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2300000032

第32章 乞讨的人

已经是大震后的第三天,各地的爱心捐赠活动,自发地拉开了帷幕。血浓于水,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词语,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植根于人,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的灵魂,能够向这位老人的惊人壮举靠近。

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而是一位乞丐。

也许,以金钱为尺度,乞丐是这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因了贫穷,往往便没了地位,没了做人的尊严,没有投来的正眼。即便是他们的头儿,那些被称为“黄杆子”、“蓝杆子”、“当家”、“落子头”,或曰“团头”、“掌门”、“花子头”的人,也许物质财富远远超过我们许多人,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清彭崓孙的《帝京十二咏》中,有一首《丐诗》,这样描述丐帮的生活:

贤达且乞食,况级饥寒天。

淮阴非漂母,馁殆城南隅。

所嗟京北瞎,猖獗容此徒。

其魁拥巨万,抱妾衣玑珠。

这里只摘录了诗的上半阕,对丐帮的褒贬,已是不言自明。我对乞丐怀有复杂的感情。既不是恨,也不是爱;既不是简单的厌恶,也不是简单的同情。这一切,都缘于我的一次被骗。

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一个暑期的周末,我进城逛街,准备到书店买些书,再采购点生活用品。刚走到一家超市门口,一位乞讨的小女孩便拦在我面前,一个劲地叫叔叔叔叔,生怕我像许多人一样,一连几个去去去,然后拂袖而去。见是小女孩,应该还是小学生,心想,快开学了,也许是没有学费吧。想起自己儿时读书遭受的艰难困苦,一下动了恻隐之心。果然,待我停下来后,小女孩的述说,与我想象的完全一致。我暗自欣慰,自己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再伤一位求学小女孩稚嫩的心。我问小女孩需要多少学费,她说三百,我二话没说,慷慨解囊。小女孩喜出望外,又是一连串乖巧的叔叔叔叔,然后高兴地离去。

我像完成了一项神圣的善举,带上一种暗暗的欣慰,喜悦,满足,进了超市。谁知,当我采购完东西,出得门来,转过一个弯,猛然发现,一个四十多岁,社会气息十足的男子,正召集几个小乞丐抽头分利。我一下气懵了,很想冲上去揍那男子一顿,被妻子拉住了。从此以后,我对这样的乞讨,总是心存一种内心的拒绝,甚至反感,厌恶。每当上街,遭遇这样的情景,我不是选择去去去,就是以逃避的心态,匆匆摸出几块零钱打发。唯有一次例外,我给了一位老乞丐五十元,地点是北京王府井过街人行隧道里。不是怜悯,也不是对乞丐的认识有所改变,而是一时性情。头晚写作,翻了一下佛经,我的施舍其实是为了我自己。

然而,我的陈见在这一刻改变,从灵魂里改变。至少,从此,并不是所有乞丐,在我心里都是贬的。从此,我对乞丐的认识发生改变。我坚定地认为,并不是一切乞讨,都是因为贫穷;也并不是拥有金钱,就是真正的富有。人性与爱,是生命对价值判断的最高尺度。

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日正午,募捐活动正在有序进行。许多路人,相识的和不相识的,衣着时尚的和简朴的,年长的和年幼的,都纷纷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无需言说,这一刻,世界被真诚感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神情不定,步履蹒跚地来到捐赠点。他衣衫褴褛,补丁盖身,头发很长,很脏,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乞讨的碗。就像平常一样,他的卑微,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老人来到宣传牌前,生怕别人误解,伸出的手,不敢稍微高一点,不敢指向外面,而是低低的,伸入自己兜里。然后,他哆哆嗦嗦,摸了半天,从兜里摸出一张五元钞票,塞了进去。口里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然后,老人又继续哆哆嗦嗦,在全身摸索,又摸出一大把零钱,攥在手里,犹豫片刻,又离开了。有人怀疑,老人在犹豫,这些钱全部捐出去了,也许就没有下顿的饭食。也是理解,一个乞丐,能做到这点已经不错,已经胜过我们的多少有头有面的人。很快,人们已将这个乞丐忘记。谁知,过了一会儿,老人再次来到捐赠点,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只见他拿出一张百元现钞,从容地放进募捐箱。然后,似乎轻轻舒了一口气。此刻,再麻木的心,也不能视而不见。工作人员赶快拦住老人,问问情况。老人外地口音,问和听,都很吃力,问了半天,大家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老人嫌乞讨的钱太零碎,刚才离开,是到附近的银行兑换,老人怕他的钱太小太乱,给政府添了麻烦。

震惊,岂止是在场的人。工作人员已经哽咽了,赶紧拉住老人,感谢,感激,都是多余,他们只希望记住老人的名字。又是问了半天,才似懂非懂地听出点眉目。工作人员帮助老人在“捐款人”栏写下“徐超”两字,很工整,很庄严。回过头来,正要再问点什么,发现老人已经离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有人似乎才想起,原来,老人经常就在这一带行乞,以维持生计。老人平时好像很累,身体很差,很少乞到,吃到什么好东西……

