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7000000047

第47章 炎帝族系在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中的贡献(1)

程有为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相传他率先制作耒耜等生产工具,教民众种植五谷菜蔬,又发现草木的药性原理,创制琴瑟等乐器,并倡导形成最早的集市。总之,炎帝是农耕文明的开创者。其后裔枝繁叶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姜炎族团系统,对中国上古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炎帝与姜炎族系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史书记载的炎帝族系

《国语·晋语四》载司空季子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后来人们将炎帝与神农氏、烈山氏联系起来。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巳)。有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故神农炎帝之族又称连山氏或烈山氏。古人谯周、崔述等早已指出,“神农、炎帝不是同时代。但神农氏、炎帝为同一族氏相承继的族氏系发展,所以后人把神农、炎帝合并相称。”周光华:《远古的华夏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炎帝部族起源于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水的上游地区(今陕西宝鸡一带)。史书称“炎帝以姜水成”,或者炎帝“长于姜水”。姜水是渭水的一条支流,在今陕西岐山县东,附近有姜氏城。也有人以为姜水在渭水南。王玉哲先生以为:“炎帝的发祥地大概在今陕西的渭水上游,东可能到山西。”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炎帝是姜姓部族的首领,其族源可能是羌人。

关于炎帝的族系,《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的较为详细:“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由此可见,炎帝族系为:

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噎鸣

其中较为着名的是祝融、共工以及后土。

在这个族系之外,还有蚩尤,是九黎族团的先祖。九黎族早先也生活在中原地区,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的黄河两岸。《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我们姑且把蚩尤也作为炎帝族系的一部分。

从上引《山海经·海内经》文可知,祝融是炎帝后裔。但是同书又说他是黄帝后裔。《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众所周知,颛顼是黄帝后裔,因此,祝融也应为黄帝后裔。祝融被后世作为火神祭祀,或者炎帝部族与黄帝部族各有祝融,也未可知。

祝融之后有共工。王玉哲先生说:“炎帝一支族名共工氏,《山海经·海内经》谓祝融出于炎帝,而共工又出于祝融,可见共工实为炎帝之族。”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说明共工当与颛顼、帝喾同时。共工氏活动地域在河洛地区的黄河南岸(今河南三门峡市一带),或者在太行山南麓的共地(今河南辉县一带)。

尧舜时期,炎帝之后又有“太岳”,或称“四岳”部族,活动在今山西省中部的霍泰山一带,其首领就是后土。丁山先生以为“太岳之后分为齐、吕、申、许四国,因讹太岳为四岳”。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98页。

由于炎帝和黄帝族发生冲突(三战于阪泉之野),被黄帝击败,逐渐融合于黄帝族。大约在祝融时曾击败黄帝族的鲧(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见《山海经·海内经》),但其子共工又被禹杀掉了。也许到这以后,炎、黄部族才终归一统。

夏商时代,姜炎部族在黄土高原东部活动,与姬姓周部族结成同盟。其首领姜尚在辅佐周武王灭商的事业中立下了赫赫武功,被封在山东半岛的营丘,建立了齐国,史称姜齐。在中原地区又有申、吕、许等国。姜齐成为春秋时期的头等强国。

炎帝族系东迁后,居于黄河中游一带。由于炎黄族之繁衍,也由于中原沃野气候温和,宜牧宜农,并临近其最早活动中心区域,因而他们逐渐向中原扩展,并在中原建立其氏族、部落。王大有认为,考古发现的大地湾、老官台和仰韶北首岭、半坡文化是神农氏炎帝文化,磁山、裴李岗、龙虬庄、北辛文化是蚩尤氏文化。贵州安顺关岭红崖丹书,是炎帝族自六盘山南下四川-贵州-云南的共工族支所留的族谱。《山海经》载有炎帝九世的族谱,第九世为夸父,时居潼关至灵宝三百里桃林塞八大社(营),神农氏第八代名榆罔(参庐),都河南卢氏县祁家湾、陈留、曲阜,蚩尤氏与共工氏居晋、冀、鲁。蚩尤死葬濮阳西水坡,时间距今4515~4510年左右。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这段话说得很具体,但是否符合历史实际,还要得到进一步证实。

炎帝部族从渭水上游东迁,在中原地区留下了一些遗迹。史称“炎帝都陈”,即今河南淮阳,但已无迹可寻。而在河南沁阳神农山顶峰有神农坛遗迹,应当是神农炎帝的祭祀场所。罗哲文等专家实地考察发现,古坛原貌已经毁坏,古坛地面以下尚有30~40厘米的积土和少量草木灰。祭坛周围出土元中统二年的石碑《重修阳洛山记》,说明从神农、帝喾、芶芒、夏禹直到周武王,都在这个祭坛举行过祭祀活动。此外,在南方的湖北、湖南也有一些关于炎帝的遗迹。有学者认为,湖北随州是第三代炎帝烈山氏迁徙的地方,湖南的炎帝陵是第八代炎帝榆罔的陵墓。

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初期,炎帝族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分时期述之。

炎帝神农氏、烈山氏的贡献

文献中记载的“神农有天下之时”,可能是炎帝时代。炎帝属于神农系统末期的一个大族团,而且是很有成就、很有影响的一个族团。前人有的把炎帝列为“三皇”之一,有的列为“五帝”之一。炎帝神农氏、烈山氏时代应该是传说中三皇时代向五帝时代的过渡阶段。

