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扬雄《法言·修身》
释义
与在上位的人交往不谄媚,与在下面的人交往不骄傲,这样就可以有所作为了。说明品质高洁的人才能有所作为,而逢迎巴结、骄傲自满,只能让自己身败名裂。
延伸阅读
扬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故后世有扬马之称。扬雄晚年对赋有了新的认识,在《法言·吾子》中认为作赋乃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认为自己早年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是似讽而实劝。这种认识对后世关于赋的文学批评有一定的影响。扬雄在散文方面也可称得上是一位模仿大师。如他模仿《易经》作《太玄》,模仿《论语》作《法言》等。在《法言》中,他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这对刘勰的《文心雕龙》颇有影响。扬雄还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隋书·经籍志》有《扬雄集》5卷,已散失。明代张溥辑有《扬侍郎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