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02800000008

第8章 想象力到哪里去了?

在中国,应该最富于想象的作家,倒常常是最不富于想象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非但不敢将一写成二,更甭说让他将二写成一百、一千、一万了。那老实,让人感到笨拙;那呆气,令人为之痛苦。很长一段时期,我的任务就是读小说,读到我视力下降,读到我头晕眼花。读着读着,我坦率地讲,有时连上吊的心都有过的。我常常心生疑问,我的这些可敬的同行们,想象力到哪里去了?

相反,在中国,最不应该富于想象的统计报表人员,却是才气洋溢的一群。别看阿拉伯数字,1就是1,2就是2,来不得半点虚假,但他们却能浮想联翩,渲染夸大,甚至无中生有,那想象力真让我们为作家者钦服万分。

这或许是六十年风水轮流转,会计倒是作家的料,作家却最适宜去当会计。

一个只会写一、不善写二的作家,叫本色作家。如同一个只会演自己的演员,台下什么样,台上什么样,叫本色演员那样,是一个道理。在中国,本色演员多,本色作家好像更多。因此,电影的不景气,文学的不振作,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吃亏在这个本色上。

本色,并无不好。有的演员,连本色也演不好;有的作家,甚至本色也写不成个气候呢!写了一辈子了,学生腔;写了一辈子了,耍贫;写了大半辈子,总是吐那点子苦水;写了一辈子以后,如前苏联歌曲唱的,“从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因此,能将本色演出来的演员,能将本色写出来的作家,也就难能可贵了。

话说回来,没有一个男演员,不想达到劳伦斯·奥立威的成就;没有一个女演员,不以嘉宝、褒曼和那位奥黛丽·赫本来期许自己的。正如一个作家,没有一个以当三流作家、以当文坛小八腊子为终生奋斗目标的。不管这位作家真大或者真小,真不大或者真不小,都有一个大师之梦,都有一份不朽之想。因此,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本色,而无其他,就有很大的局限了。

一个作家,不会也不应以本色满足。只守着一棵树,一辈子抱着这棵树,那是没有什么太大前途的。最后,果子光了,叶子光了,只剩下秃秃的树权,除了在那上面拴根绳子,吊死自己外,焉有他哉?

只有突破自己,找到本色以外的宽广世界,才能得到更大的写作空间。这个从本色跳出来的飞跃过程,如蛹蜕成蝶,如鱼化为龙,从量变到质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想象力。

没有想象力,最好当会计;而有想象力的会计,最好当作家,这才各得其所。总而言之,想象力,是作家安身立命之所在。

演员也好,导演也好,各个门类的艺术家也好,也是同样的道理。

数年以前,美国有部惊悚大片,在全世界上演,轰动一时。故事情节再简单没有,一位钓鱼爱好者,在纽约的长岛垂钓。那天风和日丽,波澜不兴,是最适合户外活动的好天气了。钓鱼者当然不止他一个,大家相安无事,各自享受清闲。这位主人公安顿好了一切以后,把装好了饵的钩,甩了出去。在海边垂钓,通常是要用鱼来做饵的。看来这是一位行家里手,闪闪发光的饵鱼,和同样闪闪发光的尼龙丝,竟甩出去好几十米远。那抛物线的半天圆弧里,可以看到那两座如今已经化为乌有的世贸大厦。

这位钓鱼者很幸运,马上感觉到有鱼在咬他的钩。根据其拉力,那是一条相当可观的大鱼。因为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钓具,于是,一声“help me”,在场的同好,都放下自家的鱼竿,纷纷跑过来,帮助这位差点被鱼拖进海里去、快活得合不拢嘴的幸运儿。

众人七手八脚一阵忙,那条上钩的鱼终于被拖到了岸边,总有一百多磅的样子。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一个可怕的场面出现了,因为这条马上就要到手的猎物,却成了海水里另一条巨无霸紧追不舍的饵。当这个庞然大物从水里站起来的时候,只有“排山倒海”这样的形容词可以比喻了。大家终于认出来是一条身体巨大无比、脑袋小得可怜的蜥蜴,一步一步向陆地走来。呵!天!好端端的纽约,一座世界级的大都市,被这个怪物搅了个一塌糊涂,差点给夷为平地。

