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02800000016

第16章 舌头的功能

我记不起在哪里读到过有关明朝万历年间名相张居正的一则轶事,说他好美食,喜佳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按照孔夫子的教导,“食色性也”。这位明神宗的首辅,不仅好食,同时好色,年事虽高,姬妾众多。为了性欲不减,也颇讲究食补,吃各式各样据说能够壮阳的东西。总之,他是个会吃的官。

这并不奇怪,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不讲究口福的官呢?凡为官者,被请客吃饭的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得多。因此,嘴巴越吃越刁,胃口越吃越大,吃的水平也就越来越高,逼得厨师的手艺也跟着精益求精,登峰造极。应该承认,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扬光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五千年来这班能吃、好吃、善吃、懂吃的大小官僚的嘴巴。而要评功摆好的话,那极善品味的舌头,应该是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功臣。

舌头的功能,一是吃,二是说;好吃不好吃,会说不会说,全是舌头决定。

近代史的中国,不如意事常八九,只有在舌头导引下的饮食一项,在全球始终处于不败地位,给中国人多少增添一点光彩。

因此,或许有一点阿Q式的自慰。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饱尝帝国主义的侵略。然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攻打紫禁城,割地赔款,得了好处,也就滚蛋走人了,洋人至多猖狂嚣张一时。而我们中国厨师的炒勺锅铲,红白面案,油盐酱醋,五香作料,到了巴黎,到了伦敦,就扎下老根,再不离开,凭煎、炒、烹、炸这四个字,大做中国菜的文章。从此,就没完没了地让老外掏腰包,永远挣老外那根洋舌头的钱。要这样算起来,到底谁厉害,还很难说呢!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同样,回顾国内市场,休看下岗人众,国企不振,但大街小巷的餐馆、饭店、酒楼、食肆,由于舌头的需求,还是很发达、很昌盛的,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不过,要是从大饭店里摇出来的脑满肠肥、酒囊饭袋的公职人员,从小馆子里晃出来的满脸油光、打着饱嗝的乡镇干部看,这种拿支票的公款消费,对国库的增收,究竟有多大裨益,就不感到那么兴奋了。

不过,凭良心讲,浪费公帤去吃去喝,是不对的。但中国的饮食文化,能够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倒全是托赖于这些官员的舌头,不辞辛劳地吃,费心殚思地吃,白天黑夜地吃,中国菜才吃出来一个世界水平。若是仅仅靠那些“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干稀搭配”,有时说不定“糠菜半年粮”的老百姓,我估计中国菜对世界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因此,像张居正这样的美食家,和中国过去、现在的官员阶层一起,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作出过杰出贡献的。

真是应该向他们的舌头道一声辛苦,向他们的舌头致敬。

张居正的这道名菜叫“鸡舌羹”,食谱上查不出来,想系他的独创。顾名思义,这是用鸡的舌头做出来的汤了。汤或者羹,是中国菜的正宗。看商周的青铜器,大而宽,深而广,绝对是以食物的流质状态设计制造的。有诗曰:“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翁妇味,先遣小姑尝。”可见羹汤做得好坏,决定新媳妇在这家未来的日子好过与否。孔夫子也把羹看得很重的。他说:“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齐”即“斋”的意思,他要求人们像斋戒那样对待这碗汤。有这样的古训在先,小媳妇敢不把汤做好?

至今粤人爱煲汤,家家有煲,每餐必汤。认为羹汤是最补养的,看来倒是古风余韵的发扬。不过,用鸡舌头做羹,恐怕连老广也闻所未闻。这舌头一定吃那舌头,吃得如此刁钻促狭,挖空心思,也算把食文化推到极致境地了。鸡舌并非凤髓龙脑,倒不难求。但是,得需多少鸡舌才能烧出一碗羹来,那可就令人咋“舌”了。

于是我想起另一则轶事,也是关于吃的。晋人张季鹰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张翰为了这碗汤,把官位也放弃了,现在还有这种为了口福而宁肯不当干部的傻瓜吗?恐怕很难找到了。

