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500000047

第47章 文化大家个案考述(8)

于曙光在评价沈尹默的艺术时亦曾指出:“如果评价沈尹默先生。首先要肯定他在20世纪书坛应该是帖学的开山大师。他是在兴碑学近百年浩荡洪流中,帖学倍受冷落、以至岌岌乎殆哉的形势下,在陈独秀尖刻的批评下,读《艺舟双楫》,学《广艺舟双楫》,下20年功夫临习北碑和汉碑,以强其骨,使其帖学脱胎换骨以求之,终于异军突出,卓然成家。这是拯救帖学。因此,说他是帖学中兴的开山大师,领袖人物或旗手,都名副其实。”沈尹默的书法艺术不仅复兴了沉寂百年的帖学国粹,扭转了20世纪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同时,由他所倡导的崇帖之风,影响所及直至当代中国书坛。于曙光曾以《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参展作品为例,对其不同书体做了分类统计,他认为:“21世纪初,中国书坛是帖学,或说帖派占了绝对上风;而碑学、碑派为守势,已被减弱到一个不激不励,不温不火的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沈尹默先生,他的伟大之处就立刻凸出来了。说20世纪书法艺术中沈尹默先生起到中流砥柱作用,都不为过。当今,仍然活跃在书坛的泰斗启功先生主张的师笔不师刀,透过刀锋看笔锋毫无疑问是和沈尹默先生一脉相承的。”于文仅以一次展览为例(这次展览还是以“兰序”冠名的),实证材料尚有限,但不可否认在当下书坛,无论帖派、碑派和碑帖融合派,大体呈现着一个齐头并进之势,这亦应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客观事实。这种所谓“多元格局”的形成,亦是清末以后“抑帖崇碑”的书坛状况所无法比拟的。由此,我认为,没有沈尹默先生的贡献,就没有当代书坛的“碑学”和“帖学”的和谐共进。正如周志高所说:

沈尹默先生是位着名的学者、诗人、教育家,又是书法界的一代宗师,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书家之一。他在书坛碑学盛行,帖学衰落之际,毅然举起回归“二王”的大旗,向世人表明出入晋唐的学书之路。其书法儒雅、流畅、俊秀的韵味和平和简静的格调。开拓了一代书风。对纠正时弊,更完整地继承传统艺术的精华,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影响。沈尹默精于用笔,清圆秀润中偶劲健遒逸之姿。他对传统笔法、笔势、笔意等理论的发掘、整理和弘扬乃是20世纪书法技法理论的奠基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书法艺术之所发展到今天这样被人们公认为一种内涵高雅而丰富的民族艺术,是与他一生孜孜以求艰苦探索的理论贡献分不开的。当然,他的笔法理论研究是和他的书写实践紧密结合的。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一个文人学者特有的天赋和敏感汲取古代书法艺术的精华,他曾精心临习汉、晋、唐、宋、元大部分经典名作,博采众长,而以“二王”为主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

综上所述,沈尹默的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书法的精神特质,他以自己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复兴了中国传统帖学体系,并在艺术风格上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崭新面貌。他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征,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创新问题上的绝好诠释。他的艺术成就,不但来自于他超常的艺术实践和精深的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源于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决定着他书法艺术的文化含量与审美旨趣,同时也成为沈尹默书法艺术的一个基本特色。书法虽然是一种利用笔墨形式来表现的艺术,但其文化内涵却是它的精神本质。我们从沈尹默的书法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诗词的清新流丽、音乐的空灵幽雅、哲学的中和恬淡等美学意境,这种综合性的审美意境的体现,正是沈尹默内在精神的自然表述。在20世纪中国书坛中,沈尹默堪称帖学经典第一人,这在中国书法史中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如此,他的艺术还将影响着21世纪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

(六)沈尹默的书学理论

沈尹默的书学理论主要见之于他所作的论文、杂说、序跋和诗词之中。这些文字主要作于1939年至1966年间,其中尤以1949年以后的论文和杂说最能体现他的书学理论的基本特色。沈尹默的书学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书法艺术史论和基础技法理论两个部分,其中尤以基础技法理论所用笔墨最多。

中国书法艺术虽然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遗产,然而,进入20世纪后,由于西方文化和技术文明的输入,在中国知识界对汉字书法是否是一种艺术类型,却产生了不同看法。在西方艺术中,书法并非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艺术类型,而技术文明的发展也使大多数中国人在很短的时间是用硬笔书写的流行方式代替了用毛笔书写的传统方式,由此,中国书法艺术在20世纪中所面临的困境,亦是前所未有的。在此情况下,沈尹默自1949年以后,多次着文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进行了论述,摘要如下:

