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500000049

第49章 文化大家个案考述(10)

学写字主要有三点:一是执笔,二是用笔,三是得笔。执笔不得法,字不容易写好。也有人不像我讲的执笔法写出好字的,如何子贞,但那毕竟是事倍功半了。用笔要有提顿,不能直拖过去。一个字是点画构成的,点画写好了,整个字才会好。字有四面,左右上下,不能偏枯。每一笔画都要像莼菜丝一般,圆而活。所谓得笔。是指字的精神色泽而言;不得笔,字就没有生气,不见性情……我用硬毫的时候多,但也写牛毫、鸡毫,乃至芦苇做的笔,我都写过。笔,不论软硬,全靠你驾驭它。写硬毫,要写得圆润,不要写得枒槎;写软毫,要提得起,写得劲健。

有关沈尹默先生的书法基础理论,学者们研究成果尤多,本文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沈尹默的书法技法理论乃是他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他曾说过:“孙虔礼《书谱·序》文中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两语意义,此事须从实践中检验,始能体会其正确意义。”陈玉玲指出:“沈尹默之书法论,主要来自书法创作经验的累积,以及对名家书迹的研究,所以大异于能言而未必能行或眼中有神,而腕底有鬼的纯理论家。”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研究脱节的现象,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界乃至美术界尤为突出,这种畸形现象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艺术的健康发展。正如有学者所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仍有较大的脱节。这之中恐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书法界搞理论者而不善于创作,创作经验丰富者又讷于理论研究,从事书法理论研究者很多人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研究书法这样一门融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素质。”由此反观沈尹默先生的艺术成就,其卓越贡献及深远意义亦是昭然可见的。正如有学人所说:“沈尹默先生在帖学、碑学中苦凿了那么多年,就是一个集众美的过程和锤炼力之美的过程,他的书法是雅俗共赏的代表或典型。他精研技法得技巧,他广集技巧成风貌,在约60年的超人的锤炼过程中,一得古人笔髓,二得书家情性,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通会之时着书立说,实实在在的把书艺精华整理和流传下去,这就是他挥舞着创作和理论双刃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他的阅历,他的作品,他的理论,他的成果和地位在书坛上是少有与之比肩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中,沈尹默先生是一位集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为一身的一代大家之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与胡适等人最早开创了新诗写作的先河,所作诗篇辞韵清新,意境深远,诸多名篇曾传颂一时。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他对旧体诗词的造诣亦尤为精深,意韵自然,佳作颇多,在近代以来旧体诗史中占有一定位置。沈尹默先生的书法由唐楷发蒙,涉楷行草体,融碑于帖,上溯“二王”神韵,于传统主流书法艺术式微之时,复兴帖学,创“沈体”书风,其行草法书堪称数百年来第一人,其书学实践对中国书法之发展亦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书法理论方面,他笔耕不辍,着述尤多,倡导书法原典精神,论古析今,崇尚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沈尹默早年即执教于北京大学,于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时,力谏并促成其教授治校、成立评议会等现代科学的民主办学方式,并推荐陈独秀等诸多精英执教于北大,《新青年》之北迁及五四运动之爆发,在客观上实与沈尹默有某种间接关系。他曾培养出如顾随、台静农等诸多优秀英才,并与蔡元培等人共同创建孔德学校,诸如此类之业绩,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亦功不可没。作为一代文化大家,沈尹默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正义与良知是其精神核心。在五四运动时期,他支持学生运动并为营救被捕学生及谏请蔡元培返校遏尽其力;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潮期间,沈尹默与鲁迅等人发表声明,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在李大钊英勇就义之后,他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大钊之子东渡日本;在国民党政府腐败猖獗之时,他愤然辞去监察委员一职;在传统文化倍受各种运动的摧残之下,他毅然举起复兴传统书学艺术的旗帜,以承传中国优秀文化为己任,身体力行,给中国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如此等等,昭示着一代文化大家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沈尹默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艺术大家,其艺术业绩和学术意义亦必将影响至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之发展。