有一年,我到苏州,文夫做东,就有一道莼菜汤。滑腻的莼叶,漂在碗中,倒有一点鸡舌或鸭舌的样子。以此类推,张居正的“鸡舌羹”,总得百十只鸡的舌头作原料才行。此事放在现代化的养鸡场,算不了什么,但在当年,相府厨房里做这道羹的话,肯定是要大开杀戒,肯定是千百鸡头落地的场面。

张居正爱吃鸡舌头,挺个别,也挺乖戾,多少有一点变态。我不知道这种一定杀掉许多鸡,取其舌而食之的古怪嗜好,和他一生走钢丝的官场经历而形成的淫虐欲、宣泄欲,有些什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联系。他进入中枢省时,高拱是元辅,权势极重;等到隆庆驾崩,万历登基,他就联络太监冯保,将他的前辈、某种程度上的恩公和老师,一脚踢开,赶出北京,回原籍安置。

宫廷斗争,从来是帝国最黑暗的渊薮中的隐秘,他要爬上高位,不得不屈身巴结在小皇帝和太后那里说话起作用的太监。“居正察上色若黄叶,而骨立神朽,虑有叵测。为处分十余条札而封之,使小更持之投冯保。”高拱对这个有政治野心的后辈,也不是未加防范,更不是没有安排耳目。“即有报拱者,急使吏迹之,则已入矣。拱亦不知为何语,第恚甚,至阁,面责居正曰:‘昨密封之谓何?天下事不以属我曹,而属之内竖何也?’居正面赤不能言,干笑而已。”

在这种当场被捉的尴尬下,张居正咬住舌头,不吐露一点风声。但等到高拱要干掉这个碍事的冯保,竟不知深浅地要与张居正同谋,“使所善心腹报居正,‘行且建不世功,与公共之。’居正阳笑曰:‘去此阉若腐鼠耳,即功,胡不世也!’”随后,这个爱吃“鸡舌羹”的张居正,他舌头调转了一个方向,“阴使人驰报保,得预为备,而逐拱”。

“鸡舌羹”,有可能为朱买臣先生所为,张冠李戴,栽在了张居正名下,也说不定的。倘若如此,还祈读者见谅。但史书中的这位名相,确是一位非常讲究美食,非常喜欢美人,也是非常贪恋权力的一代名臣。尽管他具有非常的道德文章,非常的治国才能,但他,有机会“食”,有可能“色”的时候,是一个绝对全身心投入的纵欲主义者。我想,如同喝“鸡舌羹”一样,是他在钩心斗角的政治较量中,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中,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一种必然的宣泄。

据说,这位首辅先生,年近六十,精力不减,房中术还是一等功夫。看来,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过的,权力是一种最强烈的兴奋剂,大概有些道理。因此,古往今来的官员们,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力,让人不得不敬佩。他们在权欲的催动之下,与政敌厮杀不误,有机会捞钱不误,搞女人日夜不误,从来不知疲倦为何物。张居正一生,可谓三不误的典型。万历皇帝(就是躺在定陵里的那一位),在张死后抄家时,发现他竟拥有那么多环侍左右的娇姬艳妾,顿时间,火冒三丈。因为他忽然明白了,敢情这位元辅先生,能在北京城的三九天里,不戴帽子上朝,原来他是大量服了壮阳药,吃了壮阳食物,以致虚火上亢的结果。

这位正当年的皇帝恼透了,有这般灵验的明代“伟哥”,竟不与朕同享,万历心中那份嫉妒与震怒交加,痛恨和报复齐来的复杂心情,能放过张居正吗?读《金瓶梅》,我们知道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食色性也”最为放肆而无节制的年代,特别在性风气上更是一个最为泛滥而不检点的年代。那位才子屠隆,染上性病,汤显祖还作诗调笑,不以为什么羞耻。那么一位首辅,弄几个妖姬冶妇、美女娈童,算得了什么呢?但是,神宗很不开心,你张江陵想要什么有什么,而我皇帝陛下却想要什么,常常得不到什么;甚至当太子时,想赏赐给自己心爱的女人几个钱,只有记账期之以来日。于是,我们也就理解万历收拾张时,为什么如此狠毒和不留情了。

