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00600000001

第1章 青少年时代

一、隋末农民起义

隋王朝自开皇9年(公元589年)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割据状况,开创了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新局面,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二十来年,杨坚“躬节俭,平徭役,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特别是隋王朝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储备了极为丰富的粮食,成为历史上储粮最多的富强王朝之一。

隋代的储积之富,其实也隐藏着社会危机,文帝、炀帝时期,的确曾建立过许多粮仓,如京师的太仓,卫州的黎阳仓,陕州的常平仓,华州的广通仓与永丰仓,洛阳的兴洛仓与回洛仓等等,都规模巨大,储存了大批粮食和物资。隋代统治集团通过重租措施,将农民的收获物大部分搜刮到政府手中,而农民却仍然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

隋炀帝继位后,恃其物资的富饶,奢侈无度,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在洛阳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九旬而就”,共役丁六百万人。为巡游南方,十余年间自长安至江都先后造显行官、天经宫、晋阳宫、汾阳宫等离宫四十余所。而最重的徭役,莫过于采取残酷的方法役使丁夫开大运河。如大业元年3月,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修通济渠;同月,又在淮南发民工十余万开邗沟;大业4年(公元609年)正月,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等等。这样接二连三地征发民工服役,不能不使百姓田业荒废,疲于应役。在如此沉重的徭役负担下,炀帝又变本加厉,发动了三次征辽东的战争。这样,长期积聚起来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起来,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隋炀帝第一次攻辽东时,受害最深的是山东、河北地区的农民群众。由于大量的征调,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致使耕稼失时,田畴荒芜。随之谷价踊贵,饥馑四起,广大农民被迫起而反抗。

在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下,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公开的分裂。就在大业9年,礼部尚书杨玄感(大贵族越国公杨素的儿子)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起兵,打出了反隋的旗帜。

在农民起义军的冲击下,隋政权四分五裂,进一步分化。大业十二年底(公元617年初),罗艺在幽州(今北京市西南)起兵反隋;13年(公元617年)正月,山东豪族徐圆朗攻破东平郡(今山东郓城县);2月,朔方(今陕西横山县)豪族梁师都杀郡丞唐世宗起兵;马邑(今山西朔县)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起兵;4月,金城(今甘肃兰州市)校尉薛举起兵;7月,武威(今甘肃属县)豪族李轨拥众起兵;10月,巴陵(今湖南岳阳市)校尉董景珍、雷世猛起兵,拥罗县(今湖南湘阴县东北)县令肖铣为王。这些人中,有的是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封建军阀,有的是地方豪族,有的是失意的关陇贵族后裔,有的是南朝覆灭政权的子孙。他们在各地纷纷起兵,表明隋统治集团内部已分崩离析,隋王朝已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这一切严峻的现实,对暂时还留在隋统治集团营垒内的李渊父子,不能不引起深深的触动。是继续为隋王朝卖命,以此维持功名利禄,还是改弦易辙,卷入倒隋斗争的洪流?何去何从,关系到李氏家族的兴衰存亡。他们不露声色地观望着变幻莫测的风云,小心翼翼地选择着自己的前途。

二、少年时期

在李渊已经当上皇帝的第3年,即武德3年(公元620年)5月,晋州(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吉善在羊角山遇到一位骑白马的老人,仪容威严,对吉善说:“谓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吉善将此事上奏后,李渊感到十分惊异,于是在当地建庙祭祀。这个老人据说就是老子李耳。李渊当了皇帝之后,因为自己姓李,老子也姓李,为了抬高自家的门第,就编造了这个故事,附会为老子的后代,其实并不可信。

李姓据载出自嬴姓,五帝之一的颛顼为其始祖。颛顼的重孙皋陶在尧统治时期担任大理(主管刑法)之职,他的子孙历舜、夏、商,世代充任大理,以官命族,遂称理氏。在商纣统治时,理征因得罪了纣王,被杀,他的妻子契和氏和儿子利贞在逃亡途中,饥饿无食,靠吃木子(树籽)而得以生存,遂改理为李氏。李姓据说因此而来。