[附记]我对沈尹默先生的敬仰,缘自中学时代,那时我在陕南读书,居住在与沈尹默的出生地汉阴县城仅有数十公里之遥的安康县城中。陕南文化人对沈尹默先生极为推崇,因而,虽是“文革”期间,我竟然能从友人那里借阅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线装墨迹影印本,那时我虽然不可能读懂书中的内容,但该书中精湛的法书却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我上中学的某一个暑暇,曾与同学一道赴汉阴县城一游,当时汉阴古城尚未被毁坏,登上古城站在文峰塔前,眺望陕南山川,其情其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1997年,我在编写《中国书法经典百品》一书时,曾得到谌北新教授的帮助,他为我详细介绍了沈尹默先生的书学事迹,并提供了他所珍藏的沈先生的书信手札和沈先生使用过的毛笔图片,以供发表。这使我对沈尹默先生之学术人生有了进一步了解。2001年,在谌北新教授的嘱托下,我撰写了《沈尹默陕西时期书学文化论》一文,此后,茹桂教授对此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谌北新教授又赴京将文稿面呈启功先生审阅,承蒙启功先生的亲自推荐,该文由李义兴先生责编发表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10期,在此前后,《陕西日报》、《文化艺术报》、《西北美术》、《统一论坛》等多家报刊又对该文进行了转载或摘要。从而引起了书学界及汉阴县政府对沈尹默及其沈氏兄弟事迹的关注。2001年6月。我应邀与杨健健教授一道赴上海出席“沈尹默诞辰118周年纪念会”,并作了《沈尹默青少年时代》的报告,会议期间拜访了沈尹默先生故居,还有幸与周而复、马国权、褚家玑、褚家立、戴自中、沈培方、白谦慎、刘恒等先生作了交谈。2001年后。汉阴县人民政府筹划建立“汉阴三沈纪念馆”,我亦曾数次应邀赴汉阴进行实地考察。2005年,我所申报的关于沈尹默研究的课题,得到陕西省教育厅的立项资助(陕西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5JK069沈尹默艺术文化成就与陕西人文资源关系研究)。本文作为该项目报告的主要内容,即是我在借鉴他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试图对沈尹默先生的生平、诗词和书法艺术作以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全面的综述,同时,首次揭示了沈尹默陕西时期的基本情况,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期有助于沈尹默研究的深化与进展。

二刘半农与《初期白话诗稿》

刘半农(1891-1934),名复,字半农,笔名寒星。江苏江阴人。现代诗人、文学家、语言学家。父亲是位秀才,当过塾师。幼年生活贫寒,15岁时入常州中学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一度在革命军中任文书。1912年春,偕其弟刘天华赴上海,先后任《中华新报》和中华书局编辑。此时曾以“半侬”笔名发表文章,开始从事小说和诗词创作。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后,他成为该刊主要撰稿人。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师。后即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并发表了数篇影响较大的文章,创作了许多传颂一时的白话诗,推动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先驱和着名的诗人之一。1920年春,刘半农留学欧洲,专攻语言学。先后在伦敦、巴黎等地的大学研究汉语语音、声韵。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曾为“语丝社”成员。其后他主要从事中国文学、语言学等研究,并继续从事杂文和随笔的写作。着有《半农杂文》、《扬鞭集》、《瓦釜集》、《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标点过清人张南庄的章回体小说《何典》,译着有《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和《国外民歌译》等,编有《初期白话诗稿》。

刘半农在1932年为纪念《新青年》正式提倡白话诗15周年,根据自己1917年至1919年间所收集的诗稿编成《初期白话诗稿》,次年由北京琉璃厂星云堂书店影印出版。这部诗稿收入了李大钊《山中即景》1首,沈尹默《公园里的二月兰》等9首,沈兼士《山中西风大作》等6首,周作人《两个扫雪的人》1首,胡适《鸽子》等5首,陈衡哲《人家说我发了疯》1首,陈独秀《丁巳除夕歌》1首,鲁迅《他们的花园》等2首,即8人共26首诗稿墨迹,它不仅是研究五四新诗运动的珍贵资料,同时也展现出一代文化大家们的书法风采。这本小册子在1933年出版时印数较少,早已稀见。1984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据原“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本作为“中国作家研究资料丛书”之一重印了此书,当时印数虽已达万余册,然现在依然是十分难觅了。我所藏本乃沈尹默先生外孙谌北新教授所赠之复印本。虽是复印纸本,然我时时观览亦爱不释手,每每翻阅之时,一代大家们的文采法书,昭然眼前,墨香四溢,浸人肺腑,亦使我悟到所谓“形式与内容”有机构成的和谐之美。这些大家们的书法格调非同凡响,亦非今日诸多“单打一”之书法“大师”们所能企及之。

