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0200000002

第2章 绪论(1)

(第一节)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起源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中国所得税制度创建始于20世纪之初。清末宣统年间(大约为1910年),曾起草过《所得税章程》,包括对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征税的内容,但因社会经济等原因未能公布施行。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含,国民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并于1914年初公布,但因社会动乱,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等原因,在此后二十多年间未能真正施行。

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质性的开征所得税。

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法》,进一步提高了所得税的法律地位,并成为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幵放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1950年1月30日,政务院发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设置14个税种,其中涉及对所得征税的有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存款利息所得税和薪金报酬所得税等三种税收。

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主要征税对象是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应税所得。国营企业因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其财务核算制度也与一般企业差异较大,所以国营企业实行利润上缴制度,而不缴纳所得税。这种制度的设计适应了当时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

1958年和1973年我国进行了两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其核心是简化税制,其中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主要还是对集体企业征收,国营企业只征一道工商业税,不征所得税。在这个阶段,各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达50%左右,但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仍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税收收入中,国内销售环节征收的货物税和劳务税是主体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在70%以上,工商企业上缴的所得税收人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较小。

三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税收收人逐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税收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一)1978年至1982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税制改革工作在“七五”计划期间逐步推开。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并公布实施,企业所得税税率确定为30%,另按应纳所得税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行20%至40%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另按应纳税的所得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上述改革标志着与中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得税制度改革开始起步。

(二)1983年至1990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作为企业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将建国后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制度。

198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大中型企业实行55%的比例税率,国营企业调节税的税率由财税部门根据企业盈利状况商企业主管部门核定;小型企业等适用10%至55%的8级超额累进税率。

1985年4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纳税人为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安装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行业的独立核算的集体企业,实行10%至55%的8级超额累进税率。原来对集体企业征收的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同时停止执行。

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纳税人为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和其他行业的城乡私营企业,税率为35%。

国营企业“利改税”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出台,重新确定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税收收入迅速增长,税收占财政收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上升,税收的财政职能和经济杠杆作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使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建设进人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三)1991年至今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为适应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按照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国家分别统一了外资企业所得税和内资企业所得税。

1991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同年7月1日起施行。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进行整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上述改革标志着中国的所得税制度改革向着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1994年国家又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其中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除规定铁路运输、国家邮政、商业银行、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中央收入,上缴中央财政外,其他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企业级次决定收入级次,即中央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属于中央收入,缴人中央金库;省(市)级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属于省(市)级收人,缴入省(市)级金库;县级以下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属于县级收入,缴人县级金库;股份制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照各级次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分别属于各级次收人,缴人各所属级次。

2002年,国家对企业所得税收人又实行了分享改革,规定铁路运输(包括广铁集团)、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包括滞纳金、罚款收人)为中央收人,上缴中央财政。其他企业所得税(包括滞纳金、罚款收入)为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按比例分别上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具体比例为:2002年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2003年至今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四两法合并前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基本情况

企业所得税改革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套税制,在纳税人、扣除项目、优惠政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一)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适用于内资企业,纳税人为中国境内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组织。征税对象为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纳税人每个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以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在工资性支出、公益性捐赠、广告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工会经费等方面实行限额内或标准内税前扣除。法定的基准税率为33%,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的企业,以及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企业分别适用18%和27%的照顾性税率。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于外资企业,纳税人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征税对象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纳税人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以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基本上实行成本费用税前据实扣除的办法。企业所得税实行30%的比例税率,另按应纳税所得额征收3%的地方所得税,综合税率亦为33%。为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力度,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投资港口码头和能源类的外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对设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区的生产性外资企业实行15%、24%低税率优惠政策。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法立法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企业所得税立法的必要性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早期,我国资本短缺,经济发展困难。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税收政策,实践证明这对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批准外资企业59.4万户,实际使用外资6919亿美元。2006年外资企业缴纳各类税款7950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量的21.12%。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对外资企业进一步开放,内资企业也逐渐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中,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继续实行不同的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已经不适应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矛盾日趋突出,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势必行。

