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82300000020

第20章 文选(3)

今之所以自治者不胜其多也:官吏之盛否,民力之忧困,财用之丰耗,士卒之强弱,器械之良苦,边备之废置,此数者皆有司之事,陛下亦次第而行之,臣不能悉举也。顾今有大者二,陛下知之而未果行、大臣难之而不敢发者,一曰绝岁币,二曰都金陵。臣闻今之所以待虏,以缗计者二百馀万,以天下之大而为生灵社稷计,曾何二百馀万之足云,臣不为二百馀万缗惜也。钱塘、金陵俱在大江之南,而其形势相去亦无几矣,岂以为是数百里之远而遽有强弱之辨哉,臣不为数百里计也。然而绝岁币则财用未可以遽富,都金陵则中原未可以遽复,是三尺童子之所知,臣之区区以是为言者,盖古之英雄拨乱之君,必先内有以作三军之气,外有以破敌人之心,故曰“未战养其气”,又曰“先人有夺人之心”。今则不然:待敌则恃欢好于金帛之间,立国则借形势于湖山之险,望实俱丧。莫此为甚。使吾内之三军习知其上之人畏怯退避之如此,以为夷狄必不可敌,战守必不可恃,虽有刚心勇气亦销铄委靡而不振,臣不知缓急将谁使之战哉。借使战,其能必胜乎?外之中原民心以为朝廷置我于度外,谓吾无事则知自备而已,有事则将自救之不暇,向之袒臂疾呼而促逆亮之毙、为吾响应者,它日必无若是之捷也。如是则敌人将安意肆志而为吾患。今绝岁币、都金陵,其形必至于战,天下有战形矣,然后三军有所怒而思奋,中原有所恃而思乱,陛下间取其二百余万缗者以资吾养兵赏劳之费,岂不为朝廷之利乎。然此二者在今日未可遽行。臣观虏人之情,玩吾之重战,而所求未能充其欲,不过一二年必以战而耍我,苟因其要我而遂绝之,则彼亦将自沮,而权固在我矣。

议者必曰:“朝廷全盛时,西、北二虏亦不免于赂,今我有天下之半,而虏倍西、北之势,虽欲不赂得乎?”臣应之曰:“是赵之所以待秦也。”昔者秦攻邯郸而去,赵将割六县而与之和,虞卿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抑其力尚能进、且爱我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矣。”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力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臣以为虞卿之所以谋赵者,是今日之势也。且今日之势,议者固以东晋自卑矣,求之于晋,彼亦何尝退金陵、输岁币乎?

臣窃观陛下圣文神武同符祖宗,必将陵跨汉唐,鞭笞异类,然后为称,岂能郁郁久居此者乎?臣愿陛下酌古以御今,毋惑于纷纭之论,则恢复之功可必其有成。

古人云:“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又曰:“作屋道边,三年不成。”盖谋贵众,断贵独,惟陛下深察之。

