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3000000018

第18章 后记:开封·梁山·水浒·宋史

关于开封

开封古称东京,亦称汴梁、汴京,位于河南省东部,豫东大平原的中心。

作为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的开封如今只是内陆省份河南市一个人口仅八十余万的地级市,在河南省的地位远远比不上省会郑州和洛阳,其经济发展在河南省的几个地区中也处于中下游,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开封一穷二破,即使是奔着它悠久历史而去的人们也会失望的,如今开封市的几大著名景点相国寺,开封府,御街,包公祠,清明上河园大多为近年修建的仿古建筑,形似而神不似,它没有北京的霸气,没有南京的灵秀,没有西安的古朴,就是近邻洛阳比起开封来也显得华贵富丽。

如今的开封旧得不彻底,又新不起来,在奔向现代文明的进程又显得缓慢,位置相当尴尬。

而一千年前的东京,这里已经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而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巴黎也仅仅二十万左右,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也仅为30万;阿巴锡德哈里发王朝的首都巴格达仅为12.5万,如今的英国首都伦敦仅有1.5万人。

如果站在现在的开封土地上,我们是无法想像一千年前开封的繁华的,只有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及宋人笔记等珍贵的历史资料中,我们才能部分还原开封的繁华盛世。

是谁毁掉了这一切。

答案是战争和水患。

靖康二年(公元1126年),金兵入侵,破开封城,东京城内的财富被掳之一空,金兵同时掳走了宋朝徽、钦二帝和大批后妃宗室,带走了近十万平民,而更多的平民和幸存的赵氏皇族选择了南渡,汴京及其周围地区经济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时人记载,自穰下由许昌以趋宋城(汴京),已是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大逵已蔽于蓬蒿,菽粟梨枣亦无人采刈。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开封从此开始衰败没落。1130年金兵再次南下攻破开封城时,城中的壮丁竟然不足四千。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宋金议和,金人一度将开封和河南还给南宋,南宋使臣来到开封,看到的开封只有宫城还保存较好,而昔日繁华的外城已很少有人居住,大多成为了农田或荒地,曾经的太学房屋倾颓、杂草丛生,变成了养猪场,楼阁台亭,无不颓毁,甚至连昔日闻名远近的大相国寺,此时也已面目全非,成为倾檐缺吻,无复旧观的荒凉处所。

与汴梁城内经济衰落的同时,作为当年汴京水上大动脉的汴河,这时候也因为无从发挥其原有的功能而日益干涸,成了一条臭水沟。(出使金朝的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其所作《咏汴河》诗中写道:指顾枯河五十年,龙舟早晚定疏川。还京要看东南运,酸枣棠梨莫蓊然。并自注曰:汴河自泗州以北皆涸,草木生之。)

公元1159年,金海陵王迁都开封,但仍然无法恢复昔日的繁华,而金帝国也随着开封的沉沦一起没落,60年后,作为女真人的都城的开封被蒙古人的铁蹄再次踏破。结束了作为一个帝国都城的使命。

中国历史的几大古都,都随着各代王朝更迭起起复复,盛而复衰,衰而兴盛,而唯独开封,在北宋帝国崩塌后从此一蹶不振,彻底走向的衰落,这里除了战争的因素外,还有它天然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仅仅要接受人为战争的冲击外,还要接受更为残酷的自然冲击——水患。

开封地处黄河中下游,当黄河穿过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后,来到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后流速降低,并从中上游带来的巨量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每年平均升高2厘米。这样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在开封河段便形成闻名中外的悬河的奇观。清代的史书中曾形容开封城是城在釜底,仰视黄河。

而一旦黄河决堤,开封便会遇到巨大的水患。

开封最初的兴盛始于战国时代,这里曾经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魏都大梁城。但后来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进程中,秦国人经黄河引鸿沟水灌大梁,将当时繁盛一时的大梁城化为一片废墟。

公元1305年黄河再一次决口,将开封城变成变成一片泽国。

而到了明朝,史上有记载的黄河决堤淹没开封的记载就有四次,而到了明末农民起义蜂拥而起,公元1642年为退李自成农民军,明军掘黄河堤,将高大的开封城墙几近淤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儿墙。大水过后,开封城的37万人仅存2万余人。

