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58500000012

第12章 红色风暴(1)

1966年8月18日,最高领袖在天安门广场检阅了百万红卫兵小将及革命群众,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这一壮举把史无前例的“文革”推向新高潮。

几天后戴乃迭骑车进城,去协和医院探望住院的朋友。本打算为病中的朋友买束鲜花,可所有花店都关闭了。戴乃迭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发现花店都被红卫兵们关掉了,因为买花种花都是资产阶级趣味,与革命格格不入。”甚至“古玩店、书画店也关门了……今早上附近学校的红卫兵们来外文局各办公室巡回检查,警告一些男人要留工人阶级发型(即光头、平头发式),甚至剪掉了某人的头发”。留长辫子的女孩子们也被剪了辫子,都成了齐肩的短发。戴乃迭适时地加了一句幽默的评论:红卫兵们一定巴不得能得手给披头士们把头发剪了。

“如果你坐公交车,车上也有红卫兵大声宣读毛主席语录,或者什么新指示、新命令。”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戴乃迭一封信接一封信地向母亲报告着这场运动。“根据红卫兵的命令,银行不可以给任何人的存款付利息”;“红卫兵好像接管了城市,把他们认为封资修的街名、公园名、商店名都改了。”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创建的协和医院改成了反帝医院;北海公园成了工农兵公园;紫禁城变成血泪宫……

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为了一睹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的龙颜,开始或行军,或搭乘免费火车向北京进发。从8月18日到11月26日,伟大领袖在天安门广场八次检阅红卫兵,据说人数达一千二百万。每当伟大领袖在天安门广场出现时,人们雀跃欢呼,挥舞着手中的“红宝书”,高喊着节奏划一的“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外地来京的红卫兵遍布北京各个角落,他们在学校教室、机关办公室安营扎寨,连外文局的办公室也住着外省来京的红卫兵。戴乃迭亲自骑车去城里的友谊商店(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专为外国友人服务的“友谊商店”可以买到特供或紧俏商品)买当时最时尚的领袖像章,送给驻扎在外文局的红卫兵。

进入12月,严冬到来之际,最高领袖不再频繁检阅红卫兵,革命小将们也不再大规模地从全国各地向北京进军。戴乃迭在1966年12月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北京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挤了,三百多万外地进京的红卫兵大都已撤离北京。我们外文局共接待了二千六百名红卫兵。”在红卫兵驻扎外文局期间,戴乃迭亲自采访了部分红卫兵,以了解他们的雄心壮志,并向母亲作了详细报道:

我采访了十五名初中生,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十四岁。他们来自山东,徒步行军三百英里(约合四百八十三公里,作者注)。他们来京有三个目标:(1)见毛主席,(2)从政治上和体魄上锻炼自己,(3)来北京获取革命经验。第一天他们一鼓作气,走了四十英里;结果第二天个个脚上起泡,双腿浮肿,有些人想改乘火车(红卫兵可以免费旅行)。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那样做不够革命,又继续步行。有一天他们走了五十英里,夜里只睡了六小时。真是一帮能吃苦的孩子。他们一路上很辛苦,因为气温低、寒风吹,他们夜里就住在沿途的农民家里,而且努力保持当年红军的革命传统,为农民打扫院子、挑满水缸,损坏任何一点东西都照价赔偿。当农民们听说他们是去北京见毛主席,都激动异常,纷纷让他们给毛主席带好,并竭尽全力帮助这些学生们。有一个六十岁的老农——在中国六十岁就算老人了,怕他们迷路,一直陪着他们走了两个多英里。这里不像英国那样有很好的地图做向导。他们每天还学习毛主席著作,并运用毛的教导解决每天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是在全中国进行的大规模学习运动(顺便提一下,随信给希尔达寄去一本《毛主席语录》,是炽的建议)。十一月十九号这一天,他们听说二十号将是毛主席今年最后一次检阅红卫兵,但他们距北京还有三十英里,他们急坏了。于是又有人建议搭乘顺路的卡车,但这一建议又一次以革命的名义被否决。宁可夜里不睡觉,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行军到底。然而,一场北京惯常的沙尘暴让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又耽搁了几个小时的行军。但最后皆大欢喜,毛主席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检阅了他们!(1966.12.13日信)

戴乃迭信中提到的大规模毛主席著作学习运动当然也波及“外国专家”。戴乃迭在两个月后的另一封家书中说,他们要到天津的解放军驻地去听取战士们总结学习和运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这也许旨在激励外国友人同样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

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包括戴乃迭在内的外国专家们就被派往北京郊区的人民公社与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早上空着肚子,六点半下地干活。出工之前,大家先在工具棚集合,读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八点半,大家早已饥肠辘辘,才回家吃早饭……我们还旁听了社员们的政治学习,听如何活学活用毛主席思想的报告,听他们讨论冬储蔬菜的计划。(有两个农民建议入冬前蔬菜卖得越多越好,因为冬储后蔬菜水分损失,不再新鲜,卖不出好价钱。但大多数农民反对,认为不应该只考虑赚钱,要首先想到为人民服务……)那真是非常民主的讨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966.11.16日信)

