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1600000029

第29章 宫廷政变77位皇族被杀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初三日,唐德宗李适(779年—804年在位)率领太子以及王妃、公主一百多人,乘着京城混乱的时机,匆匆地离开了皇宫的北门。没多会儿,右龙将军使令狐建带领四百名弓箭手赶上了德宗。在令狐建护卫下,德宗急急地离开长安,向咸阳进发。萧瑟的秋风迎面扑来,道路两旁树上的叶子簌簌地飘下。德宗不由地回首长安:又是一个动乱之秋啊。就在德宗离去的第二天下午,长安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往日繁华的朱雀街上见不到行人,偶尔只有骑马的士兵疾驰而过;过去热闹的东西市里也听不到叫卖声,只见店门紧闭,店铺前一片冷清。和这些景象不同,皇城四周却是人声嘈杂,兵士们把皇城团团围住。人们的叫骂声、呼喊声,马的奔跑声、嘶叫声,还有武器的碰击声,这一切都充满恐怖。突然,混乱的声音消失了,周围一下子变得格外寂静。只见从皇宫里陆陆续续被押出来许多人,他们中有男的、女的,也有老的、少的。叛将朱带领着几十个高大的军汉,一个个手拿砍刀,跨马跟在这些人身旁。又过了一会儿,就在朱雀门外一个叫马磷的宅院中,这些男女老少都被残酷地杀害了。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的尸体,整整七十七具。他们是唐德宗的王子、王孙和各位郡王、公主。这是一次唐代历史上罕见的宫廷流血政变,是历史上有名的朱乱宫场面中令人目不忍睹的一幕。

为什么唐德宗逃离长安,朱要杀死这些王子、王孙和皇室成员呢?这要从唐德宗即位说起。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代宗病死后,他的长子李适即位,历史上称为唐德宗。德宗是一个很想有作为的君主。他刚刚即位就免除了各处的岁贡,甚至在他生日那天也不接受任何礼品。他释放了后宫几百名宫女,让她们回家和亲人团聚。他禁止在皇宫里请道士作法场,又诏令全国各地以后不许随便建置寺观。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建中元年(780年)十一月初一日,他召集了文武百官和外国贡使聚集在宣政殿,听取大臣们的奏报,颁布了各种各样的诏旨。这是自安史之乱以来二十五年中的第一次朝会。此外,他还派人检查官员们的田宅车服,凡超过规制的,一律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加以惩办。大臣元载、马磷、刘忠翼的宅院因此而被拆毁。中官(即朝中内官)邵光烈受贿被打六十大棍,并判流刑充到边远的地方。从此以后中官再也没有人敢受贿。德宗采取的以上措施,使久已萎靡不振的朝廷似乎多少有了些起色和生机。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国家满目疮痍,问题成堆,积重难返。最使德宗感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是藩镇割据。那些节度使及其所统率的镇兵,一个个如同独立王国。他们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割据一方,根本不把中央朝廷放在眼里。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病死,他的儿子李惟岳袭位,德宗知道了这一情况,认为李惟岳不奏请朝廷,擅自做主,实属背逆,便没有批准。八月,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又病死,其子李讷甚至不和中央朝廷打声招呼,就擅自承袭了节度使之职,这尤其使德宗感到气愤。于是德宗颁发诏旨,对李讷的节度使之职不予承认。谁知德宗的诏旨颁布之后,立刻引起了各藩镇的强烈不满。特别是山南东道的梁崇义、平卢的李讷、魏博的田悦、成德的李惟岳这四个地方节度使,竟很快联合起来,同中央朝廷分庭抗礼。德宗对此极为恼怒,便下令讨伐。虽然梁崇义、李惟岳相继战败被杀,但到了建中三年(782年),一些节度使的气焰仍然非常嚣张,他们居然又相继称王:卢龙的朱滔称冀王,成德的王武俊称赵王,魏博的田悦称魏王,平卢的李讷称齐王,以朱滔为盟主,继续对抗朝廷。此外,淮西的李希烈还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攻占了河南大片地方。德宗认为这是不可容忍的,便又发兵征讨,虽然劳师糜费,也没有取得任何实效。无奈,最后只好下令收兵,颁布赦令,免除四镇节度使之罪,同时,作为表面让步,四镇节度使也去掉王号,名义上继续受中央朝廷管辖。德宗认为这样多少还顾及到了他的面子,倒也心安。只有李希烈连表面上都没有表示归顺朝廷,因而对他不能罢兵。

