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7400000060

第60章 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及其相关问题考(1)

李并成

史载,贯穿河西走廊的汉长城始筑于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条长城今天遗存情况如何?在敦煌市西部一带遗迹较清楚,学界所作研究亦较多,而在河西其他地区却大段损毁,其历史面貌若明若暗,不甚了了。笔者近年多次在河西实地考察,并考证有关文献,找到了若干遗迹,摸清了其走向,明确了一些相关问题。现就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流域,即东起金塔县北部、西经玉门市、安西县,西至敦煌市东部(敦煌西部长城已有研究,本文不涉)的汉长城塞垣、烽燧遗存状况以及有关都尉、候官的辖域、治所和候望炉次问题作一考察(见图),以就教于学界。其中安西县境汉长城遗迹的考察,得益于该县博物馆李春元先生的大力支持,不少情况为李春元先生提供,深表谢意。

一、金塔县北部汉塞、烽燧

金塔县北部汉塞遗址大体以臭水墩为界,可分东、西两段,约分属于汉酒泉郡东部、北部二都尉辖区。《汉书地理志》酒泉郡会水县条:“北部都尉治偃(前)〔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笔者已考出,汉会水县城即今金塔县金塔乡五星二队西部的西古城0,则位于会水县境的北、东部二都尉辖域恰为今金塔县北部的汉代塞垣一带此二都尉居延汉简亦有记载。如“其一封居延都尉府章,诣酒泉北部都尉府”(《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之44.16简);“乃以戊午宿酒泉北部〔都尉〕”(484.20简)等。甲编1261简之“东部、北部塞”即指东部、北部二都尉所辖汉塞,“塞”即指长城。

(一)东部塞

东部塞约东起于今金塔县东北部鼎新镇之北大河汇人黑河处,其东与沿黑河东西两岸延伸的塞垣,即汉张掖郡肩水都尉肩水候官塞相连。现存塞墙遗迹始见于A40烽台,此烽位于两河交汇处以西12公里,烽东塞墙荡然无存,亦未见壕堑残迹。此烽即斯坦因编号T46k烽,俗名红墩子。由此向西塞垣沿北大河北岸古道延伸,经红沙墩、沙墩子、西窑墩北、烧墩北,延至大庄子乡臭水墩附近,长约25公里。臭水墩西塞垣亦无存。此段塞墙残高多为0.8~2.2米。塞墙近侧残存城障1座、烽燧10余座。

障即A49,位于两河交汇处西5公里北大河北岸,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78米,夯土版筑,夹压芦苹和柴草层,基厚4米,残髙45米。四角置角墩,南垣正中开门,有矩形瓮城。北、西、东三垣各筑马面一座,马面显系后代增修。该障规模较大,依其位置应系东部都尉治所东部障。

此线烽燧自西向东有T46a1,计12座,T213~215,3座,共15座。T461即红沙墩,底基15米xl5米,残高9米许,颇雄伟,燧南有坞壁残基,坞基16米x11米,土墼砌筑。T46k(A40)为红墩子,底基亦15米x15米,残髙9米,烽南有长方形房址。T46i(A42)即沙墩子,残髙3米,土墼间夹芦苇、柴木筑成,台南有房基。在T46a,b,e,h,i,j诸烽均发现数枚至数十枚汉简。

(二)北部塞

约东起于金塔县北境臭水墩,西至玉门市花海东、疙瘩井北。仅在柴墩子(T44a)以北6.4公里处发现一段东西走向塞垣遗迹,其余地段塞墙均被夷平。于史籍中见这里确曾筑塞。《魏书张恭传》恭即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乾齐二县。恭又连兵寻继华后,以为首尾之援。别遣铁骑二百,迎吏官属,东缘酒泉北塞,径出张掖北河,逢迎太守尹奉。”所言“酒泉北塞”即应包括本段塞墙在内的酒泉之北、酒泉郡北部都尉辖区内的边塞。

