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59900000011

第11章 湖南人(2)

“所说的转移法,指的是什么呢?我朝各位圣主处理政务,大都是根据时俗的过失进行矫正,使它们趋于适中。顺治时期,创伤刚刚恢复,民心尚未安定,所以圣祖继续采用宽松的政策;康熙末年,由于长期太平,官吏松懈,刑罚废弃,百姓刻薄,所以世宗采用严厉的政策加以整治;乾隆、嘉庆年间,人们崇尚才华,好高骛远,所以,具有崇高德行的仁宗采用镇静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约束,以改变那种浮夸的风气。一时间,人们才循规蹈矩,没有敢自夸多才多智、锋芒毕露的人了。这样一来,有操守的人倒是很多,而有谋略有作为的人却逐渐感到缺乏。人们大都把畏缩怯懦看作谨慎,把软弱委靡当成恭顺。据我看来,京城官员办事的通病有二点:一是退缩,二是烦细。京外官员办事的通病也是二点:一是敷衍了事,二是漫不经心。退缩的人,官员之间互相推诿,谁也不想落埋怨,动不动就请示旨意,谁也不愿受指责;烦细的人,只见小利,不顾大体,只能看到秋毫之末,却看不见一车柴草;敷衍了事的人,装点脸面,只考虑眼前剜肉补疮,却不管明天怎样;漫不经心的人,外面完好无缺,中间却已溃烂,上书粉饰自己,而所说的话全无根据。这四种人,习俗竞相沿袭,只求苟且安然、没有过错,不求振作起来,有所作为,将来万一有重大、艰难的事情,国家必定有缺乏人才的忧患。圣德皇帝您深知其中的情形,所以急想得到一位有用的人才,来力挽这种颓废的风气。去年接受考察的京城官员,几月之内,就有三人被提拔为臬司,一人被提拔为藩司,您大概是通过破格越级提拔,来整顿积久而成的委靡风气。无奈这种风气是大势所趋,很难立刻改变。现在如果急于求取振作的人才,又害怕那些急躁冒进的人侥幸进身,反而不能得到实效。我认为,要想使人才不越出规范,不如让他们从事学术。蜀汉的名臣诸葛亮说:‘人才必须学习,学习必须弄懂。这大概是最好的言论。然而,要想使人才都明白好学,又必须靠皇上您以身作则,才能把握住移风化的根本。据我考察,圣祖登基之后,勤学好问,每天让文臣近前讲学,严寒酷暑,都不废弃;就是自己生日,也不准间断;地方发生战争,也从不停止;每次召见大臣,总是和他们反复讨论。所以当时人才济济,好学的人很多。到了康熙末年,有渊博学识和卓越才干的人,多半是圣祖教导栽培而成的。如今皇上年富力强,正和圣祖研讨学识的年龄相仿。我的意见,是想请您在登基后,实行每天召文臣讲学的惯例。天下传播,人人效仿。召见君臣百官,和他们从容辩论。发现没有才识的人,就用学习勉励他们,以痛惩那种遇事不置可否的疲惫风习;发现有才识的,就更要用学习勉励他们,以改掉他们刚愎自用、为人刻薄的错处。十年以后,人才一定会大有起色。一人在宫中做学的典范,全天下的英才都会受到鼓舞,开始在此,收效在彼,康熙年间的往事,是清晰可见的。拿今天这种委靡相沿的劣习,希望它变成振作的风气,又担心将来再出现败坏国家的事情,便用《诗》、《书》对人们进行教育。只希望潜移默化,而不能矫枉过正。转移法的内容大概就这些。