这个一座高山似的蜥蜴,叫Godzilla,音译名叫“酷斯拉”。

这部好莱坞设计出来的巨无霸,其电影形象的构思者想象力之丰富,很令人钦佩。但美国版的《酷斯拉》,并不讳言是根据日本的《酷斯拉》而来。这个创意,不是美国货,所以连蜥蜴的名字也没改变,表明对于原作的尊重。在日本的片子里,那触目惊心的丑八怪形象,也叫你不得不叹为观止。它站立起来,有东京塔那么高;它的行走速度,超过日本新干线。于是,这条横行无阻的“酷斯拉”,在东京所制造出来的混乱,不亚于当年的关东大地震。

这部片子在香港演了,不知道内地引进没有,但DVD是有的。有一次,碰到几位习惯从外国文学作品和外国影片汲取创作灵感的朋友,高谈阔论,盛赞这部奇思怪想的美国大片,虽然并不认为其艺术上多么高明,但是众口一词,都觉得那想象力太高明了。有一位,还加上一句:“真他妈的服了!”

然而,日本版的《酷斯拉》,敢说是原创吗?

在中国上古时代,公元前二百年,有一位叫作庄周的漆园吏,躺在他家的小院子里,仰望着天空里悠悠飘过的白云,浮想联翩,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犊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餍若鱼者。《庄子·外物》

《庄子》,又名《南华经》,一部古老的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古老的文学著作,早成为人类的文化财富,无所谓知识产权保护。老人家也不会介意那位日本的电影人从他那儿得到《酷斯拉》的想法。反正他已经两千三百多岁了,除非那位日本电影人三千岁,这最终的版权,不论告到哪级法院,庄周都是胜者。假如这是一场想象力的友谊大赛,这位战国初期的哲学家,这位想象力极为丰赡、肆张、奔放、纵宕的文学家,是理所当然的冠军。

这三种版本中的巨无霸,美国版和日本版的《酷斯拉》,夸张其对于现代文明的破坏,而庄周笔下的那条相当于半个中国大的鱼,却成为人们的盘中餐。这两种处理方式,说明在庄周那个上古时期,人类揾食之难;而到了美、日现代资本社会,物质的占有,欲望的扩张,反倒成为这个世界的负担,于是,便以蜥蜴的疯狂践踏来宣泄对于城市森林的憎恶。

这大概就是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上层建筑了。

庄周所在的蒙城,一说为安徽的蒙城,另一说为河南的商丘,均属中原丘陵地带,离海很远。也许“本色”上的庄周,从未有机会参加旅游团,到海南岛三亚,在天涯海角留个影什么的;甚至终其一生,未必见过真正的大海是个什么样子。他在漆园当小吏时,守着涡河,那河里也未必会有太多太大的鱼。应该说,此老比较土鳖。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其想象力的纵横驰骋。在他著作中,开宗明义,一上来就写一条叫作“鲲”的鱼。

想象力,一旦冲决出本色约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其形象思维的运动过程之中,愈是无羁无绊,愈是无系无定,智慧的爆发也愈是精彩绝伦,气势磅礴。所以我们后来的中国人,对他那不可一世的笔墨,除了张口结舌,除了五体投地,除了为我们想象力之迟钝,之凝滞,之萎缩,之干茄子化,而抱愧万分外,只有望洋兴叹,夫复何言?!

看来,此老对鱼情有独钟。这条鱼比任公子钓的鱼,大得邪乎,真亏这位老先生想得出来。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作为文学家的庄子,能梦见自己化为美丽的蝴蝶,说明他脑细胞活跃非常。这把子年纪,能这样浪漫,颇不可思议。但不幸的是,作为正常人的庄子,常常无米下锅,自然也就无粮进肚。锅无肚无,鼓盆而歌,歌了半日,也不能充饥,只好到魏文侯那里去贷米度日。这当然很惨。我不知道他的太太是否与他一样同抱“无为”的哲学观点,同持“无己”的人生态度。如果她不怎么认同的话,一家人的政见不一,庄周穷而弥坚,不仰附于人,就更值得尊敬了。

因为,他已经辞了漆园吏,无饷可拿;接着,又辞了楚庄王相,有钱不拿,铁定心要守穷到底。这就是只有古板的古人才能具有的风格了。今人通常不会那么傻,眼看使者摆放在面前的一镒镒黄金,而不动心是不可能的。可他却说:“谢了你们大王这份好意,我宁做一头孤独的老猪,也不愿成为祭坛上的牺牛啊!”