【注释】

①此为《美芹十论》第四篇。②吴楚:指南方。吴:指古代吴国之地,在今江苏南部、安徽西部、浙江北部一带。楚:指古代楚国之地,今长江中下游一带。争衡:较量胜负。③“夷狄”句:谓外来入侵者不能久据中原。夷狄:古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贬称。腥秽(huì):污浊。④“粤自”四句:东汉亡于魏蜀吴鼎足三分,南北分裂后,吴未能灭魏,而最后却为雄踞中原的西晋所吞并。粤:助词。⑤晋:指移都建康(今南京)的东晋。东晋偏安江南,无力北伐统一中国。陈:南朝最后一个王朝,终为隋所灭,隋结束南北朝长期分裂,完成统一大业。⑥艺祖皇帝:开国之君。此指宋太祖赵匡胤削平五代十国,再次结束南北分裂,一统天下。南唐:五代十国之一,建都金陵(今南京)。吴越:五代十国之一,建都杭州。⑦命世之雄:当世著名英雄。⑧蔡谟:东晋人,康帝时官侍中、司徒。韩卢:韩国所出黑色良犬,善跑。东郭(cūn):传说中善跑的兔。:或作逡(jùn)。《战国策·齐策》:“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五,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疲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此用以比喻争权夺势的小人。⑨“臣以谓吴不能”七句:谓吴不能取魏,是由于魏蜀吴鼎足而立,力量相当。孙氏:指吴之孙权。曹氏:指魏之曹操。猜雄:善猜测具雄才。⑩“晋之”七句:谓东晋不能恢复中原,是因为中原有诸胡争雄称王,而东晋内部则有大臣专权,且不无夺位野心。诸戎:即西晋末年以来中原地区的五胡十六国。问鼎,喻争夺帝位。“宋、齐”四句:谓宋、齐、梁、陈四朝但求自固,无一统天下之志。宋、齐、梁、陈:继东晋王朝顺次而立的四代王朝,均建都金陵,史称南朝。“至于南唐”四句:谓宋灭南唐、吴越,乃常理之必然。南唐、吴越:晚唐五代十国中的两国。圣人:此指宋太祖赵匡胤。劫于夷狄之一姓:即遭受女真一族(即金国)之劫难。上下交征:上下互相征伐。晋末诸戎:指西晋末年之五胡十六国。周秦之战国:周朝与秦朝之间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唐季之藩镇:唐末藩镇割据、各自为政的时代。“家自为国”三句:谓以家族立国,各国互相敌对,贪残凶猛。吞噬(shì):吞并。剽(piāo)悍:凶猛。六朝:三国时期吴国以及东晋和其后的宋、齐、梁、陈,都占领南土,并建都建康,史称六朝。“其祖宗”句:言其祖宗恩惠修养影响深远。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为战国时代与秦抗衡的六国所在地。秦楚相遇:指公元前223年秦楚之战,当时楚败,楚王被虏,楚遂亡。“而项粱”六句:项梁是楚将项燕之子,项羽之叔,秦末起兵反秦,立楚怀王之孙为王,后战败,为秦将章邯所杀。章邯乘胜攻赵,项羽率军援赵,大破秦军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馀壁(军垒),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军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军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见《史记·项羽本纪》)“卒以”四句:据《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后,项羽“坑秦卒二十馀万人,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城南”。“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方怀王”四句:怀王即楚怀王,名槐,被秦昭襄王诱骗入秦,扣留不放,死于秦。《史记·项羽本纪》载:“自怀王入秦不返,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二三户,亡秦必楚。’”符契:犹符节,古用作凭证之信物。“裔夷”三句:谓自古至今,从无边族侵占中原而又传世万代安如泰山之事。猥:曲,苟且。“虽犹怀”三句:犹如怀千金之璧,却不识价值高低,而贱价乞卖于小贩。斡(guǎn)营:指买卖经营。“惩蝮蛇”三句:谓一旦被毒蛇咬后,不能辨别真伪而丧魂落魄。褫(chǐ)魄:落魄,形容恐惧。雕弓:即“杯弓蛇影”,喻自我惊恐、疑虑。不侔(mó):不相等。缗(mín):缗钱,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币。拨乱:治理乱世。望实俱丧:名声与实际俱已丧失。销铄(shuò):销熔,消失。袒臂疾呼:袒露臂膀,大声呼叫。此形容中原人民起事反金。玩吾:体味我方。自沮(jǔ):自己沮丧、失望。“朝廷”二句:言北宋时代国力强盛,还向西北辽夏二虏纳币言和。“臣应之曰”以下十九句:以当年赵国应对秦国之策,喻今日南宋对应北金之势。据《史记·虞卿传》,公元前259年,秦攻赵,兵围邯郸,后因兵疲而退,却让赵割六县以议和。虞卿力主联合魏、韩、齐以抗秦,赵王从其谋,秦终未得赵地而和。虞卿:战国游说之士,进说赵孝成王联合抗秦。邯郸(今河北市名),赵国国都。“臣窃观”二句:谓皇帝智略与北宋诸帝相合,必将超越汉唐。酌古以御今:参酌古代盛衰事理,以应对当今。“谋及”二句:语出《尚书·洪范》,意为凡事应与官员众人商讨。“作屋”二句:语本《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又《后汉书·曹褒体》:“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意谓路人之意不同,作屋难成。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事难成。

【品评】

本文讲述自我治理之道。文章从驳论入手,以古今事例为证,驳时下流传的“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之说,从而导入自治自强论。何以自治自强?作者于众多事项中标举两端:“一曰绝岁币,二曰都金陵。”认为朝廷北伐之志若能如此明决,则“三军有所怒而思奋,中原有所恃而思乱”。据此,文章最后奏请皇帝“酌古以御今,毋惑于纷纭之论,则恢复之功可必其有成”。

