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500000049

第49章 文化大家个案考述(10)

学写字主要有三点:一是执笔,二是用笔,三是得笔。执笔不得法,字不容易写好。也有人不像我讲的执笔法写出好字的,如何子贞,但那毕竟是事倍功半了。用笔要有提顿,不能直拖过去。一个字是点画构成的,点画写好了,整个字才会好。字有四面,左右上下,不能偏枯。每一笔画都要像莼菜丝一般,圆而活。所谓得笔。是指字的精神色泽而言;不得笔,字就没有生气,不见性情……我用硬毫的时候多,但也写牛毫、鸡毫,乃至芦苇做的笔,我都写过。笔,不论软硬,全靠你驾驭它。写硬毫,要写得圆润,不要写得枒槎;写软毫,要提得起,写得劲健。

有关沈尹默先生的书法基础理论,学者们研究成果尤多,本文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沈尹默的书法技法理论乃是他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他曾说过:“孙虔礼《书谱·序》文中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两语意义,此事须从实践中检验,始能体会其正确意义。”陈玉玲指出:“沈尹默之书法论,主要来自书法创作经验的累积,以及对名家书迹的研究,所以大异于能言而未必能行或眼中有神,而腕底有鬼的纯理论家。”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研究脱节的现象,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界乃至美术界尤为突出,这种畸形现象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艺术的健康发展。正如有学者所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仍有较大的脱节。这之中恐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书法界搞理论者而不善于创作,创作经验丰富者又讷于理论研究,从事书法理论研究者很多人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研究书法这样一门融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素质。”由此反观沈尹默先生的艺术成就,其卓越贡献及深远意义亦是昭然可见的。正如有学人所说:“沈尹默先生在帖学、碑学中苦凿了那么多年,就是一个集众美的过程和锤炼力之美的过程,他的书法是雅俗共赏的代表或典型。他精研技法得技巧,他广集技巧成风貌,在约60年的超人的锤炼过程中,一得古人笔髓,二得书家情性,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通会之时着书立说,实实在在的把书艺精华整理和流传下去,这就是他挥舞着创作和理论双刃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他的阅历,他的作品,他的理论,他的成果和地位在书坛上是少有与之比肩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中,沈尹默先生是一位集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为一身的一代大家之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与胡适等人最早开创了新诗写作的先河,所作诗篇辞韵清新,意境深远,诸多名篇曾传颂一时。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他对旧体诗词的造诣亦尤为精深,意韵自然,佳作颇多,在近代以来旧体诗史中占有一定位置。沈尹默先生的书法由唐楷发蒙,涉楷行草体,融碑于帖,上溯“二王”神韵,于传统主流书法艺术式微之时,复兴帖学,创“沈体”书风,其行草法书堪称数百年来第一人,其书学实践对中国书法之发展亦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书法理论方面,他笔耕不辍,着述尤多,倡导书法原典精神,论古析今,崇尚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沈尹默早年即执教于北京大学,于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时,力谏并促成其教授治校、成立评议会等现代科学的民主办学方式,并推荐陈独秀等诸多精英执教于北大,《新青年》之北迁及五四运动之爆发,在客观上实与沈尹默有某种间接关系。他曾培养出如顾随、台静农等诸多优秀英才,并与蔡元培等人共同创建孔德学校,诸如此类之业绩,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亦功不可没。作为一代文化大家,沈尹默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正义与良知是其精神核心。在五四运动时期,他支持学生运动并为营救被捕学生及谏请蔡元培返校遏尽其力;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潮期间,沈尹默与鲁迅等人发表声明,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在李大钊英勇就义之后,他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大钊之子东渡日本;在国民党政府腐败猖獗之时,他愤然辞去监察委员一职;在传统文化倍受各种运动的摧残之下,他毅然举起复兴传统书学艺术的旗帜,以承传中国优秀文化为己任,身体力行,给中国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如此等等,昭示着一代文化大家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沈尹默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艺术大家,其艺术业绩和学术意义亦必将影响至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之发展。

