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1900000008

第8章 虎丘禅系的发展(1)

从袓先到袓钦

虎丘禅系弘传至第三代密庵之后,不啻是在禅林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且也颇为赵宋王朝所重视,由是奠定了这一系禅在丛林中的重要地位。在密庵咸杰门下名存灯录的九位弟子中,灵隐崇岳与卧龙祖先两人堪为神足,均有语录专辑传世。

灵隐崇岳(公元1139年一公元1209年穴处州(位于浙江)龙泉人,俗姓吴,号松源。在其门人善开、光睦等编纂的《松源和尚语录》卷二末,收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所作的《塔铭》。崇岳尽管自幼卓荦不凡,向往出世间法,但他真正的出尘却很晚,直到二十三才弃家衣扫塔服,受五戒于大明寺”,然后便开始了他的游方参学。在游方的途中,他首造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他在宗杲门下终夜参究“狗子佛性”话,恍然有得。然后又去叩请应庵禅师,应庵举“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接引崇岳’比较投缘,于是给崇岳剃度。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崇岳在临安西湖白莲精舍得度之后,徧历江淛诸大老之门,然很少有投缘的。于是,崇岳泛海至福建,去见乾元木庵永禅师(福州西禅懒庵鼎需禅师之弟子,鼎需嗣法于宗杲),在木庵门下参究“有句无句,如藤倚树”话逾年。爰见密庵于冲之西山,随问即答,密庵微笑曰:“黄杨禅尔。”由是入密庵之室,朝夕参请,废寝忘食。后来,密庵移蒋山、华藏、径山等各处道场,崇岳皆从之。一次,密庵在室中问一个学人“不是佛,不是物”话,崇岳在一边旁听,不觉恍然大悟,叹道:“今日方会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自此之后,崇岳的机锋迅疾,机辩纵横,具足了出世弘法的才能。当密庵迁灵隐时,崇岳还是跟从密庵去了,为门下第一座,而后才在平江的澄照禅院正座开法。崇岳出世之后,历住江阴军君山报恩光孝禅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禅院、饶州荐福禅院、明州香山智度禅院、平江府虎丘山云岩禅院、临安府景德灵隐禅寺、开山显亲报慈禅寺等名寺,度人众多,名重禅林。

崇岳很有办道能力,所到之寺院,无不修葺一新,即使荒废的道场,经他住持也会使梵宇焕然一新。在陆游的《塔铭》中,载“惟冶父最寂寞,又以火废,师一临之,四方衲踵至,栋宇亦大兴,人谓师能使所居山大。4晚年奉旨出住灵隐,四众欢喜,“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于是,崇岳上书要求从灵隐退位,退居东庵静修,然于办道并无丝毫懈怠。不久,崇岳染微疾,因垂语二则让学人参究,并贻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嘱以大法。然后,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遂跏趺而寂,是年为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八月四日也气“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

崇岳的门人众多,在《续传灯录》卷三十四,载他的法嗣有一十二人,其中金山善开禅师、道场普岩禅师、华藏觉通禅师、龙翔希琏禅师、瑞岩光睦禅师、天目文礼禅师等六人有机缘语录传世,另有雪窦大歇谦禅师、净慈谷原道禅师、瑞岩云巢岩禅师、虎丘蒺藜昙禅师、北海心禅师与诺庵肇禅师等六人尚无语录。崇岳的法嗣直到元代还有名僧出世,例如古林清茂禅师(公元1262年一公元1329年),温州(浙江〕乐清人,俗姓林,字古林,号金刚幢、林居叟。十二岁从天台山国清寺孤岩启出家,试经得度。其后,游方天下,历参明州雪窦山简翁敬、南屏石林巩、承天觉庵真。又在雁宏能仁寺横川如珙之策励下,精进研习,并于十九岁时嗣其法。后归住国清寺。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驻锡于平江府天平山白云寺,居九年,迁开元寺。不久,退居虎丘山绍隆塔院,重拈雪窦重显之百则举古。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再住开元寺,因杨国公之奏请,师受封“扶宗普觉佛性禅师”号。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移住饶州永福寺,后住建康凤台山保宁寺六年。晚年,奉朝廷之命列席金山大会,备受王臣士大夫等之尊崇,士庶求法语者达千余人。清茂于天历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示寂,年六十八。嗣法弟子有了庵清欲、仲谋良猷、竺仙梵仙、月林道皎、石室善玖等人(其中,后面二位为日僧梵仙后至日本开创竺仙派,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该派因创始者梵仙是古林清茂的嫡嗣弟子,所以又被称为古林派。