这样,享受到无比自由的庄周,物质世界非常贫瘠,精神世界却非常宏富。于是,“心如泉涌,意如飘风”,发挥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后来的中国,像春秋战国,诸子百家,那些令人震惊的奇思妙想,却不是很多见的了。屈原那时代,李白那时代,还能产生出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的光彩。20世纪以来,说句不好听的话,作家的数量在增加,作家的想象力却在下降,有些作家连本色也弄不好了,只剩下不三不四。这不能不令人感到诧异。

为什么,后来的中国文人会变得如此拘束、拘谨、拘泥,渐渐失去先人们那张扬的想象力、那鲜活的生命力、那坚定的自信力,和那源自传统精神的原动力呢?

第一,中国的重史轻文、史贵于文的文化性格,束缚了中国文人的想象力。

这就得先从“小说”这个词,最早见于书面文字的这段《庄子》引文说起。“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周所说的这个小说,不完全是现在所谓的“小说”,只能说是具有后来小说的萌芽。在他看来,小说不过是浅薄的道理,琐屑的言谈,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无论怎样加以修饰,也不可能求得高高的美名。而这种东西对于通晓宏大的道理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那是差得很远的。

在班固的《汉书》里,我们又看到了在中国文字中初次出现的“小说家”这个词汇。在他看来,“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那口气相当蔑视,就像旧时官绅老爷看待剃头的、修脚的、搓澡的、擦背的仆役佣工一样。

所以,在中国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中,从官方到民间,文学是旁门,史传才是正宗,甚至连文人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崔念陵进士,诗才极佳,惜有五古一篇,责关公华容道上放曹操一事。此小说演义语也,何可入诗?何屺瞻作札,有“生瑜生亮”之语,被毛西河诮其无稽,终身惭愧。某孝廉作关帝庙对联,竟有用“秉烛达旦”者。俚俗乃尔,人可不学耶?(袁枚《随园诗话》)

这时已是清代了,文学作品到了如此深入人心、如此家喻户晓的地步,仍然是狗肉不上席,好像后娘生的,坐不到正位上去。小说家言,写进诗里,被人笑掉大牙,能不让罗贯中、施耐庵寒心吗?由于把史传抬得很高,把文学压得很低,史传的写实性、求真性被置于尊位,牛皮得很;文学的虚构性、演绎性则视为不入流的东西,只有自惭形秽的份。这种史传文体的发达,这种实录文风的提倡,实话实说,事事有据,所录所记,字字有本,不妄测一事,不枉增一言。长此以往,作家若要循着史官的路走下去,岂不成了法院庭审时的笔录员吗?

第二,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统治,阉割了中国文人的想象力。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文人的残暴肆虐,动辄获咎,言论致罪。文字有狱的高压政策,对一部分文人的伤害,成为绝大部分文人心头的阴影。清人龚自珍有诗云:“避席畏闻文字狱”。这个“畏”字,正是这种恐怖统治对中国文人的想象力起到戕害作用的写实。从历史的宏观角度考察,文人想象力被阉割的不幸命运,应该是从南宋以后逐渐钝化,逐渐弱化,逐渐像晒干了的茄子那样蔫化下来的。

在中国大历史的框架中,基本可分为两截。自汉至唐,中国人的基本主张,为放,是睁开眼睛向外看。汉以这份气度,做大事业;唐以这份气度,有大格局。一个民族,有这份气度,显得宽容;一个国家,有这份气度,显得发达。在这样的宽容、发达、气象万千的气度下,一部文学史,自然显得气象万千,中国文人的想象力自然也无边无沿、无垠无限,显出大手笔、大文章的华彩万状。

然而,自宋至清,中国人的大政方针,是收,是堵住双耳转身向内。向内,必保守,必收敛,必自闭,必封锁。虽然,元曾地跨欧亚,明曾屡越重洋,清曾大拓疆界,但绝无汉唐向全世界袒露胸怀的盛世气度。在这种龟缩政策下,拒绝变化,抵制改革,害怕革命,敌视自由,对一切外来事物,坚决阻隔,惟恐民知民闻;对一切不同的想法,当作异己,必除之而后快。这样下来,中国文人的想象力,还有什么伸展的余地?

