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000000014

第14章 教书必须育人(2)

我们应该看到,到了新时期现阶段,也就是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以后,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很大,社会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日益激烈,情况复杂多样,这些都对现代的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培养目标的问题一定要具体明确,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并要不断地研究探讨。

在新时期,在我们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最为关注,研究得最多,最具体深入的当属魏书生。今天,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上,我们仔细聆听魏书生的论述,当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做一个“好人”,这是魏书生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的教育指导思想。他多次阐述了这个观点:

我在人生的路上,遇到许许多多正直、无私、善良、真诚的好人,和他们在一起,我享受到真正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在他们面前,我觉得名誉、地位、财产都极淡极淡;在他们面前,自己常觉心中有一股浩然正气在升腾。我常想,世界上要尽是这些好人,人生该多么幸福愉快。

我觉得如果我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出一个好人,或者能让某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就算是不枉此生。

什么人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是那些正直、善良、真诚、无私的人,是那些树立了无产阶级人生观世界观的人。人如果树立了这样的世界观,那么任何挫折、打击、不幸,地位、金钱、名誉的丧失都能够泰然处之,历九死而不悔,经磨难而不愧。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许多许多革命先烈都是这样获得了真正人生幸福,获得了精神解放的人。

教师不可能给学生地位、名誉、职业和金钱,但确实可以给学生比这些更宝贵的东西——无产阶级人生观。这才是最符合学生切身利益的财富,这才是学生一辈子都需要的最可宝贵的财产。

这里说的“好人”,就是指具有好品德的人。好的品德都包含哪些具体方面呢?综合魏书生多方面的论述,好的品德指的就是善良、真诚、正直、无私、宽容,能踏踏实实地干实事等。魏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对人世的深刻洞察,反复地强调,好的品德对学生是“最可贵的财产”,是“最符合学生切身利益的财富”。这也就是魏书生一贯倡导和实践的“德育为首”的教育原则。

我们还应该看到,魏书生不仅是坚定地继承了道德教育的传统,而且是有大发展的。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把德育的内容具体明确化了,人性化、大众化了,摈弃了德育中的许多极“左”的,对人过高的要求。

综观魏书生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那可真是一部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重视育人、德育为先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坚持让学生写日记,称写日记为“道德长跑”;他坚持让学生每天背诵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坚持让学生为自己书写座右铭,坚持让学生阅读伟人传记、优秀的文学作品;坚持让学生大唱优秀歌曲;坚持让学生办《班级日报》;坚持领着学生到校外做好事;坚持开展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善良、真诚、正直、无私等好的品德,培养学生做“好人”,这是魏书生最为坚定的教育信念,是他始终恪守的教育信条。然而,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他还远不是到此为止,他还做了更为广阔深入地研究探讨和实践。

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一文中,魏书生在开篇写道:

学校、班集体决不是制造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的机器。学校、班集体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培养学生生命的幼苗在合适的阳光、土壤、肥料、水分中长大的园地,是学生走向社会各个不同岗位的实习场所,实习小社会,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培训基地。

班主任应研究国家规定的中学生守则,大而言之,还可研究外国中学生守则,然后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提出某些更具体、针对性更强、可操作性更强的要求。

这段话简洁明确地表达了魏书生对学校、对班集体性质的认识,就是说,学校、班集体不能是制造升学零件的机器,而应该是“园地”,是“实习小社会”,是“培训基地”。

在认真研究了我国教育部1981年颁布的中学生守则,认真研究了前苏联的中小学生标准守则,以及美国迈阿密大学雷改·克里斯顿教授制订的21条学生品德规范准则后,并结合许多人从校门走入社会之后的实践,思考学生们将要面对信息量极大,比昨天竞争更为激烈,比昨天更文明、更繁荣、更民主的现代社会,魏书生除让学生遵守我国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守则之外,还对他们学校的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一、辩证地分析自己。看到自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尊重并忠实于自己真善美的观念,对自己负责任。做自己的主人,有战胜自己假恶丑的能力。牢记:自胜者强。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

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任。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中,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融洽和谐的相处中感受人生的自豪和幸福。牢记:人心与人心之间等量交换的定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意欲,尽施于人。