李渊自称是西凉武昭王李暠后裔。李暠生十子,次子李歆为西凉后主,李歆生八子,其第三子李重耳在亡国后投奔南朝宋,任汝南太守。北魏进攻宋,李重耳以城归降,遂入魏为官。李重耳生子李熙,任金门镇将,后改镇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其家也随着迁居于此。关于李氏家族兴起于武川的说法,就来源于此。李熙生李天赐,天赐生三子,即李起头、李虎、李乞豆。李虎生李昞,李渊即李昞之子。

以上所述的这个家族世系情况,是出于唐代官修史书的记载,并不完全可靠。通常认为其家为西凉李暠之后裔是伪托,李重耳在亡国后并未南投刘宋。李熙以来的世系情况,基本真实,但其镇守武川的说法却不大可靠。由于李唐自称是西凉李暠后裔,通常都视其郡望为陇西李氏。

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李渊出生于长安。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李昞去世,年仅七岁的少年李渊就袭封了唐国公的爵位,这既是无尚的荣耀,又意味着家族兴旺发达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关陇集团是一个崇尚武功的政治军事集团,李渊既为其成员,当然也不能在武功方面逊色于他人。经过勤学苦练,他武功出众,弓马尤为娴熟。

李世民出生于开皇17年(公元597年)12月,据说出生时有二龙盘旋于其家住所门外,三日后方去。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李世民四岁时,有一个看相先生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遂取“济世安民”之义,命名为世民。当时李渊怕这位先生泄露此言,招来祸害,打算将他杀死,“忽失所在”。这些离奇的故事,固不可信,大约是李世民后来当了皇帝,为了证明他不同凡响,才编造了这些故事。尽管如此,“世民”这个名字,的确含有“济世安民”的寓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李世民在孩提时深受其母的影响。其母窦氏据说善于书法,仿李渊的笔迹,别人竟不能辨别,文章也写得不错。李世民喜爱书法,大概也与他母亲的影响与教诲有关。在武德时期,李世民每次侍宴宫中,面对众妃嫔,勾起了他思念亲生母亲的情怀,流涕小止,说其母早亡,没有看到李氏拥有天下。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李氏家族从李虎起定居于西北,到李世民时已经四世,世代为武将,受关陇地区尚武习俗和家庭的影响,李世民从小习练弓马。后来他回忆说:“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又说“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茫涉海”。通过这些话,可以看出李世民在少年时代就是一个强悍骁勇的贵族子弟,读书少,善骑马,好弓矢,性格豪放,剽悍善战。武德时的重臣陈叔达也说过秦王性情刚烈的话。这一切都是李世民性格特点的真实反映。

李世民大约是在大业9年(公元613年)十六岁时,与长孙氏结婚。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她的祖父长孙兕,为北周左将军;父亲长孙晟,为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病故后,长孙氏与兄长长孙无忌被其舅父高士廉收留抚养。高氏为渤海着名的高门右姓,其父祖从北魏到北齐、隋朝,历代都充任显职。高士廉本人颇涉文史,素有才望,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长孙氏从小知书达礼,与李氏家族尚武的风气迥然不同。长孙氏在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通过这种婚姻关系,将渤海高氏这样的大士族也拉入到关陇集团之中。