刘半农在该书序文中写到:“这部稿子里有几点是值得说明的。第一,李守常先生不大作诗,亦许生平就只做过《山中即景》一首,而这一首的原稿可保存下来了。第二,陈仲甫先生白话文做得很多,旧体诗做得很好,白话诗就我所知道的说,只有《除夕》一首,这一首的原稿也保存下来了。李先生已在数年前做了牺牲,陈先生日下正在过他的看守所生活,这两首诗稿就愈见珍贵了。第三,鲁迅先生在当时作诗署名唐俟,那时他和周岂明先生同住在绍兴县馆里,诗稿是岂明代抄,鲁迅自己写了个名字。恐怕不会再有那样合作的机会,这一点稿子,也就很可珍贵了。”《初期白话诗稿》所录之诗作,风格多样,有的诗保留有旧体诗的影响,多数诗作则显示了白话诗的长处,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的特征。

作为五四新诗运动的创始者之一,刘半农对中国白话诗的主要贡献在于无韵诗风以及散文诗、民歌体、拟儿歌等形式的开创。1917年他开始用白话写诗。他主张:“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出来”,“便算极好”。并提倡“于有韵之诗外,别增无韵之诗”。他所创作的《卖萝卜的人》被称之为中国现代第一首无韵诗。如前文所述,他与胡适、沈尹默在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号中所发表的一组白话诗,被朱自清看作是新诗的创始之作。他与胡适和沈尹默被称之为初期白话诗最早的三个闯将。他总是将自己的视野投向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和不幸者。出现在他的诗里的有铁匠、木匠、学徒、奶妈、娼妓、渔民、农民、士兵、卖菜人、牧羊人、人力车夫、穷苦儿童,等等。他描写他(她)们的饥寒交迫的生活,抨击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社会,发出愤激的呐喊。在表达被压迫人民的痛苦和反抗意识上,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刘半农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所写的《相隔一层纸》、《学徒苦》等诗,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体现了作者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思想情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他的诗作可称之为平民化的诗歌,他的诗风深沉、悲愤、真切,他的白话诗创作实践成为中国现实主义诗风形成的开端。1920年他在伦敦写下了《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首诗被赵元任谱成歌曲后,在民间广为流传。它看似像一首情诗,其实应是一首思念故土的爱国诗篇。“诗人通过白天、黑夜、暮春、深冬的不同场景,反复咏叹对祖国的思念。诗情画意扑面而来。赤子之心跳荡在字里行间;应该承认这首诗感情真挚深沉,音韵和谐,节奏优美,和所表现的情思十分一致,形式上回环往复,增强了怀念的情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刘半农还是最早提倡并创作民歌体新诗的诗人之一,他曾以江阴方言,模拟江阴民歌形式写成《瓦釜集》,在文坛有较大影响。周作人曾说:在《新青年》诗人群中,“只有两个人具有诗人的天分,一个是尹默,一个是半农。尹默早就不做新诗了……半农则十年来只做诗,进境很是明了。”

尽管刘半农在白话诗创作方面多有建树,但他却在编辑《初期白话诗稿》时,并没有收录自己的诗稿,对此,他写到:“有几位朋友劝我把自己的诗稿也放一两首进去,我却未能从命。第一,因为那时的稿子早已没有,现在既然找不出,自然也不便倒填了年月假造。第二,听说有位先生编印世界名画集,内分三部,第一部是外国名画,第二部是本国名画,第三部分就是他自己的名画。这真是一个妙绝古今的编制法,可惜我竟不能造起一个《初期白话名诗》之类的名目来,要是能于造成,我也就很有胆量和勇气把我自己的名诗放进去。”

