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58500000008

第8章 渝黔奔波(1)

有一次,我问了宪益先生这样一个问题:

您觉得您的一生中哪一阶段是最美好的?

答:在牛津留学的日子。

我赶紧修改了我的问题:我是说您在国内生活的哪一阶段最美好?

“哦,那当属我们在北碚和贵阳的日子。”

我一时语塞。那不正是战争年代吗?我想。要跑警报、躲空袭、物质匮乏、居无定所……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怎么会是那个颠沛流离的四十年代最美好呢?

然而,如果我们对共和国的历史和他们的个人历史稍加探讨,便会发现二者不仅水乳交融,而且思想的禁锢比任何物质的匮乏都更加令人痛苦。

去了贵阳,环境与柏溪大不相同。交通极其不便,小城单调乏味。但好在当地有不少西方年轻人,都是国际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为一个“友人救护站”工作。这让他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其中,剑桥毕业的迈珂·苏立文和他的未婚妻吴宝环成了他们终生的好友。他们一个甲子的友谊将是后话。

贵阳远离国民党的政治中心,贵阳师范学院又是一个新成立的小学院,比起中央大学,少了些令人压抑的政治因素,多了些学术气息,这样的氛围使杨宪益感到轻松自在。年仅二十六岁的他被聘为英文系主任,自主一面,工作关系也单纯了许多。

同事中老者居多,其中雅善辞章、博古通今的中文系主任尹石公老先生深得杨宪益好感。花甲之年的尹先生不通西学,但史学知识渊博,善收藏典籍,有“活字典”之称。受过私塾教育,同样喜藏书、好诗文的杨宪益对他恭敬有加。但老先生起初对这个喝“洋墨水”的年轻人有些不屑。于是,杨宪益以楚辞“赋”的形式写了一首叙事诗《远游》,讲述了自己漂洋过海,留学英伦的经历,并在“不经意”间让老先生看到了这首诗。尹石公大为惊叹,从此对杨宪益刮目相看。很快,两人情投意合,过从甚密。

老先生爱才,经常同杨宪益谈起他颇为欣赏的另一个喝过“洋墨水”的忘年之交梁实秋,称他们两个都是绝顶聪明的年轻人,应当相识,尽管梁实秋比杨宪益大了整整一轮。两人的确都喝过洋墨水,又都精通中国典籍,诗词歌赋无所不能。日后,两人的道路真的相交了,而也许正是与梁实秋人生轨迹的重合,奠定了杨戴日后的翻译之路。那也是后话。

地处偏远的小城,又值战争年代,生活难免枯燥乏味。一些躲避战乱聚集到此的文人骚客成立了一个“诗友社”,每周聚会,饮酒赋诗。尹石公便把杨宪益带进了这个“诗友社”。

“诗友社”里不乏“美食家”,尹石公自己便精于美食,对此梁实秋曾撰文记载:“我在北碚的时候,有一阵子诗人尹石公做过雅舍(梁实秋在北碚的居所)的房客。石老是扬州人,也颇喜欢吃面,有一天他对我说:‘李笠翁《闲情偶寄》有一段话提到汤面深获我心,他说味在汤里而面索然寡味,应该是汤在面里然后面才有味。我照此原则试验已得初步成功,明日再试敬请品尝。’第二天他果然市得小小蹄膀,细火焖烂,用那半锅稠汤下面,把汤耗干为度,蹄膀的精华乃全在面里。”

诗友们轮流做东,或在某人家里,或在某个餐馆,一顿胡吃海喝之后便你吟我唱,赋诗接力。杨宪益自幼就喜欢诗词歌赋,加之才思敏捷,所以常常出口成章,老先生们都自愧弗如。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如鱼得水,酒喝得开心,诗作得尽兴。杨宪益晚年回忆贵阳这段时光时说,与柏溪相比,“贵阳仿佛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没有政治上的阴谋和谎言,只有古典文学和诗歌,令我身心放松,很是愉快。”

杨宪益和戴乃迭都在自传里对“诗友会”的聚会有各自的回忆与描述,也有各自的尹石公印象,可见这是他们贵阳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戴乃迭是这个聚会里唯一的女性,因为这些人的妻女是完全被排除在外的;她也是唯一的旁观者,她的观察便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这些美食家的文学聚会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封建气息;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也是一种遁世行为。”

她也许为中国的妇女深感不平。她被这个男人的世界所接纳也许因为她是一个西方进步女性,但对于个中真正缘由——宪益决不肯把为他背井离乡的妻子撂在家里,独自寻欢——她一定心知肚明。

对于尹石公的莎士比亚玩笑,两人也都有回忆。

尹石公初识杨宪益时,就向他讲过自己和梁实秋之间的莎氏玩笑。

得知梁实秋翻译过莎士比亚,老先生便问梁实秋:

——听说你喜欢莎士比亚,还翻译了他的诗,他是哪个年代的人?

