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700000043

第43章 北宋的佛教祈雨礼法(2)

包括关于成寻祈雨的研究在内,专论宋代祈雨的论文并不多。其中,进行总括性论述的,是中村治兵卫。中村论文是以宋代为对象,历史学地分析向来基于民俗学研究的祈雨。中村氏主要指出唐宋祈雨的不同,指出宋代相比唐代次数更多,和朝廷亲自制定公布祈雨的方法,明确指出宋代在祈雨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时期,为宋代祈雨研究带来了崭新见解。再者,近年,皮生庆氏在着作中辟出一章,从正面详谈了宋代祈雨的问题。皮氏的视角,是以两宋的官方祈雨为中心进行分析,且通过确证官方祈雨的方法往往从民间产生、具体的仪式必有民众的参与?宗教家的介入,以此可基本地了解宋代祈雨的一般状况,进而可知在某些特定状况下官民相互之关系及对于组织性的宗教?民众信仰的影响。具体而言,即不仅是中央、也以地方官员为对象,分析祈雨方法?实践?对于祈雨之思想界的反应,综合地?真正地探讨宋代祈雨。特别在第一节中,将宋代祈雨方法分为“传统礼制下的祈雨法”“官颁祈雨法”“道教祈雨法”“佛教祈雨法”“民间杂法”五种类,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多所增益。再者,在后续的第二节中论述了祈雨主持者的问题,其中以其成立过程及具体之作法为中心论述了称为“典礼”“礼令故事”的制度,值得关注。

皮氏的研究相比以往的宋代祈雨研究,更详细且探讨对象也涉及更多方面,无疑将成为今后宋代祈雨研究的基础文献。然而,其中也不是没有问题。首先,究根结底,皮氏是以两宋(北宋·南宋)为对象,与本稿仅以北宋为对象的立场,在视点上有微妙的不同(中村氏也以两宋为对象)。再者,在涉及佛教祈雨法的部分中也没有涉及其作法,由于论文在列举“典礼”“礼令故事”时儒教的仪礼与佛教?道教的仪礼也是区别不明确,所以不能将之一般化以适用于北宋时代之佛教的祈雨礼法。因此,本稿列举成寻之祈雨,由此导出北宋时代之佛教的祈雨礼法,是很有价值的。

因此,下文立足于以上之祈雨研究史,进行前节的探讨与中国史料的对照。此外,以下-的编号均与前节相对应。

皇帝下达命令

由神宗向成寻下达命令以进行祈雨,在整个北宋时代,如此由皇帝下达命令以进行祈雨,是最多的一种形式。譬如《参记》卷5熙宁五年(1072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条“依两月无雪,公家至怪,敕传法院被祈雪下。即廿四日大雪下五寸许云云”,《长编》卷1建隆元年(960年)八月甲戌条“命近臣分诣京城诸祠庙祷雨”(《宋史》卷1太祖本纪同日条“命宰相祷雨”),《长编》卷214熙宁三年八月庚申条“分命辅臣祈雨”等。

开启粉坛祈雨道场

在北宋时代,通常在开启祈雨道场之际作有文章。在此,以成寻筑造法华坛之“后苑”进行祈雨时的文章为例。

苏轼《东破全集》卷114(《苏轼文集》卷44)“后苑瑶津亭开启祈雨道场斋文”(元祜三年(1088年)六月二日):

六月徂夏,方金火之争。三农望秋,乏雷雨之施。嗟人何罪,逢岁之艰。自非妙觉之等慈,孰拯疲民于重困。有严禁苑,祗建净筵。念我忧劳,锡之膏泽。非独起焦枯于田野,抑将扫疾疫于里闾。嘉与含生,永均介福。

苏颂《苏魏公文集》卷27“后苑华景亭开建祈雨道场斋文”

维元佑五年岁次庚午二月丙申朔二日丁酉,皇帝遣入内内侍省内东头供奉官管勾后苑谭扆等,请僧三七人,于后苑华景亭建祈雨道场。伏以自冬徂春,稍阙滂沱之润。彼民望岁,深怀愆亢之虞。爰仗佛乘,仰祈神贶。修举六时之供,导迎四序之和。冀甘泽之沾濡,俾嘉生之茂遂。缅惟大觉,昭鉴丹诚。谨言。

成寻在《参记》中于祈雨道场开启之际记录有“佛前文字”。其中虽未含有如此之文章,但在八日条中记载的“祭文一通”中,其开始的部分是祈雨道场开启时的文章。上面列出的二例中,与苏颂的文章形态(特别是开头部分)类似。

