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200000008

第8章 人称代词(2)

“我”字等“歌部开口一等”字发展到后代,在汉代以至五代都读作a韵母,再到了后来,演变并且分化成了和uo两个韵母。“我”字是“疑”声母字,在上古和中古汉语里,“疑”声母的音值是。普通话把“疑”声母字读作零声母,汉语的不少方言(如关中方言、陕南方言)把“疑”声母字读作声母,官话方言区有的地点方言(如甘肃环县、陕西定边等处方言)甚至北京附近的方言把“疑”声母字读作n声母。下面比较普通话与西安、环县等处方言古“疑”声母字声母读音的不同。

西安爱额ei鹅熬au偶u安a~恩e~昂a环县爱n额nei-熬nau偶nu安n~恩n昂na北京爱ai额鹅熬au偶ou安an恩n昂a“我”字在隋唐以前与“鹅鹅俄饿”等字声韵相同,后来在北京话里演变成了wǒ,按照规律,北京话应当读“我”为ě,但是却读作wǒ,这是为了避开“恶心”的“恶”而产生的避讳读法,“鹅鹅俄饿”等字是按照规律演变成了e;而在西安方言里,“鹅鹅俄饿”等字以及作为第一人称单数的“我”字均读作53,“我53”与读作31的“我”在用法上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同样是“我不害怕你”的句子,如果“我”字读作52就指“我”一个人,如果读作31就指“我们”许多人。

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西安方言的“我”字读作31与其他方言(如河南、山东方言)“俺”字的关系问题。

避开“我”字由名词虚化成为代词的过程不谈,其实,“我”字、“俺”字与古代汉语的“”字有同源关系。“我”字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上文已经举到了。关于“”字,《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云:“招招舟子,人涉否。”郭璞注:“犹也,语之转耳。”邢疏:“《说文》云‘女人称我为’,由其语转,故曰。”章太炎先生《新方言·释言》认为“”字是“俺”字的本源。明代梅应祚所着的《字汇·人部》:“俺,我也。”《正字通·人部》:“凡称我,通曰俺,俗音也。”宋·辛弃疾词《夜游宫·苦俗客》云:“说得口干罪过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俺”字作为近代汉语口语常用词在明清白话着作里俯拾皆是,这个字虽然比“我”

两字见于典籍晚得多,但是,一方面我们估计它产生的时间在明清以前,另方面其同源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下面比较这三个字的古音。

我ai俺ama古代的学问家以至于现代的学问家研究学问,常常用“转音”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语义关系。因为“俺”声母相同,主要元音相同,都没有介音,所以可以“通转”;因为可以通转,所以语义相同。如上文提到的章太炎先生认为“”字是“俺”字的本源就是这个道理。而“我”字的ai音与“俺am、a”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对转”来解释。“我”字是阴声韵(元音韵母),“俺am、a”两个字是阳声韵(韵尾分别是鼻辅音m和)。也就是说,声母(如)和介音(如果有介音的话)相同,主要元音相同(“我俺”的主要元音是a),其语义就相同或相通。

学术界对于“我”字的相关研究往往可以对我们认识“我”字在现代官话中的用法特点进行一些思考。张玉金对古代汉语代词尤其是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研究有一系列重要论文,如《殷墟甲骨文代词系统研究》(1997)《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2005:72~79)《春秋时代第一人称代词研究》(2008:66~72),其中关于“我”字的研究很有见地。如张先生指出“我”字在春秋时代既表示单数又表示复数,其中《春秋金文》只用作单数,《春秋》只用作复数,《诗经》二颂、国风11例用作复数,277例用作单数。而战国时代的“我”承袭了春秋时代的用法,既表示单数又表示复数。如我们把从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左传》所找到的“我”字在如下例句按照关中方言读作阴平调,正好都是表示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的。

十年春,齐师伐我。(庄公十年)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僖公四年)我们在甘肃东部一些地方发现,相当于古代汉语的“我”、河南等地方言的“俺”,甘肃东部如张家川、清水等处相应地作“敖”,读作au。这个语音形成的理据用“通转”以及“对转”也完全可以解释得通。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同属于汉藏语系的有关语言里找到“我”字的古音根据,例如彝语“我”字读作ai,保留了先秦汉语的读音;景颇语读作a,正好是汉代至五代“我”字读音的存留。