所以,面对强敌入侵,局限江南一隅、四面楚歌的弱宋衰世,二程的虚假道学,朱熹的伪善理学,在这种大背景和大形势下应运而生,成为那个衰朽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大凡一个苟延残喘的政权,一个朝不保夕的统治者,必然要禁锢思想,桎梏自由,扼杀浪漫,铲除精英。而要达到窒息整个社会生气的目标,就需要这些理应躺在太平间里的狗屁不是的僵尸,成为大摇大摆的、吆五喝六的、煞有介事地坐在尊位上的腐儒,在思想领域里为他们维护这份统治。

先让你在精神上奄奄一息,还用得着什么想象力吗?清初思想家颜元,有过一针见血的说法:

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之也。(《朱子语类评》)

本是一条活鱼,被腌成咸鱼以后,鱼还是那条鱼,但已经是条死鱼、臭鱼。中国人都被封建礼教捆绑得了无生气,中国文人的想象力,还有任何翕张的可能吗?这也是明清以后中国文人失去了灵活之气、壮伟之气、阳刚之气、生龙活虎之气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这么多年以来,在中国文坛上,庄敬自强的大雅之音,振聋发聩的黄钟大吕,典雅风流的璀璨文章,汪洋恣肆的壮丽史诗,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鲁殿灵光的根本原因。

想象力成为晒干了的茄子,文学也就到了终结的日子。

第三,中国这块土地上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局限了中国文人的想象力。

文学,某种程度上说来,是作家想象力的竞赛。“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只用这一句,便把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那种逼人状态写活了。白居易谪贬九江,听到艺人弹奏琵琶,他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音乐的质感,每读到此,常惊叹诗人想象力的丰富。如果,我们从唐宋八大家的官场跌宕、文学生涯、生活积累、学养成就来看,他们都是在跳出庄稼人的唯实主义、规范习性、本分思想、小农盘算,跳出拴在这块土地上生于斯、死于斯的狭窄空间,才有可能生出惊世骇俗的想象力来。

这就是庄子在其名篇《逍遥游》中所写到的那两个自得其乐的小动物了。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蜩,即蝉;学鸠,即灰雀。隔树交谈,高声朗语,既快活,又欢畅。这一个说:“你飞到我这里来,我飞到你那里去,不过咫尺,一跃即至,干吗一飞就是九万里呀?有毛病不是?”那一个说:“飞千里之遥,光粮就得准备三个月,累不累呀?”于是,在榆树和枋树之间的这两位,奚落了鲲,嘲笑了鹏,满足得不行,幸福得不行。其沾沾自喜,其得意万分,也就明白我的某些同行,之所以想象力匮乏了。

既然把自己的全部想象功能定格在榆树和枋树之间,能指望蜩和学鸠所写出来的作品,那意象、那境界、那视野、那幅员能拓展出多大的局面呢?正如《淮南子》所说的:“井鱼不可以语天,拘于隘也。”其视也卑,其思也微,其见也下,其明也昧,那想象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代中国作家,很难说其不努力,不敬业,很难说其以写二等品、以当二等作家就满足,很难说其不想五洋捉鳖、四海捕鳌,弄一条巨无霸上来。每个作家,都有一个大师之梦,都有一份不朽之望。然而,为什么这些可敬的同志宵衣旰食,废寝忘餐,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也才不过捞起一条小尾巴鱼呢?

