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01100000026

第26章 孟子(14)

孟子说:“白羽毛的白和白雪的白一样,白雪的白和白玉的白一样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那么,狗的生性和牛的生性一样,牛的生性和人的生性一样吗?”

§§§第三章

【原文】

告子曰:“食色①,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②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注释】

①色:性欲。②耆:同“嗜”。

【译文】

告子说:“饮食、性欲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

孟子说:“为什么说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呢?”

告子说:“他年长,我尊敬他,他并不就是我的长辈了,犹如那东西白色而我把它作为白的东西,是随着它外表的白色,所以说义是外在的。”

孟子说:“尊敬不同于白色,白马的白和白人的白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对老马的爱惜和对长者的尊敬也没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你是说长者义呢,还是尊敬长者的义呢?”

告子说:“对于我自己的弟弟就爱护,对于秦人的弟弟就不爱护,是以我作为乐意爱否的标准,所以仁是内在的;尊敬楚人的长者,也尊敬我的长者,是以年长作为乐意尊敬的标准,所以说义是外在的。”

孟子说:“爱吃秦人的烤肉和爱吃我们自己的烤肉是没有多少区别的。看来事物也都有着类似的情形,那么爱吃烤肉的心思难道也是外在的吗?”

§§§第四章

【原文】

孟季子①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②,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注释】

①孟季子:孟子的小弟弟。一说原文中本无“孟”。季子:即本书《告子下》中之季任。②尸:古代代表死者接受祭祀的人叫尸。

【译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说:“为什么说义是内在的呢?”

公都子说:“对人表达内心的敬意,所以说义是内在的。”

孟季子说:“有个乡里的人比你兄长大一岁,你尊敬谁呢?”公都子说:“尊敬兄长。”孟季子说:“同席饮酒你给谁先斟呢?”公都子说:“先斟乡里的人。”

孟季子说:“你内心所敬的是兄长,外面所尊的是那乡里的人,可见那义毕竟是外在的,并不是从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不能应答,把这事告诉了孟子。孟子说:“你可以反问他,是该尊敬叔父呢?还是尊敬弟弟呢?他会说:‘敬叔父。’你说‘弟弟担任了受祭的代理尸,那敬谁呢?他会说‘敬弟弟’。你说:‘刚说该尊敬叔父的道理又在哪里呢?’他会说‘这是因为弟弟处在尸位的缘故。’你也说‘因为乡里人处在客位的缘故。平常该尊敬兄长,那一会儿饮酒该尊敬来客乡里人’。”

孟季子听了这些话后,说:“在这种情况下尊敬叔父,在那种情况下尊敬弟弟。这义毕竟是外在情况决定的,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听了反问道:“人们冬天喝热饮料,夏天喝凉饮料,那么饮食也不是出于内在的需要,而是由于外在的天气所决定的吗?”

§§§第五章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陛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①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②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③。’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

①才:犹材质。②《诗》:此处诗名引自《诗·大雅·烝民》,这是首赞美周宣王的诗歌。③懿:美。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本没有善,没有不善。’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变得善,也可以使它变得不善。所以,周文王和武王在位,百姓就崇尚善;周幽王和厉王在位,百姓就崇尚暴。’又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有的人本性不善,所以,尧这个圣人为君主,却出现象这个坏蛋;瞽瞍这样缺德的人为父,却生了大舜这个好儿子;纣这样暴虐的人作侄儿,而且作了君主,却同时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以仁德著称的叔父。’如今老师说人性本来就善良,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么?”

孟子说:“按人们本来的性情是都能够成为善的,这便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至于有的人不干善事,不能责怪他的本性不好。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属仁,羞耻之心属义,恭敬之心属礼,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的美德,不是由外面虚饰而成的。是我本身原来就有的,只是未曾自觉去领悟罢了。所以说,‘只要去求索就不难获得,一旦放弃就不免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他们就是没有能充分发挥天生优美才性的人。《诗》经中说过:‘上天生育万民,事物都有法则。百姓把握常规,崇尚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大概是懂得道理啊!世间有事物必然有法则;百姓能把握这天生常规,所以能崇尚那美好的德行。’”

§§§第六章

【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①,播种而耰之②,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③,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④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⑤,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注释】

①麰麦:即大麦。②耰:撒下种子后,耙土覆盖,以防鸟儿啄食。③日至:此指夏至。④易牙:春秋时人,相传他善于烹饪,齐桓公的宠臣。⑤子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以后沿用为美男子的通称。⑥刍(chú):吃草的家畜叫刍,如牛羊。豢:吃谷的家畜叫豢,如猪狗。