1967年1月,戴乃迭写道:“文化大革命澎湃向前,我们局里也经历了大规模领导换班、人员交替。很多老领导都受到冲击,有些部门由‘群众’掌管了大权。天天都有大大小小闹闹嚷嚷的集会。”这些集会当中,当然有对杨宪益的批判会,只是作为外国人的戴乃迭并不知情。她在给母亲的信中说:“杨宪益在运动中受到了一些批评,但我并不了解细节。许多事一个外国人是不会知道的。有一段时间杨宪益情绪很低落,但现在好多了,他正在写检查。”

1967年6月,戴乃迭在信中夹了两张朋友在紫竹院公园为她照的相片,“公园里还是安静的,但你无法想象文革现阶段的噪音,”她向母亲报道,“外文局的两派造反派都开始了广播大战:他们把大喇叭插在地上(有一个甚至就在我家窗外),把音量调到最高,都想以音量压倒对方。”

戴乃迭还在一封封的家书中反复地强调“我们一切都很好”“千万不要为我们担心”“杨宪益不会出什么大事,我和孩子们更不会有什么事”……显然,远在英国的母亲很为他们担忧。“杨宪益受到的批评多是因为他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生活方式,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是戴乃迭故意对丈夫的境况轻描淡写,免得母亲担心?还是作为局外人,她对运动的观察不仅是局限的,而且掺杂了个人对运动单纯的理解?事实上,杨宪益自1966年7月,就深陷困境。

问题始于杨宪益20世纪60年代写的四首“反诗”。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拉开了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批判斯大林“大清洗”运动的序幕,并导致了一直效仿苏联的中共与苏共的分裂。中国共产党先后“九评”苏共,指责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为“修正主义叛徒集团”。杨宪益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写了几首诗,表示对赫鲁晓夫的同情与支持。

杨宪益是个喜欢直抒己见,信手拈来的诗人,常常有感而发。诗写了随处一扔,也并不关心诗的下落,他注重的是写诗以言志的过程。如今这四首反诗已无人记得内容,杨宪益本人也只记住了其中一首的头两句:“猎猎东风夜撼关,会看春色破层寒。”就是这四首诗,在文革初期以大字报的形式在外文局赫然出现。随后,批判杨宪益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贴满了外文局的楼里楼外。“声讨我的大字报,数以万计,贴满了外文社大院的每座楼,”杨宪益在自传《白虎星照命》中回忆道,“最突出的莫过于用粗体字抄录的我那几首支持赫鲁晓夫新路线的诗,并配以红色大标题,指责我为反动修正主义分子、赫鲁晓夫的孝子贤孙和其他一些胡言乱语。”这些声讨批判很快又增添了一分闹剧色彩,因为有人指出杨宪益不是共产党员,所以没有资格成为“修正主义分子”。于是乎,杨宪益的帽子又变成“反革命分子”。

“一九六六年的八月及以后的日子里,批斗会的声讨和高音喇叭的喧叫,夜以继日,折磨着人们的神经。”杨宪益回忆道。他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社会的弃儿”。白天在办公室,除了随时随地会被召去批斗,便没有人搭理他。晚上回到家,发现戴乃迭和孩子们生活依旧,甚至有时还满怀热情。所以戴乃迭可以骑车去友谊商店为红卫兵们买毛主席像章,可以热情地采访驻扎在外文局的革命小将。戴乃迭是运动的局外人,是充满好奇的旁观者。而暴风骤雨般的运动已经击碎了杨宪益的正常生活,他像“弃儿”一样游离于家庭之外。“那个红八月是令人恐怖的……连我也害怕了。”

杨宪益自以为是个轻易不会害怕的人。“当年我坐在去成都的邮车顶上,国民党士兵举枪瞄准我的时候,我没有害怕。在我们乘船沿长江去南京的途中,一天夜里说要沉船,人们惊恐万状,我也没有害怕。但这一次,我紧张了,我害怕了。”因为杨宪益是孤独的,是被完全孤立的,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知道他的恐惧,或了解他内心的不安。也就是在这样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杨宪益开始出现幻听症状。

“当我独自坐在办公室时,我觉得听到了同事们讨论批斗我的计划,并有人悄声说如何将我打死。”被孤立、被封锁了任何消息的他只能竖起耳朵,竭尽全力地去捕捉任何一点谈话声音。不管是隔壁办公室还是楼道里的声音,他都警觉万分,声音越低,他就越努力地听。除了听到关于陷害自己的密谋,杨宪益有时也会听到某某人在审讯中被打死的消息。

一天,杨宪益看到新上任的女支部书记正经过他的办公室,他赶紧打招呼,然后低声说:“某某人不幸身亡,我很遗憾。”女书记惊愕:“你说什么?!午饭的时候你会在食堂看见某某同志,他出差刚回来。”看到杨宪益一脸疑惑的样子,女书记冷笑了,“你恐怕神经有问题吧。”

同类推荐
  •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图说世界名人: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摧毁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他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李泽楷传奇