——他生于1564,卒于1616。

——原来他只不过是个万历年间的人,如何可以同我们的汉、唐诗人相比?

每当尹老先生遇到尊崇莎士比亚的“海归”学人都会表示不屑,所以常常会说莎士比亚不过是个万历年间的人,不过是汤显祖的同代人。说完还会得意地嘿嘿一笑。

杨宪益喜欢老人的幽默和他的“顽固”;戴乃迭认为,在众多中国人都崇拜西方的当下,尹老先生对中国的古代文化如此拥趸着实令人尊敬。

在贵阳,他们是愉快的。

在贵阳,戴乃迭怀孕了。

由于贵阳的医疗条件简陋,而戴乃迭的母亲当时恰好在成都的一所教会学校教书(父亲只身在偏远的甘肃组织工合运动),所以在母亲的建议下,戴乃迭于1942年初去了成都。杨宪益又一人担起了两人的课程——每天授课四五个小时,直至暑期到来。

1942年夏天,杨宪益婉拒了贵阳师范学院的挽留,准备去成都陪伴待产的妻子。

虽然如今成都和贵阳之间的高速公路也不足七百公里,但当年的道路有限,交通十分不便,何况又是战乱年代。

也许正如他的埃及向导卢克曼所预言,杨宪益会遇到许多冒险的人生经历,他的黔渝旅程的确险象丛生。

“友人救护站”在重庆也设有一个救护中心,他们有一辆道奇卡车负责往重庆运输医疗物品。杨宪益提前通过救护站的朋友安排了搭车计划。但是运气不佳,上路那天才发现救护站也有两人要去重庆,驾驶室里已经没有他的位子,车厢里也都装满了医疗物资。但杨宪益已经归心似箭,不想再等下一次,所以在司机的建议下,他爬上了驾驶室的顶篷上。

不料中途风雨交加,疾驰的卡车使得迎面横扫的雨幕像子弹一般劈头盖脸地射向毫无遮挡的杨宪益。他全身透湿,上下牙磕碰个不停,两手还要紧紧抓牢车篷上的绳子,不敢有半点松懈。

好在等他们到达下一个路边客栈时,雨已经停了;杨宪益在客栈买了一大碗白酒一饮而尽,身上才有了暖意。

到了重庆,杨宪益去看望了母亲;第二天继续赶路去成都。这次杨宪益搭的是邮政车,但运气还是不佳,驾驶室里又没有座位了。他只好爬到一麻袋一麻袋的邮包顶上。这次他有经验了,背对行驶方向,让后背迎风接雨;还用捆绑邮包的绳子把自己和邮包绑在一起,省的两手总得紧紧抓牢。

头一天总算风平浪静。晚上他们还是夜宿路边客栈,但这些专职的卡车司机们往往沿路都有朋友和临时的“婆娘”。第二天破晓前,司机不知从哪一个临时的“家”回来,醉醺醺的,睡眼惺忪,自称打了一晚上麻将。为了能在天黑前赶到成都,他们必须早早上路。就这样天也朦胧,人也朦胧,车就开了起来。

邮车刚刚拐过一个急弯,杨宪益就感到车咯噔了一下,晨曦中人影窜动,接着有人喊叫:“停车!停车!轧死我们的人了!”司机不但没停车,反而轰隆隆加大了油门。后面追赶的人马大喊:“再不停车就开枪了!”宪益听到了哗啦啦的枪栓,这会儿轮到他的心咯噔了一下。他就坐在邮包顶上,面对着追赶的人群,完全一个活靶子。

糟了!不堪设想的后果开始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车却戛然停了。

不知是司机突然想到了邮包顶上的杨宪益,还是明白开着邮车的他横竖是跑不掉的,反正他把车停了。这时天也亮了,看得出追赶过来的是一群国民党官兵。

原来街角拐弯处有十几个新抓来的壮丁躺在马路上睡觉。天色也黑,司机也不清醒,就稀里糊涂地开过去了。军官开始怒气冲冲地训斥司机,司机辩解说他们的人不该睡在马路中间。好在双方都还理智,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达成了协议。

军官说他的壮丁都是有配额的,花银圆买的;现在轧死一个他还得花二百银圆再买一个才能交差。司机表示愿意赔偿二百银圆,但他身上没有,只能回“婆娘”家里去取。军官同意了,可是又来了新问题:如果司机步行回去取钱恐怕一来一回就得将近一天;如果开车去,军官又怕他跑掉。这时司机瞄了一眼杨宪益,计上心来。他指着杨宪益对军官说:这位先生是大学教授,我把他留给你做抵押,等我取回钱来再带他走。军官同意了,杨宪益也同意了。

于是,一个教授,一个军官,还有一帮士兵,就在路边开始了他们的等待。

路边有个茶馆,他们喝茶,等待,很少说话。

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气氛变得有些紧张。杨宪益心想,如果司机不守信用,那他就很可能要被充作壮丁了……