又如守忠禅师(公元1275年一公元1348年南康都昌人,俗姓黄,十一岁受具足戒,拜灵隐玉山珍为师,后游方至金陵蒋山。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守忠受请出住金陵崇因禅寺,至元元年(公元1321年),脱欢请他出住蒋山,由是声望日隆。图贴睦尔在金陵时,与守忠交往密切,守忠预言他日后将为皇帝,并为之祈祷。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图贴睦尔刚一即位,便遣使赐守忠“佛海普印大禅师”之号,并将他自己在金陵的潜邸改为大龙翔集庆寺,诏守忠为开山祖师,守忠推大欣以代。次年春,元文宗图贴睦尔又加赐守忠为“大中大夫广慈圆悟大禅师”之号,命他住持蒋山与崇禧两处大寺。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守忠与大欣应诏赴京,受到元文宗及其皇后、太子与帝师接见的隆礼,并赏赐颇多。守忠返回南方时,文宗命沿途所经州县的官府护送他。守忠将赏赐所得的钱财,在金陵“大兴营构,穹楼佛殿,殆若天降”。不久,元文宗又赐守忠钞五千,割平江上田五十顷,蠲两寺之田赋。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广守忠告老,然后来仍被诏出,其中奉诏修复并住持有“国朝江南建寺,唯此一寺为盛”的集庆寺一事,可以视为守忠最大的殊荣。守忠圆寂后,为之送葬者多达数万人,“士庶率财作大会七日”,甚至还有“然顶臂香为供者以上语俱出自《有元大中大夫佛海普印广慈圆悟大禅师忠公行业记》

―、破庵禅师及其禅法

密庵下的崇岳一支虽然有如此辉煌的弘传历史,然而它并未能把虎丘一系的禅法一直弘传到清代,而真正保持法脉不断的,毕竟还属于破庵禅师这一支。

(一)破庵禅师的生平

破庵禅师(公元1136年一公元1211年)是密庵门下的神足之一,与其师兄崇岳相比,破庵当年的声望与影响远不及之。然破庵一支在筚路蓝缕的创业中,逐步巩固了其嗣法地位,待其门人无准师范出世,遂名重朝野,成为虎丘禅系弘传的主脉。破庵禅师的行状在《大明高僧传》卷八、《续传灯录》卷三十五以及《五灯会元续略》与《五灯严统》等多种文献中有记载。其中,破庵祖先禅师的门人圆照等人,编撰了《破庵禅师语录》一卷,卷末收有其嗣法弟子宗性所撰写的《行状》,据署名为杨浩斋的《破庵语录序》所记,这个序文作于嘉定壬申孟夏(《行状》所署时间为“嘉定五年五月”),即宋宁宗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是年乃破庵圆寂的第二年。《行状》的写作离破庵圆寂时间如此之近,应当是研究祖先禅法的比较可靠资料。

破庵禅师俗姓王,号破庵,四川广安新明人,与圆悟克勤禅师同乡。破庵从小极其颖悟,然而双亲早丧,因从罗汉院僧德祥出家。出尘之后,破庵逐渐听说了教外别传之旨,后来又听说有一个名叫缘老宿的大德住在昭觉寺,颇有道行。而这个昭觉寺就是当年克勤禅师住持的道场,于是破庵欣然投之,遂在昭觉寺掌管圆悟庵的香火。有一天,破庵从方丈前经过,缘老宿问他:“庵头有人么?”破庵回答说:“无人。”但话还没有说完,缘老宿便劈胷给了破庵一拳,喝道:“你颦!”破庵忽然有省,从此以后更加发奋精进了。然相依不久,缘老宿却圆寂了,破庵只得离开四川,来到湖南的澧州,依止德山涓禅师门下。德山涓禅师发现破庵是一个难得的法器,于是给他落发,并给他授具足戒,然后让他到诸方广参博学。