三、尊重集体、国家,对集体国家负责任。时刻想到自己既是集体、国家的一个成员,也是集体与国家的主人,决不能对集体、国家抱冷漠和无所谓的态度。越是以集体、国家主人的身份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个人的潜能越能得到发挥,个人能力增长也越快。牢记:为集体、社会做的实事越多,人的能力越强,才智越广。

四、充满信心。即使失败一千次,也坚信下一次的努力是走向成功。

五、意志坚强。有经受失败、打击、挫折、逆境的心理准备。真的遇到失败、打击、挫折、逆境能不退缩、不屈服,将此看作磨炼自己的机会。

六、胸怀开阔。不陷入鸡毛蒜皮的斤斤计较之中,更不陷入窝里斗的怪圈,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有吃亏思想,有容人之量。

七、除关注学校生活、教科书学习之外,对社会、对世界的问题有较广泛的兴趣。善于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的广阔信息海洋中,搜集有助于自己的学习教材,有助于自己勇往直前的信息。

八、能做实事,有潜心实干精神。在没有更理想的实事可做时,先潜心做好眼前的,手中的实事。手中的实事虽不是最理想的,但一定能做成同类事中最好的。

在这里,魏书生在“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遵守纪律、尊敬老师、锻炼身体”等中学生守则之外,又向学生们提出了8条要求——培养目标。

这样的目标要求当然不是应试教育的,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现代的思想行为观念。联系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我们觉得这8条要求提得非常好,非常切合实际,对学生非常重要。

针对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性格容易孤僻、不合群、唯我独尊的缺点,魏书生提出要尊重别人,和别人融洽和谐相处;针对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也针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的现实,魏书生提出要充满信心,意志坚强,不怕挫折失败;针对不少的青年人好高骛远的缺点,魏书生提出要能干实事,有潜心干实事的精神;针对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媒多的实际,魏书生提出学习的视野要开阔,要关注社会,从多方面学习,要具有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我们觉得,按照这样的目标培养教育学生,必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魏书生说:

我是泛神论者,泛神圣论者。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潜力,倘挖掘得当,都能很神奇。每项有利于人类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倘用一种神圣的态度去对待,去做,一定能将这工作做得很神圣。种地、养猪可能创造神圣的业绩,做工、当兵也都是神圣的岗位。教书、科研、经商、当官、写作、唱戏、踢球,如若用神圣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就会发现工作的神圣,工作的乐趣与幸福。从小养成踏踏实实、潜心实干的品质,进入社会无论为民为官,还是务农种田都能处之泰然,都能做得出色,都能使人觉得他的工作有一种神圣感。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不在于我们的孩子将来干什么,而在于孩子将来以什么样的态度从事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可说是人世间最大的事情,培养人的过程是极为艰辛复杂的,而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方法问题又是极为重要的。毛泽东在谈到方法的重要性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目标是要过河,但要过河,首先就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这里的“桥”和“船”比喻的就是方法,可见方法十分重要。

怎样培养人,这也是魏书生十分重视研究探讨的问题,他给我们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的育人方法。

首先,魏书生认为,育人要先知人。就是当教师的、当家长的要了解孩子,对他们了解得越多越好。他说:“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

怎样来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呢?魏书生给我们提出了如下的方法:

1、掌握理论的显微镜熏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

魏书生认为,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揭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四育人要先知人人们不是常说:“行行出状元。”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培养孩子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孩子综合的素质是最重要的。

镜,常常能发现许多凭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

凭借理论的显微镜,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能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他举例说:

一位青年教师过去看学生总是一点论,把后进学生看得一无是处,师生互相埋怨,甚至对骂对打。在他苦恼的时候,领导指导他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渐渐认识到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因为后进学生上进心的幼苗弱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底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于是他以满腔热情去帮助后进学生,使他们头脑中真善美的东西占了上风,那些淘气大王后来都有了明显进步,师生间也建立了深厚友谊。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类似于这位青年教师的事情是不少的。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的教育理论科学知识,我们的一些教师或家长对一些现象就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就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和错误的做法。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我们认为好的学生是处处都好,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缺点,有时看到了也认为那算不了什么,甚至为好学生身上的缺点做辩解;而对于后进的学生、学习差的学生,我们就认为他们是天生的不好,看到他们身上到处都是缺点,到处都是毛病,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即使看到了,也要想法设法把他们的优点否定掉。我们这样的主观意识,狭隘观念熏就不可能全面正确地了解认识学生,也就不可能担当培养教育学生的重任。从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看问题,十三、四岁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发展变化期。他们的心地是善良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即使后进的、学习差的学生,也是完全可以不断进步,长大以后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好人,对社会有用的人,甚至成为杰出优秀的人才。所以,我们当教师的、当家长的,一定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科学知识,以此为显微镜,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了解孩子。

