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3200000039

第39章 伊斯兰教编(16)

本报告中教派门宦的人数和活动场所数,是根据各地上报的统计数据汇总的,可能与有些教派、门宦自己统计的数据有出入,但我们汇总的数据与全省穆斯林人数和伊斯兰教活动场所的数量是吻合的。

本报告获2001年度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中国伊斯兰教门宦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门宦是中国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伊斯兰教(以下简称回族等族伊斯兰教)独有的教派组织形式。门宦最早发源于甘肃的河湟一带,分布于西北各省,影响达至全国穆斯林地区。门宦问题一直是影响西北地区伊斯兰教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西北地区伊斯兰教工作的重点之一。

门宦问题既是伊斯兰教留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份沉重的历史遗产,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做好伊斯兰教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门宦问题的研究持续不断,而党政部门的研究则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从政策层面、工作层面研究伊斯兰教的门宦问题,不仅有利于繁荣中国宗教学学术研究,更有利于在宗教工作实践中妥善处理好门宦问题。

中国伊斯兰教的门宦问题,经历了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探索门宦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门宦问题的研究,并从历史的经验出发解决现实的门宦问题。

一、伊斯兰教教派一般情况

了解伊斯兰教教派的有关问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门宦问题的认识。

(一)世界伊斯兰教教派问题

教派问题伴随着迄今为止的伊斯兰教历史。尽管一些伊斯兰教学者出于宗教团结的目的不断标榜伊斯兰教是“无宗派的宗教”,但伊斯兰教世界教派林立的历史和现状却告诉我们,伊斯兰教是一个多教派的宗教。事实上,从伊斯兰教的始传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就被教派分离问题所困扰,迄今仍是影响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的重要因素,如伊拉克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之争。在世界伊斯兰教范围内,最早的教派之争源于政治权力之争,如哈瓦利及派的出走、什叶派的崛起等,与其说是宗教纷争,倒不如说是政治主张不同;与其说是单纯的宗教派别,还不如说是政治派别。只是到了后来,随着各教派宗教主张的不断完善,宗教方面的正统标榜才逐步取代政治上的权力角逐,伊斯兰教教派化的过程才趋于完成。目前,世界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阵营,其余的教派或者湮灭,或者式微。一般认为,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中的正统派,人口占全世界穆斯林总数的83%左右,我国穆斯林包括各门宦的信徒大都自称是逊尼派,但也有少量的什叶派,包括个别门宦也称自己是什叶派。什叶派人口较少,约占穆斯林总人口的16%,主要分布在伊朗和伊拉克。在逊尼派和什叶派中,又各自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派别,如在逊尼派中,早期在神学思想也即认主学方面形成了圣训派、意见派、艾什尔里派等,在教法学上分成了哈奈斐派、马立克派、沙斐尔派、罕百里派四大教法学派。因此,教派存在是伊斯兰世界的客观现实,教派问题一直是困扰伊斯兰教的一个重要问题,不独中国伊斯兰教如此,世界伊斯兰教也是如此。

(二)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问题

中国伊斯兰教是一个多教派、多门宦的宗教。我国的回族等族穆斯林,几乎都隶属于不同的教派和门宦,相对于包容性、兼容性而言,不同教派、门宦及其信众的排他性更强。中国回族等族穆斯林从总体上属于逊尼派,在教法上遵循逊尼派中最大的教法学派哈奈斐派的主张。回族等族伊斯兰教的教派问题是从明末清初开始出现的,有清一代是门宦的主要创建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门宦最多,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教派分化运动。民国以后迄今,教派内部不断分化,但新产生的派别较少,影响也不大。目前,回族等族伊斯兰教有四个教派和四大门宦。

四个教派是:格底目、伊赫瓦尼、西道堂、色莱费耶。其中西道堂介于教派和门宦之间,它与其他教派的重要区别是有高度集中的权力中心和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与门宦的重要区别则是具有较少的神秘主义色彩,这个派别兼具教派和门宦的特征,但学术界偏重于把它定性为教派而不是门宦。色莱费耶是20世纪30年代从伊赫瓦尼教派中分离出来的,但过去人们一直把它作为伊赫瓦尼的一个分支对待,这是不合适的。由于它已经具备了与伊赫瓦尼不同的重要特征,由于双方宗教界人士和群众均不承认对方是自己的教派,由于双方互不参加对方主持的宗教活动等一系列原因,我们倾向于将色莱费耶作为单独的一个教派。