董同先生(1948:81~201)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指出华阳凉水井客家话的人称代词单数形式读作阳平调:我ai13、你i13、其i13,复数形式分别是,我们ai13niθn55、你们θi13niθn55、其们i13iθn55,定格读作阴平调,如“我a55”“其i55”。说明:董先生把“其”写作外加括弧的“他”;“其们(他们)”的“们”字不读作niθn55,而读作iθn55,这是受前字声母同化的结果。华阳凉水井客家话的“我”读作ai13是对先秦古音的存留,读作a55是对汉代至五代读音的存留。

汉语方言“我”字读作o或者o等对汉藏语系一些语言或方言往往有一定影响,如李云兵(1999:65~74)记述的布干语,“我”读作o31(按:布干语“我们”作vei31/p31;“你”作m31,“你们”作mei31,“你”与“你们”之间的区别是由韵母变化来体现的;“他/她”作i31,“他们”作h31)。李蓝(1999:35~38)指出湖南城步“青衣苗话”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可以罗列如下。

单数复数第一人称我a32俺哩ai21le44第二人称尔32尔哩32le44第三人称伊32/他ta35伊哩i32le44/他哩ta31le44其中,“青衣苗话”的“伊、他”有分工,“伊”的用法与现代闽语的“伊”基本相同,“他”主要用来指代不在说话人跟前的“伊”。

戴庆厦、傅爱兰先生《藏缅语的述宾结构》(2001:289~300)一文所提供的藏缅语族里许多语言的“我”,其读音源流与汉语之间很密切,而“他”字却与现代汉语官话方言的“他”相去太远。下面我们抄录戴、傅两位先生文章里的例句,由其中“我”字的读音可以看得出藏缅语族与汉语包括关中方言之间的同源关系来。

汉语我打他。(受事)藏语132我(作格)kho55他e11打kj51普米语a55我nie55je31(施助)t55他55x5531打(单,将行)独龙语i53我53他(le31)(宾助)sn55打景颇语ai33我i33他phe55ka~31(宾助)jat31打n31ai33(句助)载瓦语o51我ja21他55(结助)pat21打le51(助)纳西语e33我n33(主助)th33他to55la55(宾助)彝语a33我tsh33他ndu44打哈尼语a55我a31jo31他j31(结助)di31打汉语我去北京。(处所)藏语a12我(通格)pe55北ti55-la京(方向格)to12去ki33jin12将普米语a55我p31北tin55京s55去-31(将行)独龙语a53我pe31北ti55京le31(助)di55去景颇语ai33我pe31北kjin33京te31(方助)lu31上ma~31ju33想n33ai33(句助)载瓦语o51我p21北kjin55京ma55(方助)lo55去le51(助)纳西语31我p24北ti31京kh55去彝语a33我pi31北ti55京bo33去哈尼语a55我pe31北di55京(a33)(方助)li33去其中,藏语、独龙语、纳西语的“我”字在受事句和处所句里的读音有明显的不同,很值得关注,如藏语主要是通过韵母和声调变化表示格范畴的。李云兵(1999:65~74)指出布干语等语言通过声调变化表示格范畴,也值得关注。下面比较布干语、彝语、哈尼语第一人称单数的三种格范畴。

主格宾格领格布干琼o31o44o55彝语a33a44a55哈尼语a55a31a33木玉璋《傈颇语概况》(2002:68~81)指出傈颇语的“我”“你”“他”分别读作o33i33?21,其复数形式则以尾加b33表示,值得关注。

汉语以至于汉藏语系的“我”字是一个应当受到关注的代词,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里,专门研究“我”字的文章如林宝卿(1991:131~132)指出莆仙方言第一人称代词读如“寡kua453”的本字为“我”而非“寡”,林先生以福州等处方言为佐证:福州我uai31,厦门我ua53,永安我u21,建瓯ue21。

黄树先(2007:86~91)专门讨论了包括“我/吾”系列词语的语音、语义、语法等特点,对于我们研究古今汉语包括汉语方言,研究汉藏语系,研究周边语言或方言很有帮助。

项梦冰(2001:70~105)讨论客家话人称代词单数领格语源问题的文章给我们许多启示。项先生指出客家话单数人称代词存在着一般形式和定语形式两套,其中定语形式是一般形式跟“个”字的合音。我们可以从项先生文章里找到与关中方言相对的语料。