何以有人说书法不是艺术呢?这大概是受了西洋各国艺术中没有法书(向来指书家的书为法书,因为他们的每一点画运动都有一定法度,与一般人随意所写的字有很大的区别)一类的影响。我国人过去有些看轻自家文化,而崇拜西洋文化的习惯,连我国文字不是拼音,不用横写,都觉得有点不对,何况把法书看作艺术,那自然是更加不对了。

我国的方块字和其他国家的拼音文字不同,自从有文字以来,留在世间的,无论是甲骨文,是钟鼎文,是刻石,是竹筒木版,无一不是美观的字体,越到后来,绢和纸上的字迹,越觉得它多式多样地生动可爱。这样的历史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我国的字,一开始就具有艺术性的特征。而能尽量地发展这一特征,是与所用的几经改进过的工具——毛笔有密切而重要的关系的。我国书法中,最关紧要和最需要详细说明的就是笔法。

我们所用字体,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三四千年长的时期,由古文大篆而小篆、而隶、而草,以至变成现在通用的楷和行,写法愈变愈简化,面貌也因之大不相同;但是就整个字形来看,总不离乎方正,世人所以叫它作“方块字”。唯其每一个字都是方正的,写的时候,就容易把它排比得很整齐,而且又都是单音,因之就会产生出句调齐匀的诗歌,渐渐地影响到一切文章的形式,连小说故事底结构都喜欢布置得首尾备具,完全无缺。这实在是我们的民族的特性——从形武的整齐,产生出爱好秩序的习惯,而且养成了爱好和平的性情。由此可见,我们的文字,不但字音与民族生活有密切关系,而字形的关系也极其重大,我们民族的生命根本就连结在这个上头。活生生地数千年不断发展着的文字,跟着社会革命的进程,将来必定有一大大的变化,但是这种特性,我相信它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是不会无缘无故消失的。

中国的字,不单是有它的实用性一方面,而且还有它艺术性一方面呢。中国法书所以具有艺术性,这跟采用柔性的毛笔写字有很大关系。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书画在我国素来是并提的。因为我国的文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字的本身就是一幅画。历代的书法家花了很大的精力,刻苦钻研书法艺术,他们甚至看到高山的巍然屹立,流水的奔腾,白云的飘拂以及优美的舞蹈,都能从中领悟到用笔的方法。经过历代的书法家不断美化,才产生出书法艺术。

书法不但具有各种各样的复杂形状,而且要具有变动不拘的活泼精神,所以我国书法被人们认为是艺术,而且是高级艺术。因为它产生之始,就具备了这种性格。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前人千言万语,不惮烦地说来说去,只是说明一件事,就是指示出怎样很好地使用毛笔去工作,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妙境。当左当右,当疾当涩,总是相反相成地综合利用这管毛毫,不断变化着在点画中进行活动,而笔心却必须常在画中行,这又是不可变易的唯一原则,即一般人所说的笔笔中锋。

书法一向被中外人士所公认是一种最善于微妙地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发展精神的高级艺术,就已有的成绩看来,这样说法不算夸张。

以上种种论述,从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和发展流变的角度阐释了书法的基本特质,在1949年以后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这些论述无疑对维护中国书法艺术的地位及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沈尹默在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护持的同时,亦倡导创新精神。他的这种继承与创新的辩证思想也始终体现在他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中。他曾说:

历代留传下来的好东西,总都是含有不同程度的新鲜气氛的。羲、献父子曾经有过这样一回事:献之有一次对他父亲说:“大人要变体。”就是说变革锺繇的字体,献之自己的字就被当时人称之为破体。南齐张融也对萧道成这样说过:“不恨臣无二王法,但恨二王无臣法。”这种着眼现代,去从事革新的精神,是每一个书家所当重视的。书法传统历史不容割断,但一仍旧贯,囫囵吞枣是不足贵的。凡是学书的人,首先要知道前人的法度,时代的精神,加上个人的特性,三者必须使它结合起来方始成功。

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不是读书,然不读书又不知所以为学之道。”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写字不是临帖,然不从临帖入手,又不知写字之道。临帖的意义,正和读书一样,从书中吸取到前人为学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格物致知,行己处世……不过,不可在前人脚下盘泥,即使摹得和前代某一名家一模一样,有何好处,终是无生命的伪造物,饶是海岳,还被人讥诮为集古字,这不可不知。写字必须将前人法则、个人特性和时代精神,融和一气,始成家数。

追求形貌,近于撰拟,使人观之,有时代错误之感。

“同古人之迹”和“同于作者”这两句话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同古人之迹,只取齐贤之义;合乎作者,则必须掌握住一定技巧,具备了一定风格,而不泥于古,自成一家,方能合乎这个名称。