问题就在这个最古老的最原始的“酷斯拉”故事里,庄子道出了隐衷。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庄子·外物》

“揭竿累”,拿着小鱼竿;“趣灌渎”,守着小河沟;“守鲵鲋”,志在小鱼小虾,“其于得大鱼难矣”。

于是,想象力到哪里去了,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类推荐
  • 天火

    天火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有价值悦读:天火》是“有价值悦读”丛书之一种。汇集文坛奇人汪曾祺老先生毕生小说及散文经典作品。可谓一书在手,揽尽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书的许多篇什,已被收进大中小学生教材。"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联想风云

    联想风云

    我没有试图印证官方的立场,也不想刻意追踪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唯上和媚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名利场上的阶梯。然而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历史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它通常会让很多最权威最聪明最有名望的大人物显得可笑和无足轻重,也会让一些小人物变得伟大和不可磨灭。
  • 肆事融笔端·叙事卷

    肆事融笔端·叙事卷

    本书按照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以及其他的顺序,分别介绍了各科病人的饮食禁忌。
热门推荐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本书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讲述蕴含中国式智慧的处世技巧和原则,小中见大,剖析全面。读三国的目的不是为了用古人的悲剧来浪费自己的精力和眼泪,也不是为了用古人的喜剧来使自己得到片刻的满足或快乐。这里面的智慧、谋略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用心体会,用情感悟才会有所收获。
  • 网游之另类女神

    网游之另类女神

    安素玩游戏最心疼两个蠢货:第一个是天天嚷着要和她抢男人,却永远不知道大力一点儿的室友徐婧。第二个是天天说她呆傻蠢笨肯定没男人要,却默默为她承包了整个精神病院的帮主江城独饮。至于为啥会和这两蠢货日亲日近嘛……安素表示:我交朋友从来不在乎对方蠢不蠢,反正都没我蠢。
  • 嘻哈都市

    嘻哈都市

    同居一个月后。乞丐唐僧、骗子猪八戒、猛男张飞穿上衣服,对他说:少年,我们只能帮你到这了……
  • 科学奥秘丛书-话说行星

    科学奥秘丛书-话说行星

    宇宙无边无际,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处在银河系的太阳系中,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本书将通过科学家的眼睛把你带到各大行星进行一次星际旅行。
  • 指尖爱情

    指尖爱情

    “如果有一天你要离开我答应我那个理由千万不要是因为我是个男人,好吗?”“放心,我不会让那天来到的。”这是他唯一说的一句浪漫话但在林默看来这也就够了。
  • 妖后凌世之艳绝天下

    妖后凌世之艳绝天下

    三千多年的岁月,三途川刺骨的阴寒早已入骨,一切也早已被淹没在时光的长河中,世家的衰落、六界的易主……是轮回一世,就当真能掩盖掉所有?当天生就注定要覆灭天下的血脉觉醒,三途川的河水,必定会冲垮那仙界河堤!深埋了千年的爱情,也终将会变成永恒……
  • 重生之知县夫人

    重生之知县夫人

    据《浔阳县志》记载,建炎年间,知县夫人苏氏凶悍如虎,入门三载未曾生下一儿半女,还不给孟知县纳妾,更有人曾亲眼目睹,知县夫人竟让孟知县下跪敬茶认错,简直败坏三纲五常。有孟知县一红颜知己终于看不下去了,决定救孟知县于水深火热,知县夫人听闻后,拍案而起,“孟仲垣,你胆子大了,敢给本宫红杏出墙!半霜,半雪,抄家伙,抢人去!”
  • 仙路之漫漫

    仙路之漫漫

    一个未曾踏入修行得凡人,却成了修仙门派的内门弟子,然而他这还不知足。刚拜入宗门就遭到强盗,想要强买强卖,呵,不好意思,我拒绝。我不是资质差我只是还没修炼,别小瞧一个凡人潜力。
  • 天妖皇

    天妖皇

    三千美娇娘,相助打天下。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修真版的《西游记》、《封神演义》,妖艳版的金庸、古龙群侠传,讲述一个妖族少年的成长历程。
  • 何来一场戏如你

    何来一场戏如你

    枭武三十七年,九星澜随父皇九厉巡游江南,在梅城著名的戏园容园对戏子容颜一见倾心,几月接触后私定终身。九星澜发誓要以暮色王朝江山与后位为聘,迎娶容颜。容颜为得到九星澜想要的江山,与邻国凤梧皇帝交换,以身换取天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容颜我从未想过拿你换这江山,我要的从来都仅仅是你。从此星澜不会再听戏,因为那不是你谁也比不上你,何来一场戏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