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0900000025

第25章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记永登县政协委员王兆远

邓裕民赵智远

王兆远简历

王兆远,男,汉族,甘肃省永登县人。1958年8月生于永登县大同乡王家坪村。1968年至1971年,在本村和大同乡中学就读小学和初中。初中毕业后,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在父亲指导下学习中医。1982年取得行医资格证,在本村卫生所担任保健医生。1988年担任永登县大同乡王家坪村村委会主任。1989年创办王家坪水泥构件预制厂,经过他10年努力,不断进取,使这个小水泥构件厂,发展成了全县出名的个体私营企业——永登县兆远建材公司,资产达到400万元,年产值600万元,实现利税120万元,成了永登县私营企业中的纳税大户。

1999年11月,王兆远出席中国第三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大会,被授予“全国九七创业之星”的荣誉称号。1998年1月任永登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委至今。

1997年11月,中国扶贫基金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企业家群星荟萃,交流经验,共谋发展大计。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出席会议,对在贫困地区兴办企业,开展光彩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颁发奖杯予以表彰。永登县兆远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兆远亦获殊荣,被授予“全国97创业之星”的荣誉称号。

1973年,王兆远中学毕业了,他因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是“右派”等原因,使他将来当一个有作为的实业家的愿望,只能成为泡影。回到贫困的家乡大同乡王家坪村,参加生产劳动,这是他惟一的出路。

王兆远并没有气馁,他暗下决心,要靠自己的勤奋自学成才,要用自己的双手体现人生的价值。

王兆远的父亲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教师,还是一个有经验的中医,在父亲的辅导帮助下,他开始攻读中医学,从《汤头歌诀》、《中医学概论》、《伤寒论》到《金匮要略》等,在几年的时间里,从机械的背诵,到辩证地理解,他一边劳动,一边学习,靠天赋和勤奋,年轻的王兆远在1983年经考试取得了在乡村行医的资格,担负起了全村的医疗保健工作,这一年他才25岁。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的广大农村,也吹到了王家坪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人们商品经济意识的提高,使王兆远又萌发了外出闯荡世界、开阔视野、干一番事业的念头。

1985年他移交了村医疗所的工作,拿了400元到岷县、陇西干起了贩卖药材的生意,同时还将本地产的大宗蒜苗运销到宁夏。他灵活的头脑和生意经引起了乡上领导的关注。1987年被大同乡政府聘为驻北京大钟寺市场的销售员,卖掉了在当地滞销积压的洋葱10万公斤。同时为县民政局福利石膏厂,推销出了几百吨石膏粉。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王兆远拼搏了4年,在这4年中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而收获最大的是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许多知识,同时还赢得了王家坪村父老乡亲的信赖。1988年他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这一年正是他的而立之年。

永登县是国家扶持的贫困县,王家坪又是一个靠天吃饭的纯农业贫困村,担任了村委会主任的王兆远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和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时值“引大入秦”渠道配套工程进入高潮阶段。全县只有三家预制厂,远远满足不了工程的需求量。王家坪村有丰富的砂石资源、富裕的劳动力和交通便利的条件。王兆远认准这三条优势,抓住机遇,于1988年他联合三户农民,每户筹集500元,从银行贷款3万元,创办了“王家坪水泥构件预制厂”,投产当年,年产值20万元,初战小胜。

1992年王兆远借去北京办事的机会,参观考察了京郊一个水磨石加工厂。他认为效益可观,值得借鉴。回到家乡他召集村民开会,商讨办厂事宜,当场20多户人家投资入股,共集资10万元,办起了永登第一家农村股份制企业——“王家坪水磨石厂”,当年见效,每股分红1400多元。

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此期间王兆远又刻苦研读《乡镇企业管理》等课程,取得了“中国农业函授大学”的结业证书。

王兆远是一个善于抓信息的有心人。1993年他到皋兰给引大入秦工程拉运水泥制管时,获知水泥管用量大,经济效益好,他立即筹资到南方参观学习,考察学习水泥制管的设备技术,通过可行性论证后,筹款共100万元,1995年建起了“王家坪水泥制管厂”。

王兆远既是厂长,又是技术员,他虚心向别人学习,风里来,雨里去,白天深入现场和工人一块干活,把质量关,找问题。晚上查资料,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快使厂里生产的水泥制管达到了国家质量要求标准,成为“引大”水利工程中经得住检验,信得过的产品。

1996年他对水泥制管生产线进行了二次技术扩建改造,使当年产值利税增加了80%。同年6月他又筹资18万元创办了“王家坪钢门钢窗厂”。1997年他投资10万元,在县城设立了“建材销售部”,还兼并了郭家墩村蜂窝煤厂,建成了民用水泥预制产品批发销售部。

1997年非公有制经济性质的“永登县兆远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获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公司下属:水泥构件预制、水泥制管、水磨石生产和钢门窗四厂和两个经销部。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体系。目前公司占地28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资产总额达300多万元,成为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的一个初具规模的私营企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次拼搏,一次提高。通过10年的努力,兆远建材有限公司的产品,在全省水泥预制产品质量评比检查活动中,获得了永登地区第一名。

王兆远是一个十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从400元搞贩运起家,如今成了永登地区拥有数百万资产的富汉,但他致富不忘国家,近年里为国家上交税金60多万元,成为永登私营企业中的纳税大户之一,被县上评为纳税先进企业和纳税先进个人。王兆远富了之后心里时时牵挂着家乡父老乡亲,他积极参与以扶贫为中心的“光彩事业”。10年中他出资带领群众修建乡村地方道路2公里,使原先坎坷不平的乡村小路,变成了宽畅平坦的水泥铺设的大道。