2、用教师的心灵去感知学生的心灵魏书生告诫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多回忆自己当学生时的心理过程,这样就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就能够感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就能够和学生想到一块。魏书生就是常常回忆自己当学生时的情况,说自己上学读书时,发现那些受学生尊重爱戴的好教师,都是作风民主的、尊重学生的教师,于是自己就立志做作风民主的、尊重学生的好教师。

教师要感知学生的心灵,就要想方法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用教师的心灵感知学生的心灵,魏书生称这是“心灵交换的方法”。他说:“学生心灵的门并不总是敞开的,特别是对他们不熟悉、不信任、不知心的老师,常常在心灵的门口设一个警戒的哨兵,不把真情实感的心理活动流露出来。如何突破这一岗哨,使学生的心灵和教师的心灵交流呢?最好的办法是和学生一起去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和他们一起唱歌、野游等等。当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学生变得无拘无束了,这时他们心灵的岗哨不知不觉地撤掉了,师生心灵之间好像搭起了一座宽阔的桥,感情在交流,心灵在互换,学生什么话都肯告诉老师,和老师成了忘年之交。如果能有一段和学生一起下厂下乡劳动的时间就更好了,师生心灵的交换进行得更自然,教师可以探索到平时的课堂上几年也发现不了的心灵的奥秘。”

这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够,且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且亲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能够放下架子,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朋友,主动地接近学生,向学生敞开心扉,和学生交心,师生互相心灵感知。在这里,我们也就能够明白,魏书生为什么能够更多地感知了解到学生的心灵世界呢?因为他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善于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玩。他总是尽一切可能,和学生一起跑步,一起做俯卧撑,一起唱歌,回家的路上和学生一同走,和学生一起下河摸鱼,一起在冬天的冰河上打雪仗,一起去郊游,一起去爬山,一起去初春的田野里寻找春天的踪迹……在这许多的一起活动,一起玩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多么的亲密,心情是多么的轻松愉快。学生们即是不想告诉老师心灵的秘密也不可能,因为他们心灵的岗哨已经不知不觉撤除了,他们的心灵世界已经完全敞开了,展现在了他们的脸上,他们的活动中,他们的欢歌笑语中。

3、调查研究魏书生说:“调查是一种目的更为明确、具体、方式更为固定的了解学生的方法,研究则是将调查来的材料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关于调查的方式,魏书生给我们总结提供了好多种,如开调查会就是他比较常用的一种。找班干部开调查会,了解归纳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找某同学的几个朋友开调查会,了解某同学的课外兴趣,找出其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和后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自信心和自卑感在心灵深处的斗争,了解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开独生子女家长座谈会,了解独生子女的同情心与责任感的增长过程;到学生集中的街道,调查学生对待社会工作和邻里关系的态度。

同类推荐
  • 后宫秘史

    后宫秘史

    一个女人长袖善舞的世界,却浮动着野心家鬼魅的身影;低垂的帘笼遮不住绝世的娇容,在姣媚的颦笑间,射出杀人的箭;这就是帝王的后宫,千百位佳人被拘身于一垛宫墙之内,常常身不由己地跌入其中的阴谋磁场。有的人以色邀宠,有的人母凭子贵,机关算尽之后,最终只有一人可立于中宫。这是一段不能不读的隐秘历史,《后宫秘史》将揭开迷雾背后的真相。
  •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天下归心:周公旦

    天下归心:周公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周公旦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西周建国前后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周公旦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有趣的中国文臣

    有趣的中国文臣

    中国文臣始终是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们在乱世中平定天下,在盛世中安抚百姓,他们运筹帷幄、治国变法,他们手握重权、一展抱负,文臣的命运少了些光鲜,多了些嫉恨。姜正成编写的《有趣的中国文臣》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有趣的十大文臣,比如乱世谋臣诸葛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还有为了富国强兵的改革大师王安石,热衷于变法的商鞅,治国有方的改革家管仲,等等。
热门推荐
  • 黎明有晨星