三、李渊守山西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4月,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使,于是李渊携家迁往河东。这年8月,炀帝巡视北部边境,突然遭到突厥始毕可汗数十万骑兵的围攻。隋朝时,突厥是北方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西魏时期,突厥势力逐渐强大,它占有的土地东至辽海,西至西海,南到沙摸,北至北海。然而至隋朝初年,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在西面的为西突厥,在东面的为东突厥。突厥虽然不断侵扰隋朝边境,但自从其分裂之后,势力衰落。到隋朝末年,由于炀帝统治残暴政治腐败,连年用兵,于是东突厥乘机又强大起来,成为隋朝北方的重大隐患。始毕可汗围困炀帝于雁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雁门郡共有四十一座城,被突厥攻占了三十九座,只有雁门和崞县没被攻破。雁门城内有军民15万人,存的粮食仅够吃半月,形势危殆,如同累卵。炀帝想要以精骑突围而出,大臣樊子盖提出了不如守住城消耗敌人的锐气,征四方兵入援的建议。炀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一面慰劳、犒赏守城将士,一面等待援兵。当时十八岁的李世民应招入伍,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营。他向将军提出建议:始毕可汗举全国之兵围困我天子,一定是认为我们仓猝之间没有援军。只要我们摆开阵势,让军旗在数十里上飘扬,晚上击鼓示威,敌人一定以为援军到了,望风而逃,不然,我们寡不敌众,不能战胜他们。这的确体现了李世民“玄鉴深远,临机果断”的性格特点。云定兴采纳了此计,突厥果真以为“王师大至,由是解围而遁”。在这次退突厥之兵中,李世民初次显示了军事才华。

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发河东兵讨捕群盗”,镇压地方上起义军。李渊行至龙门时,击溃了毋端儿起义军数千人。李世民是否参加镇压,史籍上没有提及,但当时他随同父亲至河东,可能经历此事。

大业十二年,李渊奉诏为太原道安抚大使,以后又升为太原留守。大概因为李世民有点战争阅历,喜谈兵事,又好弓矢,所以,李渊把他带到太原,留在身边。而把建成和元吉等安置在河东,托给河东县户曹任瓌照顾。

李世民来到太原后,参与了镇压甄翟儿起义军。甄翟儿是魏刀儿起义军的将领。大业十一年2月,魏刀儿在上俗自称历山飞,拥众十余万,北连突厥,南寇燕、赵。次年4月,别将甄翟儿率众骚扰太原,隋朝将领潘长文被打死。李渊既为太原留守,就率兵前往征讨。至西河郡永安县雀鼠谷,双方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起义军甄翟儿在这里的部众多达二万余人,李渊所率的步骑只有五、六千而已。

李世民作为贵族子弟,站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立场上,那是必然的,也可说是他生平经历中的污点。然而,由此他领悟到单靠镇压的办法是不行的,曾对父亲李渊说:“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要之,终不免罪。”这种认识正是李世民后来参与起兵密谋的思想基础。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家族

    本书从曾国藩兄弟的一家、曾国藩兄弟的儿女亲家、曾国藩兄弟的家族、曾国藩兄弟的后裔等章节着手,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整个家族主要成员的功过是非,为后世研究曾国藩家族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 天使爱巴黎

    天使爱巴黎

    恐怕世界上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一样,在它的公墓中埋葬着如此多的艺术大师。他们挚爱这座城市——这座童话般的、充满幻想的艺术之都,至死不愿离去。本书探访大师在巴黎的墓地,细数他们的生平轶事。
  • 百代文宗:韩愈

    百代文宗:韩愈

    本书对韩愈的一生进行了分析、归纳与总结,探索了这位文学巨匠的成长道路,以及他的内心世界。
  • 双面帝王:朱元璋

    双面帝王:朱元璋

    在中国历史这条长河中,有一个王朝很特别,历史在这里拐了一道弯。在众多英雄背后,他毫不起眼,和尚、乞丐,流浪、漂泊……家破人亡的悲痛,举目无亲的流浪。也正是因为这样,要用三尺利剑,打出一片天地来。乞丐摇身一变,成了革命先驱者……
  • 埃尔顿·梅奥: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和促进者

    埃尔顿·梅奥: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和促进者

    这是一部关于埃尔顿·梅奥(1880—1949年)的生活和工作的定论性传记,它首次对梅奥的学术、工作和生活进行了全面准确的描述。梅奥作为澳大利亚和美国社会科学的先驱人物之一,开创了组织行为科学研究的先河,并以其在哈佛商学院和西部电气公司的工作对美国社会科学和工商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主题仍备受争议,而梅奥的思想横跨多个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工商管理。为了改善产业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他鼓励管理人员与下属之间的合作,他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发展了工业心理学。特拉海尔的这部传记追溯了梅奥的思想根源,有助于澄清这场争论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逆天之谕