守淮第五①

【原文】

臣闻用兵之道,无所不备则有所必分,知所必守则不必皆备。②何则?精兵骁骑,十万之屯,山峙雷动,其势自雄,自此为备则其谁敢乘?③离屯为十,屯不过万,力寡气沮,④以此为备则备不足恃。此聚屯分屯之利害也。⑤臣尝观两淮之战,⑥皆以备多而力寡,兵慑而气沮,⑦奔走于不必守之地,而婴虏人远斗之锋,⑧故十战而九败。其所以得画江而守者幸也。且今虏人之情,臣固已论之矣,要不过以戍兵而入寇,幸成功而无内祸,使之逾淮,将有民而抚之,有城而守之,则始足以为吾患。⑨夫守江而丧淮、吴、陈、南唐之事可见也。且我入彼出,我出彼入,旷日持久,何事不生?曩者兀术之将曰韩常,刘豫之相曰冯长宁者,皆尝以是导之,讵知其他日之计终不出于此乎?⑩故臣以谓守淮之道,无惧其必来,当使之兵交而亟去;无幸其必去,当使之他日必不敢犯也。为是策者,在于彼能入吾之地而不能得吾之战,彼能攻吾之城,吾能出彼之地,然而非备寡力专则不能也。

且环淮为郡凡几?为郡之屯又几?退淮而江为重镇,曰鄂渚,曰金陵,曰京口,以至于行都扈跸之兵,其将皆有定营,其营皆有定数,此不可省也。环淮必欲皆备,则是以有限之兵而用无所不备之策,兵分势弱,必不可以折其冲。以臣策之,不若聚兵为屯,以守为战,庶乎虏来不足以为吾忧,而我进乃可以为彼患也。

聚兵之说如何?虏人之来,自淮而东必道楚以趣扬;自淮而西必道濠以趣真,与道寿以趣和;自荆襄而来,必道襄阳以趣荆。今吾择精骑十万,分屯于山阳濠梁襄阳三处,而于扬或和置一大府以督之。虏攻山阳,则坚壁勿战,而虚盱眙高邮以饵之,使濠梁分其半与督府之兵横击之,或绝饷道,或邀归途。虏并力于山阳,则襄阳之师出唐邓以扰之。虏攻濠梁,则坚壁勿战,而虚庐寿以饵之,使山阳分其半与督府之兵亦横击之。虏并力于濠梁,而襄阳之师亦然。虏攻襄阳,则坚壁勿战,而虚郢复以饵之,虏无所获,亦将聚淮北之兵以并力于此,我则以濠梁之兵制其归,而山阳之兵自沭阳以扰沂海。此正所谓不恃敌之不敢攻、而恃吾能攻彼之所必救也。

臣窃谓解杂乱纷纠者不控誊,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矣。昔人用兵多出于此,故魏赵相攻,齐师救赵,田忌引兵疾走大梁,则魏兵释赵而自救,齐师因大破之于桂陵。后唐庄宗与梁相持于杨刘德胜之间,盖尝蹙而不胜,其后用郭崇韬之策,七日入汴而梁亡。兵家形势,从古以然。议者必曰:“我知捣虚以进,彼亦将调兵以拒进;遇其实未见其虚。”是大不然。彼沿边为守,其兵不过数万,既已厚屯于三城之冲,其余不容复多,兵少而力不足,谓能当我全师者,又非其所虑也。又况彼纵得淮,而民不服,且有江以为之阻,则犹未足以为利。我得中原,而箪壶迎降,民心自固,且将不为吾守乎?如此则在我者甚坚、而在彼者甚瑕,全吾所甚坚,攻彼所甚瑕,此臣所谓兵交而必亟去、兵去而不敢复犯者此也。呜呼,安得斯人而与之论天下也哉。