[附记]我对沈尹默先生的敬仰,缘自中学时代,那时我在陕南读书,居住在与沈尹默的出生地汉阴县城仅有数十公里之遥的安康县城中。陕南文化人对沈尹默先生极为推崇,因而,虽是“文革”期间,我竟然能从友人那里借阅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线装墨迹影印本,那时我虽然不可能读懂书中的内容,但该书中精湛的法书却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我上中学的某一个暑暇,曾与同学一道赴汉阴县城一游,当时汉阴古城尚未被毁坏,登上古城站在文峰塔前,眺望陕南山川,其情其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1997年,我在编写《中国书法经典百品》一书时,曾得到谌北新教授的帮助,他为我详细介绍了沈尹默先生的书学事迹,并提供了他所珍藏的沈先生的书信手札和沈先生使用过的毛笔图片,以供发表。这使我对沈尹默先生之学术人生有了进一步了解。2001年,在谌北新教授的嘱托下,我撰写了《沈尹默陕西时期书学文化论》一文,此后,茹桂教授对此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谌北新教授又赴京将文稿面呈启功先生审阅,承蒙启功先生的亲自推荐,该文由李义兴先生责编发表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10期,在此前后,《陕西日报》、《文化艺术报》、《西北美术》、《统一论坛》等多家报刊又对该文进行了转载或摘要。从而引起了书学界及汉阴县政府对沈尹默及其沈氏兄弟事迹的关注。2001年6月。我应邀与杨健健教授一道赴上海出席“沈尹默诞辰118周年纪念会”,并作了《沈尹默青少年时代》的报告,会议期间拜访了沈尹默先生故居,还有幸与周而复、马国权、褚家玑、褚家立、戴自中、沈培方、白谦慎、刘恒等先生作了交谈。2001年后。汉阴县人民政府筹划建立“汉阴三沈纪念馆”,我亦曾数次应邀赴汉阴进行实地考察。2005年,我所申报的关于沈尹默研究的课题,得到陕西省教育厅的立项资助(陕西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5JK069沈尹默艺术文化成就与陕西人文资源关系研究)。本文作为该项目报告的主要内容,即是我在借鉴他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试图对沈尹默先生的生平、诗词和书法艺术作以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全面的综述,同时,首次揭示了沈尹默陕西时期的基本情况,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期有助于沈尹默研究的深化与进展。

二刘半农与《初期白话诗稿》

刘半农(1891-1934),名复,字半农,笔名寒星。江苏江阴人。现代诗人、文学家、语言学家。父亲是位秀才,当过塾师。幼年生活贫寒,15岁时入常州中学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一度在革命军中任文书。1912年春,偕其弟刘天华赴上海,先后任《中华新报》和中华书局编辑。此时曾以“半侬”笔名发表文章,开始从事小说和诗词创作。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后,他成为该刊主要撰稿人。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师。后即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并发表了数篇影响较大的文章,创作了许多传颂一时的白话诗,推动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先驱和着名的诗人之一。1920年春,刘半农留学欧洲,专攻语言学。先后在伦敦、巴黎等地的大学研究汉语语音、声韵。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曾为“语丝社”成员。其后他主要从事中国文学、语言学等研究,并继续从事杂文和随笔的写作。着有《半农杂文》、《扬鞭集》、《瓦釜集》、《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标点过清人张南庄的章回体小说《何典》,译着有《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和《国外民歌译》等,编有《初期白话诗稿》。

刘半农在1932年为纪念《新青年》正式提倡白话诗15周年,根据自己1917年至1919年间所收集的诗稿编成《初期白话诗稿》,次年由北京琉璃厂星云堂书店影印出版。这部诗稿收入了李大钊《山中即景》1首,沈尹默《公园里的二月兰》等9首,沈兼士《山中西风大作》等6首,周作人《两个扫雪的人》1首,胡适《鸽子》等5首,陈衡哲《人家说我发了疯》1首,陈独秀《丁巳除夕歌》1首,鲁迅《他们的花园》等2首,即8人共26首诗稿墨迹,它不仅是研究五四新诗运动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展现出一代文化大家们的书法风采。这本小册子在1933年出版时印数较少,早已稀见。1984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据原“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本作为“中国作家研究资料丛书”之一重印了此书,当时印数虽已达万余册,然现在依然是十分难觅了。我所藏本乃沈尹默先生外孙谌北新教授所赠之复印本。虽是复印纸本,然我时时观览亦爱不释手,每每翻阅之时,一代大家们的文采法书,昭然眼前,墨香四溢,浸人肺腑,亦使我悟到所谓“形式与内容”有机构成的和谐之美。这些大家们的书法格调非同凡响,亦非今日诸多“单打一”之书法“大师”们所能企及之。

