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82400000007

第7章 18世纪的物理科学(6)

1794年5月8日,法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拉瓦锡,在断头台上被处死。作为已被废黜的皇室政府税务官员之一,许多人把他看成是人民的公敌,“税农”(FermiersGeneraux)的一员——通过克扣底层穷人向不受欢迎的国王上交税款而获利。更要命的拉瓦锡和“税农”们站在革命法庭前接受审讯。尽管他的同代人承认他是大科学家,拉瓦锡还是被判决推上断头台。是,拉瓦锡曾经反对接纳马拉(Jean-Paul Marat,1743—1793)加入法国科学院,这一举动招来了灭顶之灾,因为马拉决忘不了他投的反对票。当马拉在法国革命政府掌权时,他看到了一条报仇的途径,于是把拉瓦锡逮捕、审讯和定罪。虽然马拉后来也遭到逮捕,竟在拉瓦锡之前上了断头台,但是革命法庭通过了判决,宣布“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拉瓦锡的处决按计划执行。

这是科学史上恐怖的一天,因为就在几年之前,在其他四位伟大化学家的帮助下,拉瓦锡终于开始澄清自古以来禁锢化学的混乱局面。这四位化学家是舍勒(Karl William Scheele,1742—1786)、普里斯特利、布莱克(Joseph Black,1728—1799)和卡文迪什。5年之前的1789年,拉瓦锡出版了他的《化学基础论》(Elementary Treatise on Chemistry),从而在化学中引起一场科学革命。51岁,正是拉瓦锡能力的巅峰期。就在拉瓦锡受刑后的次日,拉格朗日说过这样的话:“砍下这样一颗头颅只要一瞬间,但要再长出一个这样的脑袋,也许要100年!”

烹饪和神秘主义者

苏格兰化学家布莱克爱对他的听众说:“化学和所有其他科学一样,源于聪明人对于日常生活不同技能中大量事实的反思。”化学,部分就因为它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在所有的学科中,最慢摆脱传统的混乱局面。化学的自由发展,受制于这两大阻碍因素。一方面,它混迹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希腊哲学家尤为鄙视任何动手的学科,而化学密切地与炊事、贸易和医药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在炼金术士的摆弄之下,它还是一门秘传技艺,而这些炼金术士寻求的是如何把其他物质转化或者改变为金子。(有些炼金术士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天真地相信,他们就快接近成功了;还有人不作声,只是因为他们不愿在行骗时被人抓住。)在所有科学中,只有化学因为受早期实验家的控制而拒绝引入科学方法。物理学有牛顿发现的普遍运动定律,天文学有地球的转动及其围绕太阳而旋转这一发现,生物学有哈维在心血运动方面的工作。但是,化学抗拒任何类似的突破,这可以理解,因为直到20世纪,才有关于化合物组成和发生在分子水平上的复杂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所有这些在18世纪都是完全不知道的,我们所知道的原子理论在当时根本就无法想象。

结果就是,在18世纪初,那些对物质的混合和加热感兴趣的人们,在研究时毫无头绪。除非对空气和水、“气体”的存在以及燃烧过程等基本事实有所掌握,否则,科学家很难取得进展。18世纪科学家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难题,他们对此反复思量,燃烧、煅烧和呼吸等过程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和相互联系的现象,但又难以捉摸。许多优秀的脑袋为此花费大量时间,从波义耳和胡克的时代起,一直到18世纪末。

燃素说的诞生

不幸的是,为解释燃烧现象而建立一个完整理论的最初努力却把科学引到一条漫长的死胡同里。这个想法最初源于一个名叫贝克尔(Johann Joachim Becher,1635—1682)的人,他是一个近代炼金术士,曾向荷兰某些城市领导人推销炼金术,宣称他可以用银把沙子转变为金子。由于演示不成功,他逃到英国。他关于物质的想法也不太合理。他说,所有物体都由空气、水和三种土构成,他称这三种土为油脂土(terra pinguis)、水银土(terra mercurialis)和石头土(terra lapida)。