黄河水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风、沙、兵火侵扰,将曾经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开封城摧毁,并逐渐埋于黄沙之下。

站在今天开封市的中山路上,或许你不会知道,这个位置便是当年北宋首都东京的御街,一千年前那条繁华的大街现在沉埋在地下的八米处,而魏国的大梁城则距如今开封地面的十余米深;金汴京城距地面约6米,明开封城距地面5米左右,清开封城距地面约3米深。

开封城是一座座层层叠压起来的,而且五座城市的中心位置是惊人的一致。形成了“城摞城”的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这也是母亲河黄河给华夏文明刻下的深深印记。

开封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都城,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它不靠山,不邻水,无险可据,又临黄河,水患严重,宋太祖赵匡胤在立国后曾经起过迁都洛阳的念头,但却遇到了群臣们的反对,其弟赵光义更是坚决的反对者,一句“在德不在险”就把太祖的迁都念头断掉,他们其实更看重开封便利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上的天然优势。

一百多年后,赵氏王朝为当初他们的坚守尝到了苦果,同时改变了华夏的文明进程。

它曾经的辉煌,或许当初就只是一个错误。

随着历史车轮的续续滚动,开封越来越没落,渐渐的淡出统治者的视野,清末张之洞修广汉铁路,绕开封,直接拐到了郑州,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将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到郑州,宣布开封彻底的沦落为一个三流城市,现在的开封,甚至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场。

二十世纪末,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来到了中国河南开封,看到了这座苍老衰败的城市,回去后他在纽约时报发表了评论文章,名为《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他在文中说,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前,所有美国人都觉得自己是能主宰一切的世界警察,都以为纽约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是这个地球的中心。但克里斯托夫请美国人在满足于纽约的地位之前,请了解一下一个位于中国中原地区的衰败城市--开封,一千前世界的中心,它的曾经有过怎样的繁华,以及现在是如何的衰败。

沧海桑田,在历史的天空中,一切的辉煌都不过是短暂的光亮。

关于梁山泊

开封的兴衰缘于黄河,而梁山水泊的兴衰同样如此。

梁山水泊地处于鲁中南山地和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梁山、郓城等县间,南部梁山以南,古称大野泽(或为大野泽的一部分),大野泽则是中国的十薮之一,(汉初《尔雅释地》记载“十薮”:“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获”。据史料记载形成于大禹治水,将黄河泛滥后积水导流入自然洼地,形成了大野泽(《尚书禹贡》中记载大野既潴,东原底平)。

梁山水泊,其实就是一个自然的黄河泄洪区,其水域的大小取决于黄河的决溢及河道变迁的影响。

五代到北宋,由于长期战乱,黄河因失治而频繁决口。据史料记载,宋初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到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的25年间,黄河只有九年没有明显的决溢记载,其余年份都是多处溃决。这一时期大野泽改称为梁山泊,是梁山水泊的兴盛期,并频频见于史料,《资治通鉴》记载: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宋史·杨戬传》载:“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

这时的梁山水泊为兴盛时期,时有“梁山泊八百里水”之说(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

在神宗时期关于梁山泊还有一个笑话,说当时王安石新法变革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有个下属向王荆公献策,说如果把梁山八百里水泊的水放干了可就是八百里肥沃的良田,得收多少粮食。王介甫听了说主意真不错,明天我给皇帝商量商量,这时候另一个叫刘敞的手下冷冷的说主意倒是不错,不过得先让人在梁山泊旁挖个八百里的坑。一来填八百里水泊得同样多的土!二来梁山泊的水得有地方盛。王安石顿时明白这是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点子。

这则笑话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因为记载这则笑话的笔记叫《涑水纪闻》————王安石的死敌司马光的个人“微博”。

但是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司马光记载的笑话在国内大为流行,美其名曰填湖造田。

让梁山水泊闻名于天下的则是宋江,《水浒传》中宋江带领着他的一百零七个兄弟在此出没,风风火火闯九州,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说。