“所说的培养法,指的是什么呢?凡是没有进入仕途的人才,姑且不论。那些已入仕途的,如内阁、六部、翰林院这些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将来朝中的卿相、京外的督抚,基本上都是从这八个衙门中选拔。那里的人才数千,皇上您不可能一一了解。培养人才的职权,不得不交给各衙门的长官。所谓培养法的内容,大致有几个方面:教诲、鉴别、举荐、破格提拔。各衙门的长官对于他的从属官员来说,一句嘉奖的话,就会使他们感激而努力建功;一句责罚的话,就会使他们畏惧而改正错误。这就是教诲不能不加强的原因。灌木荆棘不铲除,兰花蕙草的色泽就会减损;害群之马不离去,千里马就不能充分施展。这就是鉴别不能不加强的原因。嘉庆四年和十八年,两次命令各部院举荐属员,这也是举荐的先例。雍正年间,甘汝来以主事的身份被赏赐人参,外出做了知府;嘉庆年间,黄铖以主事的身份供职翰林院,得以进入宫中的南书房。这都是破格提拔的先例。从前曾经讨论过,人才就好比种庄稼一样,衙门长官的教诲,就如同耕种培土;鉴别就如同剔除杂草;举荐就如同引水灌溉;皇上的破格提拔,就如同及时甘露,庄稼即会迅速成长;长官经常到官署中去,就如同农夫天天在田间,才能熟悉农作物生长。如今各衙门的长官,大都是在宫内做事的人员,有时数月不能到官署去,与属员常不接触,除了掌印、主稿几人之外,大部分都不认识,这就如同禾苗和杂草一样,任凭它们在田间同生同死,而农夫却不管不问。教诲的方法没人知晓,鉴别的f日例也已废弃,近年奉诏举荐人才,又只限于京外官员,而不包括京城内部。近年以来,六部人员越来越多,有的20年不能补缺,有的终身不能主稿,内阁、翰林院的人数也相当于以前的三倍,这些人往往10年得不到一件公务,提不了一级官衔,这本来就已经使杰出人才受到摧残和挫折了,而且各衙门长官又多在宫内,属员终年难得一见。如吏部的六位堂官宫内就有四人;礼部的六位堂官,宫内也有四人;户部的六位堂官,都在宫内供职;翰林院的两名掌院,也都在宫内供职。这些人在御园随从侍候,本来就难以分身到官署去,却又有人兼掌两部,更有人管理数处。当署员的,在文稿上署名时匆匆见一面,向长官汇报时寥寥说几句,即使才德兼备,也不能让长官看一眼,又怎能够使皇上了解呢?这么多的人才,近在眼前,却不能用心培养,实在可惜。我的意思是想请皇上您稍加考虑,以便与属员接触。翰林院的掌院,也须有不在宫内供职的,让他们和编写、审核人员多相接触。务必使长官对属员的性情、心术一一了解。皇上要不时询问,谁有才,谁正直,谁仅有小智,谁堪当大任。这样以来,不仅属员的优劣完全明白地表现出来,就连长官的能力大小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经过考查核实,八衙门的人才则全活动在皇上您的胸中了。那些当属员的,只要能让他们的姓名传遍天下,不一定让他们做官升级,他们就已经感激不尽。然后再依照旧例,依次实行举荐法和鉴别法。培养法的内容大概就这些了。