在破庵的参学历程中,参谒了不少天下名宿。他首先拜谒的是沩山行和尚,在沩山门下,破庵常去请益“狗子无佛性”话,伪山行开示破庵说当这个‘无’不是有无之‘无’时,又将如何?”破庵也当机立断,立即回答说:“即今亦不少。”沩山行便当下反问破庵:“又道不会。”似这等机辩语的出现,似乎暗示着破庵的参学已经找到了一个入处。然破庵并不浅尝辄止,他不久便辞了沩山,来到江苏苏州的万寿寺。时值天大雪,他于夜间静坐时,自言自语道:“行脚十年矣,此回若不彻去,又是虚生浪死。”正当破庵闷闷不乐之时,不觉寺钟响起,他便移步后架,蓦然间抬头看见“照堂”二字,一时疑情顿释。于是,破庵相继参谒了虎丘瞎堂远、净慈月堂昌等尊宿,然后在双林谒见水庵一禅师,并人室参学了一些时日。一次,水庵一禅师问破庵:“你道西天胡子为什么无须?”破庵回答道:“非双林不举此话。”水庵一禅师接着说:“今日撞着个作家。”破庵答:“心不负人,面无惭色。”水庵一禅师便用手推开破庵,而破庵也应机说道勘破了也。”似这等机辩,足以见出破庵的见地已经非常之高了,然破庵具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勇气,他在水庵一禅师从双林退居之后,又到浙江衢州的乌巨拜谒密庵禅师。

当时的密庵咸杰门下徒众并不很多,才百余人,但其素质颇高,居多为法门龙象。破庵在密庵的门下任典座职事,经常随众入室,一次,密庵给其他入室弟子举“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话,站在一边旁听的破庵忽然大悟了,他从此以后于机锋转语处处相契了。有一天,密庵禅师在寮房前遇上了破庵,便对破庵的参学进行了一番勘辨。密庵问道:“不得问讯,不得叉手,总不得作伎俩,你试露个消息看。”破庵应声道方丈里有客。”密庵一听,呵呵大笑,这会心的笑声自然也意味着他对破庵的印可。密庵后来迁住蒋山,破庵禅师也随行,在密庵门下前后依止了五年,尽得密庵玄旨。后来,破庵辞别密庵禅师回四川去,咸杰作了一首《颂》为他送行:“万里南来川嘉苴,奔流度刃扣玄关;顶门欢瞎金刚眼,去住还同珠走盘。”在这首送别的偈子中,不但体现了咸杰对破庵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包含了咸杰对破庵日后弘法的无限期望。

破庵回到四川之后,已经开始他的弘法度人了,然而他的住持道场屡迁,且也有与人分座接机者。在这一期间内,他曾在四川的果之清居、梓之望川等寺住持过一段时间,然不久便振锡而南至夔门,遇上尚书杨公辅礼请他出住卧龙禅寺,并在那里做了三年住持。之后,破庵又出三峡,来到江苏常州,至华藏寺遯庵演门下,与他分座化众,并深获大众倾服。后来又去了镇江金山寺退庵奇、杭州灵隐寺笑庵悟、杭州径山寺蒙庵聪等处道场,分别充当第一座,化众颇多。尔后,破庵才开始正座说法,他历住常州荐福寺、真州灵岩寺、平江秀峰寺等处,然后在张循王所舍宅做的广寿慧云禅寺中,做了三年的开山住持。之后,破庵又住江苏苏州的穹隆山福臻禅院,当时其门下学人也争相出力,“持钵以自赡,虽藜羹糁饭,而谈道终日,有古风焉”。而后,杨和王府以凤山资福寺(即湖州府凤山资福禅院)延请他住持,破庵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并无住持之意,因其门下的再三规劝,才住了短暂的时间,最后去了径山。此后,杭州的净慈寺缺少住持,宋廷命选出“有道者三人”,破庵已在其中。后来,镇江侍郎傅公以甘露寺请破庵住持,破庵均没有去住。

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六月九日,一生苦于脾疾的破庵禅师知道时日已至,于是付嘱后事,亲作遗书,告别生前友好者。当晚,援毫作偈曰:“末后一句,巳成忉怛;写出人前,千错万错。”书讫,端坐而化,寿七十六,腊四十九。破庵圆寂之后三日荼毗,径山主人石桥禅师为他建塔于凌霄峰别峰塔之右。

