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6800000012

第12章 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

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做了错事之后。而她做了错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就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

金鱼死后,鱼缸一直空在那里,空了很久。有一天却发现鱼缸有些不对劲儿,似乎缩小了许多,端起来左看右看,没错,是瘦了两三寸。逮住外婆一问,果然,是她老人家打碎后又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大约是原样大小的有些贵了,便买了小一号的,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呢。当然,被揭穿后,也只吐了一下舌头而已。

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 “对不起 ”和 “气死你 ”两种意味水乳交融。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疚一丝一毫。

然后又想到外婆的竹林。

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就觉得那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老屋前前后后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下来,一走进竹林,就听到外婆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女子说笑。她手持长长的竹竿(后来她用这竹竿为我从橘子树上捅下了许多鲜艳的橘子),站在那里大声揶揄其中一个女邻居,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么事,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那女人又急又气,抡起巨大的竹扫帚挥打外婆的屁股。我站在半坡竹林里看了一会儿。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这样的快乐?那年她八十多岁了,已经离开了我们两年,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

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接过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清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一开始就如此古老。

从来没想过,离开熟悉的地方会是这么可怕的事情!外婆终究没能老在老家的坟山里。她孤零零地被埋在万里以外的戈壁荒滩中,好像她孤独的、意志坚决的一生仍不曾结束,好像她不得不在死之后还要重新开始一场适应新生活的漫长过程。

之前两天,我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只差了十个钟头。接到噩耗后,我仍然坐在夜班车上继续往家赶,往已经死去了的外婆身边赶。我知道她还在等我。我不能勘破生死,但也能渐渐明白死亡的并不可怕。死亡不是断然的中止,而是对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吧?外婆死前有那么多的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挂念着这挂念着那的。然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和、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

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多个清晨我起床一看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菜,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馅锅盔 ……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习的书声朗朗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 ……那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宽广的安静感 ……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

又想起那次我拎了一只公鸡去乡下看外婆,走过漫长孤独的山路,最后才找到老屋。外婆迎上来对我说: “我很想你,我天天都在想你。”

外婆你不要再想我了,你忘记我吧!忘记这一生里发生过的一切,忘记竹林,忘记小学校的六楼。吐一吐舌头,继续你绵绵无期的命运。外婆,“痛苦 ”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 ……你常常对我说,娟啊,其实你不结婚也是可以的,不生孩子也是可以的。你不要受那些罪了。你妈妈不晓得这些,我晓得的 ……外婆,现在我才渐渐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团混沌,无可言说,无从解脱。但能想象得到,若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八岁,仍然清清静静、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 ……

§§第二辑角落( 2002-2006)

同类推荐
  •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本书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代表作之一,都是经典的对人生进行思考的作品,在西方被誉为剑桥大学留给人间的精神瑰宝。本森教授本来就是个冷人生观的作家和学者,治学严谨,学术建树颇多,这本书是继其作品《仰望星空》和《丰富人生》后的又一部全新思考人生和内心自省类的深刻反思作品。
  • 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

    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

    山西是文学大省,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出过许多成就卓著的大作家,也出过不少大评论家,比如唐代司空图,就写过文学评论经典《二十四诗品》等作品。近现代山西文学史上,同样有过一些影响很大的评论家,比如李健吾等。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我省创作的繁荣兴盛,文学评论发挥了引导和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批评家》杂志为核心,凝聚和培养出一支在全国评论界令人瞩目的评论家队伍,成为“晋军崛起”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评论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砺,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素养越来越厚实,评论视野越来越广阔,写作成就越来越突出。
  •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本书以西方文学发展的时代更替为主线,以与音乐关系密切的经典文学为主体,通过文学简史、作品欣赏、音乐链接等环节,展示西方音乐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这本书精选民间俗语近3000条、条目按首字的音序排列,并解释了每条俗语的含义。
  • 心灵界限——史振亚散文随笔集

