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1900000004

第4章 虎丘禅系的奠基(2)

在宗杲张扬其看话禅的同时,曹洞宗禅师宏智正觉站在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默照禅”这一禅修法门,他试图使学人语默而观照自性,从而见性开悟。在《宏智禅师广录》卷八中,收有正觉禅师的《默照铭》一首,其内容上承曹洞宗旨,而又在新的禅教环境中作出了合理的改善。

我们且来通览全偈,以体会其中的奥旨。《默照铭》一开头就提出“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显然,正觉在这里的意旨无非是要让学人止息住喋喋不休的口头禅,从而达到语默,反躬观照自性,以体悟出那幽深的禅法之本体来。为了让学人能很好地修学这一法门,正觉进一步指出“妙存默处,功忘照中,也就是说“默照”法门的妙处也全在于“默处”之中,只要久久圆熟,其功用也就会忘却于观照之中了。实质上,“语默”与观照自性二者,在正觉这里都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巳,其目的不外乎是要学人实现开悟见性。

但对于见性开悟这一禅修的最高目标,正觉仍然是依祖师的“五位”禅法来诠量的。他在《默照铭》中指出:“正偏宛转,明暗因依;依无能所,底时回互”,又说:“默唯至言,照唯普应;应不堕功,言不涉听”。在这里,始自石头《参同契》中的“明暗”这对禅学范畴、发展于洞山的偏正回互禅法,一一熔铸于正觉的铭文之中,并将之作为“默照禅”修持的鹄的,且认为只有如此才会“不堕功”。与此同时,对于“默”与“照”之间的体用回互关系,正觉也作出了诠释。他认为:“照中失默,便见侵凌”,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可见,在正觉这里,“默”与“照”这对方法,在修持这一法门时是一个统一体:即“默”之时体在“照”中,即“照”之时用在“默”中,这也许就是正觉这一法门的具体运作方法了。对于“默照”法门,正觉本人是充满自信的,他在《铭文》的结尾处说:“吾家底事’中规中矩;传去诸方,不要赚举”

其实,正觉禅师的默照禅法门,不止是承袭了曹洞宗历代祖师的家业,而且也是对达摩祖师的禅教传统作了合理发挥。当年的达摩祖师来华弘传禅教,所传“安心”法门,据道宣《续高僧传》所载,“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关于“壁观”,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中说:“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人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正觉这里的“默”与“照”,正好是对达摩祖师的“壁”与“观”合理发挥。从达摩祖师至弘忍禅师等历代祖师,对于坐禅修习均十分重视,可见,由摄心坐禅、专注一念到见性开悟,在这条成佛之路上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然而,宗杲的看话禅在吸收祖师“看一字”与“守个‘无’字”的教法之中,完全抛弃了坐禅修为,他甚至还极力抨击正觉的默照禅。宗杲认为正觉的默照禅是“逐日噇却两顿饭,事事不理会,一向嘴卢都地打坐,谓之‘休去歇去’,他因此而把默照禅呵斥为“邪禅”。为此,他指出:“邪师辈教士大夫摄心静坐,事事莫管,休去歇去。岂不是将心休心,将心歇心,将心用心?若如此修行,如何不落外道、二乘禅、寂断见境界?对于士大夫进人天童山的正觉门下参学,宗杲也极为反对,他说:“而今诸方有一般默照邪禅,见士大夫为尘劳所障,方寸不宁怙,便教他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古庙香炉去,冷漱漱地去。将这个休歇人,尔道还休歇得么?”3)宗杲认为士大夫大多是聪明利根、厌喧求寂者,只要经人指出默照法门,从坐禅中获得省力处了,便会认为是极则事了。

宗杲的一生积极进取、积极人世,面对山河破碎、国事日非的政治现状,他提出了“忠义之心”说,他甚至还把忠奸与迷悟、清浊等义项比附起来。他的这些做法,在民族危机严重的那个历史年代,显然具有进步意义。他之所以反对士大夫修学默照禅,实质上也只是反对士大夫逃避现实,这些提法站在世间法上讲也是正确的。然而,佛法毕竟是出世间法,它与世法之间自然有着很大一段距离,古德禅者居于树下坟冢之间修行,想必也不无道理。因而,身处乱世修学禅法,在不背“四恩尤其是国土恩)的前提下,适当地保持禅家修学风格,实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正觉提出“默照禅”,对于片面强调人世的宗杲禅学,无疑大有补裨。且在宗杲的语录中,有多处漫骂默照禅的话,而在正觉的语录中,除了阐扬自家默照的禅学主张之外,并无一言涉及人我是非,从中足以见出大家风范。