综观破庵禅师的修学与弘化生涯,似乎比较坎坷。从他出生不久的双亲亡故到遍参丛林,直至后来的住持弘化也是半分座半正座,足以发现其遇时的不顺来。乃至在他圆寂之后,其门人宗性撰写了《行状》之后,还在指望“名世大手大书碑铭,以传无穷云”吒其门人的孝心固然可嘉,然在破庵圆寂之后的数百年,却并无名人出来给他撰写塔铭。作于嘉定壬申(公元1212年)孟夏的《破庵语录序》,其作者署名“浩斋居士杨子”,遍稽《宋史》也未见杨浩斋其人,他大抵也只是地方名士而已。凡此种种,足见破庵一生经历之坎坷。然而,在破庵门下,锤炼了径山师范禅师、灵隐法熏禅师与云居慈觉禅师等神足,这是他一生禅业的最大成功。等到师范出世之后,便大阐玄化,其道望足以使破庵蓬荜生辉。

(二)破庵禅师的禅法

破庵禅师有《语录》一卷传世,依次记载了他在夔府卧龙山咸平禅院、平江府秀峰禅院、临安府广寿慧云禅院、平江府穹隆山福臻禅院与湖州府凤山资福禅院等处开法的机缘语录,然后附上了禅师平日的秉拂、普说、法语与偈赞等文字。这些文字,成了我们研究破庵禅师的禅学思想的重要材料。

综观破庵禅师的《语录》,他在法嗣上是直承密庵的,这不仅在他开堂酬法乳之恩时巳经表明,且当咸杰圆寂的消息传到咸平禅院时,破庵立即上堂,作了以下开示。“客从南方来,报我天童老,撞破太虚空,全身人荒草。而今仔细思量,令人哭不成哭,笑不成笑;寥寥目断千峰晓。”3在破庵这里,其开示虽然超越了寻常死别的祭奠之哀,颇具出世人的潇洒离尘风度,但其中只一句“寥寥目断千峰晓”,便把他对亡师的哀恸,溢于言表了。惟其如此,破庵在开法中极力恢弘临济宗旨,力图发扬祖师宗风。他在上堂时,曾明确地说过:“扶持临济正法眼,出手还它勇毅人。利物应机全体用,丛林又见一番新。这四句偈子是他在咸平禅院时所说,事实上这既是破庵早期开法的偈子,也是可以概括他一生禅教的偈子。其实,破庵不止是提出了扶持临济正法眼的主张,而且在他的开法中也不乏直接举扬临济宗风的例子。他在上堂时,甚至还用调侃式的语调说过德山棒,起模画样;临济喝,翻成忉怛;堪笑无位真人出入面门,失却多年破袜。显然,这是正话反说,反用其意。它实质上是要求学人的参禅不要只是停留在对“德山棒”与“临济喝”模仿的形式上,而要从实质上吸取老祖宗的禅法之精义,才能真正报不报之恩,传宗师家风。

本此宗旨,破庵在指导学人参禅时,主张用一种“平直心”来接物。他在上堂时指出:“欲明少室无私句,便是黄堂,物心。”所谓“黄堂利物心”,实质上就是一种平直心,它去掉了分别与取舍,去掉了偏私与憎爱,完全是学人那颗本来清净的心,也就是临济老子当年所谓的“无位真人”。假如我们凡事都能用这样一种平直心去观照,非但你平时厌恶看到的东西,也会一时变得可爱起来,同时也可以照察到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反之,用破庵的话来说,则“广寻知见,犹如镜里求形;息念观空,大似日中逃影”了。其实,早在三祖的《信心铭》中,就提出过“一种平怀”的禅修主张;而在六祖的《坛经》中,更有“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提法。事实上,禅修与禅行的落实,也不外乎是要使学人获得这种平直的心量,从而超越人我是非,达到平等一如的见地。至此境界,学人便会觉得“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了,这就是破庵屡屡要求学人去达到的目标。

同类推荐
  • 佛家人生智慧

    佛家人生智慧

    本书不仅介绍了佛教的源起与发展,揭示正信的佛教与迷信之间的本质不同,更重点运用佛教经典中的教诲,结合图解的形式,对佛法进行生活化解读,剖析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与死、苦与乐、智与愚、有与无、祸与福,告诉我们离苦得乐,获得自在、安详与成功的生活智慧。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