【译文】

孟子说:“丰收年景,子弟多半懒惰;灾荒年岁,子弟多半横暴,这并非天生的资质如此不同,是由于外在的因素损害了他们的内心才变得这样的。例如种大麦,播下种子把地耙平,如果土地相同,栽种的时节也相同,便蓬勃地生长,到了夏至时节都成熟了。即使有所不同,就是因为土地有肥有瘠,雨露的多寡和人下功夫的好坏有所不同的缘故。所以,凡是同类的东西大体相同,为什么唯独对于人却要怀疑呢?圣人与我们是同类,所以龙子说:‘不知道脚的大小形状去编草鞋,但我知道决不会编成盛土的筐子。’草鞋样式相似,说明普天下人的脚形是相同的。

人们的口对于滋味有相同的嗜好。烹调师易牙掌握了我们口味的嗜好,所以他烹调的菜为人们所喜爱。假使人们的口味,生来就与别人不同,像狗和马与我们不同一样,那么,天下的人为什么都喜欢随从易牙的口味呢?讲到口味,天下的人都期望尝到易牙烹调的口味,可见天下人的口味是相似的。耳朵也是如此。讲到声音,天下的人就期望听到音乐家师旷演奏的乐曲,可见天下人的听力是相似的。眼睛也是如此,讲到子都,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他很漂亮的,不能鉴别子都漂亮的,那是没长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滋味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对于容貌有相同的美感。讲到内心(思想),唯独就没有相同之处吗?内心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不过是早先得知了我们内心相同的东西,因此理和义使我们的内心喜爱,就如同牛羊狗猪的肉适合口味是一样的。”

§§§第七章

【原文】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②,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牿亡之矣。牿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奠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注释】

①牛山:山名,在今山东临淄县之南。②濯濯:形容山上光秃秃的。

【译文】

孟子说:“牛山上的树木曾经长得很茂盛,因为靠近大都市,经常被刀斧所砍伐,能保持茂盛吗?虽然它日夜生长,雨露也在滋润,并非没有新芽和旁枝长出来,牛羊接着又在山上放牧糟踏它,所以牛山变成那样光秃秃的了。人们见它光秃秃的,便误以为它不曾生长过树木,这难道是山的本来面目(本性)吗?类比在人的身上,难道没有仁义之心吗?他之所以丢失了原有的善心,也好像刀斧对于牛山上的树木一般,天天去砍伐它,它还能保持原有的茂盛吗?尽管他日夜息养善心,接触清晨的清明之气,促成了他与别人相接近的好恶。可他第二天的所作所为,又来搅乱他,使他丢失了刚产生的与别人相接近的好恶。这样反复遭到搅乱,那么清晨之气就不足以存留其善心,善心不足以存留一点儿,就和禽兽相差不远了。人们见他沦为禽兽,便以为他不曾有过好的资质,这难道是人的本来面目吗?因此,如果得到应有的培育,没有什么事物不生长的,如果失去了应有的培育,没有什么事物不消亡的。孔子说:‘把握它就存留,放弃它就消失,出和入没有定时,也不知它的去向。’这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

§§§第八章

【原文】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①,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哮尔而与之②,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①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②哮尔:呵叱声。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要到,我就宁愿不要鱼而要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大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并得,我就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但所珍爱的东西超过了生命,所以就不能苟且偷生地取得。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所厌恶的东西超过了死亡,所以对于有的祸害不能做无原则的逃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保存生命的手段,为何不去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躲避祸害的事情,为何不去做呢?从中得以生存的手段却不去用,由此得以躲避祸害的事情却不去做,是因为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不仅贤者有这样的心思,人人都有。不过贤者能不失去它罢了。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得不到它就可能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路上的行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连乞丐都不屑要。然而万钟粟米却不分清礼义就接受了,万钟粟米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使住宅漂亮、妻妾得到供养、相识的贫苦人受我的恩惠吗?以往宁愿身亡都不接受的,现今为了使住宅漂亮去接受了;以往宁愿身亡都不接受的,现今为了使妻妾得到供养去接受了;以往宁愿身亡都不接受的,现今为了使相识的贫苦人受我的恩惠去接受了,这些事难道不也是可以罢手的吗?这就叫做迷失了他的本性。”

§§§第九章

【原文】

孟子曰:“拱把①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矣。”

【注释】

①拱:合两手;把,以一手把之。

【译文】

孟子说:“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如果要使它生长,都明白如何去培植。至于人本身,却不晓得如何去培养。难道爱护自身还不如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可思量了。”

§§§第十章

【原文】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①。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②,养其樲棘③,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④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而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⑤为尺寸之肤哉?”

