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销售员是卖东西,销售精英是谈合作。普通销售员卖东西是零碎的积累,而销售精英谈单子动辄上百万。《红楼梦》里刘姥姥求助宁国府时对王熙凤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正是这个理。如果你做的是大单,牵涉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你得到的油水肯定比卖一个只值两千块钱的产品多得多。所以,晋级为销售精英后,自然有了票子、房子和车子。不过,到了销售精英这个层次,还将眼界限制在钱上,就未免目光短浅了。当了销售精英虽然有钱但未必有权,即使有权也是有限的。因为不管你如何尽心尽力,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
那怎样判断你是否成为了销售精英呢?
经理人网提及南加州马歇尔商学院的斯蒂文· W 。马丁(Steve W 。 Martin)做了一个样本量为1000的顶级销售员测试,总结出了他们身上的一些性格特征。
第一种,谦逊。91%的顶级销售人员拥有中高程度的谦逊和稳重,他们与爱出风头、傲慢无礼的传统印象恰恰相反。
第二种,尽责。85%的顶级销售人员高度尽责。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尽责意识,所以对待工作极其严谨,对于事情结果高度负责,因此,在大家眼里,他们是可靠的人。
第三种,目标定位。84%的顶级销售人员在这一项中都得分颇高。他们坚定自己的目标,并且不断将执行情况与目标进行对比以激励自己。
第四种,好奇心。82%的顶级销售人员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他们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程度高,使得他们经常处于学习中,能够跟上社会节奏,拉近自己与客户的距离。
第五种,不合群。这些顶级销售员比普通销售员的合群性平均低了30%。这一种性格特征可能让人十分惊讶,但也并不奇怪。顶级销售员更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所以工作时间往往安排得较满,没有多余的时间跟同僚组群闲谈。
第六种,不气馁。90%的顶级销售员很少有消极情绪,也就是说只有不到10%的顶级销售员容易气馁、经常被消极情绪打倒。
第七种,自我主义意识弱。自我主义意识强的人因为自尊心强很容易困窘、尴尬。95%的顶级销售员的自我主义意识都不强烈,只有不到5%的顶级销售员有高度的自我主义意识。
对比了以上七种性格特征,销售能手们应该能判断自己是否接近销售精英了。所以说,销售精英不一定是拉了最多单子的那一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拉单子多这个判断标准是有时间和范围局限的。比如说,在一年内拉得多未必代表在十年内都拉得多,在这个公司拉得多未必代表在那个公司拉得多。而具备顶级销售员的性格修养,意味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这样的人都有机会成为销售行业中的佼佼者。
池子里不能养大鱼。成为了销售精英的销售员接触面广、客户源广,也渐渐具备了单干的条件。但在单干之前,销售精英们要注意,做管理和做销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成为销售精英的销售员会被自己的公司提任为销售经理甚至销售总监。公司的原意自然是希望销售精英能够将所有的销售经验传授给销售团队,然后打造出一批能为公司创造更多利润的销售精英。有不少销售精英也是这样做的,尽量把自己的销售知识传授给下面的团队。但一旦队员不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他们就会很失望,甚至冲队员发火。有部电视剧叫做《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里面有个神枪手叫陈志。他的枪法百发百中,从无虚发。于是,上级就让他去当连长,要他培训出一批这样的神枪手。陈志说,他不能够完成任务。因为当初光训练他这个神枪手就废了五卡车的弹药,组织要给一个连的人每个人准备五卡车弹药,他才能训练出一个连的神枪手。当时的条件困难,陈志的要求无异于天方夜谭,训练一个连人成为神枪手的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即便真的提供了五卡车的子弹给连里的每个人,陈志也未必能够将他们训练得都跟自己一样厉害。因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一样,比如,有的人眼睛视力5.0,有的人眼睛视力4.3;有的人注意力容易集中、有准头,有的人就未必。所以,对于销售精英来说,成为了管理者一定要重新为自己定位。管理者和技术能手不是一个概念。管理是管理,技术是技术。虽然你是因技术而被提升为管理者,却不能认为技术就是管理。做管理更多需要的是一种调控能力。
管理这潭水很深。当销售精英成为管理者后,视角就要发生改变,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状态。一旦调整不好,偏离了管理的大道,那过关就算失败了。即便你一飞冲天,离开公司,自己组团打天下,也会发现很多困难和问题,如果处理失当,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要想起身就不容易了。虽然俗语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但实际生活中,跌倒了还能爬起来的人是少数,很多人曾经辉煌,遇到挫折后一蹶不振,就这样丧失了奋斗的激情,落魄一生。
总之,销售人员的第一关新手关,是对他们是否能够吃苦耐劳的考验;第二关能手关,是对他们是否能够经受利益诱惑的考验;而到了第三关高手关,就是对他们是否能够掌握管理的技巧、为下一步独立打下基础的考验。这三关都建立在依靠公司的基础上,若想要能够雄鹰展翅,势必要懂得利用好公司的平台,锻炼好自己各方面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