四大门宦是:虎夫耶、哲赫忍耶、尕德忍耶和库布忍耶。值得指出的是,这四大门宦的名称有的是单数,有的是复数,有的有很多分支,有的并无分支。如:尕德忍耶并不是单一门宦的名称,并不具备实体、独立等特质,中国并没有一个门宦自称是“尕德忍耶门宦”,这个门宦有许多分支,其分支的名称才是该门宦的正式名称,如“大拱北门宦”,就属于尕德忍耶系统,尕德忍耶事实上是其思想来源。又如库布忍耶特指某个单一门宦,即“张门门宦”(也称“大湾头门宦”)。而哲赫忍耶门宦虽然内部已分化成多个分支,但均又自称哲赫忍耶门宦。

(三)教派与门宦的含义

回族等族伊斯兰教的宗教派别有教派与门宦之别。其中教派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对各个具有不同特征的伊斯兰派别包括门宦的统称,另一种是指门宦以外的其他派别。门宦是指受国外苏非主义学说影响而在中国形成的具有神秘主义思想的苏非教团,是中国伊斯兰教特有的一种教派现象,国外并无“门宦”一说。近年来,有学者认为门宦只是一个学术派别或学理派别,故以“学派”取代门宦,虽有一定道理,但尚未形成主流意见。当教派这个词作为第一种含义使用时,也包括门宦在内,事实上,门宦也是教派,是教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当教派作为第二种含义使用时,为免于概念混淆,它不包括门宦。

二、门宦的形成

中国回族等族伊斯兰教的门宦主要形成于有清一代。

(一)门宦称谓的由来

“门宦”是清末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晚于门宦作为一个教派实体出现的年代,此前未闻民间有此称谓,也未见官方记载。门宦最初的名称分为五种类型:一种是以创立者的姓氏命名,如张门、祁门等;二是以创立者的形象、作派命名,如胡门、疯门等;三是以念“齐克尔”的声调高低命名,如虎夫耶(低念)、哲赫忍耶(高念);四是以创立者的居住地命名,如毕家场、白庄等;五是沿用所传承的苏非教团的名称,如库布忍耶(国外库布拉维教团)。最早将西北地区苏非教团称为“门宦”的,是甘肃河州知州杨增新,他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呈请裁革回教门宦》的奏折写道:“甘肃之回教门宦,隐然一封建制度也。”学术界认为,这个词可能是由“门阀”、“宦门”二词的第一个字合并而成,意指苏非教团是高门大户、有权有势的集团。但也有可能是“门户”的转音,因为这些教团中的很多在最初都以“门”自称,表明非“教门”不同而唯“道门”有异。这个词出现以后,逐渐成为中国苏非教团的专指,学术界长期沿用,苏非教团未见反对,一直使用至今。现在,我们把这些形形色色的苏非教团统称为“门宦”也是合适的。目前,这个词起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单个的苏非教团;二是对整个苏非教团的统称;三是指门宦制度。

(二)门宦的思想渊源

门宦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源头是苏非派。苏非派是产生于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的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派别,它起初表现为禁欲主义和苦行主义,后来发展为神秘主义,开始在民间传播,11世纪后成为官方神秘主义,取得合法地位。12世纪末,在很多地方出现了以“穆勒师德”(导师,也称圣徒等)为中心的苏非教团组织。在瓦哈比运动兴起前,苏非派在伊斯兰世界特别是民间几乎占统治地位。但是,苏非派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运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教义,然而学者们发现,其神秘主义思想的基本点又有所相似,大体包括一神论、泛神论、神爱论、神智论、神光论、与主合一论等,其中人和真主合一是苏非派的最高理想。要达到这种终极幸福,必须经过四个阶段(也有人说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舍热尔提(教乘),即履行教法的一切规定;第二阶段是妥热盖提(道乘),要追随一个着名苏非教士为穆勒师德学习修炼的方式;第三阶段为哈给盖提(真乘),通过修炼感到自己近在主前;第四阶段为麦尔法提(超乘),通过修炼感到自己已与真主融合。苏非派认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有导师的接引。实际上,苏非派的修炼方式是以导师为中心的,他们被视为弟子与真主沟通的中介,弟子们必须绝对忠诚和顺从,导师具有无限的权力,弟子们“犹如洗尸人手中的尸体”,因此逐渐形成了对穆勒师德的系统崇拜。这种崇拜,既包括对道统或宗谱体系的信仰,由这些道统或谱系,可以追溯到四大哈里发,再追溯到穆罕默德,进而与真主直接联系起来;又包括了对道堂(导师的私邸,修道场所)、拱北(导师的墓地)的崇拜。中国各门宦既继承了苏非派的传统学说,又给予了丰富、发展、完善和创新。