应该说,作为首辅,执政近十五年,张居正确实做出了政绩,为世公认。《明史》称他:“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然而,他的人格、品德、作风、政声,也有很多为人所不齿的地方。与他同科进士的大文人王世贞,就对他很不以为然的。王世贞在文章里曾嘲笑过,一位当朝宰相,竟然下作到以“晚生”的帖子,递过去以取悦于太监冯保,虽偶一为之,也颇令人作呕。无非因为这个太监能左右太后和皇帝,他不得不依靠他,不得不拍他马屁。即使如此,也不必卑躬屈膝啊!但从这里看到,张居正不但善吃,同时也善溜舔,舌头的功能,在他这里也算得到超常发挥了。

据明代的文人焦竑的《玉堂丛话》,说到他奉旨归葬,从北京出发到湖北江陵,一路上作威作福的排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仅他乘坐的轿子,就得要用三十二个轿夫来抬。轿上不仅有正厅,还有庑屋,还有侍候他的童子,两旁站立,茶水侍候。估计那轿子当不小于现在的“考斯特”。最可怕的,沿途供应他老人家的吃,如何应付他那口味尖刻的舌头,则更是一路经过的州县衙门,所伤透脑筋的事。

“始所过州邑邮,牙盘上食,水陆过百品,居正犹以为无下箸处。而钱普无锡人,独能为吴馔,居正甘之,曰:‘吾至此仅得一饱耳。’此语闻,于是吴中之善为庖者,召募殆尽,皆得善价而归。”一百道菜上来,张居正眉头紧皱,举筷踌躇,简直没有他可吃的。其口味之高,其舌头之刁,其嘴巴的难侍候,可想而知。要是从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的一则记载看,这一家人的味觉神经,也够登峰造极的了。

“江陵归葬公还朝,即奉上命,遣使迎其母入京。比至潞河,舁至通州,距京已近。时日午,秋暑尚炽,州守名张纶具绿豆粥以进,但设瓜蔬笋蕨,而不列他味,其臧获辈(家奴厮役之类)则饫以牲牢(肯定五星级待遇)。盖张(这个马屁精)逆知太夫人途中日享甘肥,必已属厌,反以凉糜为供,且解暑渴。太夫人果大喜,至邸中谓相公曰:‘一路烦热,至通州一憩,始游清凉国。’次日,纶即拜户部员外郎,管仓、管粮储诸美差。”

张居正的舌头一动,解决了一批无锡厨师的就业问题;老太太的舌头一动,使得通州运河边上小小七品县官,一步登天,擢升到中央政府工作,这就属于舌头的第二功能了。但最后,想不到这位位高权重的张居正,既不可一世,也卑污轻贱、屈节事人;既治国有方、政声蜚扬,也官僚腐败、贪刻残酷;既轰轰烈烈、位极人臣,也碧落黄泉、惨遭灭门。他的成功,由舌而起,他的失败,也与舌有关。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江陵始终宦官》说:“江陵之得国也,以大珰冯保力……而最后被弹,以致籍没,亦以属司礼张诚,岂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乎!”当年,张居正舌头一动,断送了高拱,拉拢了冯保;现在,一个更得宠的太监,在万历身边,张诚舌头一动,把罪状一条条呈给皇帝耳边。而那个高拱,别看败在他手,临死之前,趁舌头还能动,又搞了一份《病榻遗言》告上去,历数张、冯的罪恶,火上加油,促使万历下了决心,在张居正死了两年以后,终于被抄家夺爵;总算留一点面子,没有戮尸。