刘半农在该书序文中写到:“这部稿子里有几点是值得说明的。第一,李守常先生不大作诗,亦许生平就只做过《山中即景》一首,而这一首的原稿可保存下来了。第二,陈仲甫先生白话文做得很多,旧体诗做得很好,白话诗就我所知道的说,只有《除夕》一首,这一首的原稿也保存下来了。李先生已在数年前做了牺牲,陈先生日下正在过他的看守所生活,这两首诗稿就愈见珍贵了。第三,鲁迅先生在当时作诗署名唐俟,那时他和周岂明先生同住在绍兴县馆里,诗稿是岂明代抄,鲁迅自己写了个名字。恐怕不会再有那样合作的机会,这一点稿子,也就很可珍贵了。”《初期白话诗稿》所录之诗作,风格多样,有的诗保留有旧体诗的影响,多数诗作则显示了白话诗的长处,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的特征。

作为五四新诗运动的创始者之一,刘半农对中国白话诗的主要贡献在于无韵诗风以及散文诗、民歌体、拟儿歌等形式的开创。1917年他开始用白话写诗。他主张:“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出来”,“便算极好”。并提倡“于有韵之诗外,别增无韵之诗”。他所创作的《卖萝卜的人》被称之为中国现代第一首无韵诗。如前文所述,他与胡适、沈尹默在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号中所发表的一组白话诗,被朱自清看作是新诗的创始之作。他与胡适和沈尹默被称之为初期白话诗最早的三个闯将。他总是将自己的视野投向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和不幸者。出现在他的诗里的有铁匠、木匠、学徒、奶妈、娼妓、渔民、农民、士兵、卖菜人、牧羊人、人力车夫、穷苦儿童,等等。他描写他(她)们的饥寒交迫的生活,抨击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社会,发出愤激的呐喊。在表达被压迫人民的痛苦和反抗意识上,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刘半农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所写的《相隔一层纸》、《学徒苦》等诗,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体现了作者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思想情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他的诗作可称之为平民化的诗歌,他的诗风深沉、悲愤、真切,他的白话诗创作实践成为中国现实主义诗风形成的开端。1920年他在伦敦写下了《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首诗被赵元任谱成歌曲后,在民间广为流传。它看似像一首情诗,其实应是一首思念故土的爱国诗篇。“诗人通过白天、黑夜、暮春、深冬的不同场景,反复咏叹对祖国的思念。诗情画意扑面而来。赤子之心跳荡在字里行间;应该承认这首诗感情真挚深沉,音韵和谐,节奏优美,和所表现的情思十分一致,形式上回环往复,增强了怀念的情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刘半农还是最早提倡并创作民歌体新诗的诗人之一,他曾以江阴方言,模拟江阴民歌形式写成《瓦釜集》,在文坛有较大影响。周作人曾说:在《新青年》诗人群中,“只有两个人具有诗人的天分,一个是尹默,一个是半农。尹默早就不做新诗了……半农则十年来只做诗,进境很是明了。”

尽管刘半农在白话诗创作方面多有建树,但他却在编辑《初期白话诗稿》时,并没有收录自己的诗稿,对此,他写到:“有几位朋友劝我把自己的诗稿也放一两首进去,我却未能从命。第一,因为那时的稿子早已没有,现在既然找不出,自然也不便倒填了年月假造。第二,听说有位先生编印世界名画集,内分三部,第一部是外国名画,第二部是本国名画,第三部分就是他自己的名画。这真是一个妙绝古今的编制法,可惜我竟不能造起一个《初期白话名诗》之类的名目来,要是能于造成,我也就很有胆量和勇气把我自己的名诗放进去。”