    本书展示了马丁·路德求道的心路历程,论述了他在对传统学说的批判性思考和个人的实证中获得塔楼体验,实现神学突破,进而建立十字架神学的过程,分析了他在其“宗教改革四大著作”中阐述的更完善的神学思想。除此之外,还描述了他为捍卫自己发现的福音真道而与罗马教廷对抗,最终开宗立派的过程,并论述了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农民起义、激进的改革派的分化及其与当时复杂的宗教矛盾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多角度地展示了其颇有争议的形象。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魔君爆宠纨绔妃

    魔君爆宠纨绔妃

    当暗夜军火女王穿越到一个废材丑女身上,天地为之一振。强魂入住,亮瞎众人的钛合金狗眼。家族嫌弃??被众人欺负??呵,既然如此,我必帮原主复仇。伤她者,虽远必诛。害她者,百倍还之。叛她者,生不如死。
  • 做一个明星梦

    做一个明星梦

    一个十八线小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居然被爆出和圈内一线大咖沐菲的惊天绯闻。“请问你和沐菲是什么关系?”“有狗仔拍到你出入沐菲的私人公寓,还共度良宵,这你能解释一下吗?”······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
  • 一鹿有你真好

    一鹿有你真好

    亚州人气小鲜肉鹿晗,一心想要恋爱的鹿晗,会展开一场什么样的恋爱呢?
  • 闪婚:总裁萌宠小娇妻

    闪婚:总裁萌宠小娇妻

    他与她在两条不相交的轨道上相遇。“大叔,你不要不理我。”覃木子眼眶里含满了泪水,紧紧抓住他的手臂,生怕他一不小心又离开了。“傻丫头,我怎么会离开呢?”欧阳城温柔的用指腹为她擦拭着泪水,“丫头,除非你放弃我不会离开你。”不,即使你离开我,我也会偷偷的在你身边看着你不会让你离我太远。
  • 腹黑竹马的独家青梅

    腹黑竹马的独家青梅

    镜头一:“是不是我不提及当初,你就会学会忘记?”“厌倦了彼此,又何必勉强在一起,”“呵,这么快就厌倦了?”“是啊,每天都是重复的生活,再有耐心的人,也会厌倦,更何况我不是那种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的人”镜头二:“做不了情侣,我们可以做朋友。”“不,我只想做你不分手的恋人。”
  • 醉离歌之天下乱

    醉离歌之天下乱

    【权谋+虐恋+小甜宠】五年前,他与她初见,一念情深。五年后,她将青丝交付,系一生情。他许她十里长街,红妆铺地。她应他权倾天下,锦绣江山。然何来一见钟情,又何来刻骨铭心?百转千回,终逃不过一个‘权’字。她逃,他追。她躲,他寻。他说,“吾愿以江山为聘,只换你一人。”全本免费~!书友群:417137504~
  • 倾我一世来等你

    倾我一世来等你

    方泌泌一直觉得她是无心无情之人,活着只为母亲报仇和让她爹膈应,而他的出现让她明白何为情爱。所以最后的背叛可以原谅,毕竟他们只是互相利用,只是最后的最后,原来一切都是......所以我愿用我余下的时光来等你
  • 养个皇帝妻管严

    养个皇帝妻管严

    她本是凤府嫡出二小姐凤鸾,父不疼母不爱,一朝重生,她恢复两世记忆,看她笑面魔女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本是魏国的皇子君昊天,却因父皇不喜,被迫到秦国成为人质,当他第一眼看到她,便知道,这一生,唯她而已。且看笑面魔女遇到清冷质子,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质子大人我们私奔吧,等待着你呦!(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剑界主宰

    剑界主宰

    陈家因为得到了一本秘籍惨遭灭门一百六十一口人只有陈星宇活了下来,他恨自己太弱。恨自己无能为力,亲人父母死在自己面前。他发誓有招一日一定要报仇,今生今世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手刃仇敌
  • 天生祸水之皇矣

    天生祸水之皇矣

    盛世之年,木潇亦携妻逃入”世外之境“。十年已逝,病榻指上,他却嘱咐稚龄的女儿“一定要离开这里”可战火纷扰,乱世之中谁又能全身而退?一场场阴谋算计,情爱至深也不过一阵虚烟。她却清晰记得,当她从绝望中恍惚爬出,看见那张俊美的笑颜,一如当年。“从死人坑里出来,你这第二次的命便算我的,还不叩谢主人隆恩?”她忍不住笑出了泪花,这世间,她仍有权利精彩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