(一)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民营和外资等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共同发展,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相互参股、控股情况十分普遍,企业组织形式向多元混合方向发展,继续实行按内资、外资性质分设的两套税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情况。因此,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建立统一公正的市场运行规则,维护中国大市场的统一,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为各类企业共同发展提供一个统一、规范、透明的税收制度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的需要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对外资进入我国市场存在一些准入限制,为了鼓励吸引外资,国家对外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给予较多的优惠政策是必要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人WTO后,对外资企业的若干市场准入限制措施相继取消,继续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对内资企业不公平。根据全国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资料测算,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5%左右,内资企业高出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税负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削弱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对各类企业实行统一的所得税制度。

(三)建立统一和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吸引外资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产业结构已进入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阶段,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的知识含量。现行吸引外资的政策虽对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吸引外资也存在一些问题:

(1)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较大漏洞,扭曲了企业经营行为,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究其原因:一是引资水分较大,假外资比例高。通过外流资本转回投资的“返程投资”方式,形成许多假外资,享受相关外资税收优惠。二是企业采用优惠区域内注册、区外经营的方式规避正常缴税。三是部分地区擅开减免税口子,对区域外企业承诺给予特殊区域优惠政策,引导不公平的税收竞争。

(2)引资质量不高。大多数外资基本上是投向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和来料加工等一般加工业。这些行业主要以消耗国内的自然资源和牺牲环境为发展代价,加剧了我国环境的承受力和资源的承载力,也给一些极力想将传统产业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我国的发达国家以可乘之机。因此,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精神,在进一步清理涉外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取消低层次税收优惠,将税收优惠重点放在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高层次引资上来,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建立规范公平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和产业税收优惠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有序健康地发展。

(四)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贯彻“五个统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同类推荐
  • 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本书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对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该研究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集群内部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异质性是否存在?集群知识分布对集群企业知识传播有何影响?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哪些因素?通过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的案例研究,作者有三点发现:第一,大唐袜业集群的知识分布在技术知识上呈现出一定的同质性,而在市场知识上则具备较高的异质性;第二,大唐袜业集群的知识分布特征,在认知共同体过滤效应和封闭效应的作用下,深刻影响集群内部知识传播,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知识传播表现出高度活跃和均匀的特征,而让市场知识传播呈现出较高的非均匀性。
  • 屌丝经济学

    屌丝经济学

    作者通过历史事实与理论推导证明了贫富分化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以产能过剩、投资过剩、货币过剩与金融过剩四个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指出了现行宏观经济学所回避的贫富分化对消费、投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分别在短期与长期如何影响产出,同时,对中国高投资、高贸易顺差、高房价、高货币供应的畸形发展模式的成因、与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证分析,建立了一套穷人们可行的理财逻辑与方式。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讲述了:《国富论》,在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巨著中,亚当·斯密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道德情操论》,它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
  • 内源主导型:浙江的开放模式

    内源主导型:浙江的开放模式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沃顿管理精要:读懂财务语言

    沃顿管理精要:读懂财务语言

    财务就是商业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理清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了更好地掌握公司目前的运营情况,尤其是在对新的决策进行拟定和评估的过程中,经理人所能依仗的关键之处就是从财务报表中获得的信息。在这本经理人财务通识读本中,沃顿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兰伯特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实案例,将财务术语以及财务报表相关知识一一梳理,并告诉大家如何从财务信息中获得进行决策的关键点,并推动长远利润的获得。
热门推荐
  • 帝国风云:老公,你真丑

    帝国风云:老公,你真丑

    她,夏倾城,一个生活在大山中的村姑,受老家伙(养父)的影响,审美观极度扭曲,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应该是肌肉发达,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真男人,嗯,最好脸上还有有道刀疤,那才叫霸气。他,一个帝国的皇子,张相柔弱,娇美欲滴,无数女人梦想着上他的床。可在一场阴差阳错的遭遇中,他和她相遇了。某一天,审美观严重扭曲的某女躺在他的怀里:”老公,你真丑!“ps:本书有些恶搞,节操上限高者慎入。
  • 玉:逃亡Toescape