    李泽楷传奇

    李泽楷以高超的理财之道和无惧强者、敢于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盈动现象”,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远见与胆识,李泽楷已成为香港最富传奇色彩的新一代商人,全球企业界又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认为,李泽楷赚钱的速度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快十倍!有人预测:李泽楷的大脑潜能发挥超过常人的5%!他是华人的骄傲。如果你不是李泽楷本人,那你就无法重演他的故事,也不可能复制他的神话。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本书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选取了一组反映周恩来在“文革”时期重要思想和活动的文章,包括他倾尽心力、辗转周旋地保护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他费劲心思地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特殊时期的生产建设正常进行;他不遗余力地协助毛泽东粉碎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他全力辅助毛泽东积极落实和促成邓小平接管中央工作,促使中央日常工作一如既往地运行;他用高超巧妙的外交政策开启中美两国的友好之路,促使中日走向正常的外交交往。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每当人们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都能看到镶嵌在碑座四周的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一幅幅画面再现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阶段,而第一幅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激奋人心的场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热门推荐
  •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分析政府职能转移的法律规制问题、网格化管理中的网格员队伍建设问题、以及宜昌市探索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和宜昌特殊的三峡移民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 虽然我们相爱

    虽然我们相爱

    "两个富家少爷为争夺她反目成仇,浪漫相爱,却总有一方机关算尽,最终她落水失忆,两个痴情男子也被迫各自远离,不敢相见。从大学到职场,他重新与她相爱,他为了她,与身为董事长的父亲作对,他不顾故人的眼光,一生只守此一人。三年后的她,忘了他曾经的强行占有,忘了他逼走自己的前男友,她爱他,全心全意。"
  • 馒头女孩遇上乖乖女

    馒头女孩遇上乖乖女

    三年前父母双亡,从此与奶奶相依为命的贾文,善良,开朗,勤工俭学,却在新学期的第一天被老板莫名其妙的辞退,这让她无意中敲开了一扇她从小就很好奇的别墅之门,从此走上了新新之职——管家之路。她没有想到的是高贵惊艳的女主人许可欣,居然有四个绝色的儿子,风流倜傥的大儿子,痴情幽默的二儿子,温柔憨厚的三儿子,天使般脸孔的小儿子。其中,为了躲避“花粉”危机而男扮女装上学的小儿子,竟然是她们班新转学来的新一代班花李木子。她们会发生什么样交集呢?
  • 天羽粒子传

    天羽粒子传

    当瞬移不在需要破开虚空,当生杀大术也需要根基,当秘境神秘消失,当修真界升一起颗杀星,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传奇的开始
  • 本王爱妃欲嫁谁

    本王爱妃欲嫁谁

    她,身份几经变换,却皆是身在他步步设下的局。他,机关算尽,却只输在了自己的一枚子。一个在自己的成长中走出迷雾。一个在自己的棋盘上渐渐迷失。既然此局已偏离了掌控,不如就此换个走法。国家与使命、友情与爱情、真与假,不断变换抉择,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爆笑萌文见证主人公的辛酸成长史!】那是一个发生在近千年前的故事…………那份手抄孤本上记诉着传主的成长历程。【精彩片段】“寒丫头,你觉得本王的诗如何?”一口水喷水尽数落在那张纸上,"……嗯,好湿!"那人面色发黑,咬牙问道:“哦?如何好湿?”“王爷的湿恢弘霸气、独领风骚、辞藻华丽、寓意深远…”“你想说什么?”“王爷真是史无全湿!”“……”
  • 最唯美的文字写爱情

    最唯美的文字写爱情

    全是唯美的文字,看了会哭,不容错过。。。。。。
  • 千夜霸爱

    千夜霸爱

    他对她说:你的羽翼,将由我来折断,成为我的——禁裔。她对他说:无论你囚我的人、贪我的身、夺我的心——我并不属于你。两人原本水火不容,却又被互相吸引,贪恋着彼此的一切……他与她……谁最先臣服。他与她……谁驯服了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栩欢

    栩欢

    我曾想过如果你是Ta想要的那么我就退位让贤
  • 快穿之扑倒男神计划

    快穿之扑倒男神计划

    带宿主穿越时空逆袭女主,夺取男主男配的爱,维护时空平衡。”云浅:“……”我呸,明明就是坑蒙拐骗勾搭男人!但是,她还是被这坑货系统威逼利诱的拉上了逆袭的歪道从此一去不回头。Go,Go,Go!为了任务而努力!做为一名合格的逆袭工作者,云浅表示必须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女主打得过流氓。白莲花,带着你的玛丽苏光环滚吧!蛇蝎美人,你毒,我比你更毒!(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流星之棱之白夜小令

    流星之棱之白夜小令

    本作仅为纪念社团所作,祝愿我所加入的半次元社团能够一直一直存活于易于流失的时间洪流。。。本书预定分三部,以玄幻的手法分别记述社团吉祥物,社长和原副社的故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流年终将洗刷我那中二而又幼稚的青春,而我希望将这充满了幼稚的故事记述下去。谨以此献给我有朝一日终将退出,而又一直热爱的星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