“所说的考察法,指的又是什么呢?古时代询问事情、考核言论,二者并重。近来各衙门办事,小的依照旧例,大的请示圣旨。无法看出办事人员的才识谋略,这就需要在言论方面对他们进行考核了。而召见他们应对陈言时,由于皇上近在咫尺,又不宜花言巧语,喋喋不休,这就不如通过奏本考核他们了。国家制定条例,京内的九卿及各个科道,京外的督抚及各个藩臬,都有进言事情的责任。各省的通员,不许专门写奏折谢恩,只准专门写奏折议事。然而,十余年来,九卿竟无一人陈述时政的得失,司道竟无一份奏折论议地方利弊,大家都保持沉默,一时间形成这样的风气,真让人搞不清是什么原因;科道偶尔也有上疏,但从没有一句涉及国君德行盛衰的话,没有一份弹劾大臣过失的奏折,难道当朝的国君都是尧、舜那样的国君,当朝的大臣都是稷、契那样的大臣吗?一时间形成这样的风气,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考核本朝以来,进言匡正国君德行的,袁铣用寡欲规劝具有崇高德行的仁宗,都被充分地采纳,至今传为美谈;弹劾大臣的,如李之芳上奏弹劾魏裔介,彭鹏上奏弹劾李光地,后来这四人都成了名臣,至今也传为美谈。自古以来,直言不讳的情况没有比我朝更盛的。如今皇上您刚刚即位,就又特地下诏求言,饱含仁义的言辞,使我读后拍手起舞,感激流涕,这实在是升平的景象啊。然而我有些过分的忧虑,看见皇上您求言非常急切,恐怕众位大臣纷纷入奏,或者上疏陈述各种政务,其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时间长了,您不免会产生厌烦心理;弹劾大臣,害怕助长相互攻击的风气,时间长了,您又不免会产生厌烦心理。我的意思是希望皇上您坚定心意,借奏折作为考核人才的工具,永不产生腻烦心理。涉及相同的,不必交大臣讨论就行了;攻击过度的,不必抄发就行了。除此以外,就只看它有利,不看它有害。人都习惯于旧有的常规,大部分人有很多顾忌,如国君德行的盛衰,大臣的过错,若非皇上再三诱导他们,使他们讨论,谁愿轻易去犯“天下之大不韪”呢?如藩臬上朝奏事,道员呈递奏折,虽有固定的条例,却长久不遵照实行,若非皇上再三督促他们发表言论,谁又敢标新立异,以至触怒督抚呢?我也明白,京内京外,大大小小的人物共同进言,即使轻浮虚伪的人,也可能夹杂其中。然而没有根据的言辞,只能贩卖一次,而不可能故伎重演,明镜高悬,它难道能逃脱吗?如今考核九卿的贤与不贤,只凭召见时的应对;考核科道的贤与不贤,只凭三年的京城考察;考察司道的贤与不贤,只凭督抚的评语。如果让每人都发表见解,相互比较参证,难道不更为核实吗?我所说的考察法,大概就这些方面了。”

以上三种方法相互依赖,同时实行,互不违背。

同类推荐
  •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长久以来,游走于黑白世界的侠客,被我们“神话”成世间公平、正义、良知的最佳化身,在他们的身上,承载了数千年专制社会下弱势群体太多的利益渴求与美好愿望。但是,无论是从具体的历史长河来看,抑或就武侠文学的理性分析而言,侠客们不可能成为社会的真正“救世主”和“良心”。事实上,民众应有的权利保障之路还须依赖于社会的真正转型。《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角度考察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任侠者群体。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典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典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这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望一个五彩斑斓的日本民间世界及其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育中,民间故事就像花粉或者种子,可以随着风的吹拂或鸟的飞翔而传播。相对于典雅规范、风格迥异的日本作家文学,有着国际化面孔的民间文学的模块,一当嵌人了日本民间日常生活风情礼俗的点点滴滴,就浸润出了一幅幅日本气息浓郁的民间民俗的图卷。沿着从民间的角度探访日本民间的文化之旅,与一个个生趣盎然的民间故事中的儿童、老人、男人与女人相逢,玩味那古老传说中的河童、孤狸、天狗和山姥……一个折射着特定民情风俗与庶民生活断片的现世日本,就会呈现在你的,我的,我们大家的视野内。
  • 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自古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其“五花八门”的知识海洋里,所包括的学问和知识,的确是多方面的,其内容,亦是非常丰富多彩多趣的。《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能够适应不同层次或曰多层次的需要,人们读了《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会感受到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是比较强的,并且会使人感到从书里能够得到许多有益而又有趣的知识。
  •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本书以历史为经,风俗事象为纬,详尽描述了汉民族风格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本卷记述的是秦汉魏晋时代的汉族风俗史,包括汉民族的形成、发展、汉族风俗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汉族的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社会风俗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流光溢彩