这一切的是是非非,无一不是舌头在兴风作浪。想到这里,真有一点不寒而栗呢!但王世贞先生,也不是什么好样的,在张江陵如日中天的时候,曾经起劲地去巴结过的,甚至洋洋洒洒写过吹捧他双亲的祝寿文章,想讨他的好,希望得以引荐,跻身朝廷,求得朱紫。奈何张居正认为,阁下文章好,未必适宜做官,还是当你的文人算了。也许由于未能满足欲望,现在,你死了,你倒台了,我反过来敲打两句以泄愤,也是情理之常。所以说,文人的舌头,通常是靠不大住的,一会儿向这边拐,一会儿向那边拐,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现在还是回到舌头功能的正题上来。

其实,舌头这个器官,它的第一功能,是与鼻子相辅相成,司味觉。但也有分工,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空气中究竟是兰麝之香,还是鲍肆之臭,它是不闻不问的。通常情况,除了与情人接吻,除了馋得舔嘴巴舌,除了神农氏尝百草,除了悬梁自缢后舌头拖出来回不去,人的舌头不外露,基本上是躲在嘴唇、牙齿后边,辨味而已。是倒牙的酸,是蜜般的甜,是连心的苦,是似火的辣,是打死卖盐的咸,是张不开嘴的涩,是烫得起泡的热,是彻骨穿心的凉,这一切,全赖舌头加以辨味,然后,决定取舍。而这个权又极有限,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一盏苦酒,若是捏着鼻子必须喝下的一碗苦药,若是自己酿成悲剧的一颗苦果,若是御赐的要你立时三刻就毙命的一杯鸩毒,尽管不想喝,非常不想喝,舌头也无法拒绝。嘴唇挡不住,牙齿咬不紧,舌头也就只有照单全收。

于是,舌头的第二功能,便成了最主要,最能动,甚至也可能是最可怕的方面了。

《诗经》早就以无可奈何的口气,写出了老祖宗对于舌头这种功能的惧畏:“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舌头能像乐器里的簧片那样灵活,歪曲事实,搬弄是非,信口雌黄,颠倒黑白,把事情搅到满城风雨、天昏地暗、乱七八糟、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张脸皮也未免太厚一点了吧!唐代刘兼的一首《诫是非》诗中写过:“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但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对舌头的这份功能,具有清醒认识的。

君不见“长舌妇”的说长道短,乱搅是非;“嚼舌头”的胡说八道,莫衷一是;“鹦鹉学舌”的毫无主见,重复别人;“唇枪舌剑”的能说会道,狡辩如流;“舌战群儒”的天花乱坠,满口喷沫;“簧口利舌”的耍嘴卖快,胡搅蛮缠;“不怕大风闪了舌头”的没边没沿,胡吹海谤。老百姓还有句俗话,“舌头能压死人”,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舌头要想抬爱什么人,贬低什么人的话,在嘴巴里拐个弯即可。所以,打小报告的舌头,出卖朋友的舌头,煽风点火的舌头,添油加醋的舌头,几乎没有不得逞的。陆龟蒙“古来信簧舌”的感慨,绝不是无的放矢之谈……舌头,在人体各器官中,作韬晦状,不求外露,但切莫以为它老实巴交,安分守己。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家伙,要是按捺不住,在你背后跳出来的话,你还真是猝不及防的。我就有过绝不止一次被害苦了的教训。

于是,我想起来巴西作家吉里耶尔美·菲格莱德的《伊索》。1959年,北京人艺曾将它搬上中国舞台。这个剧本使我对于舌头的功能,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个伊索,我们知道他是位大寓言家,可在古希腊,他却是一个不自由的奴隶。没有出版商为他炒作,没有评论家为他吹捧,更没有哥儿们姐儿们同他抱团。他只有一个可以用鞭子抽打他的主人,他永远要受这个主人的奴役。

那一天,他的主人克桑弗请客,吩咐他准备菜肴。于是,遵命而行的他,第一道菜上的是清蒸舌头;第二道菜,上的是熏舌头;第三道菜,端上来的是红烧舌头。克桑弗一见,立刻大发其火:“又是舌头,难道我没有命令你给我的客人拿所有菜当中最好吃的来吗?为什么你只是拿舌头来呢?你想让我出丑吗?”