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作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不是这样,便为法度所拘,那也无足取了。沈尹默的这种辩证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他不仅仅在思想上持有这种辩证的、科学的方法论,而且还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艺术实践之中。他那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质和鲜明的独创性书风的形成,即是最好的证明。在当代中国书法乃至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继承与创新问题,依然是摆在中国书法家和文化人面前的一个艰巨而重要的课题。

在沈尹默的书学理论中,他明确地指出了书法家与善书者的不同之处。他曾说:“人人所写的字,不能说都是艺术品,这正同文章一样,人人都会应用文字作文章,而文学家却有他另外一套工夫去利用这些同样文字,写成为艺术作品。”又云:“凡是谨守笔法,无一点画不合者,即是书家,若钟、王以至文、董诸公皆是。善书者则不必如此严格对待,凡古近学者,文人,儒将,隐士,道流等,有修持,有襟抱,有才略的人,都能写出一手可看的字,但以笔法绳之,往往不能尽合,只能玩其丰神意趣,不能供人学习。拿画界来比方,书家是精通六法的画师,善书者只是写意画的文人。你若想真真学画,何去何从,断可知矣。”20世纪60年代,沈尹默曾对谌北新说:“有许多这样的人,修养、学识都好,或是有雄才大略的伟大人物,字也写得很好,这样的人可称为善书者,但不能称为书家。因他们没有功夫去习字。字和画都要有功力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这要很好去做功夫。但是相反,如果没有学养,素质很差,那么,光练写字功夫,最多也只能是个书匠。也不能成为书家,所以说书画是很难的。”这种将书法家与善书者明确区分开来的观念,是具有深刻的文化涵义的。中国书法艺术所依赖的形式媒介是中国汉字,而中国汉字又是中国人普遍使用的传媒工具。这种以大众普遍使用的一种实用传媒载体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无论是表现形式或书体种类有何变化,书写的对象必须是汉字,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书法)的艺术类型,在中外艺术中都是十分独特的。这种独特性的长处是参与者甚广,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能够与书法艺术的普及率相比拟;这种独特性的短处则是它在客观上或在意念上模糊了书法作为艺术的标准,同时也消释了书法艺术审美的严肃性。这种独特性实质上亦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一种文化特质。沈尹默提出书法家和善书者说(此说古已有之,然在20世纪由沈尹默重提,则另具新意),实质上是为推动中国书法朝着纯艺术方向迈进的一种努力。而沈尹默这种观念的提出是针对书法的提高而言的,也并非是针对书法的普及而论。或许他在提出这种观念时,已觉察到只有建立书法艺术家的评价标准,才能建立书法艺术的审美体系,从而才能真正做到科学而准确的解读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内涵。

沈尹默提出的上述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命题,它本身即充满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问题在20世纪并未得到书法界的足够重视,而在21世纪,中国书法在“官本位文化”、“多元化文化”、“全球化文化”等等诸多形形色色文化思潮的侵袭下,书法家和善书者的界线不仅愈来愈模糊,而且还有被颠倒的可能。这种状况无疑制约着中国书法艺术健康有序地发展。在此情况下,重温先生的书学理论,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则是不言自明的。正如有学人所说:“沈尹默对书法艺术的研讨成果,不仅为从事书法艺术活动的人们指出了一条坦途,而且还对书法艺术做出了基本界定。他关于笔法的理解与认识,划出了书法与非书法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现代思潮力图要将这条鸿沟漫平时,沈尹默理所当然地成了首当其冲的对象。有二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彻底破除传统的声浪最为强烈的时候,不分天南地北,几乎所有的激进论者都不约而同地找到了沈尹默。但是由于这股潮流所代表的非书法实质,所以尽管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一些震动,却丝毫无助于对沈尹默有关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相反,却使更多的人进一步发现了沈尹默书学所具有的份量、影响和价值。”

同类推荐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是中国第一部从文化哲学视角系统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学术性专著。该书立足于全球化下的文明冲突与对话和现代化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强的大背景,在伦理学、文化学、民族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把宏观的定性研究与微观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回族文化的伦理现象作系统的研究。该书安排了文化是非线性的、选择的、多元的、内在的四个理论预设,作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理论前提。
  •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在历史上担当过重要角色,四大古老文明由她而交汇,丝绸之路依托她而开通,西域文化因她而发育。书中描绘了塔里木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绚丽多姿的塞外风光,再现了文明演进的历史,展示了塔里木河卓尔不凡的个性和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塔里木河深沉的爱意和忧思。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本书解读了近六七十年响当当的名字:鲁迅、胡适、顾颉刚、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苏雪林、沈从文、陈寅恪、胡风、胡兰成、郭沫若、孙犁、萧乾、乔冠华、胡乔木等。
热门推荐
  • 好一座江湖