周政(2004:318~324)讨论了安康一带的人称代词,语料很丰富,讨论很透彻,下面比较关中方言、客家话,安康一带方言人称代词单数的一般形式。

我你他西安52ni52ta31三原52ni52ta52梅县ai11i11ki11大埔ai24nen24ki24福鼎u55ni55伊i34中山南合水ai21i21ki21安康中原官话51i51ta21旬阳42i42ta31镇坪o53i53ta45宁陕汤坪o53i53ta34平利魏汝o44ni44/mi44t31/ka31旬阳双镇o44ni44/mi44t31/ka31其中,梅县、大埔和中山南合水3处人称代词单数的声调亦如关中多数方言点那样,第三人称受一二人称感染而读作上声;中山南合水领属第二式也有这个特点:第一人称单数a33k55第二人称单数ia33k55第三人称单数kia33k55。安康一带方言没有因声调感染而第三人称单数读作上声调的情形。

我们还从曹延杰《宁津方言志》第187~188页看到宁津方言单数代词声调的互相感染来:我v44俺a~44你ni44他ta44。

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的类型往往很复杂。如王淑霞《荣成方言志》第186~187页给我们提供的语料有许多值得关注,有些问题可以与关中方言进行对比。其一,第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没有严格的区分:“我u214我或我们”,符合古汉语“我”主要指代“我们”的语义特征。其二,第二人称单数作“作ni214”,还有一个单复数没有严格区分的“na214①你②你们”。其三,“他”读作ta42,王着没有第三人称复数形式的报导,荣成第三人称复数形式的表达可能有另外形式。其四,由“咱俩tsa35lia214咱们两个俩na21435lia214你们两个他俩ta42lia214他们两个”来看,“咱、他”用作定格时跟普通话相一致。其五,由“爷伙子i42xuts①父子们②大家(男性)娘伙子nia35xuts①母子或母女们②大家(女性)”看,“伙子”相当于泾阳一带的“伙里”,表示复数,荣成方言似乎也不用“们”字。

史素芬《武乡方言研究》第99~100页所报导的武乡方言代词也很值得关注,就武乡方言人称代词,可以从两点来看:其一,单数形式亦如河南、关中等地的声调感染,我u213/俺213对别人说你nz213他ta213俺们213m咱们tsa33m你们i33m他们ta213m”,其中“你们”的“你”字读音特殊。其二,“伢ia33”与关中方言“人家”有相一致的,如可指别人;有不相一致的,如也可指自己。

我们由邢向东《神木方言的代词》一文的表一(P357~358)看,神木城关及高家堡、万镇、贺家川人称代词也很值得关注:其一,“我、你、他”的声调都是阴平上,因为神木方言阴平与上声调调值相同,所以,“他”字与“我、你”同调不是感染的结果。

我你他神木uonita高家堡uoni努nu/他ta万镇~ni努nou/他ta贺家川ni努nou其二,神木方言也用远指代词“那”表示第三人称代词;在表领属时还加“家”字表示,这跟周至、武功方言表复数加“家”字不同。

单数复数领属神木那(个)nk那些ni那家nti/他家tati高家堡那(个)nk那些ni那家nti/他家tati万镇那na那些ni那家nti/他家tati贺家川那na那些ni那家nti/他家tati又请详见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第555~556页。

上文提到“他”字读作t31,西安市蓝田县与灞桥区之间的白鹿原一带以及西安城内回民所操的汉语方言,“他”字作代词用作主语、宾语时读作ta31,用作定语时读作t31而与“胎”字同音。例如:他ta31没来我认不得(不认得)他ta31;他t31爸他t31妈他t31姐他t31单位他t31女子(女儿)。

三、其他相关问题(一)关于三身代词“我、你、他”的语法化过程问题吕叔湘着、江蓝生补的专着《近代汉语指代词》第1~53页专门讨论了近代汉语三身代词,其中有许多问题与官话包括关中方言相关涉,很值得注意。

通常情况下,关中方言三身代词的单数如上文所言,在绝大多数方言点里是“我、你、他”

3个字均读作上声调;西安、户县、蓝田等中心地区的方言点读作“我、你、他”,“他”字读作阴平调。也就是说,关中方言区绝大多数方言点“他”字受“我,你”的影响(感染),在表示单数时类化成为上声调。

第一人称单数在关中方言里按着古代汉语到现代关中方言的对应关系传承下来了,其语法语义特征与共同语无异。第二人称单数在关中方言里也是按着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关中方言的对应关系传承下来了,今亦如共同语那样作“你”,肯定在关中方言的发展史上也有用过“尔(尔)”的时候,这个问题吕、江两位先生(在《近代汉语指代词》第3~5页)以及李荣先生1997年在《方言》季刊1、2期上所连载的论文《汉语方言里当“你”讲的“尔”》都讲得很清楚了,这里不再赘论。