17世纪后期,斯塔尔(Georg Ernst Stahl,1660—1734)把贝克尔的油脂泥土改称为燃素(phlogiston),并把它说成是一种强有力的——“火焰、炽热、自热、热的”——流体,当物体燃烧、煅烧或以其他形式氧化(尽管这个术语在当时还未使用)时,就会释放或者消耗这种流体。1697年,斯塔尔提出燃素说,在之后的90多年中,它成了化学的基本要义,成为解释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化学现象以及全部化学的框架。

尽管燃素说后来被证明是一条死胡同,但它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它引发了一系列的实验,去研究燃烧、氧化、呼吸和光合作用。

但是这些实验很快就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金属在氧化过程中,质量总是增加,而不是减少。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物质损失了,正常的情况质量应该减少,而不是增加。为了既能解释这一点,又不致丢弃这个理论,许多化学家作出了更复杂的解释:既然人们不能真正看到燃素(看到的只是从燃烧物质中发出的火焰),因而它就不是普通的物质。也许它更像是18世纪化学家假设的“微妙的”或“没有重量的”流体,例如磁性、以太、热、光和电,并且和它们一样,都是没有重量的。也许,它甚至有负重量,所以,当出现在物质中时,实际上(莫名其妙地)使物质的重量减少了。所以,每当燃烧发生时,燃素释放出来,物质的重量反而增加。

然而,尽管重量问题令人困惑,但18世纪大多数化学家还是继续相信燃素说,并不认为有不可抗拒的理由要抛弃它,无论如何,它毕竟对气体的研究作出过划时代的贡献。

化学家开始发现,对于科学地探索化学组成来说,气体至关重要。该领域的突破为发现其他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最后为19世纪原子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黑尔斯(Stephen Hales,1677—1761),英国的一位教区牧师和业余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收集气体的装置,叫做集气槽,从而使这些发现成为可能。集气槽把发生化学反应的烧瓶与收集气体的容器分开,从而有可能分离得到不同的气体。但是他和当时大多数化学家一样,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它们是本质上不同的物质,而认为它们只不过是不同类型的空气。

布莱克和“固定气体”

布莱克是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化学教授,他的功绩不仅在于发现了二氧化碳,而且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

布莱克出生在波尔多,是一位葡萄酒商的儿子,1740年返回不列颠群岛接受教育。在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完成医科学习后,回到格拉斯哥开业和教学。他很受学生们的尊敬[学生中有瓦特(James Watt,1736—1819)],有一位学生这样形容他:“具有强烈而又训练有素的想象力、专心致志的注意力和严谨扎实的推理能力,它们完美地合成一体,成为科学研究的良好禀赋。”

在他后来的岁月里,他的学生写道:“他的面容继续焕发出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安逸、真挚和优雅。”

年轻的布莱克当时正在攻克的一项课题是,弄清“乔安娜夫人秘方”中的一个重要成分,该秘方用于处理膀胱结石,就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固定空气”。他在实验中运用了自己发明的定量方法,但他用来描述实验的许多名词今天都已不太熟悉。不过按现代的表述方法,布莱克那时发现,碳酸钙在加热时会转变为氧化钙,同时释放出一种气体,该气体可以和氧化钙重新组合,又形成碳酸钙。由于这种气体可以重新组合,或者固定于它原来所在的固体中,因此他称之为“固定空气”,今天我们更熟悉的名称是二氧化碳。

实际上在此之前别人也对二氧化碳有过研究,但是,布莱克的研究更为全面。他证明了,二氧化碳可以从饮食、从矿物分解、燃烧以及发酵中获得。关于气体,他还有一项突破性工作,这就是证明气体也可以像液体和固体一样,可进行实验操作和测试。布莱克认识到,二氧化碳是空气的自然成分,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里蜡烛无法燃烧。这时他陷入了谜团。置于密闭容器中的蜡烛终将熄灭,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燃烧的蜡烛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当布莱克用化合物把二氧化碳吸收掉之后,蜡烛在密闭的容器中仍然不会燃烧。他把这个问题交给他的一个学生,让他作为博士论文来研究这个问题,这个学生名叫卢瑟福(Daniel Rutherford,1749—1819)。