若平心而言,无论是看话禅,抑或是默照禅,都只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给学人的悟道提供一种方便而已,都只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禅学产物。而真正的开悟仍不外乎学人自家的心地,面对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并不能去品评各法门的优劣,关键在于与学人自家契机与否。

二、虎丘绍隆的行业

在克勤禅师众多的门人之中,虎丘绍隆(公元1077年一公元1136年)在当时的声望远不及大慧宗杲那般显赫,然而真正传杨岐之灯者,却是绍隆其人。当年,克勤让绍隆掌藏经时,便有人质疑克勤禅师:“隆藏主柔易若此,何能为哉?”此时,克勤禅师笑着回答说:“瞌睡虎耳”。由此可见,绍隆尽管平日里在外表上显得温柔平易,然而他在内心不但深领克勤所传杨岐禅法的精义,同时也具有继承杨岐家业、并将之发扬光大的心愿。

(一)虎丘绍隆的生平

绍隆的生平事迹,在《宋临济正传虎丘隆和尚塔铭》、《嘉泰普灯录》、《联灯会要》、《五灯会元》、《历代佛祖通载》、《大明高僧传》与《续传灯录》等文献中均有记载。绍隆原籍和州含山县(在今安徽省境内),其家世事略,各本所载未详。关于绍隆的生寂年代,各本均载绍隆于南宋高宗绍兴丙辰(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圆寂,然于春秋与僧腊多本并未具录。在绍隆的嗣法弟子嗣端所整理的《虎丘隆和尚语录》中,收有徐林撰写的《塔铭》,除了具说圆寂年代外,尚载有绍隆“凡住世六十年,坐四十五夏这一时间。由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上推六十年,则绍隆的出生年代为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7年至于绍隆的出家,各本说他是九岁那年,依住世六十岁之说,则在公元1079年,出家寺院就在含山县的佛慧院。再过六年,即十五岁时(公元1085年〕,绍隆接受了僧家的具足戒。受戒之后,绍隆留止了五年,继续研习戒律,然后才踏上他行脚参访的征途。

据文献所载,在参学的这一阶段内,绍隆先后参谒了四位大德。他首谒的是长芦净照信禅师〔即长芦净照崇信禅师),他是云门宗僧人,得法于杭州净慈寺之圆照宗本禅师,在《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十五与《续传灯录》卷十四收有其传记。绍隆在长芦(江苏仪征)参学期间,不但于禅法有所得,而且拜读了圆悟克勤禅师的语录,并由此对克勤禅师产生了景仰。《塔铭》载绍隆当时掩卷长叹说想酢生液,虽未能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第恨未亲聆謦软尔。由于绍隆极想见到佛果禅师,于是他离开长芦,再度踏上参学的征途。在途经宝峰谒湛堂时,绍隆参谒了文准禅师。文准是黄龙派的禅师,得法于真净克文禅师门下,他对稍后的宋代名僧大慧宗杲颇有启发之功。绍隆在文准门下参学,因叩问“行脚”,机缘投合,于是在宝峰留止年余。此后,绍隆来到黄龙派悟新禅师门下参谒,悟新号死心,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至黄龙寺谒晦堂祖心并嗣其法。《塔铭》盛载绍隆在死心处参学机缘,并深得死心首肯,他能够在壁立千仞的黄龙门下获得盛赞,可见其机锋迅疾,非等闲可知气在经过了三位大德锤炼之后,绍隆直接到湖南石门的夹山拜谒克勤禅师,然而在取道龙牙山时,遇上黄龙派泐潭应干的弟子龙牙宗密禅师。两人因机锋相投,相与研习禅法,互有启发,时人有“今之沩仰、寒拾”之称。过了一段时间,绍隆赴夹山拜谒圆悟禅师,正好遇上克勤移锡道林寺(位于江苏南京城外之钟山),绍隆遂跟从一起去参学。克勤在同意绍隆入室之后,便进一步对他钳锤,其机辩语在《塔铭》中载之颇详:

一曰,入室。圆悟引教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竖拳曰:“还见么?”师曰:‘‘见。”圆悟曰:“头上安头。”师于此有省。圆悟复曰:“见个什么?”师曰:“竹密不妨流水过。”圃悟肯之。自此与圆悟形影上下。

在克勤这里,他所引的“见见之时”这段话,出自于《首愣严经卷》卷二,经文旨在破斥人们寻常的世法知见。克勤引用这段经文,姜求绍隆在离开断常与中边之后去证悟了义,从而使绍隆于禅法有所省发。恰在此时,克勤进一步逼拶绍隆,要求道出见个什么,面对这无可言说的一句,绍隆只得采用古德的隽语应之。也就因为妙用古人这句“竹密不妨流水过(去广,绍隆深得克勤印可。绍隆在克勤门下参学,前后依止达二十年之久,在克勤门下专掌藏经,时有“杲首座、元侍者、彰教隆藏主”之称,且亦“斧搜凿索,尽得圆悟之秘”。

后来,因有父母之命,绍隆遂回家乡褒禅山住了一段时间,随后,应四众之请,出住含山县城西的开圣寺,开始了他接机弘教的使命。这一开法的具体时间,如果从他二十岁开始游方算起,曾经接触过四位禅匠,其中在湛堂文准那里还逗留年余,在黄龙悟新处度过夏,其余两位禅师处的参访,加上路途奔波,想必合计时间也需年余,再加上他在克勤门下的二十年,这样一累计,大约有二十二三年,因而绍隆的正式开堂,也许是在他四十二·三岁了(约公元1120年左右)。南宋建炎(公元1127年一公元1131年)时期,安徽淮北盗起,绍隆便从含山渡江来到宣城,结庵庐铜峰下,郡守李光也颇为护法,因而其法席更加兴盛。在宣城大约住了四年之后(约公元1133年),绍隆迁住江苏苏州虎丘的云岩禅寺,当时克勤也因江南局势不平,泛舟去了西蜀,于是克勤门下的弟子一时奔凑绍隆席下,克勤道法遂透过绍隆得以恢弘。绍隆住虎丘弘法大约三年,便染微疾,他于是把寺院中事务交给第一座宗达,然后援毫书偈“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投笔而寂,是年即绍兴六年。依《塔铭》,绍隆圆寂后建塔于山之阳”,而《嘉泰普灯录》谓“塔全躯于寺之西南隅”。

在绍隆弘法的十六七年之中,他接引了不少禅僧。据《塔铭》所载度弟子复如等六十人”,或许,这个《塔铭》,很可能就是其门人复如等请徐林所作。此外,我们从《语录》的编纂人可以知道,绍隆的门人还有嗣端。然而真正肩负起绍隆禅法弘传的重任,并将之长久弘传下去的,毕竟还是其神足应庵昙华禅师。

(二)虎丘绍隆的禅法

绍隆在克勤门下得法之后,先后在和州、宣城与平江三地弘法,接引了四方衲子,续燃了杨岐的慧灯。绍隆在和州开圣禅院从知府手中接过疏文后,于拈香时,便对众表白了他将报答“佛果圜悟禅师大和尚法乳之恩”,足见他所弘扬的是杨岐下克勤这一系的禅法。众所周知,克勤在法演门下以小艳诗悟道之后,名震丛林,其着作除《碧岩录》十卷外,尚有《圜悟佛果禅师语录》二十卷、《佛果击节录》二卷、《圜悟禅师心要》二卷。克勤禅师不但深领临济禅机,而且勤于研习佛门经典与禅门着作,他本人也很主张“融通宗教”。自然,克勤所通的“宗”,固然是禅家本宗,而他所谓的“教”,主要是指华严经教。当时的张商英在听过克勤宣讲《华严》教义与禅宗机语之后,曾不胜慨叹说夫圜悟融通宗教若此,故使达者心悦而诚服。非宗说俱通,安能尔耶!”巾面对当时赵宋国是日非的局面,克勤虽然赞赏忠臣勇士,但他本人并不像其弟子宗杲那样积极人世,他始终认为禅家应当与世法之间保持一段距离。记得他在住蒋山时,曾有人问他忠臣不畏死,故能立天下之大名;勇士不顾生,故能立天下之大事。未审衲僧家又作么生?”克勤当即说威震寰区,未为分外”,“恁么则坐断十方,壁立千仞”,才是禅家的本分之事。叫也这样做,既不违世法,又保持了禅家独立方外的特性,应该是无可厚非的。