    好一座江湖

    徐卫两国血战三十年。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交战两国的的最高将军卫央、肖乾元皆受擒于徐国都城,卫央受困,乾元身死,那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徐国随即大清洗肖氏势力,手起刀落,人头滚滚。肖正,徐国大将第五义子,斥候,在任务中被死亡,得以逃脱。隐姓埋名,艰难困苦,只为查明真相。历经劫难查明真相的他又该何去何从?天大地大,远走高飞,又有怎样的机缘等待着他?朝廷、边关、仙山、神海,还有那风流人物,有趣人儿;功法秘籍,灵器法宝,他又该怎样去相处,抉择?走走停停,跌跌撞撞,终归是没有离开那座大好的江湖!
  • 怀穆之恋

    怀穆之恋

    男女主人公均是高智商,甜甜的校园青春爱恋,伴随着复杂的家庭背景原因,男主男友力爆棚,默默的关心、爱护女主,男主一见钟情,女主日久生情,从而开启一段甜到掉牙的爱恋。
  • 千金招婿

    千金招婿

    为姐寻夫却招来两位真假姐夫。本以为找到了幸福,却被阴晴不定的皇帝摆了一道。皇上皇上,你赐婚对象错了!本以为嫁了人之后,就可以过上欢脱的小日子了,却不想府上处处是刁妇!夫君是匹腹黑的狼,廖倾城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人善被人欺的道理廖倾城算是懂了,既然这样,吞了我的就给我吐出来再咽回去,抢了我的就给我还回来再补点儿利息,且看奸商夫妻斗破宅府后院!
  • 不死魔宗

    不死魔宗

    不死魔宗新进弟子是太白剑宗的卧底,而地球孟山穿越而来顶替了他,一切还能顺利玩下去吗?
  • 魔刃屠神

    魔刃屠神

    拓跋无意中被发现拥有逆天天赋,可是却被妖毒压制,沦为二流宗门的蜀山为其倾尽全力想要重现辉煌,但造化弄人,拓跋却生死道消。当他重新归来,光环不再,天赋平庸,恩师惨死,处在一个千年阴谋中的他又将如何自处,神魔妖仙佛,凡人的道在哪里?
  • 权志龙十年未央

    权志龙十年未央

    初次见面,意外邂逅,暖心帮助,渐渐靠近。相知相遇。让我们一起见证十年的陪伴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QQ群264403768欢迎+)
  • 宠妃无度:皇帝轻点爱

    宠妃无度:皇帝轻点爱

    华丽丽的穿越让云枳成了丞相府的嫡小姐,嫡小姐就嫡小姐吧,没事虐虐庶母斗斗白莲花她倒是乐得自在,可是谁告诉她祖母回来了就要她们参见选秀大典,后知后觉的云枳才知道这个皇帝她早就见过......然而在宫中第一次见到皇帝时云枳把他误以为登徒子破口大骂,从此,两人相爱相杀。皇帝无下限的宠她却让她次次遭暗算,不过云枳又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皇后的身份居然和她是一样的,这外挂开的太离谱了有没有......欢迎加入后宫萌宝群,群号码:664564399
  • tfboys握住一丝希望

    tfboys握住一丝希望

    曾经,我也曾像孩子一般单纯善良。抱着我的梦想,渴望飞翔。但在绝望中,我紧紧握住一丝希望,不管利用怎样的方法,都要将那一丝希望装进行囊。
  • 道武纪

    道武纪

    朱雀骤起,八千昼夜弹指尽咫尺天涯,风刀霜剑独自行行人渐远,愿逐月华照冰心心坚未移,尘世何处觅知音旧欢如梦,故人长绝隔音尘尘封雨中,萧疏纷纷葬离魂魂极千里,潜渡枫林共谁语语笑犹记,当年携手成追忆!
  • 军少独宠:老公,别装纯!

    军少独宠:老公,别装纯!

    事实证明顾警官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温文尔雅,他不是狼不是虎却比虎狼更让她招架不住。众人面前的顾司臣朗月清风高贵冷艳惜字如金,却偏偏对她各种严厉要求极高。*你的生命中有没有遇到过这么一个人,你明明觉得他不可能喜欢上你,可是他却偏偏就是喜欢上了你,而且只喜欢你一个。而岑沫的第一反应是:这绝对不科学,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他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才会做出表白这么神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