卢瑟福仔细地完成了这一受控实验并且发现,不仅蜡烛不能在某种气体中燃烧,而且老鼠也不能在这种气体里生活。就像他的老师,他也是燃素说的信奉者,相信这种气体已经吸足了燃素(燃素无法通过空气进入蜡烛使之燃烧,或者让老鼠呼吸)。他称之为“燃素化的空气”,今天我们称之为氮。卢瑟福因发现这一“有害”气体而获得声誉,尽管其中的细节是几年以后由拉瓦锡澄清的。

布莱克的定量方法传给了他的学生和整个科学界,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和他对二氧化碳的发现一样重要。因为在对碳酸钙加热的原始实验中,布莱克仔细测量了损失的重量,他才有可能摸清反应情况,而在此之前的有关气体实验中,化学家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布莱克写道:一旦他发现了固定空气,“在我面前似乎打开了一个新的也许是无比宽广的领域。我们不知道大气中有多少种气体,也不知道它们各自的特性”。在这里,他似乎预见了与他同时代的卡文迪什和普里斯特利即将取得的发现,还有其他人后来的发现,例如瑞利男爵(Baron Rayleigh,1842—1919)和拉姆塞爵士(Nir William Ramsay,1852—1916)在1904年由于对大气成分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布莱克在物理学领域里的工作同样重要,并且对工业革命有着深远影响。

卡文迪什分解水

卡文迪什无疑是18世纪最古怪的科学家。他出生于英国一个显赫而又富有的家庭,从来不用为钱财担忧。事实上,他曾经这样告诉银行,如果让他费心过问理财这样的俗事,那么,这家银行就会失去他这个价值数百万的客户。不必说,银行方面再也没有打扰过他。正当卡文迪什家族其他成员与国王亲近并参与重大政治策划时,卡文迪什的唯一兴趣却是纯粹的科学研究。

卡文迪什孤独成癖,他不愿意见人,也不愿意与人谈话。有一天,偶尔撞见一位女仆在他的屋子里,以后他就造了一个专门的楼梯,供他独自使用,以免这种事情再发生。有一种说法,这个女仆被解雇了。遗憾的是,卡文迪什只挑选了小部分工作发表,因此他最先做出的若干成就未获承认。

不过,他的某些工作还是被同代人知道了。1766年,他向皇家学会提交一篇关于“人工空气”的论文,证明存在一种先前从未研究过的显然可以燃烧的物质(后来拉瓦锡称之为氢)。他还研究了二氧化碳的特性,和布莱克一样,也称之为“固定空气”。

他最重要的成就最终还是发表了。1784年1月15日,他演示了他的人工空气在燃烧时产生了水。这是一条令人震惊的新闻。亚里士多德曾经卡文迪什是一位性情古怪的人,他发现了氢,探讨了二氧化碳(当时叫做“固定空气”)的特性,并且证明水不是元素,这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相反。认为,水是组成所有物质的四大元素之一。但是如果气体燃烧会产生水,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水源于这两种气体的化合。这就对希腊的元素说敲响了丧钟。

卡文迪什和布莱克一样,在物理学方面也有不少工作,而且他也用空气做实验。1785年,他让电火花通过空气,用今天的术语来解释这一实验,就是他迫使空气里的氮与氧结合,然后分解这种在水里得到的氧化物(在这个过程中他设法产生的是硝酸)。他不断增加氧气,希望最终能够把全部氮气消耗掉,但是总有很小的量——仅仅是一个气泡——残留着。他想了想,认为这种气体一定是某种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东西,对化学反应有极强的抗拒力。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惰性气体。卡文迪什就这样发现了氩,尽管直到一个世纪以后才由拉姆塞进行确证。

舍勒和普里斯特利发现氧

普里斯特利是英国一位论派牧师和政治上的激进分子,最终为他惹来了麻烦。他公开支持美国殖民地居民反叛乔治三世,反对奴隶贸易和宗教偏见,还同情法国革命。他的大部分书涉及宗教和教育,其中有一本在1785年被公开焚烧。此外,他从事的气体研究似乎也有些反常:在他所居住的利兹城的一家酿酒厂开始做实验——发现布莱克的“固定空气”在与水混合时,会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泡沫饮料,这就是碳酸水。实际上普里斯特利发明了苏打水。