皇帝有时亲临祈雨道场

(成功后)皇帝有时亲临祈雨道场

《参记》中屡有记载神宗亲自到祈雨(谢雨)道场,中村、皮两氏已指出,皇帝亲自进行祈雨(谢雨)、亲临祈雨(谢雨)道场,也是北宋时代祈雨的特征之一。作为其中一例可列举如,《长篇》卷3建隆三年五月甲子条“幸相国寺祷雨”(《宋史》太祖本纪同日条亦同)及《文献通考》卷77“熙宁元年,帝幸寺观祈雨,诏在京举望祭礼诸路分祷岳镇海渎名山大川,又幸相国寺、天清寺集禧醴泉观祈雨,雨足,幸西太一宫报谢”等。

也有在祈雨过程中根据状况别出指示

成寻曾在祈雨途中受命祈止风。如此,似乎即使在祈雨进行中,可有根据状况以做临机应变之事。以下之记事,虽不是宋代的事例,但与成寻的状况极为接近,或可为参考。

《宋高僧传》卷1《唐不空传》:

至天宝五载还京。是岁终夏愆阳,诏令祈雨。制日,时不得赊,雨不得暴。空奏立孔雀王坛,未尽三日,雨已浃洽。帝大悦,自持宝箱赐紫袈裟一副,亲为披擐,仍赐绢二百匹。后因一日大风卒起,诏空禳止,请银缾一枚作法加持,须臾戢静。

因池鹅误触缾倾,其风又作,急暴过前,敕令再止,随止随劾。帝乃赐号日智蔵焉。

在此不空传中,可确证诏以“命祈雨-成功-褒扬-诏祈止风-成功-赐号”之流程,与成寻一样受命有“祈止风”。

(成功后)满愿,进行“谢雨”

成寻在《参记》中记录有在谢雨道场开启中作成的“祭文一通”。其中,后者是谢雨道场开启时的文章,在祈雨一样,在谢雨之际也作有祝文。对应于中所载苏轼的祈雨斋文的是:

苏轼《东破全集》卷114(《苏轼文集》卷44)“后苑瑶津亭开启谢雨道场斋文”(元祜三年六月六日):

伏以祗畏之心,格人天于影响。觉慈之力,反水旱于屈伸。周泽载濡,农田告足。既解蕴隆之患,庶无流潦之虞。仰冀能仁,由垂昭鉴。

又,以下苏辙之祝文与成寻所记录这祝文在形态(特别是开头部分)上类似。

苏辙《乐城集》卷34“谢雨祝文”

维元佑五年岁次庚午月朔日,皇帝名,谨遣左朝散郎充集贤校理守尚书礼部郎中崔公度,敢昭赛于东岳天齐仁圣帝。伏以自冬历春,雷雪弗效。由近及远,麦禾可忧。惧成凶年,病我赤子。神明昭答,膏泽普加。力回大旱之余,卒致有秋之喜。不腆之荐,诚意斯存。尚飨。

可知该文与方才所载之“五岳四渎祈雨祝文”为一组,可确证在祈雨成功后谢雨基本在同一地点举行。

也有吟咏关联诗

成寻将善凑和尚所作之诗文记载入了《参记》,但在祈雨成功后咏诗的事例其实在宋代以前也不可胜举。在此,将宋代的事例列举如下。

《长编》卷87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八月癸未条:

时以愆亢,有龟山僧智悟请就开宝寺福圣塔断左手祈雨,是日雨降。自秋不雨,上忧形于色,减膳彻乐,篃走髃望。及是沾沛,中外忻庆。

分遣官致谢于所祈处。上作甘雨应祈诗、近臣毕和。

苏辙《乐城集》卷7“和李邦直学士沂山祈雨有应”

宿雪虽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闻,歌舞通宵龙一战。旋开云雾布旌旗,复遣雷霆助舒卷。雨声一夜洗尘埃,流入沟河朝不见。但见青青黍与禾,老农起舞行人歌。污邪满车尚可许,供输到骨期无它。水行天地有常数,岁岁出入均无颇。半年分已厌枯槁,及秋更恐忧滂沱。谁能且共蛟龙语,时布甘沢无庸多。

此外,长元六年(1033年)五月真言僧仁海在日本平安京的神泉苑举行的请雨经法成功所相关的诗群留存于《小野僧正请雨行法贺雨诗》(《续群书类从》卷318)。该习惯也可能亦流传于日本。

(成功后)褒扬僧等相同人员

赐紫衣与“善惠大师”之号

成寻因为祈雨成功,不仅褒扬,还由神宗赐予紫衣及赐号。特别是,赠予紫衣,赐号,当然为佛教祈雨的特征。因此,仍可在僧侣的祈雨中确证此等事例。

《参记》卷6熙宁六年一月十八日条:

中天竺恵远和尚谈话次云,皇帝给赐全罗紫袈裟、单衫、裙、绫同三种、绢同三种者,依祈雨验被赐云云。

《长编》卷265熙宁八年六月丙午条:

诏增河南府超化寺岁度僧二人,赐紫衣一人。以上批,寺乃释迦佛利所在,于畿内最为灵迹,近两祷雨,即随获嘉应,闻岁止度僧一人,颇阙人修奉,故也。

将物品投入池中

祈雨结束后,祈雨中使用之道具类被投入池中。如《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七月己酉条“寻出知荆南府,俗尚淫祠,属久旱,盛祷雨之具,贽始至,悉命撤去,投之江流,不数日,大雨”中所见,此类事例(将祈雨之道具类投入水中之事例)在宋代祈雨中经常进行。相对于《长编》记事中通过投入以祈降雨,成寻是在祈雨成功后投入的,虽然在这点上不同,但作为行为则可视为相同。且,关于成寻的祈雨特别要关注的是,投入“八龙”。具体而言,似乎是如《参记》卷7熙宁六年三月七日条“最初申乞令作茅青龙八座,长一尺,以纸卷茅画之。头面好作画,依之所奏也”的“茅青龙”。“茅青龙”在中国方面史料中未见有,当认为是由于日本之祈雨的影响,如《参记》同日条“前投金明池,以金银作龙也。此是草龙,只投此池好也者”所见,可确证在成寻以前,宋代也有将以金银做成的龙投入池中的事例。或许该事例可认为是《佛祖统记》卷五二所载“真宗,亢旱,梵僧于金明池立坛咒龙,须臾雨至”,可知该池即“金明池”。在成寻祈雨之次年举行的事例中,也有“权河北西路转运使刘航言,自冬以来颇愆雨雪,乞遣中使于曲阳大茂山真人洞投龙以祷”(《长编》卷251熙宁七年三月戊午条。《宋会要辑稿》52册熙宁七年三月二十一日条同文),可确证在成寻祈雨前后进行有“投龙”。再者,从此事例亦可知,基于“投龙”之祈雨,受道教的影响很大。这是唐代常见之祈雨法,可知以成寻祈雨为代表之宋代“投龙”是由唐代继承而来者。

四、结论

通过前节的对照,可知成寻记录的祈雨作法及相关的活动均可与北宋时代的史料相符合(但关于,以笔者之浅见未能找到)。即,虽然成寻是以“法华法”这一当时北宋未进行的祈雨修法举行的,但作法本身却以遵循北宋普通之祈雨作法的顺序进行。此点也可从成寻自己的言语中窥知。祈雨成功后的三月六日便是祈雨之满愿,但成寻对于此处置,述道“颇虽不得意依不知唐作法”。此言清楚地昭示了成寻虽然修行自己所属的天台宗修法之法华法,但作法本身却是根据“唐作法”进行的。因此可以说,如本稿所进行的由《参记》之祈雨记事来复原北宋时代的佛教祈雨是妥当的。

进而,若能将成寻这般进行的祈雨作法进行一般化,则成寻之祈雨就决非特殊例,而毋宁说是接近普通的事例。如此,就对将成寻祈雨特别看待提出了异议。即,作为众多的祈雨选择肢之一,北宋方面可能委托了在当时开封的日本僧祈雨。进一步说,北宋方面只要祈雨成功,是谁都行。如《长编》景德元年七月己丑条中“有西州人贡胡僧,自言善咒龙祈雨。朕令精舍试其术,果有符应”,皇帝测试了自己提出祈雨之胡僧的法术,而成寻祈雨不也可与此事同等相视。当然,或许神宗对成寻带来的物品及日本具有兴趣(见于《参记》卷4熙宁五年十月十四日条等),由此对他多少有些关心,期待,而不能将它们完全同一看待,但即使如此,也需注意将成寻祈雨特别看待。不管如何,不论关于成寻祈雨的史料在中国方面残缺是偶然的,还是有目的的,也不必直接将其与政治问题等挂钩(但真宗及仁宗、神宗期的祈雨很多有问题)。此问题,归根到底,须从资料管理及资料保存的问题、史料编纂的问题中把握。

是故,《参记》之祈雨记事的价值并未降低。如本稿所探讨,通过与中国方面史料的对照,关于成寻祈雨的记录显然正确,以外还具有中国方面史料所缺的精确性,由此可再次确证其为珍贵的记录。留下的问题仍有很多,都将是今后的课题。本论就此搁笔。

同类推荐
  • “国难”之际的思想界

    “国难”之际的思想界

    1931~1937年,因日本入侵造成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从知识分子为主题的思想界展开了对中国当时政治出路的大讨论。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千年海盗