建中四年正月,北风凛冽,寒凝大地。当时国家的情况就像这天气一样,没有丝毫和暖的迹象。李希烈气焰更加嚣张,他攻陷汝州(今河南临汝),俘虏了州将李元平,因此东都洛阳处于惶恐的气氛中。德宗为了稳定人心,便派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畿汝节度使,统率凤翔、那宁、泾原等地的军队,讨伐李希烈。二月,哥舒曜收复了汝州。四月,哥舒曜在颍桥地方遇到了大震雷,全军将士死亡惨重,士气低落。于是,他不得不退保襄阳(今湖北襄樊)。十月初二日,唐德宗颁布诏令,命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师往救哥舒曜。姚令言率领五万军队前往襄城。当时,国难迭起,百姓流亡,土地荒芜,经济凋敝,军队中的供给也异常困乏。这五万士兵满以为到达京城以后可以得到朝廷厚赏。谁知朝廷并没有给任何犒劳品,就派他们奔赴前线了。对此兵士们极为不满。德宗担心军心不稳,就又派京兆尹王前去犒劳军士。王心术不正,他命令给士兵们做粗米饭吃。这下子把士兵们激怒了,有的说:“我们这些人抛弃父母妻子,奔赴国难,都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可朝廷连饭都不让我们吃饱,怎么能去拚命打仗呢?”也有的说:“国家府库中宝货堆积,不取这些东西养活自己,非要到别的地方去干什么?”就这样,士兵们一边行军一边议论纷纷,发泄不满。当走到沪水的时候,愤怨的情绪达到了顶点,终于爆发了兵变,大批将士哗变反戈,呼叫着返回了京城。姚令言看到这些情况,赶忙大声喊道:“到了东都有厚赏,儿郎们不得如此,这不是活命的好办法。”但是,群情激愤,难以平静,士兵们不但不听他的话,反而还用戈逼迫他离开队伍。姚令言无计可施,急忙赶回京城上奏德宗。德宗听后非常害怕,立即命令从内库中取出缯彩二十车,送到哗变的士兵那里。谁知兵士们又大声叫喊:“肚子都吃不饱,还要这些白条条干什么!”姚令言再也控制不住队伍,哗变的兵士们很快来到京城。德宗又急令普王李谊和翰林学士姜公辅前往慰劳,谁知他们才出内门,哗变的士兵们已列队在丹凤楼下,形势处于僵持之中。就在这种情况下,德宗眼看无法控制局面,于是匆匆离开了皇宫,逃出京城。