而“他”字,吕、江两位先生在《近代汉语指代词》第5~10页以较大的篇幅对“他”字的语义变化和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其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在研究关中方言以至于官话或方南方言时重视。以我们的感悟,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他”字的发展。

其一,“他”字由上古汉语的“其他”意义发展到指“他人”或者“别人”,这是作为第三人称单数的前奏。下面摘录近代汉语若干例句,均在《近代汉语指代词》第7页。

同类推荐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书画碑刻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新世纪石嘴山

    新世纪石嘴山

    本书通过多方面多角度介绍了宁夏石嘴山多年来记录的大事件概况。
热门推荐
  • 系统养成:男主攻略手册

    系统养成:男主攻略手册

    一路养成傲娇系统,她誓要攻略男主。岂料徒手抢男主,却被系统坑爹跪!一路过关斩将,竟误惹腹黑男?她以手掩面蹲墙角,“大爷,咱不闹好不好。”“不好。”对方笑答。不就是不小心招惹到这男人吗?为什么这么难缠!【书友群198043991,妖域欢迎你的加入。】
  • 权倾天下只为她

    权倾天下只为她

    一次穿越四对人的恩怨四对人的爱恋一场场阴谋他们究竟何去何从?
  • 佛说七女经

    佛说七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孽恋

    豪门孽恋

    一个是银饰蓝装、风采动人的林氏集团少总裁,另一个是墨镜黑裘、飘逸冷酷黑道太子;今晚亚特兰中心豪门夜宴的光采,已完全被林依和谢逸寒抢尽了。在场的人中有任氏集团的年轻董事长任飞,他看着林依,眼中是比山还要高,比水还要深的痛苦:她为什么这么狠?他对她这么好,她却要这样对他!而且……她还是他生命里的第一个女人吧?甚至,他都幻想过让她成为他生命里的唯一女人。
  • 梦幻西游到我家

    梦幻西游到我家

    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梦幻西游里的狐女来到我家,天啊,这剧情,太狗血了.....
  • 总经理必读的508篇经典管理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508篇经典管理故事

    每则故事浓缩了一个管理论点的精华,精彩绝伦,妙趣横生。你既可以把它们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又可以视它们为理论上的指导。这些平凡而精辟的故事有如一丝丝火苗,点亮你的智慧之灯,让你茅塞顿开。这本书能让你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回味中拍案叫绝,让你的管理策略从一筹莫展到游刃有余。
  • 三界逍遥游记

    三界逍遥游记

    道家一脉,修真飞升的滥觞源自黄帝。黄帝悟真了道后,铸鼎祷天,由此感召天降飞龙,原是奉天帝之命接引黄帝飞升天界。黄帝遗惠人间,由此开辟了道家修真飞升天界的历史。黄帝和炎帝的后裔踏着先人的足迹,前仆后继,接连通过接引神光飞升天界。真武道场武当山迎来一个离魂之症的病人,名周培风,偶得机缘,竟然沟通当年黄帝血脉相承的炎黄真气,这个幸运的小子应运了天界正在发生的一场重大危机,并由此拨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风烟。跟随着周培风的脚步,是一段星际的征程,一场历史的幻想,一路探寻出口的狂奔......
  • 真气江湖

    真气江湖

    朝彦一出,天地一震;朝彦一踏,天地崩塌;朝彦一笑,江湖我有。
  • 校草驾到:丫头,别惹我!

    校草驾到:丫头,别惹我!

    “哥,他欺负我”“哥,他说我胖”“哥,他卖萌可耻”好不容易兄妹俩才相认,梁唯儿就各种撒娇卖萌耍无赖。一开学就遇上冰山美男腹黑大恶魔,更可悲的是这个坏蛋居然还是自己亲哥的兄弟,真是要了命了,梁唯儿仰天长啸:“苍天啊,大地啊,谁来救救我啊!”然并卵,最后还不是被腹黑恶魔吃的死死的!
  • EXO:魔法奇缘

    EXO:魔法奇缘

    这是关于exo的魔法小说,不为什么,就是为了当初生命之树的12子,即使现在困难重重,我们也会坚定内心的信仰,exo永远是完整的!weare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