“老爷!”伊索解释说,“还有什么能比舌头更好呢?它能把我们所有的人联合在一起;如果没有舌头,我们就什么意思也表达不出来。舌头是科学的钥匙,真理和理智的武器。舌头能帮助我们建设城市;舌头帮助我们表示爱情。我们用舌头教学、说服、训导、祈祷、解释、歌唱、描写、证明、肯定。我们用舌头说出‘亲爱的’、‘神’和崇高而神圣的字‘妈妈’。我们用舌头来说‘是的’,用舌头来下命令叫军队去打胜仗……”

奴隶主的智商并不高,听得十分惬意,于是,心血来潮:“伊索,你的确是把所有菜当中最好的菜拿回来了。现在,你再到市场上去,给我把那里所有的菜当中最坏的菜买回来。”可是,伊索并没有怎么忙碌,很快地端着托盘又走进来了。克桑弗揭开菜盘上的布单一看,怒火中烧,禁不住咆哮起来:“怎么又是舌头?……蠢货,你不是说舌头是最好的东西吗?你是想叫我鞭打你一顿吗?”

“我并没有错,老爷!”伊索沉静地回答,“我的主人,舌头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舌头是一切阴谋的源泉,一切造谣中伤的开端,一切争论的祸首。在广场上坏诗人用舌头使我们疲倦,不会思想的哲学家也总是求助于舌头。舌头能撒谎、掩饰、颠倒是非,诽谤人、侮辱人,懦怯地隐瞒、求乞、诅咒,能让人萎靡不振,能让人狂怒、歪曲、出卖、诱惑、堕落。我们正是用舌头说出这样的字眼:‘你死’、‘无赖汉’、‘奴隶’。我们正是用舌头说‘不行’这句话。阿客琉斯用舌头表示了自己的愤怒,俄底修斯用舌头说出了自己的奸计。克桑弗,这也就是世界上没有比舌头更坏东西的原因。”

听这位古希腊的奴隶寓言家淋漓尽致地说到这里时,我想,对于三寸不烂之舌的功能,应该有了一个全面足够的认识。因此,要是它一旦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时,老兄,给你提个醒:无论对自己的舌头,还是对别人的舌头,无论对当面的舌头,还是对背后的舌头,都得十分小心才是。

千万千万!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莫泊桑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莫泊桑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本书内容包括:极地之歌、复活、一个愤怒夜晚的上升。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而本书系之一的《70后印象诗系·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的》作者是陶春,他的诗具有史质气息。
  • 幸福的草垛

    幸福的草垛

    郑超文章结集出版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从文学青年写到文学中年,她默默无求地执着了这么多年,那是发自内心的对文字的真爱。所以,她会把个人的终身大事与文学联姻。当年,郑超与老公姬华彼此拿着一本杂志作为联络暗号在新华书店门口碰面,郑超对姬华显然是带着欣赏的,因为她已经读了不少他写的小说。在那个年代,文学仍是恋爱的杀手锏,郑超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嫁了。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朽歌

    朽歌

    人生或是一场戏、梦醒了、戏也散了、再也没有重复。“在这红尘中、我不知道什么是对错、只知道活着比什么都强、那怕如“小强”般,那么的弱小、那么的卑微、那我就卑微的苟活下去...”“这、只不过是一个人的战斗、那就为了自己战下去。”人生、就像一曲子、活着,只不过为了找寻一种意义、一个执着、为了活着而活着、在生命的最后、我只不过演绎一个动听、唯美、悠长、而又耐人寻味的曲子、这首曲子、我给它命名为..朽歌!
  • 异界盛唐大诗人