同类推荐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思想课堂-儒学笔记

    思想课堂-儒学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细说中国服饰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理想读本。内容丰富,服饰文化小辞典以密集的信息对正文进行补充和延伸;图文契合,用丰富精美的图片,深入再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灿烂辉煌;每章标题、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主旨,同时使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形成信息体系。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热门推荐
  • 花解语

    花解语

    花蕊姑娘是位萌妹子,可悲催的是见义勇为却意外的穿越到古代的一户农家小院,落得个家贫己弱,一个二十一世纪自强自立的女青年如何能容忍任人凌辱,是以一个逆境之下奋斗不息的农家女崛起了。
  • 疼那么短,痛那么长

    疼那么短,痛那么长

    有爱无爱的日子,喊一声也嘹亮,叫一声也动听!情感的河流才会因这声喊叫而水起,而风生。而浩浩然前行。这一声长啸里,有情感到来时润物细无声的慰藉,更有心灵微澜时随风潜入夜的涟漪。
  • 重生一指风华

    重生一指风华

    她是一代琵琶国手,与名家刘德亥一起被赞为“南落北亥”她用一把琵琶行走天下,让世界聆听中国华音她是第一个明星演奏家,以一己之力挽回民乐衰败的现状她的演奏让世人惊叹为“必须站着听的音乐”她就是琵琶国手——白落这一世,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畅游,可是为什么一个两个总让她不安生?某段男:“我讨厌你,你关心的从来不是我。”“我一直都关心你,你是我弟弟。”某硕男:“乖”摸头。“滚”
  • 悟空悟空

    悟空悟空

    我背得起世界,却胜不过时光。就像那一天,我站在云海之巅,却找不到花果山和天庭的踪迹,失去了所有的过往,再没见了你。糟老头一改以往无所为意的模样,从眯缝的眼里透出深邃的慧光,驱尽了波澜的云海。他忽然像从遥远时尘里闲适抽身的长旅过客,轻易地击败了我自以为傲的沧桑。破碎了虚空的偈语从他的口中流淌,如璀璨星河在天际徜徉:花谢未了心,云逝见天蓝。红尘谁可度,不过其自然。
  • 至尊凰后:神皇大人太撩人!

    至尊凰后:神皇大人太撩人!

    他们说三百年来,她是世间运气最好的女人。出生是家世显赫的金家,又被选中成为木蓝国的女神入住女神庙,在木蓝国几乎没有人没去女神庙参拜过她。她性情温良,仁心仁术,在所有人看来,几乎没有她医治不好的疾病。嫁了绝世风采,让万千少女都抵挡不了,为他疯狂的二爷,真可谓又让多少少女少妇羡慕,还不招人嫉恨。可是她的人生,只有她自己知道。莫不说别的,就是那天下第一的美男,一掷千金的风流公子,就让她头痛不已。“玉儿,你逃不了的。”“二爷,我都逃到了天涯,你看不见吗?”“我没看见天涯,我就看到了玉儿你。”“……”不管绕多大的圈子,二爷总是能跟上她的脚步,甚至比她更快的走到她的前面把她找到,将她紧紧的圈在他的怀里。
  • 思竹

    思竹

    美好和糟糕似乎总在一念之间,有些人终成眷属,哟有些人却只能遗憾终生,初恋,暗恋,一念之间,欢迎收看。
  • 祖庭事苑

    祖庭事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与光之歌

    暗与光之歌

    我不知道光明是什么颜色,也不明白为什么那明亮就是光。黑暗下的人们是淳朴善良的,人们充斥着对光明的幻想。可光明下的人们早已腐朽、糜烂,他们只想着让他们所谓的光明,侵蚀黑暗。……一句话简介:带着骷髅打天下。
  • 复仇女王的华丽回归

    复仇女王的华丽回归

    她们本是各大世家的掌上明珠。却都因为一些不同寻常的经历而化身魔鬼。但她们遇到所爱,他们究竟会如何抉择?
  • 战王的小悍妃

    战王的小悍妃

    她来自异次元时空,脑里掌中拥有最新科技的微型晶片,可以解读别人的脑电波,可以杀人于无形。这古典美男竟当她是战俘?,给他一个狠狠的绣花脚!不幸踹中某赫赫战王最弱处,抢夺一匹战马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