普里斯特利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和激情,但是他并不按部就班地选择实验类型或步骤或方法。(他迷信机遇的作用。他喜欢说:如果他懂得化学,他就永远做不出任何发现。)但是一旦他做上实验,就会非常仔细地观察。结果,正如19世纪化学家戴维(Humphry Davy,1778—1829)曾经说的那样:“没有人曾经发现过这么多新的和奇怪的物质”。其中包括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化氢、氧化氮和硫化氢。还有就是:氧气。1774年普里斯特用直径12英寸、焦距29英寸的一块透镜,从燃烧的氧化汞中提取到一种气体。这种新“空气”似乎比正常空气更纯,可以使蜡烛燃烧得更旺。他试验呼吸这种新空气的效应——让老鼠试、让植物试,甚至自己亲自试。他发现吸入它感觉“非常轻松”。按照燃素说,他称这种新空气为“缺乏燃素的空气”,它与布莱克发现的不支持生命的奇怪空气性质正好相反,于是得到了这样一个相反的名字。

普里斯特利并不知道,与此同时,瑞典化学家舍勒也发现了同一种气体,但是他的发现还未公布。事实上,他们应该得到同样的荣誉,既然他们各自独立作出这一发现。

普里斯特利是氧的两位发现者之一(另一位是舍勒),当时他们把氧称为“缺乏燃素的空气”。1780年,普里斯特利迁居到伯明翰,在那里他的神学理论招来当地居民的反对,但是他发现当时有一个叫做“月亮学会”的科学家团体却是对他格外支持。该组织,部分是由进化论者达尔文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组织,他们通过家庭聚餐的形式非正式集会,志趣相投地讨论科学。它就是后来在历史上出现的“智囊团”的前身之一,每个月满月的夜晚大家聚在一起,这样不至于在黑暗的伯明翰乡村里迷失回家的路。

同类推荐
  • 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

    本书讲述了“狼孩”毛格利和其他几种动物的惊险故事。作品中塑造了机智勇敢的“狼孩”毛格利,以及憨厚的老熊巴鲁、机敏的黑豹巴赫拉等众多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形象,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本书对青少年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丰富个性、提高素质大有裨益。
  • 狂狮部落3: 绝境重生

    狂狮部落3: 绝境重生

    伊恩和他的弟弟妹妹们没能顺利通过长辈们精心策划的一场考验,受到了长辈们的批评。自尊心受挫 的他们为了证明自己是卡布幕特草原上未来的王者,勇敢地接受了长辈布置的任务:前往遥远的百回谷。到波涛汹涌的落叶河底寻找美丽的七彩宝石。暗藏的杀机,恐怖的臣兽,阴暗角落里的捕食者,神秘美丽的百回谷危机重重!藏有七彩石的落叶河在哪里?紧紧跟随的鬼魅身影会是谁?伊恩他们终于发现了落叶河的踪迹,可谁知更大的危险还在等着他们……
  • 小王子水孩子小飞侠彼得·潘柳林风声

    小王子水孩子小飞侠彼得·潘柳林风声

    马爱侬选编的《小王子水孩子小飞侠彼得·潘柳林风声》是一本世界四大畅销童话小说作品集。
  • 政治探谜

    政治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政治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兽神·半兽荒原

    兽神·半兽荒原

    “拯救了可怜的半兽人们的道格拉斯在苏醒过来后,理所当然地被半兽人们当做英雄,成为了半兽人部落的首领。冬季来临,贫瘠的半兽荒原缺少足够的粮食,道格拉斯为了养活半兽人部落中的所有半兽人,决定用黑暗魔法师留下的宝石去和人类换一些粮食和武器。但是和人类打交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大雪封山,食人魔小谷中的三个食人魔为了食物,扩大了自己的打猎范围,很不幸,战斗力弱小的半兽人也上了食人魔的菜单。为了保护半兽人部落,道格拉斯率领着半兽人们艰难地展开了反击……半兽人部落中建起了猪圈和鹿圈,并和人类的商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就在半兽人部落生活越来越好、实力也逐渐壮大的时候,一头金龙从天而降……”
热门推荐
  • 坐拥天下:萌女桃花朵朵开

