名字,也会将他牢牢深记。那个人的名字叫秋忆南。因为他是她大学奖学金的资金赞助人,是她大学期间大部分生活费的来源之所。
  • 第一婚宠:男神老公深深爱

    第一婚宠:男神老公深深爱

    【甜宠深爱1V1校服婚纱】她是他一直寻找的小女孩,他是她的绝对男神!既然意外扑倒,她索性么么哒,谁叫他这么风华绝代……阴差阳错看到某人“美男出浴”,她吓的赶紧闭上眼睛。“说吧,对你老公有什么企图?”长睫毛一起一落,他故作平静的睨着她。这魅惑的语气是什么鬼,说好的高冷禁欲系男神呢?遇到她之后,几次三番被看!看!看!他又不是稀有动物!为“回报”她,他开始各种咚!咚!咚!这辈子,只有你能做我的女人!她蓦然回首时,他的宠爱已无处不在……【读者群号:390667065】
  • 剩女不打折:总裁,别追我

    剩女不打折:总裁,别追我

    ‘撞’出来的情缘!黄金剩女安心如遭遇‘高富帅’罗明博,他对她是一见倾心,想尽各种招数去追美女,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锲而不舍!而她却是见招拆招,偏偏不上钩,对有钱人不待见!为此他苦闷不堪,但绝不放弃对她的追求!初恋男友的突然出现,令她措手不及,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谁会是她的如意郎君呢?
  • 仙艮

    仙艮

    老天若是不给,我就自己拿!师傅死后,萧晨终于明白了这一句至理名言,从此,他踏上了一条逆仙的不归之路。
  • 梦幻法典

    梦幻法典

    真实与虚幻,梦境与现实,无数次的穿越,无数次的成长,吾乃原罪,不给于救赎,只给与希望,吾乃七大罪,背负着世界之暗,吾乃七宗罪,问主,何为堕落,吾乃七原罪,在阿拉德觉醒意志,在拳皇中觉醒灵魂,在火影明白希望,在秦时懂得心灵,在三国中爆发热情,在魔女身上明白何为拯救,最后,在平凡中杀戮,问上帝,六道七原罪为何物,主说,何为堕落,何为原罪,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明,真实乃虚妄,梦境乃现实,你悟了吗。----叶晨的回忆录
  • 曼陀罗花开半世

    曼陀罗花开半世

    花开半世,昔人已变。薰衣草之约,他还记得吗?
  • 总裁的私宠爱人

    总裁的私宠爱人

    穿着从法国巴黎空运过来的绝版礼服,坐在三百坪房间,俯览整个城市最美妙的夜景,享受最奢华的服务……可看似风光的背后,是无尽的空虚、寂寞、孤独……五年,她以为她会爱上他,可人类怎么可能真的爱上畜牲。“求你,不要……”一次次哀求背后,是歇斯底里的吼叫。“你是个变态、魔鬼、畜牲!”“好啊,可是你也要记住,不管是那个男人,都是这样子对女人的,肖致远也不例外!”“别哭,只要你别走,我会对你温柔的。”“你骗人,你是个大骗子!”什么时候,她才能相信,他是真的爱上她了,那个在她心底的男人,让他嫉妒得发了疯、痴了迷、着了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马云十年

    马云十年

    1999年的春节,马云在杭州的家中,站在桌子后面,连比画带说,向他的同伴进行了一次3个小时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