他自己带头出资修通了长达11公里的自来水水管线。解决了全村280户人家500多头牲畜的人畜用水问题;他自己出资构置电杆支付电利贴息,架通了村上的电路。水电路的修通为王家坪村改变落后贫困面貌打下了基础。

兆远建材有限公司中的130多个工人,都是本村和邻村的剩余劳动力,人均一年收入4000多元,这几年许多贫困户甩掉了穷帽子,解决了温饱,有20多户人家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农民王希仁,全家6口人,4个孩子,粮食不够吃,花钱无处来,孩子上不了学,是全村有名的困难户。王兆远就安排他到预制厂干活。现在王希仁家拆掉了原有的3间土坯房,盖起了7间宽敞明亮的砖石水泥构件的平顶房。村民顾清元家庭困难,有病无钱医治,是王兆远出钱治好了他的病,并安排他进厂当了工人。

脱贫致富,教育为先,为了发展村上的教育,1996年王兆远给王家坪小学捐款1.8万元进行标准化建设。同时还为大同乡一中、二中、卫生院共捐款3000元。1998年4月王兆远又在贫困的民乐乡玉泉村,救助了5名辍学儿童,拿出9年的4000多元学费供他们学完9年义务学业。村民刘晓东的孩子,因家庭困难上不了学,也是王兆远资助孩子读完了小学的。

王兆远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开创了一条致富路,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乡亲们的赞誉。1990年他当选为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8年当上了永登县政协第五届委员,并被选为政协常委。

王兆远作为一个私营企业家,他对前程充满信心。做为一个政协委员,他一如既往,积极参政议政,为永登的经济发展,为全县的脱贫致富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同类推荐
  •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内容不仅涉及到回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说唱艺术等,而且还对回族民间文学形成与发展史以及理论架构作了比较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探讨,许多材料与观点较之以往的研究都有较大的充实与突破。
  • 感悟红色诗词

    感悟红色诗词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从关键词读经典·大巧若拙

    从关键词读经典·大巧若拙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发现东北

    发现东北

    为了全方位地解读东北,多年来作者走访了许多重要地点,比如德惠的万宝山、长春的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和伪皇宫、沈阳北大营、呼伦贝尔草原、黑龙江抚远的东方第一哨、乃至韩国的日占遗址、日本的靖国神社和千鸟渊无名战死者公墓、越南河内等地。因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发现东北》饱含了作者对东北这块土地的热爱和感悟、理解和思考,是一部积沉淀多年的心血力作。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残爱死神复仇公主

    残爱死神复仇公主

    她原本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原本是个可爱,善良,漂亮的公主,可是就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失去了自己最最重要的人之一——妈妈。本来。她以为父亲会对自己好的、可是。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得知,原来妈妈的死,就是爸爸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娶别的女人。想把自己和母亲赶出这个家门。所以。她发誓,她一定要报仇,她一定要让爸爸体会那种失去挚爱的人的痛苦,因为仇恨……
  • 媚都艳途

    媚都艳途

    苏铭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公司小职员,某晚经历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习得《疯魔诀》,从此展开了屌丝逆袭人生。美女老板,冷艳警花,精致小萝莉,美丽人妻,美女老师……不疯魔,不成活!苏铭的都市艳途开始了……
  • 花千骨之无关风月,只为真情

    花千骨之无关风月,只为真情

    女娲后人的身份曝光,却引来了神界的另一段秘密,重塑神身需要五灵珠重聚,而那些隐藏在真情背后的爱恨情仇正在拉开序幕……白子画和花千骨的温暖继续延续,笙箫默和洛匀非的深情又在轻盈暖心中前进。杀阡陌的苏醒,东方彧卿的深情,竹染和琉夏的归宿,糖宝和十一的在一起,还有摩严的那一段往事……一个新的故事,一段梦的旅程……
  • 我欲从光

    我欲从光

    不是我选择黑暗,而是我失去了我的光明,我比任何人都要渴望光明,但我生在黑暗,我只能学着去适应它,到底是我们抛弃了世界,还是世界抛弃了我们?这已经无从考究,我只是想活下去
  • 绛守居园池

    绛守居园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罪与罚

    末世罪与罚

    将带你进入末世之中去挖掘人性的罪恶与善美
  • 大明小地主

    大明小地主

    信春哥者,穿越不死,彪悍依旧!王森威武,纯爷们精神光芒万丈!魏忠贤是我小弟,天启是我学生,洪承畴,他最喜欢向我早请示晚汇报;“王森把持军权,专横跋扈,淮北百姓知王森而不知天子。祸国蠹虫,求陛下杀之以谢天下!”东林党们如此说。“王森据良田数十万顷,铁厂盐场丝厂钱庄无数,国家财货,半入其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阉党们说。“不杀王森,大事难成!”通古斯酋长骂道。“王小哥是大好人,带领我们走向富裕新生活。”全国的灾民们说道。“辽东数十万军士,唯王阁部马首是瞻!”毛文龙、洪承畴、祖大寿、赵率教等跪于马前,齐声喝道。“该怎么写这个人呢?”史官咬着笔杆,挠头不已。
  • 乱世锦绣

    乱世锦绣

    纵使才子佳人为良配,抵不住动荡年华。乱世中,又有谁人能独善其身?是兄弟亲情,还是利益背叛?盛至极,乱必现,在出生那一刻便被人掳走的梅应宇又将如何应对二十年后的世事动荡?
  • 父爱

    父爱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独行者孤狼

    独行者孤狼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一身黑装的独行者,就那样拖着疲惫的身体,漫着坚定的步伐,一直走向了远方,走向了未知的世界,他是魔鬼还是天使?他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跟着阿宁,我们一起去见证独行者的奇迹!见证属于他,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