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冲动派:微信促销营销
如果不是听到一声“球”的惨叫,我估计最多就是被砸一下脑袋。我一抬头看球,球就迎面而来了。
这个世界上最短的爱情是7 秒钟,最长的爱情是一辈子,爱一个人可能只需要三秒钟让体温从36.5°升到38.6°,爱上一个人可能需要从7 年之痒挣扎到白首相托。
小K 彻底走出我的世界以后,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地想想自己的未来了。这一年我大二了,再不疯狂可能瞬间就毕业了,就工作了,就老了。我做了一个决定,换掉了自己所有的网络账号,然后在学校的商店换掉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我应该有一个全新的生活,与过去的自己彻底地拜拜了。我会有一个全新的生活,一个与过去毫无关联的生活,就当是人生的一次涅槃重生。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这叫做品牌重塑,是做一个新品的开始,但是还是在同一个领域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同一个企业会有多种产品在同一个领域里,比如口香糖,你会看到绿箭、益达、箭牌5 系列口香糖等等。同理,我们进入营销行业,为企业做品牌营销服务的时候,我们会做十几个网站,优化很多的网站关键词,有时候同一个关键词在自然排名中,会有7 到8 个网站是属于我们的,但是名称各不一样。
跟竞争对手拼市场,市场上永远有两种声音,两种市场占有率。但是跟自己竞争同一个市场,是为了给市场一股新鲜的血液,给消费者一种新的用户体验,给自己一个全力突围的机会。最可怕的竞争不是鲸吞,而是蚕食。
在我换掉手机号码以前,我居然做了一个离奇的决定。有一种手机号码叫做情侣号,这种手机号的市场定位是情侣,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号码更便于记忆和突出情侣的甜蜜色彩,尴尬之处就在于分手后,你只能换掉号码,否则一说自己的号码就会触景生情泪流满面。
我实际上只选择了情侣号中的一个号码,然后我告诉学校商店的老板说,如果有人买另一个号码的时候,请告诉她另一个号被一个男生购买了。老板很狡黠地笑了,我知道接下来我会等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我辞掉了学校大多数社团的一些职位,然后空暇的大多数时间一般会去操场打球或者去图书馆看一些杂志,我觉得我的人生终于可以变得更运动更健康了。因为我终于不再记得我当初入社团的目的是什么了?
我第一次遇见小L 是在学校的后操场,我像往常一样在篮球场附近的一条路上散步。然后一个从天而降的篮球击中了我的鼻子,如果不是听到一声“球”的惨叫,我估计最多就是砸一下脑袋,我一抬头看球,球就迎面而来了。这是猝不及防的,很多的营销型行为也是猝不及防的,多数考验的是团队的协调能力和对社会新闻的敏感度。你看杜蕾斯在北京暴雨事件后所塑造的“杜蕾斯鞋套事件”;刘翔单腿跳完奥运会,杜蕾斯神一样的文案“最快的男人并不是最好的,坚持到底才是真正强大的男人”直接给耐克来了个釜底抽薪。
我的鼻子流血了,然后一个小姑娘过来道歉,准确地说是两个小姑娘。我居然冒出来一句:“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其中一个姑娘说:“你这泡妞的功底太低了吧!”然后我反唇相讥问她:“你有没有男朋友?”姑娘说:“有,你想干什么?”我说:“那你介不介意换一个呢?”
后来,惹事的姑娘要陪我去学校的医务室,我们却在学校商店外的石阶上吃起了冰激凌,然后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她告诉了我她的手机号码,不过其中四位她故意地隐掉了,而后,我突然猜到她可能买了当时我设下故事迷局的另一个号码。
后来的我发了一条短信给另一个号码,“明天下午六点,我在操场上等你”。在操场上小L 接了一个离奇的电话,我们意外地开始了一段爱情故事。我一手策划了开始,却无法猜透结局。
那一天,在操场上小L 接的电话是她男朋友的,是一个分手电话。她男朋友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他们因为城市的距离分手了。
距离永远不会产生美,倒是很容易产生隔阂,世间诱惑那么多,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于是他男朋友选择了在旁边的几棵树上试试。
距离只是用来证明爱情有多不堪一击的。所以之后当有人说“距离产生美”,我宁愿相信这是一次漂亮的营销概念,因为异地恋真不是一件很容易坚持的事情。通常一些微电影营销的时候会植入这种概念,告诉那些陷入爱情,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侣们:只要一坚持,最后的结局都很完美,但是现实不是电影,连微电影都不是,它是生活,是需要切实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就是因为现实中这种恋爱模式的成功率低,才能够满足于这一部分人的想象空间,营销的目的就是给人以希望,满足于他们的想象空间。
小L 说她男朋友跟她最好的闺蜜在一起了。好在结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除了祝福,你找不到第二个理由去解释这样的狗血关系。她说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自己让着她,最后连男朋友都让给了她。
我准备了一大堆安慰小L 的理由,最后却没有说一个,然后我请她去吃草莓味的冰激凌,然后在学校服务区到女生宿舍楼之间的空路上不停地来回走,走了多少个回合已经不再记得了。后来小L发短信说,“明天早上五点陪我去海边,可以吗?”
