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8000000019

第19章 [正宫·小梁州]秋

“作者简介”

作者贯云石(略)

“原文”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么]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译文”

澄清的湖面有荷花的倒影,湖边有金黄的菊花绽放。迷人的西湖,迷人的钱塘,满目秋光。枯萎的荷叶下面藏着对对白鹭,它们可是在编织爱情的故事。秋风阵阵,飘来桂花的清香。我站在雷峰塔畔眺望,啊,那茫茫一派,是浩浩钱塘江。眼底是静静的西湖水,闪着银光,不远处的钱塘江潮,波浪追逐着波浪。天边已升起一弯新月,从北国飞来的新雁啊,两行三行。

“赏析”

贯氏[正宫·小梁州]包括春、夏、秋、冬四支曲子,分别歌颂杭州西湖四季的不同景色,《秋》曲集中描绘西湖和杭州城的秋光秋色,宛然是一幅以西湖为中心杭城秋色图。前五句有如现代影视的近镜头,近距离地观察西湖之美,从视角、触角、嗅角的不同侧面感知西湖秋光的斑斓色彩和诱人的气息。后六句,作者站在雷峰塔边,放眼杭城,浩浩的钱塘江,壮观的钱塘潮,秀丽的西湖水,天边的斜月,北来的新雁,种种景物,尽收眼底,构成气势飞动、视野开阔的壮丽境界。如果说前五句着力赞颂的是西湖的秀美,后六句则突出歌唱这千年古城的壮美。作者刻意将壮美与柔美组合在一起,让读者全方位地感受西湖和杭州的金秋丰富而迷人的景象,像一位高超的画家,兼有工笔刻画和泼墨写意的非凡技法和气度。

[中吕·红绣鞋]挨着靠着

“原文”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译文”

双双坠入爱河的一对儿,挨着靠着同坐在窗台儿,相偎相抱枕着月牙枕唱着歌儿。听着更鼓,数着更鼓,担惊受怕,已敲过了四更鼓。四更已过,情未足。情未足,可奈何?夜色如飞梭。天哪,你再闰一更碍着甚么!

“注释”

[云窗]窗棂上刻有云卷的窗子,泛指华美的窗子。[月枕]月牙状的枕头。[更]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约两小时。四更,夜将尽。[更闰一更]将夜延长,增加一更,再重复一次四更。闰,阳历有闰日,夏历有闰月。闰更,戏说而已。

“赏析”

这是一支有香艳色彩的情曲,大胆描写坠入爱河的偷情者热烈相爱的情态,坦率、直白,有浓厚的市井气息和民歌风味。小令接连使用了八个带“着”字的动词,既恰切地表现了相爱者的甜蜜,又生动刻画出他们担惊受怕的心态。黑夜保护着这对偷情者,他们深怕黑夜告退而不得不分手,因之他们异想天开——“更闰一更”。这种别致的遐想,与《诗经·鸡鸣》中那位男士硬是不承认鸡叫,而说那是“苍蝇之声”,硬是不承认天亮,而说那是“月亮之光”,有异曲同工之妙。“顶真”的修辞手段,则使小令更具旋律感,给读者以一气呵成、痛快淋漓的印象。

[双调·清江引]惜别

“原文”

玉人泣别声渐杳,无语伤怀抱。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

“译文”

送别心上人的哭泣声越来越细,渐渐消失,美人儿默然无语,她的心更伤悲。桃花源般的温柔乡啊,转瞬间如此寂寥,绵绵细雨洒落在萋萋芳草,啊,春天和快乐都被他带走了!

“注释”

[玉人]绝色的美女。唐代诗人杜牧有“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佳句。[武陵源]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虚构的理想国桃花源,位于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地区)。此处指代抒情主人公的家园。[将(jiāng)]与“带”同义,带走的意思。

“赏析”

《惜别》以细腻的笔触描述送别远行人之后独守闺中的女子寂寞孤苦的意绪,与贯云石那豪迈旷达之作迥然有别,显得分外婉约而深微,体现出其散曲创作风格的另一面。小曲以泣声中断默然无语来概括玉人的神态,又以家园寂寞、春雨霏霏、芳草萋萋的悲凉氛围来烘托她的心境,细雨连芳草更令人联想到玉人儿春愁绵绵、相思无限,这样一位独处无偶多愁善感的女性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双调·清江引]立春

“原文”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译文”

妇女们头上的金钗摇动,宜春发髻横斜,村边的树梢萌发新叶。水塘解冻,春风吹起绿波,立春的节气来到了,大地升腾起暖暖的气息。衙门口在鞭打土牛儿,土牛儿将春天载来了!