    心灵界限——史振亚散文随笔集

    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发表于各种刊物上的散文、随笔。作者通过平淡、朴实的叙述与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祖国深深的眷恋,袒露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
热门推荐
  • 红线多多之月老红线闯天下

    红线多多之月老红线闯天下

    一朝穿越,别的都是什么公主郡主县主的,凭什么她是一个月老,好吧,虽然不情愿但是可以控制天下人的幸福,就这一点她妖幺幺干定了来来来,不就是男同恋,人妖恋嘛,小事一桩,一根红线拿出手,众人敬仰无比,哈哈哈,等等,那边一个自称本尊的人怎么也有红线???
  • 晋商、策略——兼谈其对民营企业的启示

    晋商、策略——兼谈其对民营企业的启示

    本书论述了古代至近代的中国工商业特点,中国古代工商运营管理思想,《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思想,及新世纪中国营销思想的发展动向等。
  • 花开此生

    花开此生

    战火纷飞的年代,相知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恋人。爱情是一朵花,此生只开一次,只为他开。
  • 瓦洛然编年史

    瓦洛然编年史

    历史回归到起点,洛克萨斯刚刚结束被称为血腥革命的军人政变,德莱兄弟在政变中脱颖而出。在德玛西亚,嘉文四世成年,另一方面的艾欧尼亚,均衡教派也选出了继承远古血脉的暗影战士,远方的暗影岛,蓝焰海,班德尔城,皮尔特沃夫,恕瑞玛。。。在瓦洛然的每一个角落,无数颗新星冉冉升起。
  • 夏无羽翼

    夏无羽翼

    本文讲述的是一名实习律师的事业爱情成长史。“做我女朋友吧!”林翊说。她回答好,但她提出了试用期1、2、6,同为律师的他们当然知道这组数字代表着什么,他选择了6,然后他们的合同正式生效。她并没有告诉他,这个合同她只跟他一个人签过,也没有告诉他这个机会她只给过他一人,猝不及防地分开,让太多的柔情蜜意都没来得及说出口,她便消失在他的世界里……她没有翅膀,做不了他的天使,她选择放过自己,他又会如何抉择?
  • 血脉龙帝

    血脉龙帝

    新书:《透视绝品神医》【玄幻扛鼎力作】从前有个传说,鲤鱼逆流而行抵达龙门,雷火焚其尾,过而为龙,翱翔九天,不过则亡,骨葬幽冥。废物小子逆天而行追求武道巅峰,启鱼龙血脉,九变为龙,脚踏五域,镇天杀地。功法等级:凡级、玄级、超凡、入圣、帝级
  • 七彩的羽忆

    七彩的羽忆

    七种不同色彩的人聚到一起,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一个又一个人的接近,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 易烊千玺,爱你不累

    易烊千玺,爱你不累

    这是关于千玺的小说,我只会写千玺,各位千纸鹤请多支持,这也是本人第一次写小说,我这不是抄袭,这个作品我在别的地方也写过,讲的是一个女孩爱上一个娱乐圈里的全民男神——易烊千玺,为了他好不容易考上北大,却意外结识他的妹妹…………
  • 挂名绯闻男友

    挂名绯闻男友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触很大:不后悔所有选择,但是如果生活再给一次机会,绝不这样活。
  • 小女人隐私报告(第2季)

    小女人隐私报告(第2季)

    丢开形形色色的标签,女人第一需要的,除了爱自己,还是爱自己,这不是自恋,而是重视自己的实际价值。你是不是一个埋头于角色扮演的女人?是不是一个放弃自我的女人?是不是以男人好恶定位自己的女人?是不是误解性爱的女人?……也许,你在这些女人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俗话说:“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小女人隐私报告(第2季):那些乖乖宝贝不懂的事》探讨的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女性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爱情?假如一位女性注定成为一朵受伤的花,她还能不能有机会再次盛开?也许,这就是经历了婚姻或爱情挫败的女性必须面对的自我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