    逆天之谕

    少年沈谕,自山中而来,于青龙托生,携天书一卷,行至滚滚红尘,逆天改命,行非常之理,且看他如何步上强者的巅峰之路!
  • 距离有多远

    距离有多远

    华早儿和爷爷在去祭祀的路上,救下受了伤的萧剑离和他的徒弟叶向渊,从此他们便在村里住下。他们身份神秘,朴实的村民不知他们的受伤还另有隐情,也不知他们的命运将会改写。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矿难,安详小村庄的一切都变了……
  • 中老年滋补保健酒

    中老年滋补保健酒

    本书提供了保健药酒处方348个,介绍了处方来源、组成、功效主治、制备方法和用法用量。
  • 妖妃倾城:皇上,请您一边去

    妖妃倾城:皇上,请您一边去

    无忆就吃个泡面睡个觉就穿越了?而且不废吹灰之力就当上了皇后,从此,无忆就在后宫里横行霸道,皇上,娘娘今天把曦妃的寝宫烧了,某君说:烧几个都没问题皇上,娘娘今天带一群人在御花园赌博,某君说:送给她一点银子去,皇上,娘娘今天让身边丫鬟打遍了后宫,某君:给她一把鞭子。无忆玩遍后宫,手撕白莲花,脚踩绿茶婊,唯独玩不了某君,皇上,不要啊,臣妾小日子来了,某君邪肆一笑:朕可以浴血奋战~
  • 念恋是你

    念恋是你

    [花雨授权]她对他的思念却越来越浓,却只能都压抑在心头……他带着伤痛再次回到这个城市,深爱的人已经有了她的幸福,无法舍弃的爱情却仍折磨着他;但是,为何据说幸福的她,眼里却仍蕴着对他的向往?他们彼此错过了些什么吗?
  • 九九加一,爱情静好

    九九加一,爱情静好

    你爱我,为我做了99件事;我爱你,为你做了1件事。爱情里没有公不公平,有的只是“甘愿”......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恋上替身小妻子

    恋上替身小妻子

    他是极端偏执的豪门继承人,她是身世迷离的病西施。阴差阳错她成了他死去妻子的替身和他的隐婚妻子,他在人前对她冷漠无情,枕边他对她百般温柔。他千方百计让她留在自己身边只是想让她为自己死去的妻子生一个孩子,孩子落地他就让她滚蛋,在阴谋算计下她撕碎了男人死去妻子的照片,男人不顾她肚子里的宝宝将其暴打,男人的无情让她彻底心灰意冷,决心离去,十年后再相遇,他给她的女儿颁奖,而台下她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位小鲜肉男友。在重逢,原本以为再无交集,谁知道纠缠才刚刚开始。
  • 重生之女王殿下归来

    重生之女王殿下归来

    因被妹妹和自己的未婚夫背叛而绝望,因爷爷的死而伤心……当女王殿下浴火重归来时,她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她原本以为自己不会在爱上任何一个人了,可为什么,每次见到他时都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呢?他本是墨家少主、军中天才,什么女人都想要靠近他,可,他却独宠她一个。(本神童第一次写,望大家不要嫌弃)
  • 建筑工

    建筑工

    一个铺盖卷一个饭盒,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混迹于城市的钢筋水泥体,这就是建筑工。他是一个建筑工,一个有梦想的建筑工,从小工到匠人,到技术员,再到经理,他的事业他做主;从食堂姑娘到省城白富美,再到清华才女,他的爱情他做主。怀念一代人,怀念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参与浇筑了共和国的繁荣昌盛,撑起了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巅峰。可是,他们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甚至公交车上都没有人愿意坐在他们的身边。谨以此文献给青春已逝的八零后建筑人,感谢他们曾经或是现在仍然默默奉献在都市丛林里,参与缔造了我们当代社会的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