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0400000034

第34章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解题”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曾任谏官、地方官,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忠。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反对当时浮靡的文风,提倡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并在诗歌方面倡导自然平易的风格,开创了时代新风气。著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等。

本文是欧阳修为梅尧臣的诗集写的一篇序言。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属安徽)人,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晚年曾参与编修《唐书》,宋代著名诗人,他和欧阳修在文坛上共同反对讲究排比辞藻、爱无病呻吟的西昆派。这篇序言着重说明了诗歌创作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说法。文章写得“低昂顿折,一往情深”,情文并茂,对我们理解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有一定指导意义。

“原文”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译文”

我听到世人都说,诗人得志的少而失意的多。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这大概是世间流传下来的诗歌大多是古代贫困的人的作品的缘故吧。凡是有才能和抱负而又在社会上不能施展的读书人,大都乐意在山林水边放浪自己,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自然事物,往往要探索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又郁积着忧愁、感慨和愤激,创作的欲望由哀怨和讽刺而生,用来表达外放的官员和寡妇的叹息,表达人们难于言传的感受。大概是越穷困潦倒就越能写出好作品来。这样说来,不是写诗使人穷困,应该是因为穷困了,才能写出好诗吧。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而补为小官,虽屡次参加进士考试,但老是得不到主考官的赏识,困顿在州县共十多年。年纪快五十岁了,还要靠人家下聘书,当人家的幕僚。蓄积已久的才能,不能在事业上大显身手。他的家乡是宛陵,从小就学习作诗,当还是一个孩子时,写出的诗句就已让师长前辈们惊异。年龄稍大了,便学习六经中的仁义道理。他写的文章简洁古朴,不得过且过地迎合世俗求得人们的喜欢,因此人们只知道他的诗罢了。但是当时不管是贤明的还是愚昧的人,谈到诗歌必然要求教于圣俞。圣俞也喜欢把自己不得志的心情通过诗歌来抒发出来。因此他一生的作品中,诗歌写得尤其多。世人已经知道他了,但是没有向上推荐他的。过去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而慨叹说:“二百年来没有这样的作品啦!”虽然对他了解很深,还是没有向上推荐他。如果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像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王朝的功绩、恩德,把它们献给宗庙,从事商颂、周颂、鲁颂的作者们的事业,难道不是很伟大吗?怎么会使他到老也不得志,而只写穷困者的诗歌,空借虫鱼等物来抒发感情和感叹羁旅愁苦的辞句呢?世人只知道喜爱他精美的诗篇,却不知道他长久穷困而且将要衰老了。怎能不令人惋惜啊!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注意收集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他的诗太多了容易散失,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以来所作的诗,编为十卷。我特别喜欢圣俞的诗,可是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因此很高兴谢氏能把它们分类编辑,立刻就写了这篇序言并且收藏起来。从那以后又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死在京城。我哭着为他写了墓志铭后,就向他家索求他的诗,得到他的遗稿一千余篇。加上过去我所收存的,选择其中最好的六百七十七篇,编成十五卷。唉!我对圣俞的诗已经评论得很详尽了,所以不再多说了。

同类推荐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

    《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本书是为了满足现代广大读者阅读这部巨著的需求推出的白文普及本。本书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龙文鞭影)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龙文鞭影)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禽经

    禽经

    《禽经》作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部文献,虽然不免略嫌简略,仍然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动物学奇书,对人们研究和玩赏鸟类都有参考作用,它所提供的早期鸟类信息,更是无可替代。
热门推荐
  • 半壶闲梦

    半壶闲梦

    要分四张:第1章散落记忆;第2章诗情画意;第3章随遇而安;第4章闲来说道。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纯阳武神》

    《纯阳武神》

    废物少年偶得纯阳宝典,成就不灭圣体,悟性飙升,从此逆天改命,一雪前耻,击败各路强敌,脚踏三界,无数天才尽皆匍伏颤抖!【绝世武神,万古我为尊!】
  • 网游之刀锋铁骑

    网游之刀锋铁骑

    作为曾经网游界的王,他被对手在现实中报复。奄奄一息中被穿越回来的老祖宗救回一条命。与老祖宗一起进游戏,闯天下。发下毒誓,所有原本属于我的,我要全部亲手拿回来!!!
  • 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一书带领读者跟着心理学家学会聆听内心的声音、掌控自己的情绪、让快乐生活从心开始、养身从养心做起、对人口下要留情、掌控自己的情绪。在他们的指引下,让自己进入一个智慧、理性、快乐、健康以及充满爱的世界中去。
  • 你是我的最倾城

    你是我的最倾城

    她从不知道后来的后来,那个让人面目可憎的男人是她的倾城!
  • 九号电影院

    九号电影院

    当某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经历的人生,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场电影,你会怎么办?
  • 《神圣之旅》

    《神圣之旅》

    吴智,一位从地球逃出的少年,为了永生不灭成为神圣恒久的存在,踏上无尽的冒险旅途!
  • 荒野人生

    荒野人生

    2015年的四月,一位猎人在加拿大北部58.696922,-77.564392附近,发现了一具冰冻且保持完整,具有明显亚洲人特征的尸体,连同尸体一起发现的还有一把中国产的97式步枪以及一本写满中文的日记。日记的第一页写着,“献给逝去,或将逝去的青春,离去,或将离去的生命,在痛苦中、挣扎中,顿悟,轮回。”
  • 超级完美人生

    超级完美人生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但当张羽锋得到一款梦想系统时,他的人生开始丰满。他将向世人演绎一段超级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