克勤的这些禅学思想,对绍隆自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临济一家的迅疾果断机锋,也是绍隆之所发扬者。绍隆在和州第一次开堂示众时,就这样说过:“穷诸玄辩,竭世枢机,百千法门,无量妙义,总在个里,不隔一丝头。若也荐得,不用重说偈言;其或未然,切须分明听取。”当下即得,直下承当,不容一丝拖泥带水,这是临济的家风,也是杨岐以来历代禅师的作风。诚然,这个当下即得的禅法,在绍隆看来,正是一种“无心”的境界,他曾告诫大众说:“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法王大宝自然而至”。他认为:“日不待火而热,月不待风而凉,云从龙,风从虎,作无作,为无为。恁么会得,便能恢张法席,毗赞丛林,共建法幢,流通正脉。

若要追溯绍隆的这个“无心”,其本源不外乎禅家所倡导的本自具足的“觉心”。在绍隆那里,这个“觉心”是“大智圆明,体无向背,凝然湛寂,弥漫太虚,覆盖乾坤,常光独露”的。而在禅家看来,众生的这个“觉心”是与生俱来就有的,同时也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关键在于众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这颗觉心,从而捐弃无始旷劫以来的无明尘垢,彻见自心。一且获得了这颗自心,他便会达到“信手拈来,头头上显,物物上明,收放临时,更无渗漏”的境界了。自然,要达到这样境界,在现实的修持当中,固然是要扫荡干净任何边见的,只有放弃两边,不落有无,才能真正地领略到这种境界。在绍隆的接引门人之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僧云:“官不容针,私借一问时如何?”师云:“据虎头,收虎尾。”僧云:“中间事作么生?”师云:“草绳自缚汉。”

所谓“官不容针”,实质上就是丛林中常用语“官不容针,私通车马”省略,这是禅林中极为常用的词句。实质上,这个学人在禅法的参究上要求绍隆能有方便法门,从而让初学者能有一个人处。而绍隆接机的一句“据虎头,收虎尾”,无非也在暗示他离两边、去百非,从而证得中道义。而这学人看来也非钝汉,他进一步要求绍隆给他指出“中间事”,事实上这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一句。因而,绍隆用“草绳自缚汉”一句,便收止住了他驰求“中间事”的妄心,让他反躬自省,切身去体验中道的实相义。由此可见,要获得学人本自具足的这个“觉心”,只有蠲弃两边与有无等边见,最后连“中间中道义)的名相也得全部放舍,才能体察出自家本自具有的觉性。诚然,要突破禅家的这一向上关捩子,若无方便与善巧也是不行的,它也就如同绍隆所说的“不得春风华不开,华开须藉春风力”。因而,绍隆在开示学人时指出:“目前无法,万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难辨。不是目前法,触处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离见闻觉知。虽然如是,也须是踏着它向上关捩子始得。

同类推荐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认识圣经

    认识圣经

    本书是有关介绍圣经背景知识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对《旧约》、《新约》的历史和《圣经》各篇及《圣经》中主要人物、预演故事等方面的介绍。
  • 无死的金刚心

    无死的金刚心

    神秘伏藏本书前身是《琼波秘传》,用空行文字记录,千年来以神秘伏藏的方式存在着。在某年的某个神秘时刻,作家雪漠跟它相遇了。依托二十多年瑜伽修行的生命体验,雪漠于光明境中穿越历史,与北宋时期的雪域玄奘琼波浪觉对话,向世人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如同在深夜的每个时刻,心灵不可思议地洞开,月光如水一般漫进生命最黑暗的地方,于是整个生命通体透亮。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也就是心灵最黑暗的时候。当光明如血一般灿开的瞬间,会有怎样的惊喜与悚慄,滚过雷鸣般的静默!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热门推荐
  • 缔造商业奇迹的经营智慧书