(三)门宦的创立方式

苏非学说传入中国,从而在中国回族等族穆斯林中形成门宦,主要有五种方式:一是去国外求学、朝觐回来后创立;二是去国内其他地方求学回到家乡后创立;三是接受来华传教的苏非传教士所传的学理创立;四是国外传教士来华定居后直接创立;五是从已有门宦中分化出来形成新的门宦。其中来自于新疆维吾尔族人所传的学理影响较大,有人统计在较早期创立的10个门宦中有5个与维族苏非传教士有直接关系。各门宦的创始人起初大都是在亲戚、朋友等小范围内传播自己的主张,待形成气候后就在社会上传播。在传播新思想的过程中,往往引发教争,有的引起群众的思想混乱,引发社会不安;有的则直接导致武力冲突,影响社会稳定。可以说,每一个新门宦的产生都曾引发过教争,每一个门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争史,这种教争,既有门宦内部的纠纷,也有与其他教派的争斗。因此,新门宦的产生往往是引发教争、影响伊斯兰教内部团结稳定的重要因素。

(四)门宦产生的历史条件

门宦主要发源于清代甘肃的狄道、河州、循化、西宁、湟中一带,简称河湟地区。时间大体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约200多年时间。此时此地何以产生门宦,学界说法不一。我们认为,这是由当时的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决定的。首先,伊斯兰教在甘肃得到了一定发展。甘肃自元代以来,一直是我国伊斯兰教的主要传播区域之一,穆斯林经过有明一代的繁衍,到清朝时,人口有了很大发展,到清中叶,已有“甘省回多于汉”甚至“回七汉三”之说。这里的穆斯林信仰虔诚,宗教气氛浓厚,讲经论道之风盛行,为创立新的伊斯兰派别提供了合适的土壤。第二,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海禁的开放。清初时曾实行过短暂的海禁,但在乾隆二十三年后开禁。清初以来,西北至中亚、新疆一带的陆上交通洞开,虽有过局部的战争,但交通总的来看是畅通的。交通的便利,不仅为甘肃穆斯林通过海、陆两路赴中亚、新疆、阿拉伯求学、朝觐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国外传教士来华传教提供了便利。第三,中国伊斯兰教因循守旧,缺乏活力,需要改革。明王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数百年中,甘肃穆斯林与伊斯兰世界长期隔绝,在封闭状态下传播发展,宗教观念因循守旧,经典缺乏,各种礼仪习俗与伊斯兰世界形成差异,加上在思想观念、礼仪习俗上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某些宗教特征。从国外求学回来的人提出的宗教主张无疑具有正统性,对信教群众充满诱惑,因而其革新主张得到很多人的拥护。第四,中亚、新疆一带苏非派得到极大发展。从14世纪末开始,苏非派在中亚得到不断发展,到17、18世纪时达到极盛,以至于人们把中亚称为“苏非的故乡”。苏非学说传到新疆大约在12世纪以后,16世纪,苏非派大神学家买克杜木·艾扎木进入新疆传教,其后子孙繁衍,相继在新疆传播苏非学说,使苏非派在新疆得到大的发展。这为甘肃门宦的创立提供了极大便利。官方文书记载:内地回民以新疆等处经典多,而流传为较真,倘若自西而来,以为得有真传。所以有人认为,门宦的产生是新疆苏非主义东渐的结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五,穆斯林社会地位下降,民族和宗教歧视日益严重,是产生门宦的重要社会原因。清初到乾隆年间,清廷对儒释道三教并重,对伊斯兰教允许存在,但鄙视排斥,上谕甚至说穆斯林在中土“率皆鄙薄之徒”,“此种回教,原一无所取”。乾隆以后,清廷对伊斯兰教采取高压政策,甘肃穆斯林地区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穆斯林社会迫切需要有能够凝聚内部力量、反抗清廷压迫与歧视的组织,显然,当时盛行的单一教坊制承担不了这个历史重任,苏非教团应运而生。

(五)门宦的宗教特征

门宦的宗教特征主要有:

1.崇拜教主和拱北。门宦的掌教者有种种名称,如教主、老人家等等,其中有些是他称,有些是自称。教主一词更多地表现为官方性质和书面形式,民间多称为“老人家”。在有些门宦中,教主、老人家被认为能够预知未来之事,并能显示许多“克拉麦提”(即奇迹)。掌教人除管理本门宦的宗教事务外,还掌管本门宦世俗事务。他们中的有些人被认为是“圣裔”(穆罕默德之后裔)。门宦掌教人的这种特殊地位和绝对的权威性,使信徒尊敬和服从。门宦信徒对门宦掌教人的崇拜,甚至扩及他的家族。掌教人殁后,要给他修建拱北(原意为圆拱顶建筑,在中国引申为“门宦掌教人的墓地”等)。修建拱北的目的大致是出于对这些人的尊敬。在后来拱北发展成门宦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继任的掌教及有关人员通过拱北的特殊作用,凝聚本门宦的力量,扩大本门宦的影响。门宦除给掌教人等修建拱北外,还在他们的诞辰、忌日举行规模不等的“尔麦力”活动。

同类推荐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经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佛经是佛教文化的源头,要想走近佛教文化,必须对佛经有所了解。但佛经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得道高僧、佛学专家,穷其一生,也难识其万一。佛教故事选择了浩瀚佛学故事中的一些容易理解且有故事性的经文,用说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佛经故事大多是以人物、动物,佛事、世事为主题,无不处处寓意学佛信佛,劝善向善,戒贪惩恶,而又不离开佛教的本意。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热门推荐
  • 花正好,你还在

    花正好,你还在

    品行优良的好校花刘雅诗遇到外表看似冷漠其实闷骚的大校草应琛,雅诗彻底崩溃,他简直是个无赖!
  • 生死求生

    生死求生

    在没有热闹的街道,没有讨价还价似在为生活增加乐趣的人们!在没有公园一对对情侣谈情说爱描述着未来的画卷!血腥味在空气中流淌,整个都是张开了血盆大口。
  • 网游之随心所想

    网游之随心所想

    游戏,就是用来玩的,菜鸟,当然是虐的,但是在这个游戏里,主角他肩负着使命,保护祖国的虚拟市场不受破坏,他不辞的奋斗着,,可是在亲情面前,他能逃避这份责任吗?
  • 顾盼止于你

    顾盼止于你

    他和她的错过,造就了二人的缘分他与她的相遇,成就了二人的幸福某男表示,撩叶沚完全无压力嘛
  • 血戮美院

    血戮美院

    你以为……我们从美院出来,就真的只是一群学画画的吗?经历过不少“大事件”之后的伏城再次复活了。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到尾声,新型的科技也逐渐适应了发展。那些历史的一幕幕也将刻在伏城的中心铭留至永远。当年最主要的战场VO学院第一个回归到人们的眼前,所有的关注点依旧聚焦在那个始终屹立不倒的地方。但在伏城的另一个角落,西北方向上的第七美术学院则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迎接新伏城的开始。一支铅笔、一张画纸、一个调色板、一盒颜料、一卷胶带、一把色刀、一块画板、一组静物……你真的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吗?当尘埃落定,当绚丽生成,当目光回归……当一切,不再天真。大舞台不变,小剧场新加入了华美的演出。喂,不来看看艺术生们吗?欢迎来到美院,我们的艺术殿堂。By:荆零
  • 对影成四人

    对影成四人

    她是一只夜里扑火的妖蛾,而他是一头伺机而动的觅食猎豹,当他们相遇,冷傲如他,尊贵如他,不为任何女人而心动,却不想在相遇的一刹那,电光火石一触即发,游戏开始!有钱的总裁,可以用钱来堆积他的爱吗?有点任性的老师,游戏人生的时候,却不知道人生的规矩本来就是一场真假难分的游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世不长世世可好

    一世不长世世可好

    五年前,他们两个无话不说,五年后,他们两个路远殊途。是什么改变了呢?爱与被爱的角色的转换而已。
  • 微囧的缘分

    微囧的缘分

    在生活了大半年的校园里迷路,被迫穿女装被撞了个正着,走错包厢知道后的尴尬……一断断的黑历史,白许看着一直在这些场景中蹦哒的某人,有一种手痒,冲上去的冲动……
  • 折花兮志

    折花兮志

    他与她本是无缘,月老阴差阳错误将他们的命运相牵,一念之间再难以控制,是缘?是劫?索性半缘半劫!回首时,笑叹曲中人早已离题。
  • 江南武馆

    江南武馆

    江南学院,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创办百年,在各个方面都全国领先,大大小小的荣誉都是由校长颁发,高高在上的分数都是老师出手,一些专业在国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随着校长千金,米雪建立跆拳道社团开始周昊的加入,开始带领着社团一步步走向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