    坐拥天下:萌女桃花朵朵开

    (这是一本一女多夫文,玛丽苏,不好看,情节搞笑,路过的路人甲乙丙丁过来看看啊。。)堂堂家族继承人慕容月而爆笑穿越,且看她捞美男,吃丹药,骑神兽,练神功,在这大陆上如何创出一片天地!
  • 太古原界

    太古原界

    满天星宇,万族林立,众强四起,而人族势微;星宇无数界面,人族被迫进入上古大能制造的仿界生存。吴天十三年凡人,皆因一块神秘石头强势崛起,夺天地造化,聚万众气运于一身,在压迫的万族中带领人族杀出重围,屹立万族之巅。娇羞霸气的青梅竹马,冷酷无情的风族千金,还有......你们都给我等着,我要一个个收拾你们
  •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

    武器是用于攻击的工具,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本书主要包括军事枪械、弹药火炮、装甲战车、舰艇航母、航空航天、导弹武器、前沿武器等现代武器的各种类型和品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和系统性。
  • 心底桃花眉间痕

    心底桃花眉间痕

    有些今天来不及真正的开始,就被写成了故事。
  • 秦落歌

    秦落歌

    “你应该知道,命有定数。”“师父,谋事在人。”“可成事在天。”“那便尽人事,听天命。”他温润如玉,气质出尘,却权谋一生,纵横天下,只为等待她的到来。漆黑的眼珠里到底是什么情绪,温润的皮囊之下又是什么样的坚守?她将长鞭挥向他,告诉他只能死在自己手里,他的心又是何其伤痛?因为他伤她,骗她,欺她,瞒她;于是她恨他,怨他,伤他,痛他。他的一生本就光华万丈,她的一生也可熠熠生辉。王权强势,到底是谁做了刀下傀儡?是谁踏遍尸野为谁保全?两个想要改变命运的男女,注定的相遇,注定的分离,注定的命运多舛。在战乱四起的年代,江山与美人如何兼得?且看穿越男女玩转朝代,翻天覆地只为红颜。
  • 千金归来:夜帝,别挡路!

    千金归来:夜帝,别挡路!

    八岁那年,失去记忆的女孩终于醒来,被英国皇家收养。八年后,她以英国公主的身份重回风月市。风月学院里,再次遇见了他,我忘记了他,他没认出我。夜氏家族,上官家族……他们和我有什么关系?哥哥?哪个才是我的亲哥哥?我究竟忘记了什么?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我从未想过,倘若自己并没有回来,自己又将会何去何从。”“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你回来了,不是吗?”“是的!我,上官玥言,回来了!”
  •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本书作者以亲身感悟、亲身体验为主线,以优美、诗意的文笔,抒发了自已对颐和园的爱、悟、情,全书文笔优美、飘逸,极富诗意。
  • 逆袭三国

    逆袭三国

    古代军事战争必胜的宝典是什么?兵贵神速,出其不意,知己知彼,诡兵神将....不,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信!一个退伍军人携带手机商店意外穿越到三国。古代女人风情比现代如何,古代权力比现代又如何?嫩鲍熟女,权力财富,我都要!于是,一个生存跟霸业的征途开始了.....
  • 非常高手在都市

    非常高手在都市

    一张内存卡当中饱藏着的巨大秘密……金庸、古龙、卧龙生所有笔下的人物,痴情的杨过,快刀浪子傅红雪、呃……没准还有精灵古怪的韦小宝,他们附身到一个都市小人物身上,到底会给猪脚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杀人?泡妞?还是左青龙右白虎。。本书群号:52154992
  • 偶像再相遇:EXO你别走

    偶像再相遇:EXO你别走

    他因为一个承诺,放弃梦想。她因为一句誓言,放弃自己。如果可以重来,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