    异界盛唐大诗人

    爱情已远,生路茫茫。却峰回路转,在战异世大唐。华美的词章,俊逸的武艺,惊人的思维。与群雄共舞,和天地比美。吾要道尽天下大美,虽死足矣。
  • 我的王妃么么哒

    我的王妃么么哒

    她,被废了的王妃被封为将军王,成为了大凉史上唯一的女王爷,误打误撞遇见了“她”,邻国公主,她居然被“她”求婚了?!好吧,那就娶回来当王妃好了。离开皇帝的她异性缘好到没话说,出去打个仗,不仅收复了疆土,还带回来个蛮王,这蛮王要求臣服大凉还求皇帝许婚。这可不能乱来,“王妃”的醋意可是不小的!这年头,王爷可是越来越难当啦!
  • 一代弃后

    一代弃后

    夜岚,台湾当红女艺人,首度向内地发展却不想遇上天灾人祸,血溅拍摄现场。一朝穿越,她和她,同名同姓,两个完全截然不同的人生和境遇,却冥冥之中纠结在一起。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摇身一变,成了一代弃后。她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 屠魔者

    屠魔者

    当众人渴望魂归天堂的时候,我却义无反顾的冲向地狱。只因为我要屠尽天下魔。-------屠魔者安晴明
  • i王俊凯之因为爱所以爱i

    i王俊凯之因为爱所以爱i

    【王俊凯篇——】呵呵。。原来一切都是梦。。。。。。——BY陈韵璇。。。
  • 老公请饶命

    老公请饶命

    他和她原本不应该相识,可最后还是再遇,明明相互相爱,却被命运折磨......
  • 爱情广告

    爱情广告

    并不想教大家如何去爱,只想表达出我们对爱的态度。我们为爱做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自认为是出于爱。在"爱"与"做"的无限空间中,难道只有表面的虚荣、身体的刺激、条件的满足。令我们感到安全,对我们意义重大吗?我们何不尝试回到原点,找回简单的自己,珍视真实的自己,为你爱的人做出小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勇敢和幸福。
  • 妆生梦蝶

    妆生梦蝶

    星君天枢乃司国运之神,下凡却与纨绔小儿姜妆结为连理。无奈国运衰微,姜妆识破这均是天枢所为。心灰意冷,二人感情走至尽头。灭国之际,天枢偷改天机。最终在紫微宫,在姜妆面前从容赴死。六十年轮转,姜妆阖世再入轮回。投生为大唐太平长公主,她原本逍遥精彩的生活,却在那个名为武攸暨的人出现时幻灭了。他是她的丈夫,却在被人绑票时弃她而去。却正是此次事件让她踏上了一场征途,一场争夺霸主之位的征途。她想要得过且过的生活,很好,他可以将她的愿望亲手捏碎。她不想夺权,也不错,他可以制造一次次意外。逼迫她前进。终于,一切她原本不想做的事变成了她渴望做的事,而此时,他说他要走。她问为什么,他说,去还一场赌资。
  • 大明记

    大明记

    元末,旱涝疫疾,地震山崩相继而作,饥荒四起,民不聊生,蒙人却仍旧残暴不仁,纵情挥霍,滥发钱钞,以致物价腾跃,天怒人怨,不甘忍受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万里山河,烽火连天......一代雄主朱元璋,内扫群雄,外击蒙元,最终一统天下,建元洪武,国号大明!新朝初立,神州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外有鞑靼屡屡犯境,内有云南西北数省尚未收复。路府间无数结寨自保的宗族豪强,不服王化,刀兵不绝于野。深山大泽之中,数十万贼寇隐匿其中,道路不靖。从硝烟中走出的一众文臣武将,完成了推翻暴政的理想,从而成为了当政者,他们的理想是否依旧,他们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时代,这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平衡的时代,也是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一个杀官如杀狗的残酷时代,大时代风云激荡之下,云诡波谲,杀机暗涌,我们的故事就从一个六月飘雪的日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