史书把许多创造发明归功于炎帝神农氏和烈山氏,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社会状况。

战国时期魏国的史书《竹书纪年》从黄帝写起,后人为它补写了太昊伏羲氏和炎帝神农氏的事迹,称作《竹书纪年前编》。《前编》说:炎帝“作五弦琴,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日中为市,辨水泉甘苦,味尝草木作方书,建明堂,作中天易。有火瑞,以火纪官,命官分职。作下谋之乐”,徐文靖:《竹书纪年统笺》,光绪三年浙江书局本。综合阐述了炎帝神农氏、烈山氏的巨大贡献。下面我们分几个方面述之。

1、发明原始农业

炎帝神农氏、烈山氏部族最早发明了原始农业,而且被尊为农业之神。《国语·鲁语上》载展禽言:“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也记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柱能植百谷百蔬,故被作为稷神祭祀。丁山先生以为,烈山氏子柱即后土。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7页。

《周易·系辞下》言:“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论衡·感虚》又说:“神农之揉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谷食,谷始播种,耕田以为主,凿地以为井。”民以食为天,耒耜的使用和五谷菜蔬的种植,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制作农具耒耜,培育种植五谷菜蔬,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是远古时代的一件大事,也是炎帝神农氏、烈山氏部族的一项重大贡献。

2、发明原始手工业

《太平御览》引《周书》佚文:“神农耕而作陶。”发明陶器后,人们对食物可以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引《周书》言神农“作陶冶斤斧”。冶炼金属制作斧斤等手工工具,必然推动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商君书·画策》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织麻为布,使民着衣裳。原始人仅以树叶、兽皮蔽体,神农教民以桑麻为布帛,人们才有衣裳,这是人类由野蛮向文明社会迈进的重要标志。

此外,传说神农还“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制弓箭,可有效地防止野兽的袭击,有力的回击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3、发明物品交换

同类推荐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本书包括形象解读篇、文本研究篇、附篇等三大部分,具体有《略论明代文学中女性审美形象》、《晚清小说中的中国女豪杰形象解读》等文。
热门推荐
  • 弑天霸主

    弑天霸主

    天反道世难休,轮回万载心依旧,一本精彩绝伦的修仙小说,让人看的惊心动魄,意想不到的颠覆剧情,主人公:霸天,历经无数磨难,面临死神毫不退缩,他代父保护国家,代哥保护嫂子,斩妖除魔,他的威名家喻户晓,想知道结局怎样吗?敬请关注此小说,后续更精彩。
  • 孤鸾

    孤鸾

    二十年前我给叶知秋算命,竟是“天煞孤星”的命格。父母宫为七杀,刑克父母,满门尽灭;夫妻宫为破军,至爱之人,死于非命;兄弟宫为贪狼,至交好友,必遭牵累。他全家灭门,唯一人独活,深爱的女人横死,他将配剑名为孤鸾,片刻不离。更是一人一剑,为兄弟而战。你算不到叶知秋如今是帝王州盟主,也算不到,总有一天这武林天下,亦是他囊中之物。
  • 遗恨录

    遗恨录

    白衣墨发逍遥江湖,真真假假其意难辨,是他?还是她?吾之一生唯恨而已恨吗?不论爱恨都只能属于我,只要能留在你心中,是爱是恨又有何区别?
  • 挂职干部

    挂职干部

    本书是一部切入视角独特,关注当下现实生活,以官场与土地、权力与人性、婚姻与情爱、颠覆与平衡、榨取与付出为较量内容的长篇小说,细腻展示了各阶层人物在利益与责任、背叛与信任等方面的内心冲突和道德意识,置多重矛盾与纠缠中解读人物的政治命运和生活质量,爱恨沉浮皆与泪水为伴……
  • 含笑一付

    含笑一付

    一百年开一次的含笑花终于要重现江湖,各路人马为夺奇花纷纷出动,江湖上又将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 梦的呼唤

    梦的呼唤

    一个东北汉子,一个半路出家的白领。从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之间,一头扎到了南国这郁郁葱葱花团锦簇的大地之上。十年风雨,他打拼在珠江两岸,进出于私企外地之间;老板你来我往,职位不停更换。为了心中的梦想,一路追寻,上个世纪末直到新世纪的前十年。
  • 拿破仑

    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1779年,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1784年,升入巴黎军官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瓦朗斯炮兵团少尉军官,时年仅16岁。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为雅各宾派的拥护者。他三次回到故乡科西嘉岛,积极开展争取科西嘉岛自治和自由的活动。由于受到当地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的排挤,被迫举家迁至法国本土。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一举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深受雅各宾派奥古斯都·罗伯斯庇尔的赏识,1794年1月14日,被任命为少将、炮兵旅长。
  • 升灵纪

    升灵纪

    升灵路兮,岁悠长。一人兴兮,万人亡。————————————————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梦幻控卫

    梦幻控卫

    天才的可怕不在于其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其拥有无限发展的升值空间。一天不打球,就一天没长进。梦幻控卫,让大家都能引领风骚!
  • 逆天特工:绝色夫人不好惹

    逆天特工:绝色夫人不好惹

    作为特工的她因一次蓄意谋杀而穿越,穿越后获得空间之力,开始了舞女生涯,偶遇他,稀里糊涂就把自己给卖了……不过也不亏,好歹他颜值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