宋江是否在梁山泊起义已无证可考,但《宋史·杨戬传》却记载了太监杨戬为了迎合蔡京搞新法,在政和六年(1116)一手负责创办了“公田所”,即对国民的土地所有权证书地契进行审查,将所有权不明确的土地全部变为政府所有的公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而梁山水泊是杨戬的重要目标。他认为八百里梁山泊应为官家所有,理应由公田所接收。而湖泊中的渔民们要在公家的湖泊里打渔为生,就得缴纳租税或者使用费。杨戬将出入湖泊打渔的船只登记在案,征收水面使用费。不缴纳水面使用费而进入梁山泊的船只,以盗贼之名问罪。

杨戬的新政策出台,很多老实本分的渔民、挖藕为生的百姓被逼无奈,铤而走险做起了真正的盗贼,反抗官府。

梁山水泊人民的反抗运动兴起与宋江起义的时间重合,二者间应有极大的联系。

但历史上的宋江带领的起义军更像一只游击队伍,《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撄其锋”,而《宋史·侯蒙传》称:“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虽然梁山水泊也是他们曾经的活动范围,但并没有在此长期驻扎,而是四处转战。

但因为宋江在此活动过,所以梁山泊在民间渐渐演变成了一百零八条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

到了金朝,黄河改道,梁山泊水量慢慢枯竭,但到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因“黄河已移故道,梁山泊水退,地甚广,已尝遣使屯田”(《金史·食货志》)。常年积水的情况已经不再,到明朝时,梁山泊一带仅剩下几个离开梁山的分散的小湖,大部分都成了可耕之地,已不再是常年积水的八百里梁山泊了。

关于《水浒》与宋史

我想我们是被《水浒》误导的一代。

从年幼刚刚识字,父母就让我们看《水浒》的小人书,于是我们知道了仁义忠厚的及时雨宋江,乐善好施的柴进,打抱不平的鲁达,鲁莽豪气的李逵,有仇必报的武松,足智多谋的吴用,一系列英雄的形象深入年幼的我们心中。

那时候我们心中的英雄就是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结义梁山,替天行道,做兄弟,有今生无来世,是何等的一种情怀。

然而当我们成年后,再回首去细读这部至今仍被誉为“四大名著”的《水浒》,却是另一种味道。

宋江是英雄,还是贪脏枉法的小公务员?李逵等好汉人为何如此暴力,杀人不分青红皂白,动不动就全家灭门?梁山好汉之间就真的是一团和气吗?宋江是怎样取代晁盖的江湖老大地位?梁山号称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他又劫了多少富?济了多少贫?替天行过多少“道”?为什么梁山好汉眼中的女人都命如草芥,不是母夜叉就是淫娃荡妇?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有几个是因为吃不上饭而逼上梁山的?

这一切都经不起太多的拷问,每个时代造神都不需要理由,对水浒热捧的原因很多,政治需要或是近代中国的衰落,民众需要看似英勇实则血腥的故事来作强心剂,而《水浒》一书中赤裸裸的对于暴力和权力的迷恋,则被掩盖和漠视,书评家们也大多选择性失明。

如果现在对《水浒》进行评价,我认为《水浒》是四大名著里文学价值最低的一部,它对整个国民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积极因素,尤其对未成年人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现在很多出版社依然将《水浒》列入青少年儿童读物,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被《水浒》误导的还有北宋末年的那段历史,北宋之亡,不同于雄汉盛唐等封建王朝,一个帝国在文化经济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亡于异族入侵,其原因非常复杂,直到今天还值得我们去反思这段历史。而《水浒》一书以北宋末年宣和时期宋江起义为历史背景,小说中众多的人物又都有历史原型,但是全书又并不忠实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对北宋末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误读,让大众对北宋末年的这段历史的理解戏说化演义化。

笔者并不想分门别类的逐一对《水浒》一书展开批判,本书想展示给读者的是:《水浒》这本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历史背景的演义,和真实历史的区别有多大,梁山好汉们该出手就出手的时代,是怎样的一种风云变幻?而北宋帝国的灭亡,和之前发生的宋江起义有什么样的联系?而什么才是毁灭帝国的真正致命伤?平方腊征辽这些历史上的事件的真实原貌又是什么?