同类推荐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在历史上担当过重要角色,四大古老文明由她而交汇,丝绸之路依托她而开通,西域文化因她而发育。书中描绘了塔里木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绚丽多姿的塞外风光,再现了文明演进的历史,展示了塔里木河卓尔不凡的个性和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塔里木河深沉的爱意和忧思。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女总裁的超级保安

    女总裁的超级保安

    秦浩当兵退伍回家,结果回到家发现老妈居然上吊,家里的所有积蓄都被一个诈骗公司所骗走,一怒之下,秦浩恶斗黑势力,惩恶扬善,屌丝在逆袭,匹夫在超越。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有关系的人也太多,有钱任性的更多,我们没有羡慕,我们只有一颗灼热的赤子之心在一路奔跑。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轮回入侵之妖孽路

    轮回入侵之妖孽路

    你只能在一个又一个的轮回之中寻找进化的理由但是你在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之中找到的却是死亡和诡计一个又一个破碎的世界重组一次又一次的脱离了剧情的入侵主神说:其实,我是要保护你们安东说:其实,作为一个妖孽压力很大
  • 命猫

    命猫

    小女孩在南巷街捡到的一只傲娇猫,会变成人的哟。傲娇很喜欢以前的主人,只是找不到了而已,在帮傲娇猫找主人的同时发生好多好多的故事,想不想听呢?
  • 召唤帝国

    召唤帝国

    狂热的全面战争系列玩家路维被吸入时间漩涡,异地重生在一个小小维修技师的身上浑噩中醒来,倒霉的路维愕然发现,自己的胸膛上正踩着一只修长的美腿!《全面战争-罗马》系统跟着路维一起降临。末世来临,人间惨象,召唤兵马,召唤粮草,召唤城墙,召唤军队……路维要召唤出一个残暴的帝国,风卷世界!
  • 你的爱情我的青春

    你的爱情我的青春

    你还记得你青春时的模样么?还记得隔壁班暗恋的男生么?是杭怡的真情更动人,还是何秋欣的笑意更有用意呢。青春的故事是谁也说不清的,因为她虽然不完美,却真实。她没有告诉我们真善美,但一样是如此的是人陶醉。
  • 驴

    《驴》是一部反思人性与兽性的作品;《驴》是一部民族病态史的缩影;《驴》是一部文革时期农村生活的精彩写照;《驴》被孟繁华誉为能与世界著名反乌托邦小说比肩的一部中国作品;《驴》很可能是一部历史名作;《驴》是一部非功利的多年潜心之作。作者简介老奎,本名王嘉波,河北省井陉县人。1981年毕业于河北师大师资专科学校并从教,1988年离教从政,历任团县委书记、体改办主任、局党委书记、供热公司总经理等职。自上大专始,一直笔耕不辍,除公文随写随弃外,积下十几个短篇、三个中篇和两个长篇及若干个半拉子文稿,但从未公开发表。三十年后整理出版了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赤驴》(2014年4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 联盟传记

    联盟传记

    每一卷都是一个童话般的故事不管你是否有过联盟经历我们都能成为知音
  • 如何做个反差萌的仙风道骨

    如何做个反差萌的仙风道骨

    苏茗一直默默地为保养洁白娇嫩的肌肤窝在宿舍里打字,虽然很没节操地顺应编剧的恶趣味与市场需求,很三观尽毁地给主角虐心虐身,势必让他黑心变态灭世成神破碎虚空……但是,即使这理由很奇葩很无聊,也不要惩罚他吧?啊?……谁能告诉他,这是什么不负责任的系统?主角就是他收的小弟?他明明很认真地养小弟,可小弟什么时候就黑化了呢?黑化就算了,怎么不感恩啊?怎么说以前的他让他无人能敌,现在的他还亲自教养,比亲儿子都亲,结果咧?以下欺上!
  • 帝火修罗

    帝火修罗

    孤独的人在夜里哭泣,复仇者在夜雨下独行,待得报完大仇,他才发现,一切刚刚开始。以修罗之名,用鲜血之热,缔造盛世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