“注释”

[金钗]妇女头饰,插在发髻上的两股簪子,以金银之类贵金属打造。[春燕]妇女戴在髻上的燕形丝织物。据《荆楚岁时记》,立春那天,妇女将此种燕状丝织物戴在发髻上,并贴“宜春”二字,又称宜春髻子。[木杪(miǎo)]树梢。[火候]节令。[土牛儿]古代习俗,立春前一天,在官署门口塑泥牛一只,立春那天早晨人们用鞭子抽打土牛,称作“打春”。

“赏析”

《立春》是一支迎春曲,又像一幅风俗画。在短短五句三十个字里,描绘了立春之日大自然的景象和民众的迎春活动,先是写妇女们发式的美化,接着铺陈树梢吐出新绿、水塘微波荡漾、大地暖气融融的光景,最后展示官民们鞭打土牛儿的祭春仪式,将春天的气息和民间迎春的喜悦渲染得葱葱茏茏,有春风扑面而来的感觉。小令的语言精粹、准确、情趣盎然。作者在题下小注中说:“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句各用春字。”贯云石严格地实践了这个要求,使小令在形式上显得分外新颖别致。据《至正直记》所载,贯云石赴一位朋友的宴席,这天正值立春日,座上客人请他即席赋《清江引》,并提出如小注中提及的限制。贯云石欣然命笔,一挥而就,文思之敏捷,令人称奇,“满座皆绝倒”。

[南吕·金字经]紫箫声初散

“原文”

紫箫声初散,玉炉香正浓。凉月溶溶小院中。从,别来衾枕空。游仙梦,一帘梅雪风。

“译文”

她吹奏的箫声似乎刚刚消散,玉炉正飘着浓浓的香气。可是小院里已不见她的踪影,只有洒满的月光,令人顿生寒意。衾枕凄然空余一半,也许在梦里才能与她重逢。梅花似雪飘过窗帘,飘落我的梦。

“注释”

[玉炉]焚烧香木以净化空气的炉子,未必是玉制。玉炉,形容炉子的华贵。[衾(qīn)]被子。[游仙梦]梦入仙境,与相爱的女子幽会。唐人小说有《游仙窟》叙述浪漫才子在美女如云的去处享尽艳福的故事。

“赏析”

这是一支含蓄婉约的相思曲,也许是记录着作者自身一段已成过去的情事。开篇两句是对甜蜜往事的追忆,似乎与那女子相恋相守的日子就在昨天。接着,抒情主人公回到现实,但见院中溶溶月色,但已不见佳人的身影,室内则更觉冷静孤寂;于是,他祈盼做一个好梦,在梦里与她相会。结尾一句“一帘梅雪风”,给读者以美丽的遐想,似乎梅花似雪落入有情人的梦境。小令意境浑圆,含而不露,以优美的自然景色衬托着抒情主人公淡淡的忧伤,别有一番韵致在其中。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中期杰出的散曲家,著名的勤政爱民的清官。二十岁出仕,历官礼部令史、御史台椽、堂邑县尹、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为权贵所不容,恐及祸,变姓名遁去,时年四十。二年后,复被擢用,官拜礼部尚书,因上书劝谏新即位的英宗皇帝宜“崇俭虑远”,帝大怒,遂弃官归隐。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应征召为陕西行台中丞,赈救灾民,积劳致疾,卒于任所。生平事迹见《元史》本传。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今存小令161首,套数二篇。

[双调·庆东原]海来阔风波内

“原文”

海来阔风波内,山般高尘土中,整做了三个十年梦。被黄花数丛,白云几峰,惊觉周公梦。辞却凤凰池,跳出醯鸡瓮。

“译文”

在海一般阔的政治风浪中扑腾,在山一般高的官场尘土中挣扎,为官三十载啊,像做了三十年的大梦。突然我漫步在菊花丛里,悠然面对几座白云飘渺的山峰。啊,我大梦已醒,告辞凤凰池那巍峨的宫殿,如同跳出那长满蠓虫的酸酒瓮。