    流光溢彩

    [花雨授权]他天生傲气,她天生放纵,他俩天生就该在一起,这一纠缠,整整十四年。女人喜欢男人的吻,有了他的吻,做什么都成功。男人说:“敢背叛我就掐死你。”女人说:“掐死了我,看你到那儿去找世上独一无二的绝配。”
  • 霸道总裁的落魄甜心

    霸道总裁的落魄甜心

    他是冷漠无情的嗜血撒旦!她是温暖阳光的落魄警花!他为母复仇,心狠手辣。她父母失踪,一心寻找真相一场意外,让两个最不可能的相遇。本以为是命定的姻缘,却变成了一场笑话。当他心爱的人归来,才知原来他想要的人一直都不是她他却不管她的伤心与逃避,硬是留她在身边她看不懂他的心。最后亲近的人,因为他惨死。她才终于发现,原来爱与不爱的差别一心寻死的她,却如凤凰涅槃重生归来,她越发迷人,却精于算计,一心为朋友复仇。宁霆东,我说过,他日我若回来,谁都护不了她,包括你他知她的恨意,知她的隐忍,知她的欺骗,却不知她依然爱他的心她知他的狠戾、知他的无情、知他的决绝,却不知他想要守护她的心他们该如何抉择?
  • 落世风华:师徒修仙记

    落世风华:师徒修仙记

    “师傅,为什么别人都有师娘,我没有。”“哦?徒儿想要个师娘吗?”“恩恩”小白猛然点头……“……”“师傅,你干嘛?”只见师傅一下子把徒弟横抱起来,走进内室。“给你就近找个师娘而已!”“……”那也不能找她啊!她还小好不好……
  •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渠道权力结构与策略研究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渠道权力结构与策略研究

    本书将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相结合,从网络的视角来研究渠道关系网络中渠道权力结构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 我不是很懂你们地球人

    我不是很懂你们地球人

    严肃正经脸:本文讲述一个外星村姑穿越到地球发生的一系列事故。主角1V1,双C,慢热,以事件为主。严重警告:作者三观不正,因此世界观设定就很奇葩,请注意避雷。
  • 穿越之基因武祖

    穿越之基因武祖

    末法时代,天地灵气溃烂腐坏,天才基因学者,开发基因芯片,基因药剂,研究出跨时代的生物基因能,却阴差阳错,被一道横跨天际的极光带入神雕世界之中,又将面临怎样的传奇?
  • 请再让我爱你一次

    请再让我爱你一次

    时乞一个落破的富家少爷,因在二岁时父亲的公司与江湖上的人有牵连惨遭毁灭随时中书外出逃走一直过着乞讨的生活为生。父亲的对手阴魂不散,在十几年后又杀害时中书。终于得知真相的时乞回到了父亲生前经营的时氏集团。经过调查得知了凶手是谁。可就在这时一场车祸却夺走了他的记忆。在真相终于大白之时他也将面临着亲情与爱情的双重选择……
  • 办公室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

    “潜规则”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在许许多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在其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都有一套看不到的游戏规则,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迹的办公室就会存在“潜规则”。这是利益所使、利益所趋,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却始终不能摆在台面上给众人来看,正因为此,才有“潜规则”一说。
  • 机遇成就一切

    机遇成就一切

    这里只有创新,没有太好的文笔。这里很烧智商,请充值满后观看,以免欠费。这里包含仙侠、科幻、玄幻、魔幻……但不是跟风流,只是把它们串起来。最后友情提醒:请准备好24K纯钛合金双眼。交流q群号码:416064107。真亦假时假亦真,白天黑夜梦相伴。悠悠岁月一场空,只留心中一丝梦。
  • 明史演义(上)

    明史演义(上)

    《明史演义》是蔡东藩著作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书之一。全书共有一百回,讲述了从平民皇帝朱元璋开国、筑长城,郑和下西洋扬国威到明思宗殉国这一段历经276年的历史。此书“语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节均有历史记载作为根据,而故事又不乏生动,既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读者可以在其中如同欣赏传奇故事一样领略中国的一段恢弘的历史,两全其美般地汲取知识和熏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