    玉:逃亡Toescape

    孤身一人,她的名字叫做“玉”这或许是个未知的秘密。也许她就是传奇。她创造了传奇。大!逃!亡!
  • 菩提情缘:凤凰泣血相思泪

    菩提情缘:凤凰泣血相思泪

    他因她而生,擦肩而过的缘分,成就了他的三世追寻。一世为她寻得如意郎君,二世为她化命为心,三世为她散尽修为。一世,麦田堆里,他为她许下守护的承诺。二世,琉璃树下,他是她无声的后盾。三世,青玉峰上,他是她忠实的陪伴。“如果,没有他,我先遇见你,你会不会选择我?如果,没有他,我也没有错过,是不是一切都不一样。”他独自哀叹,不等她回答,他自问自答:“可惜,只有浴火重生的凤凰,却没有从头再来的缘分。”三世的不离不弃,痴情守候能换来爱的花蕊吗?
  • 仙履传说

    仙履传说

    追随主角的步伐,开始这漫漫奇幻旅程。感叹道之奇幻,品会情之缠绵。一介凡俗少年因缘际会,得赐道化仙宝,从此仙凡两别。本文所讲述的便是他踏上修士一途之后所遇奇人异事。东胜神州之地之浩瀚宗门,南瞻仙境之瑰丽神奇,西域古地之沧桑宏伟,北境冰域之清冽迷幻,中兴之州之繁华昌盛。七禁九仙府十三洞天又是怎生光景?美人情深,知己情重。这一切不过从一偏僻凡俗之地开始。(注:本文慢热,升级练功虽然重要,但却不是本文最重心所在,主要还是以事件串联情节.。)作者语: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狐妖公主追爱TFBOYS

    狐妖公主追爱TFBOYS

    在狐国,14岁的公主痛失父母,于是,她开始没日没夜的学法术,还去了“死亡岛”训练了两年,16岁时成立了杀手界第一的“狐韵”宫。Ta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复仇。可在Ta去往人间后,却爱上了一个少年,开启了一段又虐又苦涩的人狐爱情史······
  • 顶级至尊

    顶级至尊

    我是顶级至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要踏平世间,让所有人臣服,谁敢不服,那就统统镇压,别问为什么,因为我是至尊,我足够强大,没人可以阻止我。
  • 当心火星傲妃

    当心火星傲妃

    当她误入混沌时空,该如何归来?当她被人痛下杀手,怎样扭转局面?当她被人狠心抛弃,会以什么样再一次出现?当她陷入生死困境,又能使出什么奇招?看虚拟世界当红演员穿越于架空古代,凭着心机与手段,在尔虞我诈中立足,把权势贵族耍得团团转,傲然立于世界最顶端!
  • 真武界尊

    真武界尊

    生为天下世家的嫡系子孙,却有个被称为妖女的娘亲。孤独居于紫竹峰上,本想读书自娱,了此一生,却迎来一个绝美的未婚妻。剑冢取剑,却奇迹见证上古画面,一把断剑,扑朔迷离。江山风云,红颜倾城。且看云凌是如何一步步步入这个舞台,演绎一番惊天动地的故事。
  • 八识规矩颂解

    八识规矩颂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寻仙

    网游寻仙

    天道崩坏,寻仙杀之。这不是一个和NPC做朋友的世界,我们是天魔,入侵整个神州。藏经楼收录道经法典,宗师殿降服神明仙王,法篆局衍生灵诀法咒,道兵池训练神将天兵,灵兽谷豢养凶兽灵禽,铸剑炉锻造神兵飞剑……我有洞天,不求神魔。灭仙宗,毁道庭,我是主宰!落魄的论坛快报记者重生而来,掀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