    黎明有晨星

    世界上有一种人叫黎明,世界上有另一种人叫晨星,黎明对晨星说:“这个世界上我唯一剩下的只有你了,所以能不能好好的呆在我的身边。”晨星说:“黎明世界上有一种人他只是孤独的时候需要人陪伴,那种人就是你。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人就是明知道得不到结果还在等,那种人就是我。”黎明消失了,黎明有晨星可没人告诉晨星,晨星有没有黎明。
  • 唯见倾心:腹黑王爷的神女殿下

    唯见倾心:腹黑王爷的神女殿下

    21世纪特工莫染不幸穿越到一个废柴神女身上,本想在这个异世界里大放光彩,却不料天有不测浮云,自己的肚子开始变大。要当娘了!“娘,你知道爹长什么样吗?”小粉团子双手撑着脸,好奇的问着“当时夜太黑了,什么没有看到,只是依稀记得他身材不错,说不定他是什么小馆呢!”“啊!原来爹爹怎么可怜,那...娘,那可不可以把爹爹买回来?”小粉团子抱着某女的大腿,卖萌的求着“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莫染态度很坚决的反对到小粉团子听到后,偷偷的走出去,跑到树下,抬起头对树上邪魅的男子喊道“娘亲说,你是一个小馆,她很嫌弃,所以不会要你的”男子听见小馆二字,额头上的青筋一跳一跳:小馆,呵呵,莫染你成功挑起我的怒气了!
  • 天之界壹

    天之界壹

    黑叶彼岸花的苦苦等待,最后换来的是他的眼泪和后悔;红叶柳树的日夜期盼,最后换来的是自生自灭…………就在每一个这样让人心酸又让人害怕的危险背后,都让人感到的惋惜和不值……为什么蝶妃和天后是同一天怀孕?又为什么蝶妃和她的孩子去世了,又说天后的孩子是蝶妃的?……在一个个骗局的面前,她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回避?还是选择接受?一切答案尽在小说里,看《天之界壹》,和童同一起揭开谜底……
  • 侦情

    侦情

    一场大火中的灭门惨案,谁是凶手?地下毒品交易,谁在背后操控?真假身份,她到底是谁?层层迷雾,一层层揭开,用热血浇灌正义,只为将你绳之于法。当所有谜团揭开,我们又该何去何从?陆桑,你是我唯一的执着!
  • 无敌教师

    无敌教师

    浪子林凡,都市之龙,曾在极短时间内创立庞大的商业帝国。却突然隐没,成了清纯小丫头眼中的邻家哥哥。作为曾经的商业教父,林凡摇身一变,化身火爆的大学老师,誓将清纯美丽的校花保护到底!
  • 荼蘼花了我无缘

    荼蘼花了我无缘

    当年行刑的时候我也在场,那种痛苦比抽离灵魂还要可怕,我不要你冒这个风险。因为苏晚凉,一开始就被警告,被预防,被控制,不可以爱他。我在你洞房门口,送你一杯恭喜。你若看到烛泪,必是我在哭泣。苏晚凉,打败我整个皇宫里的御林军,我便放你走。现在还是天无绝人之路吗?不,现在是还债。曾经幻想能在最动心的那一刻死去,但为了什么终于不能。罪女苏晚凉,赐死。一方青冢,两行清泪,几片寒鸦。不思量,自难忘。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 不死之源:王的诞生

    不死之源:王的诞生

    一个自小背负着“贱种”的普通工匠,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了能让人拥有不死之身的血液-不死之源。在这凶险万分,强者为尊的世界。凭借着不死的身躯,和非凡的天赋。制造出一个个战斗凶器,闯出自己的威名,成就王者之路。
  • 暗夜神锋

    暗夜神锋

    天地哗变,四极混乱,天骄英雄不断,一个意外的机会,让一个少年坠入修炼深渊。神刀失魄,神剑无魂,万千强者竞相追寻。漠然回首,竟发现,这不是一个偶然。于是他明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刻杀人。
  • 没有晚安,没有天亮

    没有晚安,没有天亮

    10个风格别致的失眠故事;既可以独立成文又因作者的贯穿相辅相成;或亲身经历,或朋友述说;既有友情的豪爽又有爱情的缠绵;一本真实生活的写照;有酒有肉有故事,有血有泪有青春。
  • 夜尽天未明

    夜尽天未明

    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黑暗,那些在黑夜中蠢蠢欲动的影子,总会在黎明到来之时无处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