好在当时的社会,人们大多还是守信用的。晌午刚过,司机揣着银圆回来了。军官拿到二百银圆,顿时眉开眼笑,连士兵们都面带笑容了。显然二百银圆对军官来说是发了个小财。也许他只不过随便说了个数目,没想到司机就接受了。军官笑容可掬地向杨宪益道歉,说让教授受惊吓了,他要请大家好好吃一顿。军官真的请大家吃了午饭,还喝了酒。气氛之热烈,俨然如朋友聚会,以致分手时,还有了些不舍。

同类推荐
  • 巴蜀奇人

    巴蜀奇人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货币王朝(下)

    货币王朝(下)

    天,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花旗银行,但是却极少有人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犹太家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金融集团,并且曾经一度统治欧洲金融界。据说。到1850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已经积累了价值60亿美元的财富。因此有人大胆测算,今天的罗氏家族资产应该超过了50万亿美元。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上。究竟谁是罗斯柴尔德?如果一位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研究物理学的人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不可思议。
  • 约翰·博格传

    约翰·博格传

    本书从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以及整个投资行业的“良知”,向我们展现了博格在行业中的颠覆性行为——在其他共同基金经理们疯狂兜售基金、贪婪地向普通大众攫取管理费用时,博格却开创了以低成本为导向、以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为先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之路。博格因其努力构建的指数基金王国而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美誉,被誉为“金融行业的良知”。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热门推荐
  • 述尊

    述尊

    天地万物由一元起,而后演化两仪三才,变幻四象五行,延展六合七星,成就八荒九宫,最后衍十方乃至天地万物,至终焉复归一元。故有通天者道:“天地乃熔炉,千锤百炼,去芜存菁。芜者,通不得天,撼不得地,倒不得海,不明其身,不证其道者,蜉蝣渣滓也。而菁者,观天象,纳百川,其威搅动星云,其能破碎虚空者,乃称尊。——《述尊·总章》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郭沫若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郭沫若

    由于他的成就与声望,他先后被推举为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主席、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等职务,工作繁重,日理万机,但他精力充沛,意气风发。
  • 高手赛

    高手赛

    高材生王贝强考上了清华大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得遇太极高手,他的功夫不断进步,一场又一场的挑战接着到来,成功!奋斗!鲜花!竞技给他带来了快感,也让他收获了爱情,赢得了众女的芳心,竞技和美女就成了爽文。
  • 注册阴间代言人

    注册阴间代言人

    自古以来,勾魂鬼差牛头马面黑白无常世人皆知。QQ群请加:55985046阳寿未尽或者出于其他原因,过不了鬼门关的人阴曹地府无法管理。恶鬼作乱,善良的消失于天地间。如何管理?且看注册阴间代言人。
  • 印魄

    印魄

    在虚寂的修练之路上,背叛,离弃,失去,摧残。谁,还能守住那颗魂心?破碎的花瓣凋零飞舞,远去的身影拼合重现。再弱小的生灵,也可以燃尽灵魂,去守护一一那颗本心。
  • 亭州劫

    亭州劫

    天下苦难一石,亭州独占八斗。党争、夺嫡、家国志、兄弟情。
  • 灵修世家

    灵修世家

    阿玛兰旦是一个秘鲁灵修世家的传人,她执行第一次任务来到中国的古代秦国,当她完成任务,却不经意卷入到一场历史的风波中,她忘记了师傅乌苏拉的谆切教诲出于好玩,好奇,和好心意图拯救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结果却发现一切就像现在的火车轨道一样——开始终结始终没变改,唯一能改变的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她个人也因此受到了惩罚,她也抛弃了常人的情感,正式步入了初步的灵修师系列。重要的是她发现了……
  • 阴租杀

    阴租杀

    我叫陆丁,一小网站打杂的典型穷吊。小名陆丁丁,当然你要叫“撸丁丁”的话,你特么一定是我初中的同学。。。。废话不多说,自从我转租下老乡踢蛋的群租房,就开始遇到大麻烦了,身边认识的不认识的一个个各种花样死法,让我心惊肉跳痛不欲生,然后发现自己住的这个死楼盘充满着无法报案的诡异事件......本文轻松幽默又骚贱,都市灵异加恐怖,为同样萌呆萌呆的你努力更新。作者微博:http://www.*****.com/?u/5651254454
  • 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

    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

    嗨啰!我是这本小说的作者,我叫小晗,很高兴好大家见面!因为有些客观原因,可能更新得比较慢,请读者们耐心地等待,谢谢!么么哒!爱你们!一起嗨起来吧!
  • 世纪星河

    世纪星河

    一对深邃的蓝瞳,一个来自未知领域的婴儿,一段传奇的经历,穿越时空演绎一场惊天动地的宇宙史诗。铸就一个奇才修炼神话。在不断成长中,找寻自己的身世之谜,一步步走向强者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