基于以上因素,提笔写了这本《水浒里的北宋往事》,并以读者所熟悉的《水浒》人物为索引,让读者对北宋末年的历史有一个全景式了解。

梁山末必皆好汉,《水浒》其实非宋史。

同类推荐
  • 当古代遇见未来

    当古代遇见未来

    排兵布阵,泡妞把妹,移形换容,魔法传奇,商商对决......看他们如何颠覆历史长河......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读一读关于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正史”很重要,但也不妨多了解一点常常在细微处见出历史真精神的“史屑”,知道一些掌故轶闻,这样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的兴趣。本书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精选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并根据内容对每个故事都进行了深刻、精当的经验要诀分析,以期对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
  • 我们发现的那些事

    我们发现的那些事

    在同一个群里在同一个地球我们总能制造出或发现那些好玩的事。
  • 盐道枭雄

    盐道枭雄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积疾难返,官吏腐败,衰弱日显,民不聊生,以通州知府陈之道为首的一批正直志士,不畏权贵,与贪官污吏、恶霸进行坚决、巧妙地作斗争,拯救灾民于水火,最终打败对手,情节跌宕起伏。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奋勇抗击的悲壮故事。
  • 女皇,请自重

    女皇,请自重

    看着缓缓靠近的精致小脸,秦幽释不自在地侧了侧头,俊美的脸又沉了几分“你对楚恒也是这般?”她蹙了蹙眉“没……唔…”话音未落就悉数全堵进肚子里……
热门推荐
  • 万能系统之狼王

    万能系统之狼王

    龙明是一个天津市的大一学生,同时他只有母亲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在被他的女朋友甩了之后,然后被雷劈了。从此他的人生变得不凡……
  • 封存吧我的世界

    封存吧我的世界

    一个被遗忘的世界,3个人为了离开这个方块世界,却发生了种种事件,him,notch,当然还有昊炎,他会主导整个世界!
  • 英雄联盟之奇特穿越

    英雄联盟之奇特穿越

    一场倒霉的穿越,一场奇特的故事,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幸福.......
  • 乱武痴情

    乱武痴情

    一个玩世不恭,毫无追求的富二代,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牵着自己最爱的人的手,快乐,幸福的过着每一天。但是突然的变故,让其走上了复仇之路。孤独一人,毫无背景,复仇由此开始
  • 玛比诺传说

    玛比诺传说

    在一块迥异于我们世界的玛比诺大陆上,时间是旧氏族(母系氏族)社会向新氏族(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一个来自旧氏族的女孩子,和一个来自新氏族的男孩,理念完全不同,却在不知不觉间,人生的轨迹交错到了一起……
  • 我是胡仙儿

    我是胡仙儿

    女主是重生的苏妲己,来到现代的生活,寻找当时的纣王,当中遇到了她的好姐妹青青和玉磬,还遇到了重生的国师申公豹,不过这回他们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坏蛋了,而是特别好的妖怪,他们都洗心革面在现代生活。。
  • 天域帝尊

    天域帝尊

    废才?逆袭成为绝世天才便是!灵修不成?修体便是!实力不够?增加便是!美女逆推?攻略便是!妹子投怀送抱?收下便是!因弱小命运不能掌握?强大到能够掌握便是!
  • 终结的堕天使

    终结的堕天使

    故事情节发生在艾丽西亚王国。一名被关押的6、7岁神秘少年被王国的英雄,剑圣奥古斯·萨兹所救。可是因为母亲死去,心破碎。他的身份究竟是亚当、夜神鲁斯王国的皇子夜神逸、剑圣收养的义子,奥古斯·刹那,还是吞噬人间编号24,代号堕天使的使徒?多重的身份,他究竟何从选择?直到他碰到足以改变他一生的人,剑圣之女,奥古斯·绫丽……命运的齿轮才开始运转!
  • 让我读懂爱

    让我读懂爱

    本小说以年轻人的情感故事为导向,激励当代年轻人乐观进取、勤奋好学、互助互爱和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在生活和工作中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万物苏醒、充满生机的春天,开影楼的年轻摄影师程凡和电视台工作的摄影爱好者韩峰一起到江西婺源旅行,由此延伸出一段段唯美励志的爱情故事。
  • 不是为了爱

    不是为了爱

    美丽善良的老师小艾,偶遇精神失常的“犀利哥”阿布。阿布日夜跟踪小艾,甚至守候在她的家门口,引起了小艾的同情和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阿布的人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小艾又将面临怎样的选择?……故事通过普通人的普通情感,揭示了人间的真情大爱,它告诉我们,真善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