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老二往东走,经过毕老五门前时,看到他正在给孙子装书包,哼了一声,继续前进。
毕老二每天早晨吃过饭的第一件事是穿过村庄,来到最东头的钱老三家,杀两盘棋,吸两袋烟,吹吹牛,晒晒太阳。可是,中间到了闺女家去了两天。一回来,在院子里转悠了一会,没劲,还是找钱老三。
竟然不在。女人说他打工去了。打什么工,到哪儿打工?毕老二非常纳闷。女人说跟金豹盖屋,小工,四十五块钱一天。毕老二继续纳闷,你家少钱吗?儿子五六千块钱一月。女人说是啊,不缺吃不缺穿,挨那累干什么!
毕老二很无聊。经过毕老五门前时,毕老五正倚在墙根听收音机。毕老二哼了一声,昂着头走过去。
毕老二不喜欢毕老五。起因是毕老二干生产队长时,毕老五老是磨洋工,割草给生产队总是在里面塞石块充重量。好像还有很多事,比如往家摸粮食、掰棉花。一句话,私心太重。所以,毕老二愿意穿过长长的村庄找钱老三打发时光,决不愿意在毕老五门前停留一步。
其实毕老五释放过许多信号。毕老五女儿订婚时,请他吃饭,毕老二没去,虽然不干生产队长,他还是看不起老五。毕老五的儿子当了兵,考上军校,也请他吃饭,毕老二没去,但是喜欢他家的儿子,包了一个小红包叫人带过去,一句话,不是一槽的驴,怎么也栓不到一块去。
但是毕老五见到他总是很客气。每次经过门前时,只要他看到,就会问一句,吃了,二哥?毕老二嗯一声,昂着头,继续前进。
毕老二晚上打电话找钱老三,怎么跑去干苦力,一把年纪,一把老骨头。电话那头笑,笑过之后才说,实在无聊,没事干,闷得慌,毕老二想说几句,劝劝他,又想到自己不能给人开工钱,便挂了电话。
其实,钱老三也不是毕老二的最佳拍档,钱老忠是,和老二一同赶集蹲在音像店听泗州戏,一同买烟叶回村卷卷烟,蹲在路头看中巴车呼的一声过去。可惜钱老忠到合肥去了,给儿子带孩子。毕老二一直想念他,钱老忠去年打一次电话给他,诉苦,城里太闷,没法抽烟,想回来。
毕老二只好看电视,电视台多,都是年轻人的生活,还有广告。毕老二和孙子说话,孙子也忙,忙着做作业,忙着看喜羊羊。毕老二只好到代销店门口,那里人多。代销店里有四个人在打纸牌,一角钱一张,毕老二转脸就走,赌博的事,从来不沾。吃根烟再走,麻五热情得掏烟,毕老二摆摆手,有事,你们玩。
村庄真静。孩子在学校,年轻人闯世界,只有毕老二在村庄里溜达。毕老五在前面,毕老二抬头看了一眼,绕过去。却还在,毕老五说,二哥,帮个忙。毕老五把收音机拿过来,怎么不响了?正听《打干棒》呢。
毕老二把电池抠下来,又装上去,响了。毕老五认真地笑,还是老把式厉害。二哥,杀一盘?毕老五堆满笑,往石台上指,老五门前有一块石板,上面凿了棋盘,很壮观。毕老二看了看,说,有事哩。毕老五在后面喊,有个熊事?怕杀不过我吧。
毕老二当然笑,谁都知道老五是个臭棋篓子,喜欢下,但水平不够,刻了块棋石,招几个人,还是没人愿意和他下。毕老二转脸,到做饭时间了,得给孙子弄饭。
吃过饭,村庄又静了下来,毕老二溜达到钱老三家,老三还没回来,毕老二经过代销店,没人打纸牌。麻五说韩茂庆走闺女了,三缺一。毕老二不干,转脸,继续溜达。
毕老五又喊,二哥!毕老二嗯了一声,孩子捎回两包好烟,我抽不出孬好,给你。毕老二慌忙摆手,我吃烟袋。毕老五把烟塞进他裤兜,毕老二掏出来递回去,毕老五又塞过来,烟掉地上去了,俩人都愣了。
毕老二赶紧捡起来,我抽支试试。毕老五嗯了一声,干脆干脆的。
毕老五说,二哥,杀一盘?棋盘闲几年了。毕老二看了看,明天吧,明天我来。
毕老五有些慌张,赶紧擦棋石,毕老五站起来,大声说,定了啊?毕老二嗯了一声,他去打电话给钱老三,谁叫你不回来,我和老五下棋了,二哥不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