【注释】

①贵贱大小:贱而小者,口腹;贵而大者,心志。②槚(jià):楸树。木质细密。③樲(èr)棘:酸枣和荆棘。④狼疾:即狼藉,文中意为糊涂。⑤适(chì):与啻同,只,仅仅。

【译文】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素书)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素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雅观楼

    雅观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孝经

    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最具代表性的古罗马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族、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的起源、人神爱恋等。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热门推荐
  • 一剑葬神录

    一剑葬神录

    叶辰家门巨变,惨遭旁系灭门,在得一心力修炼法后,他携带众多奇物,持剑杀上九重天,葬送无数王者,之为一执念。诸天神魔,当真不朽?凭我一剑试永生。
  • 锦心弄玉

    锦心弄玉

    动了两世情愫;而她的穿越,并不仅仅是金娇下堂的苦涩与无奈;从镇国公府的千金到翻手云覆手雨的宠妃,隔着斑驳的时光,也隔着她和他曾经破碎的容颜;他说,愿永不相逢,即便相逢亦永不相认!她说,若有来世,相换幸福,再无期许!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老顽童

    重生老顽童

    原本一个孤儿,去终南山游玩的时候不小心穿越了,成为了武侠小说中的活宝——周伯通。周伯通:还好变成了老一辈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要是变成了王重阳就悲剧了,剧情还没开始就可以下去领盒饭了!
  • 专属宠爱:恶魔强留俏丫头

    专属宠爱:恶魔强留俏丫头

    那一年,她还是个呆萌的小宝宝,他却已经是一个玉树临风的少年。是他,把她养成了一个倾城绝色。他像是爸爸,却只被允许叫哥哥。他对她总是温柔宠溺,却也霸道专权。直到他将她抵在墙上温柔诱惑,“宝贝,永远不要离开我好吗?”拓跋微微才感到颤栗般的恐惧,她想要抗拒,试图逃脱,却换来他无情的毁灭。“拓跋幽冥!我恨你!”她紧咬红唇。他却得寸进尺……“宝贝,哥哥想要你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初恋41次

    初恋41次

    这个系列的写作动机特别单纯,就是有一些故事想说给一个人听而已。那个人觉得喜欢,我就感到快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野心。这样的写作过程,居然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流畅。我想文字是一个矢量,如果没有急欲倾诉的对象,再大的数值也无处安放。文字的宿命是从落下笔尖那一刻开始,就不再属于书写者——它总有要献给一片天地,一个群体,一个灵魂。
  • 枪神纪之枪神觉醒骷髅精灵-官方世界观架构师

    枪神纪之枪神觉醒骷髅精灵-官方世界观架构师

    时代的发展伴随着能源的枯竭,世界因此进入混乱。然而一次偶然的新能源—反物质之核发现,让人类重新唤起希望。好景不长,由于不为人知的利益,反物质外泄导致正反物质发生泯灭效应,进而导致全世界的遭难与异变。人类因基因锁的打开变得强大,而与此同时基因变异的尸潮,高智慧变异人审判者血族影族等出现,也让人类进入前所未有的争斗期。少年克利亚·凯撒身怀不为人知的基因秘密,于血与火中发生蜕变。在这个枪神世界中,他将会与谁同行,去向何方?他能否成为传说中的枪神,揭露世界的险恶,守护一切?(枪神纪官方小说)
  • 木每私生活

    木每私生活

    一出现实真人版《廊桥遗梦》,注定以遗憾收场。女主人公木每无数次对着天空说,我想要一场恋爱,然后,一个男人掉下来。然而那一天,她还没有准备好。世界上最好的遇见和最糟的离别,无非如此。一场中年男女的意外相恋,一段现实与虚幻间的短暂激情。爱与真实,哪个更重要?
  • 霸气农二代

    霸气农二代

    有人问:“你是谁...”他说:“我只是一个种地的...”林丰无意间得到一个神奇空间,拿来做什么的?当然是种农作物的,什么变异水晶南瓜,百年野山参,随随便便就能种出来,而且价值不菲...既然这么厉害,那林丰岂不是叼炸天了?你想知道?进来看看吧...
  • 校草别和我扛上

    校草别和我扛上

    一位野蛮任性的女生,因为时常在学校打架,而不得不被学校劝退学。无奈之下,她来到另外一所高中,却在第一天就和一位校草级别的男生成为了冤家!两人针锋相对,事事都于对方作对,久而久之,男生对女生产生了好感,借着女生生日的那天想对她表白?却没想到……
  • 谁能让忧郁公主露出笑脸

    谁能让忧郁公主露出笑脸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有一个女孩缩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默默地哭泣。她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也在她长大后的一个事故中猝然长逝,她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痛苦,一直默默的自己忍着……这样一个陷入忧郁低谷的她,谁能让她不再哭泣呢?……当她濒临绝望崩溃时,一个温暖的怀抱,紧紧地将她护住……“别怕,我陪着你呢。还有我在。”他温和地抚摸着她的脑袋,安慰着她。任由她的泪水浸湿他的衣衫……“你……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我知道你不愿意让大家看见脆弱的你。所以,像这样漆黑的地方,就是你躲起来发泄情绪的最好的地方。不过现在有我呢,以后就像现在一样,躲在我的怀里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