    千年海盗

    为何海盗阴魂再袭亚丁湾?《千年海盗》全面解析海盗的历史与今天,为读者彻底揭秘海盗,讲述海盗卷土重来背后的故事。史上五大海盗时期,史上七大臭名昭著的海盗岛,东海枭雄:中国历史上的海盗代表,郑和下西洋:剿灭世界最大海盗集团。
  •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危机,做到预防公共危机、正确处理公共危机、尽力将公共危机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这是现代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问题。我国从“非典”事件以后,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建立了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 白宫内外

    白宫内外

    这是一部有关美国总统和美国政治的成功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值得有关领导、专家、国际关系研究者和政治爱好者学习、借鉴和参考。作者通过美国总统的从政生涯,对美国政治生态、内政外交、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了提炼和概括,清晰准确、深刻生动,对我们客观认识美国国情,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帮助。
热门推荐
  • 校花缠上我

    校花缠上我

    秦俊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走这样的“好运”,被雷劈了不仅没死成,还有校花亲自送上门,只是这校花实在太玄~他无福消受啊!!!
  • 回到古代生个娃

    回到古代生个娃

    此刻的林思彤感觉自己真的很可悲很可笑,谈了近四年的男朋友,几天了无音讯后,发了一条短信,说是他喜欢上别人了,林思彤回了一句“祝你幸福”,眼泪终于忍不住大哭了起来,直到哭的累倒在床上。头很重,很痛,是谁一直在叫我,。“呜呜,姐姐,起来,呜呜…不要丢下宝宝”,一个带着稚气的奶音不断的在我耳边叫唤着,后脑勺很痛,还很吵,是谁呢,不耐烦的睁开眼睛,虾米!一个四五岁的长的粉嫩嫩小男娃趴在我的胸口哭喊着,这到底怎么回事?!
  • EXO之丢了时光丢了你

    EXO之丢了时光丢了你

    “为什么都不相信我呢?”我一人独自走在马路上。迎面有一辆车向我驶来,来不及躲闪,我闭上了眼睛。当我醒来时,看着一张陌生的面孔,我好像失忆了......
  • TFBOYS之一起长大的约定2

    TFBOYS之一起长大的约定2

    本文又名十年花开。一年后就是十年之约。但…却物是人非,惜语和小凯面对异地恋很无奈,都说最苦的恋爱便是异地恋了,雨瞳半年前的失踪让千玺跌入谷底,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乐乐跟变了一个人似的,除了千玺,对其他人都很排斥,一次又一次的刺痛王源的心…TFBOYS之一起长大的约定2,先去看下第一本啊…
  • 狐殇:天局

    狐殇:天局

    她痛失双亲,再度醒来就已堕入妖籍。面对族人的一腔怒火,她无路可退。重重苦难之后,她想起第一眼就让她觉得此生必定会与之纠缠的男子,可惜了,一切都只是个局,所有人都只是局中一个个无知高傲自唱自己桥段的戏子……死后,她笑问他:“你可算是机关算尽,现下可有悔?……不知你是高估了你自己,还是低估了情……”角色设定等方面可能会对常识带来小小的冲击,不喜勿喷→_→……
  • 快穿之神使追妻记

    快穿之神使追妻记

    宠文1V1“为了维护位面稳定,你将被本系统强制抹杀.〞顾子沐自被某系统强制抹杀后,驯服男主,征服位面最强者,走向巅峰成为了她的目标.从此穿梭在各个位面,在这条不归路上愈走愈远,却惊奇发现,身边不知从何开始竟一直跟着一个强大且神秘如斯却总爱黏着她的男人……
  • 江湖之东方不败

    江湖之东方不败

    江湖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游戏吗?当一代枭雄:东方不败,转世而来,在江湖之中,会掀起什么样的腥风血雨?逝去的王权,将忘却,取而代之的是无穷尽的武道。新的挑战,新的人生。江山备有人才出,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日出东方,唯我不败,又有谁能超越?这天地虽大,但却无一人可配做我真正的对手。——《东方不败语录》身在江湖,你的剑就不能不拔,因为你是江湖人。——《东方不败语录》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致远的祥和之境。
  • 创世天界

    创世天界

    创世神界,两族交战,大战波及这片世界,致使此后修士难现。神的子嗣流落凡界,乱世浮屠,直到黄天三人出世。黄天,一个善良的孩子,怎么在乱世中成长,怎么携一界与神战
  • 多姿多彩的陶俑

    多姿多彩的陶俑

    本书选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上起秦、下讫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类陶俑60件(组),其中以被确定为国宝的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佣”最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