【注释】

①此为《美芹十论》第五篇。②“臣闻”三句:谓用兵切忌处处设防,分散兵力,如能掌握必守的战略要地,则不必处处设防。③“精兵”五句:谓集中精兵强将驻守要地,气势雄壮,谁也不敢侵犯。骁(xiāo)骑:良将。山峙雷动:形容大军气势雄壮。④力寡气沮:兵力微薄,士气不振。⑤聚屯分屯:聚兵防守与分兵防守。⑥两淮之战:淮南淮北,为宋金两国交界处,经常发生战争。⑦兵慑(shè)而气沮:士兵恐惧、士气不振。⑧“而婴”句:触犯虏人的锋铓。婴:通“撄”,接触。⑨“且今虏人”八句:谓敌以边兵侵扰,即使侥幸有所获,于我危害犹轻;如使敌越过淮河,据城抚民,则必成我心腹大患。⑩“曩者”四句:谓往昔韩常、冯长宁等尝以此计诱导,岂知他日不出此计。兀术:金人完颜宗弼。刘豫:金人所立伪齐帝。兵交而亟去:谓从速使敌败退。兵交:交锋。亟(jí):急迫。备寡力专:防守点少,兵力相对集中。为郡之屯又几:可屯驻士兵之郡县又有几个。鄂渚:今湖北武汉。京口:今江苏镇江。行都:本指京师以外另建皇帝暂驻施政的城市,此指临安。扈跸(hùbì):同扈驾,泛指帝王的车驾。折其冲:击退敌军。冲:战车的一种。聚兵为屯:集中兵力。道楚以趣扬:经过楚州(今江苏盱眙宝应一带)趋向扬州。趣:通“趋”。濠:濠州,今安徽怀远、定远一带。真:真州,今江苏仪征、六合一带。寿:寿州,今安徽蒙城、凤台一带。和:和州,今安徽和县、含山一带。荆:荆州,今湖北江陵一带。襄阳:在今湖北省。山阳:今江苏淮安。濠梁:今安徽凤阳、定远一带。盱眙:今江苏盱眙。高邮:今江苏高邮。邀:阻截。唐邓:唐州、邓州。分别指今河南唐河上中游和丹江、湍河、白河流域一带。庐寿:庐州、寿州。庐州在今安徽合肥舒城一带。郢复:郢州、复州。分别指今湖北钟祥京口和今湖北沔阳、天门一带。沭阳:今江苏沭阳。沂:沂州,在今山东临沂一带。海:海州,在今江苏连云港一带。控弮(quān):引弓,开弓,此指动武。搏撠(jǐ):搏斗击刺。批亢捣虚:抓住要害乘虚而入。批:手击。亢(gāng):咽喉,引申为要害。形格势禁:受制于形势无法进行。“故魏赵”五句:指“围魏救赵”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魏兵攻赵,齐国田忌率军援赵,取孙子之谋,兵围魏都,迫使魏军释赵而自救,齐军以逸待劳,于桂陵大破魏军。田忌:齐国将领。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杜陵:今河南长坦西北。“后唐”二句:谓后唐庄宗与梁对峙,久未获胜。后唐:庄宗李存勖灭梁称帝,史称后唐。梁:唐末朱温代唐称帝,史称后梁。杨刘: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德胜:今河南濮阳西南。蹙而不胜:谓急于求胜而不能。蹙(cù):急躁。“其后”二句:据《新五代史·郭崇韬列传》,梁破德胜,围杨刘。唐兵部尚书郭崇韬献谋,谓梁国杨刘,意在夺取郓州;今我兵出郓州周围战略要地筑垒,梁必分兵来争,我可必胜。庄宗从之,梁果然分兵攻垒,但攻而不克,当其回击杨刘时,又遭庄宗拦截。继之,庄宗一鼓作气,乘胜而取汴灭梁。汴:梁都,今河南开封。厚屯:重兵驻守。三城:指上文山阳、濠梁、襄阳三地。冲:交通要地。箪(dān)壶:即箪食壶浆,箪:盛饭的竹器。《孟子·梁惠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谓踊跃欢迎犒赏军队。瑕(xiá):玉上的斑点,喻缺陷。斯人:指有上述见解的人。

【品评】

守淮,指扼守淮河。淮河时为宋金两国交界处之一,是不容忽视的战略要地。文章据此论守淮之道。作者综观两淮战争之失在于“备多而力寡”,因此力主“聚兵为屯,以守为战”,借以收守战两利之效:“虏来不足以为吾忧,而我进乃可以为彼患。”特别是民心之向背,尤使金人不敢轻易来犯,况淮河“在我者甚坚,而在彼者甚瑕”,以我之坚,攻彼之瑕,则胜败之理自明。

屯田第六①

【原文】

同类推荐
  • 小说法

    小说法

    《小说法》与当下国内许多优秀小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发现了小说家在创作时的思考路径和秘密,所以《小说法》不是一本小说评论集,也不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小说创作的教材,33篇文章深度解构当代国内优秀小说,告诉阅读者如何深刻理解小说家们的描述语言,告诉创作者如何巧妙设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法》对所有志向、喜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小说法》由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序、推荐。
  •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文化丛书)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文化丛书)

    本书从“敦煌”之名的由来说起,从丝绸之路的兴衰沿革侃侃而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历史上的敦煌,曾经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战略基地,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是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
  • 洗劫东京

    洗劫东京

    本书揭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证券交易所的阴谋与爱情、日本黑社会的神秘与邪恶、英国巴林银行轰动倒闭的不为人知的细节。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自吟自悟话古诗

    自吟自悟话古诗

    我国素以诗的国度而著称于世。诗歌是历千百年而不衰,深为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体裁,也是我国历代文学史中一份极为宝贵的遗产。它就像耀眼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文学这顶皇冠之上;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弹凑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仿若盛开的鲜花,穿越时空,送来缕缕清香。
热门推荐
  • 大明小女子

