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精英
“零干扰服务”就是要让客户戴着镣铐跳舞。
店面销售员看到顾客进来,往往都会主动迎上去,主动、热情、周到、细致地向顾客介绍他正在看的产品。但顾客似乎并不领情,有的人会说:“我自己先看看。”而有的人直接表示反感,干脆离开。这让销售员感觉愕然:为什么热情反而有错?为什么微笑服务反而惹恼顾客?
其实,比起“微笑服务”,顾客有的时候更需要“零干扰服务”。所谓“零干扰服务”,就是给顾客留点“自由空间”,让顾客在轻松、自在的购物环境中浏览、选择并购买。因为有的客户消费比较理性,更需要的是自己做出判断,在需要的时候再询问销售员。所以,销售员要与顾客保持适当的距离,当顾客浏览商品时,销售员不应紧紧跟进。销售员应站在一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留意消费者的表情动作,一旦顾客对某种商品有询问要求或表示需要购买时,销售员才迅速来到顾客面前提供相应服务。
现场直击
例1 晓燕和好友去一家首饰店看首饰。营业员小郑很快走过来,贴身介绍。小郑看出晓燕才是真心想买首饰的人,于是,晓燕走到哪儿,她就走到哪儿。每当晓燕看了一件首饰,小郑就立刻就这件首饰的产地、质地、样式等进行详细的介绍。谁知道晓燕不仅不理小郑,反而拉着好友走了。一离开柜台,晓燕就跟好友抱怨:“刚才那个营业员真讨厌,看个首饰,就一味地鼓噪,好像谁买不起似的。”
销售员小郑自然是觉得客户买得越多越好,而且同一个柜台往往有好几个营业员,营业员之间有相互竞争,很多时候存在“抢”客户的情况,如果有顾客前来,营业员就会跟过来,包围客户,划定自己的“势力圈子”。这虽然可以让别的营业员知道这位顾客已经被“定”了,但与顾客的交流往往会产生障碍。因为营业员急切地想拢住客户,所以总是会缠绕在客户周围,然后热情过度地进行介绍,希望客户能够尽快定下来,免得被别的营业员抢走。可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她想先自己进行例行判断,选择自己需要的,不想被营业员左右。因此,营业员的言行和客户的需求就会产生矛盾,反而不利于销售。
例2 也是在同一个百货商场内。晓燕转到了另外的一个柜台。这个柜台的营业员看到客户来了都没有行动,而是自顾自地聊天。晓燕看了两款首饰,心里中意,想进一步询问,但看营业员在聊天,谁也没理她,生气又走了。
给予客户一定的自由空间,也并不是完全的自由、绝对的自由。“零干扰服务”就是要让客户戴着镣铐跳舞。镣铐就是销售员的紧密“监视”,监视的是客户的需求意图。虽然销售员不能过于紧密地靠近客户,但也不能不管不顾,而是要观察客户的言谈神情。一旦发现客户有询问倾向,应该立刻抽身前往。有的时候即便客户没有直接询问,销售员也可以从客户的话语中找到话题,与客户从闲谈开始,最后达成交易。
方法践行
所谓“零干扰服务”,就是给顾客一定的自由度,让顾客在放松的感觉下进行自我体验、分析、判断、选择,这是消费者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种零干扰服务,比起“微笑服务”更招人喜欢,因为在客户的潜意识里,总会觉得销售员的“微笑服务”是眼睛只盯着顾客钱袋子的虚情做作,而“零干扰服务”则是对客户的尊重。不过,“零干扰服务”并不是让客户得到绝对的自由、对他们不闻不问,而是要掌握好自由的“度”。那么,如何掌握好这个“度”呢?
第一,微笑的“度”。
虽然说微笑无标准,但如何笑得得体、笑得自然大方,销售员也应该在实践中多加揣摩体会。大家都知道空姐的微笑让人感觉舒服,但她们的微笑也是通过训练达到的。空姐在训练时会用牙齿咬住一支笔,然后对着镜子记住这时的口型,这个口型就是合适的微笑张开的度。然后,培训师会要求空姐面对乘客时要真心地微笑,将微笑从内心绽放,即使将纸挡住鼻子以下的面部时,也可以从眼睛中看到笑意。销售员可以以此为参照,对着镜子进行练习。不过,要切记,微笑的口型是表面,内心的微笑才是本质。
第二,目光的“度”。
所谓目光的“度”是指视线停留的位置以及注视客户的时间。销售员与客户对视时,要勇敢地迎接客户的目光,不能够躲躲闪闪。要尽量在与客户的对视中,用眼神来说话。一般来说,销售员停留视线的最佳位置是客户双眼与嘴部之间的三角部位。在与客户对视时,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时间太短,客户会觉得受怠慢;时间太长,客户又会感到不自在。所以,在对视时,要尽量避免两眼空洞无神,以免客户觉得你心不在焉,也不可目光游移不定,让客户觉得你为人轻浮不实在。
第三,肢体语言的“度”。
沉默中有意义,手势中有语言。销售员与客户沟通并不是只有说话才能沟通,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目光、手势和身体的姿态都可以与客户进行沟通。对肢体语言的解读,要联系实际多方面考虑。另外,沟通是双向的,当销售员在解读客户的肢体语言时,客户也在解读销售员的肢体语言。所以,销售员在与客户沟通的时候,最好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千万不要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而引起客户的不满,要尽量让客户从销售员的动作中解读出善意。
简而言之,销售员了解了肢体语言的规律,有助于销售员更准确地把握客户心理,促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