这天夜里,哗变的兵士们聚集在一起议论:“朱太尉久囚在家,如果迎立为主,定会大功告成。”他们请姚令言前往晋昌里去请朱。朱开始还犹豫不决,他一边让姚令言及其随从兵士们吃饭,一边从旁观察。等到所有将校来齐之后,朱才最后决定同意哗变士兵们的要求。那么,这朱是什么人?哗变的士兵们为什么要立他为主呢?天宝初年,朱的父亲朱怀在范阳节度使裴宽手下任衙前将,后被授为折冲将军。宝应初年,升任蓟州刺史。朱自幼跟随父亲从军,长得十分高大,但骑射的本领并不出众。他为人表面宽和,内心深处却十分残忍,还有一套笼络人心的本事。他不太重视钱财,好施舍,每次作战得到的赏物,都分给部下将士,因而很为部下推戴,部下都愿意为他卖命。朱原在李怀仙手下任部将,后改为经略副使。李怀仙被他的部将朱希彩杀死,朱就又投靠朱希彩。大历七年(772年)秋天,朱希彩因为政苛酷,被部下杀死,仓促之际,朱无可适从。当时,朱的军营在城北,他的弟弟朱滔掌管衙兵,很得人心。朱滔诡计多端,看到当时混乱的情况,便秘密派遣一百多人到军中散布:“节度使非城北朱副使不可。”就这样,朱被推为节度使。大历末年,朱自请留居京师长安,使他弟弟朱滔兼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唐德宗即位后,朱担任过太子太师、凤翔尹。建中元年,因为平定泾州刘文喜之乱,朱被授为泾州节度使。此后,朱为中书令,镇守凤阳。建中二年,朱滔在幽州准备谋反,秘密派人前往凤阳和朱商议。被派的人把朱滔准备和朱秘议的帛书虽然藏到蜡丸中,又放到头发里,但还是被河东节度使马燧搜获了。马燧把这一情况上奏给唐德宗。朱感到非常害怕,亲自到朝廷向德宗叩头请罪。德宗不但不怪罪,而且勉励他说:“千里不同谋,这不是你的过错。”建中三年四月,朱凤阳节度使一职被张镒替代后,他就留居京师长安。由于朱被德宗剥夺了实权,闲居在家,心情十分郁闷。就在这种背景下,姚令言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前来迎立他为主。朱开始虽然表面上犹豫,但是心里实在有说不出的高兴。他立即命家人带马鞴鞍,还让兵士们个个手持火把灯笼,在姚令言等人簇拥下,前往皇宫。在他们去皇宫的路上,由于马蹄杂踏,灯火通明,整个队伍宛若一条游动的火龙,所以,围观的竟有上万人之多。朱进驻皇宫后,立即入居含元殿,不久,又在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改国号为楚,封远在卢龙的弟弟朱滔为太尉、尚书令、皇太弟。此外,为了发泄对唐德宗的愤怒和对唐宗室的仇恨,朱又和姚令言策划,杀害了七十七名唐德宗的王子、王孙、郡王、公主,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宫廷大惨案。

兴元元年(784年)五月,兵马副元帅李晟率兵击败朱,收复了长安。朱为部下杀死。至此,一场血腥的政变才算平息下去。七月十三日,出逃在外九个月的唐德宗在步骑十余万人的护拥下才返回京城。他为死去的七十七名皇族成员而落泪,也为沦陷九个月的京城复得而百感交集。

同类推荐
  • 揭秘明十三陵

    揭秘明十三陵

    作者是明十三陵开挖者赵其昌的朋友,同在十三陵居住又是近邻,耳熏目染的对明代史略有研究,闲谈中了解了开挖的真相。陵墓是历史的基石,它涵盖了此前历史文化的缩影,一个朝代的兴衰进程。史书记载往往在记述者的历史观上残留统治者的影子,贬褒偏彼,缺乏真实性。作者经过几年的走访查证,民间走访,搜集大量资料,撰写了这部书籍。陵墓结合历史事件描述,很多不为人知的秘闻传说有型有色,其中对陵墓所在地昌平做了详细的解剖,很多资料是一般书籍中难以找到的。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
  • 乱世红尘:穿越皇帝暴爱
  • 明末之铁血中华

    明末之铁血中华

    刘少成重身在大明天启二年,此时的大明已经到日暮西山的地步了,但是中国经济科学仍然是世界最重要的组成,但是野蛮的女真满清断绝了中华进步。使中国渐渐落后世界。但是刘少成来了,他能眼睁睁的看到中华让野蛮人来统治吗?当然不能,他要领导中华强盛起来,提前早欧洲100多年来完成中国的工业革命,他要带领强大的舰队踏平倭国,殖民东南亚这些白眼狼,斩段北极熊的爪子,占领广阔的西伯里亚,打败欧洲军队,殖民美洲,吞并澳洲…。让中国真正成为日不落帝国,太阳能照耀的地方就是华人能挺起胸膛做人的地方。
  • 混在晚唐