同类推荐
  • 深夜物语

    深夜物语

    这是一本写于无数个深夜,也将在未来更多的深夜与你相伴,安心于归宿的书。这是一本睡前读物,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页结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隽永短文、直指内心的句子、意蕴丰富的插图,涉及爱情、友谊、工作、生活等话题。作者用极其细微而又深刻的笔触,写出我们和这个世界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揭穿我们在这个年纪的疑惑、孤独与欲望。
  • 解放长沙

    解放长沙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八年的夏天,华夏神州万川千水,无不沸沸扬扬。黄河在涨潮,长江在涨潮,珠江在涨潮,黑龙江在涨潮。真个是,潮涨潮落,多少悲欢东流去,涨潮落潮,历代兴亡汇心头。
  • 77天,汶川大地震亲历记

    77天,汶川大地震亲历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股相当于251颗原子弹的能量从莲花心沟地下约19公里处汹涌而出。仅6秒,超过300万方的固体物质横扫了方圆2.5公里,扑向近在咫尺的映秀镇……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彼岸轩

    重生之彼岸轩

    父母的死亡是意外,还是蓄谋?查明真相的女子步步为营、潜伏多年。唯一的温情是阳光,还是刺刀?遭受背叛的女子满盘皆输、心灰意冷。黑暗的深渊是绝望,还是希望?涅槃重生的女子为了复仇,踏上了《幻世》强者之路。
  • 孔雀于飞

    孔雀于飞

    穿越至东汉末年建安年间成为文学史中著名的《孔雀东南飞》中的男主角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为了不重复长篇名诗《孔雀东南飞》的结局,在三国乱世和风俗世情中挣扎奋斗的故事。
  • 胡凃是我的青春

    胡凃是我的青春

    一份友谊,两种人生,一段青春,百感交集。他们的命运本没有交集,却选择并肩前行。成长的道路上,一方坎坷崎岖,一方春风得意。是读书还是随母行医,是打拼还是子承父业,不同的抉择能否碰撞出别样的人生?面临辍学的好友,他如何伸出援手,面对要远走异国的伙伴,他又该如何摈弃自私,坦诚相待?归家的云,他乡的雾,友情与利益的选项中,他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意气风发是少年,一抔黄土对愁颜。他日故人再难见,只饮空樽盼月圆。
  • 上海异闻录

    上海异闻录

    我的兄弟死了,只留下最后一句遗言:“把儿时埋下的秘密,挖出来!”
  • 蜕变之翼:坠天使回归

    蜕变之翼:坠天使回归

    300年前――“你为何认为我们是缺陷武器?”“净源都没有了,好意思跟我说?”“还不是你拿的!”“呵,你们还是好好在天塔呆着吧!”“你等着,总有一天,我们会回来复仇!”300年后,她们回来复仇,却没想到遇到了他们。当没感情的她们,是否能被他们打动呢?(本文是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写的)〖不定时更新〗
  • 喃安

    喃安

    那些糟糕透顶的时候我都想打电话给你说:“我怕。”但最后我都忍住了,我不能再依赖你。我很好,虽然很想你,却依旧学着放下了你。
  • tfboys因为遇见你:王源

    tfboys因为遇见你:王源

    因为遇见你,一切就注定。遇见你的那一刻,命运就将我们连在了一起。王源,那个我最心疼的男孩漠涵,你是我爱的但是我遥不可及的太阳,不敢触碰
  • 前往风的彼方

    前往风的彼方

    本书将要讲述的是一个在学校中展开的故事,它的文字朴实幽默,可它却是我精心编写的一本校园故事.其中,有很多故事都是参照我自己班级里的,有些真实,有些虚构,但其中的各位人物虽然有些经过改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它也是根据在我们校园和我们班级中真正存在的一些情节而描述的.可以说,它倾进了我们的情感,事实上,写这本书的并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们全班的所有同学和老师,我只是一个负责将它写出来的人罢了.不过,它的内容中也同样加入部分的想象,希望能够使文章的内容描写更加细腻一点.与各位同学都生活了六年,和老师这几年的学习教导也产生了情感,实在是舍不得与大家分开呢!所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是的,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就如宴席般美好,却,总有要分别的时刻......为了纪念这六年的难忘生活,我特地写了这本书,它可还是我的处女作,但我却很高兴,因为,我的处女作是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啊!
  • 毒吻狼王爹地

    毒吻狼王爹地

    指着自己的肚子她说:“爹地,我肚子大了。”蓝眸微挑:“你今晚吃多了。”“可爹地,我又吐了。”无耐的白了她一眼:“吃多了,自然会吐。”“那爹地,我这个月的大姨妈没来。”终于某男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脸暴怒:“说,是谁将你的肚子搞大的?”无辜一笑:“爹地,搞大我肚子的人不就是你嘛,我亲爱的孩子爸。”
  • 碗里江山

    碗里江山

    这是一部妙趣横生的中国饮食文化随笔,全书分别从美食与江山,美食与江湖,美食与文化等角度,讲述了各路美食的源流、历史,以及与传统文化、市井生活的种种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