我承认对一个人有好感和喜欢一个人是两种感觉,前者可能发展成为好朋友,后者可能发展成为恋人。而我对小L 是有好感的,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好感,就像第一次在沙滩上遇见我就会料到我们之间不会只是照面那么简单一样。我回了短信,简单而干净利落,“中心花坛,不见不散。晚安。”这一晚,我觉得说太多的话就是矫情。
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女生身边的7 种闺蜜最危险,她就像在营销竞争中,对手冷不丁的一击完成了漂亮的促销,让品牌之前积累的受众产生了动摇之心。
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做葛二毛,他后来有了一个女朋友,是从哥们那里接手的。从他对这个男的说“从认识你女朋友的第一天,我就觉得你这个哥们此生我交定了”从这一句话,我听出了一种强有力的抢占市场的霸气。就像360 偷偷摸摸地将谷歌的搜索合作撤掉而换成自己的360 搜索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在搜索的市场上百度又多了一个好基友。
美女的力量从来都是推动王权更改的原动力,美女就像是营销市场的新品促销,当然也算是试用营销,喜新厌旧本来就是人的共性。为了保证合理和成本的控制,发起以微信为平台的试用,更像是一种内测行为,能够将不良的信息及产品意见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
而且通过微信的试用促销,是让一批喜欢该品牌的受众参与其中,它更像是一种会员福利,加强了品牌的忠诚度和消费者参与的荣誉感。
第二种危险的闺蜜是才女,这就好比竞争对手的团队更有才更有创新力,发掘出了更具用户体验的产品。他们似乎更了解市场的需求,这种促销实际上心怀不轨的目的,就是将对手置之死地、彻底淘汰而让消费者产生更新换代的感觉。这一类行为在数码产品、电子产品行业更更明显。
这一类的营销只是名义上的促销,而实际上也在跑马圈地。就像小米手机以平民的价格挑战智能手机市场一样,当彻底笼络了市场人心后,通过替代更新而巩固产品的市场地位。苹果在这一点上做的就很聪明,从来都是自己淘汰自己的产品。“单反穷三代,苹果毁一生”就是一个资深数码人的血泪史教训。
扮弱似乎是女性的一个强有力的杀手锏,这样能够激起男性强大的保护欲。所以女性身边的弱女是爱情的第三大杀手,秒杀你于无形之间。所以天生妹子身汉子心的姑娘千万不要将这类姑娘带到你的男朋友面前,因为她很容易激活他大男子主义精神的。
加多宝玩这种扮弱营销就很棒,尤其是在与王老吉之间的官司之争中,一套“对不起”海报就激发了全面的同情之心,一下子为自己博得了满堂的支持,让王老吉陷入了不仁不义的境地。在微信里,尤其是在一帮喜欢自己的受众面前,品牌适时地扮弱一下,效果会事半功倍的,他会激起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品牌维护感。
男人的理想生活应该是白天职场打拼一天,晚上回家一开门就是老婆的拥抱,甜言蜜语的我爱你,桌子上热腾腾的饭菜。一伸手老婆就知道递给你遥控器,一打喷嚏老婆立马就给披上外衣,刚脱掉鞋老婆就知道给端一盆洗脚水。这就是贤惠女的杀伤力,永远想在你所想之前,而且处理得当。
如果女人的身边多了这样一个闺蜜,就会形成巨大的对比。男人心里都有一个小九九的,算盘敲得噼里啪啦。如果是品牌促销,以微信为平台、一对一的服务更能让消费者感觉到企业的重视度。最好产品品系的联合营销,比如面包机搭配豆浆机的组合,一定要替用户去思考更合理的搭配。当然,促销最好是品牌联合营销,每一个品牌都可以各取所需、相得益彰,彼此满足对方市场的空缺。
男人的世界里,自己的老婆永远不解风情,而别人的老婆就是抠脚丫子他都能看出销魂的味道。性感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王牌杀手锏,是凌驾于智慧之上的,只那么一举手投足间就可以号令天下。
女人的闺蜜一定不能太性感,这是间接拱手让老公的一个讯息。当老公的目光停留在闺蜜身上的时候,你们的爱情基本上就宣告gameover 了。男人喜欢吃着碗里的,还会色迷迷地对着另一个性感女人说:“快到碗里来。”
在中国,内衣品牌倒是更适合这种私密性十足的微信营销,在微信的平台里让漂亮的姑娘有撒娇的权利,让她把想要购买的内衣分享给她的男朋友,而最后让她男朋友来为自己的性感女友买单。同样化妆品牌也是适合这种微信平台,没有一个男人不喜欢自己的女友开始变得性感。
心机是一种可怕的行为,尤其是当一个女人拥有了心机以后。女人一旦拥有了这样的闺蜜,不亚于在身边放了一个定时炸弹,关键是你还不知道这个炸弹会什么时候引爆。这种心机女,内心总是埋着羡慕嫉妒恨的种子,当她陷入孤独寂寞冷的境地,一场不可预估的灾难就诞生了。
而商业的领域里,是要有点心机的。所谓从商逐利,企业必然是要考虑最后的性价比的,否则就没有做企业的意义了。旗号打得再好的促销活动,无论是过亿的让利还是再来一瓶的让利,都是建立在企业盈利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微信促销平台必然是要有触动其他连锁平台的效应,比如天猫、新浪微博。它一定是一个大而全的计划,而不是单纯为了让利而让利的简单粗暴型促销行为。
但凡很火的电视剧电影,尤其是现代爱情系列的,每一个屌丝男士逆袭前都会遇见一种叫做富家女的女二号。尽管为了照应故事的合理化屌丝最后没有跟白富美一起,但是这样的剧情足以让屌丝观众YY 很长一段时间。当然有的脑残编剧最后会让屌丝逆袭成功,最后故事像童话一样结束了。
这一种营销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大手笔的促销,就是光靠奖品都能砸死竞争对手的做法,但是实际上谁能拿到奖品呢?做样子谁不会啊,宣传海报越华丽越好,只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企业的每一次营销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品牌。一旦营销局被识破并带来一些危机,那就不好了。
既然要做大场面的促销,那么营销手段越实在可能收获的赞誉和口碑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