    混在晚唐

    普通大学生穿越到唐朝末期,虽有其他穿越者的想法,却无本事,他不晓军事,五谷不分,不懂机械,不会炼钢,也不会写诗著文,更没有什么王霸之气,唯一的优势在于知道历史。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他不得不“混”着保全自己,走上了一条另类的道路。
热门推荐
  • 校园恋爱笔记

    校园恋爱笔记

    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2008年的新学期,在滨海港城的一所高中里,上演了这么一幕。作者心情沉重的键入每一个汉字。谨以此书怀念流逝的青春,忘各位学弟学妹不要走向早恋的道路。
  • 随卿

    随卿

    她不过是这个世界里的一缕孤魂而已,在这个波谲云诡的皇城中,她步步为营只为守护自己的心不让任何人占领,而他却是万人敬仰的当世战神,用着他自己的方式倾心相护,只是为了成为她身边的人,她是否能够守住她的心?他又是否能攻破她的围城?
  • 那年,时光还年轻

    那年,时光还年轻

    “孙光安,我要走了,你能送我到车站吗?”“又不是不回来了了,等你回来,我一定去车站接你”......我踏上了去往车站的公交,“孙光安,如果,如果我不回来了呢?......”......时光荏苒,浅笑安然......
  • 狐狸杠上大美人

    狐狸杠上大美人

    “你知道怎么才能最快得到一个男人的心吗?”“抓住他的胃?””不,把它挖出来。”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霖宸时刻

    霖宸时刻

    绯闻冤家路特窄,谢霖笙:“隔壁的,想当我弟妹的哥先过我这关。”夏祁宸:“旁边的,想当我妹夫的姐先赴汤再蹈火。”这是一对为了弟弟和妹妹操碎了心一见面就开撕的冤家。本文爆笑,大家快来哟!
  • 少主的腹黑新娘

    少主的腹黑新娘

    在别人的婚礼上,她遇到曾经弃她而去却又余情未了的前男友,本以为会是一段崭新的开始,可是自己却华丽丽的穿了!突然一道灵光闪过……她要的爱情奇迹呢,奇迹在哪里?先别着急哭,望着接踵而至的三大帅哥——长得很像前男友的轩辕烨华,以及凌霄堡的少主池皓轩,还有卓家庄二少爷卓君天,她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背过身来一阵窃喜:嗯哼!这次不能再死心眼了,该轮到我好好挑选这群臭男人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落无声寂寞

    花落无声寂寞

    勿已使人而非一切都已随风而去花落无声寂寞我的一切都已化为尘埃
  • 元泱神王

    元泱神王

    为了躲避从未见过的未婚妻,林氏集团二少年林浩一心学习,不问世事,直到阴差阳错遇见她,刹那醒悟,原来自己的未婚妻是如此漂亮,而且温柔贤惠,成绩更是位于世界前茅,着实让林浩大吃一惊!在林浩与她短暂的相处时间,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仿佛上天刻意安排……后来,林浩内心感到既忐忑不安,因为追求者数不胜数,听说西欧贵族也因为美妻来到学院就学?林浩有点小吃醋,下定决心绝对要守护自己的漂亮校花美妻……
  • 当魔修穿越到圣母身上

    当魔修穿越到圣母身上

    一个杀人如麻的魔修穿越到法治社会,装神棍、看风水面相、虐渣渣、破案的现代故事……
  • 魂穿之夏日如言

    魂穿之夏日如言

    十三岁即将要面临中考的纺织厂单亲家庭的夏言竟然在考试前紧张到魂穿,睁开眼就变成另一个富家女。夏言从小就跟着妈妈生活,从小就领会到重男轻女的等级待遇,因为妈妈生不出女儿而带着自己生活跟父亲离婚,所以从小懂事的她不止成绩好,更是跟妈妈学了一手好的缝补手艺。突然一夜间起来就变成一个身患绝症的富家女,而且还是一个已经二十三的人,一夜之间长大就是这种感觉吗。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