“注释”

[三个十年梦]张养浩从20岁出仕至52岁时第二次辞官归隐,除去40岁至42岁期间第一次辞官在乡,先后为官近三十年。[被]通“披”。[黄花]菊花。[周公梦]《论语·述而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来,人们把梦称为周公。如唐诗人卢仝有诗云:“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叩门惊周公。”(《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凤凰池]禁苑中池沼,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书省所在地,这里指代朝廷。[醯鸡瓮]酸酒瓮。酒酸生蚋(蠓虫),这种小昆虫又称醯鸡。

“赏析”

此曲是作者于52岁时第二次辞官归隐之后,对人生道路的反省。反映了他对宦海风波险恶的深刻认识,表现出无官一身轻的快活心境。他将自己三十年的官宦生涯比喻为大梦一场,梦醒之后,穿行在菊花丛中,与白云缭绕的青山相对,别有一番高洁清爽的感受,与那酸酒瓮似的官场的恶浊气氛形成强烈对比。由于作者有长期的宦海沉浮的经历,因之此曲的情感尤其显得真切而凝重。

同类推荐
  •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本书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
  •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这本书里的一百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段至今“一半烟遮、一半云埋”的历史,作者大多是1964年和1965年下乡的知识青年。四十多年前,他们告别父母,离开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贵阳、广州等大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在这些饱蘸着心血的文章里,作者如实地讲述了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记载了他们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的观察和感受,留下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诚实的思考。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热门推荐
  • 我的先生Mr喵!

    我的先生Mr喵!

    生性高冷的异族王子变型后逃逸,辗转异国误入腹黑少女宅邸,完美系的男女主终究难挡爱情诱惑......面对各自纠结的过往和一次次分别,他们该如何化危机为云烟、化僵局为笑点?“当迷一样的我遇到了迷一样的你,爱恋的激情在旷野上狂奔,又在智性恋的怪圈子里挣扎.....其实我只想牢牢守住你、又不被察觉到我一丁点儿的私心。谁让我是个腹黑的妖精?“
  • 中国散曲与曲词精读讲堂

    中国散曲与曲词精读讲堂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冷焰流火

    冷焰流火

    唐唐白家三少,被一团火砸死了?等等,,这可不是普通的火,咋这么冻人啊。。不一样的火,不一样的故事,拜兄弟,诺红颜,闯世界,兄弟,伴我笑傲。
  • 十三诗集

    十三诗集

    用墨给记忆染色,却找不到自己。。。一只手死命的拽着笔,满满荷香很安静……
  • 虫洞之地球末日

    虫洞之地球末日

    地球各处莫名的不断出现虫洞,各种怪异生物及外星人类不断涌现,地球仿佛成了各个其它有生命的星球的连接穿梭点,不断破坏并占领着地球。地球上的残存的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战斗着,而在战斗中也得到并破解了很多玄奥的修行方法,残破的地球转向了一个新的时代……日久显人心,我将用全书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不是某一章、某一段或某一句话来表明的。
  • 合约婚姻,御姐追夫记

    合约婚姻,御姐追夫记

    “安安,你得帮我!”好友的求助,让安安跳入了一段不可预测的合约婚姻里,她本想着只当一个兼职工作就好,合约到期,她才发现自己好像对这个冷冷的男人心动了,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结束吗?不,她一向敢爱敢恨,既然爱了,她就决不放手。看一个御姐如何拿下冰山爱人!
  • 屠神之人

    屠神之人

    三百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整个星球,原本万族并立的多鲁星一夜之间变成只有人类生活的星球,随后一个叫做天神殿的宗教组织控制着全世界的国家,所有敢反抗的国家都会被消灭。不愿意被控制的人们纷纷反抗,秘密组建各种革命组织,对抗着天国的统治。
  • 言语录

    言语录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瞬间,我知道会与他擦肩而过。那么我可以在那么一瞬间不留边际的走过,并且永不遗留痕迹!像某种流动在空气中的气体一样,微笑走过,并且再也不见!——言语录
  • 大寇
  • 破之马面

    破之马面

    由于派系争斗,创立六道轮回的大神被迫害,司职六道轮回的马面被迫投胎转世成为一介屌丝李逸。同伴都被困,无人能够帮助自己。且看李逸如何度过层层艰难险阻,恢复真身,拯救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