    大明小女子

    穿就穿吧,还变小了。好吧,这咱也接受了,可你也不能让咱在这举目无亲的地儿瞎闯吧?什么?跟着郡主混?嗯,不错!不错,吃穿不愁就行。天哪?竟然是个要亡国的小郡主?安心做个亡国奴?这个真不行!看我小小小女子,如何闯荡大大大明朝……
  • 完美奇迹

    完美奇迹

    历经生死两茫茫,青衫长剑逍遥行。羽扇轻舞谈笑间,登高绝顶最孤独。是谁?让我那平淡的心,起了一丝涟漪。是谁让我那封闭的心,打开一丝缝隙。是谁逼迫我走上那强者之路,蓦然回首而你确不在我身边。你那平静的心我已懂得,想珍惜你已红颜白骨。想挽留奈何登凌绝顶依然已成回忆。
  • 盗墓者传奇:月夜鬼吹灯

    盗墓者传奇:月夜鬼吹灯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幽王死后葬在什么地方?是安徽的寿县,还是在湖南永州的九嶷山中?而他那一座沉埋于地下的王陵之中有没有藏着传说之中富可敌国的珍宝?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个盗墓者的诡异经历。明朝末年,生于乱世的山村少年风冷情,无意之中闯入了公主坟中,巧遇盗墓门下的一代宗师水天波。其后被水天波收入盗墓门下,带回九嶷山中,苦练淘沙绝技。十年之后,水天波旧病复发。为救治水天波的伤病,风冷情带领水灵闯入了神秘恐怖的楚幽王陵之中。寻求一枚可以解救水天波伤病的千年玉髓。其间经历了九死一生。楚幽王陵之中步步杀机:一击致命的追魂夺命弩。见血封侯的毒龙枪。噬魂夺命的灯芯虫。每一步行差踏错就是灭顶之灾。最终风冷情和水灵来到楚幽王的墓室之中,而那妄求长生的楚幽王最终有没有得偿心愿?风冷情和水灵最终有没有得到那一枚千年玉髓?那传说之中富可敌国的珍宝有没有在楚幽王陵之中出现?——月夜鬼吹灯,新派盗墓奇侠小说再战江湖!
  • 颠峰王者

    颠峰王者

    他,一个杀手,意外踏上黑道征途,率领自己的天龙军荡平黑道,以至于国内外无人能与之争锋!
  • 死亡约定(幽冥怪谈Ⅱ)

    死亡约定(幽冥怪谈Ⅱ)

    王实从没听见过儿子发出如此惊恐、大声的尖叫。那一瞬间,尖叫的不止儿子一个,还有另外三个小孩,他们似乎都面对的是一个方向,那是一个走廊的尽头,没有人,只有一扇开着的窗子,窗玻璃延伸到黑暗里,在夜晚的凉风中摇晃颤抖。
  • 穿越之绝色姐妹的爱情

    穿越之绝色姐妹的爱情

    刚刚领了毕业证的她们进入了找工作的滚滚人流中。在你挤我,我踩你的人群中,人群涌动,人墙塌了,她们的魂也飞了。她们为了做富婆而努力着,她们是绝对谈钱的,可她们也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穿越的她们,终究逃不过老天设下的桃花劫,宫廷政变,江湖险恶。一切事非恩怨,爱恨情仇,只不过因为她们还活着罢了。
  • 吞噬炙炎

    吞噬炙炎

    三千世界,衍界遭劫,三千世界散落成一个个组合,世界之主陨落,世界之杯遗失,各界从此再无联系,当大千世界面临土崩瓦解的那天,魔物大举入侵的那天…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完结,究竟是谁,最后称为了神明一般的存在,是谁点燃了轮回之火…
  • 极品天尊

    极品天尊

    虚无之体质之人没用?屁!看老子是极乐最佳传人!九重天劫最牛?切!老子经历是十二重天劫!元神自爆代表魂飞魄散?爬!老子就能再度复活!修真界是唯一的世界?no,no,no!老子还到过异世界!异世界是修真界一部分?你丫的太没见识了!老子告诉你:那是另一个宇宙!~~~~~~~~~~~~~~嘿嘿,看偶们的猪脚是怎样一路成长,最后鸟瞰天宇!
  • 安平记

    安平记

    此书为架空历史小说,介绍主角游历江湖的各种见闻,结识的各种侠客,获得各种神剑融合自身,并且和伙伴一起打败邪剑的故事。文中将会出现各种奇兽和阵法,江湖武学。
  • 三国风起云扬

    三国风起云扬

    一个现代人回到汉末,会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涟漪不起还是风云骤卷?尽在三国风起云扬,书写不一样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