    缔造商业奇迹的经营智慧书

    本书是对世界级管理大师和企业家经营理念及成功经营故事的整合与浓缩,从经营战略、经营决策、领导力、企业文化、聚才用人、危机应对、资本运筹、竞争谋略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世界级强势企业的经营精髓和实践精华,辅以凝练深入的“智慧点拨”和操作性极强的“行动指导”,分析得失成败,总结计策谋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每章之末又特别编排了类似全景概览的“领衔思想”部分,为读者提供对照的理论索引,使读者能够更清晰透彻地领悟经营思想。
  • 等一朵花盛开

    等一朵花盛开

    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就像等待一朵花盛开,无比地珍惜和爱护着它,等待它的花期,等待它的开放。其实生活也是一样,要懂得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懂得感恩,懂得知足。珍惜你所拥有的,你便是最幸福的人。这些最温情的故事,一定能感动你我最纯净的心灵!相信她一定能给许多充满爱的心灵倾注更多爱的勇气与能量,也能让缺少爱的心更勇敢、更充实、更习惯付出自己的爱与接受爱。
  • 九问苍天

    九问苍天

    时间蹉跎,万载变迁,天道混乱,祸乱显现。段苍生带着前世的血与泪的轮回,痛斥天地的张扬,能否在这大时代的祸乱中追得所寻,又能否就下这世界?九问天道,苍穹九转.....
  •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战天

    绝世战天

    世间有大道三千,人族修士争渡苦海,欲求长生不死之法,超脱轮回到达彼此岸!天地有十大域,上古年间神魔争霸,诸圣争雄,极道大陆崩溃六道轮回破灭,天地动荡,数万载岁月过后新的纪元开启,万族林立,天骄并起,一个药童逆天崛起……
  • 凌仙战纪

    凌仙战纪

    大道之巅,无上大能被尊称为神,神人之下,众生皆蝼蚁,神大能者翻手即可颠覆整个世界。无数人追求大道,向往成神,但成神之路谈何容易,无数人终其一生,无法撇下凡尘,苦苦悟修却始终停滞半途。却有这么一名少年,他本性善良,以为自己一生平凡,能与世无争,却不想造化弄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人善即被人欺辱,甚至是死,最终少年决意逆天而行,与天相争!为兄弟,义血挥毫,震慑群雄!为红颜,绝情入魔,一剑倾城!他名凌凡,凌驾不凡!
  • 冷王追妻:至尊逆天狂妃

    冷王追妻:至尊逆天狂妃

    她,本是相府嫡女天资聪颖,五系灵根皆备,却因他一句话,伪装成废材,终日遭人白眼。他,是修真大陆一人之下的安王,传言嗜血如命,杀人如麻,却唯独对她一见倾心,全言宠溺。一朝重生,废材变天才?灵宝,灵宠,植物宠,应有尽有,那些曾伤害过她的人,她势必要百倍讨回!腹黑与腹黑之间的斗争,强者与强者间的追逐,且看他们亲手谱写出,他们的未来!颜一书友群:458909074,新浪微博:云起-颜一求关注!*文中部分外貌描写来源于网络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本书收入散文多篇,分为感恩之心、潜在力量、相诚以见、爱是生命、快乐的真谛和可喜的寂寞五辑。
  • 十大懒惰动物

    十大懒惰动物

    今天将是“懒汉们”的盛会,因为即将揭晓的便是“十大懒惰动物”排行榜。不管是上榜的还是入围的,各个显得都很激动。在它们看来,“懒惰”只是比别人更充分地享受了生活,这可是大智慧啊!因此,它们参赛的口号就是“没有最懒,只有更懒”!看!入围选手的名单中有海狮、灰树蛙、杜鹃、蜂猴、豪猪、蜗牛、河马、鱼印鱼、乌龟、雄狮、鳄鱼、考拉、树懒。
  • 浮生半

    浮生半

    前一世我们的爱恋下一世还会重现再世回眸倾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