北部塞范围内今存汉燧10余座,多座烽燧为斯垣因探查所漏。自东向西计有:石梯子墩,位于臭水墩西4.5公里,残高6米。正薛墩,位于生地湾国营农场场部东北5.5公里,残高10米。五连北部墩,位于生地湾农场五连北3.5公里,残高10米。二十里小墩,残髙10米。营盘大墩,残髙6米。又有旧寺墩、木头井北部墩、石银子坊城障。以上7座烽燧、城障斯坦因漏查。此外重要的烽尚有:T44d烽,位于疙瘩井东南9公里,底基4.9米x4.9米,残髙4.3米。T44c,位于T44d西北4.8公里,西距疙瘩井6公里,其东面为断山口河,底基2,4米x2.6米,残髙2米,土墼垒砌,残余16层,有坞壁,已成废墟。T44f,位于T44d西南2.5公里,残髙2米。T44b,位于T44f西北2.5公里,底基8.2米x8.2米,残髙6.4米,烽台东北有坞堡废墟。T44a,位于T44b西北4.5公里,俗称柴墩子,底基9.7米x9.7米,残高4,3米,烽东侧有坞。上述烽燧均发现汉简,尤其是T44c烽1977年8月出土木简、削衣93枚,无字素简12枚,其中有非常珍贵的所谓“武帝遗诏”(212字)和《仓颉篇》Q由其所出77.J.H.S:3简“檄到禽寇日失时卒会郭以”等简可知,T44c即汉之禽寇燧。另外见于简文的燧名尚有:始乐、万贳(世)、长生、大口、第七、第八燧。

石银子坊城障,位于西坝乡西移村正北6公里的戈壁上,南北25米,东西31米,基宽3.6米,残高4.7米,夯土夹红柳、石块筑成,南开门。该障位处北部塞中部,又是此段塞垣沿线唯一城障,当即北部都尉所治的偃泉障。

二、玉门市境汉塞、烽燧(西部塞)

汉塞遗迹沿玉门市境北部延伸,大抵属汉酒泉郡西部都尉辖。《汉书地理志》酒泉郡乾齐县条西部都尉治西部障。”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汉乾齐县位于今玉门市中部,则西部都尉辖域无疑是今玉门市北境的汉塞一带。其辖区地段约东起金塔、玉门交界的疙瘩井北之玉门市花海乡东的干海子,与汉酒泉郡北部都尉辖北部塞接界,西至安西县东的三道沟镇东北疏勒河转弯处,与汉敦煌郡宜禾都尉辖广汉塞接界。

西部塞大体沿玉门市北石河(疏勒河支流)沿岸穿行。干海子西至花海乡黄土湾村西北12公里的头墩一段长约35公里,毁坏严重,墙垣基本无存,亦未见壕堑遗迹。自头墩起西经二墩、三墩、四墩长约20公里一段,保存较好,沿北石河南岸延伸,连续不断,残厚1.32-4米,残髙1.5~2.3米,皆以夯土夹压红柳、砂石筑成。由四墩向西,塞垣呈断续状延伸,形迹不连贯。至五墩越过北石河,又傍北石河北岸延展,残垣断断续续,经六墩、七墩、U、九墩、十墩、十一墩、十二墩、西黄花营北、三站、四站、六站,西入安西县界。玉门市境汉塞全长约110公里,有明显遗迹的约70公里,皆利用北石河沿岸丰富的天然红柳,与砂石、粘土相间夯筑而成。《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军王(玉)门塞外海廉渠,尽五月……”所云“玉门”指汉玉门县,非汉玉门关,因玉门关外并无人工所修渠道。笔者考得汉玉门县位于今玉门市赤金镇赤金堡古城,玉门塞外海廉渠即应指今五墩以东延伸于长城塞垣之北的北石河东段,此处造渠,表明其地昔日为戍守兵卒的屯田之域。

西部塞烽燧、城障今约存30座左右,其中斯坦因在这一区域编号的烽燧26座、城障1座。现存最东的烽燧为独尖墩,位于黄土湾村东略偏北12公里,残髙5米。北石河南岸的头墩至四墩间共有烽12座,沿塞墙东西方向延伸。头墩即T431,残髙7米。二墩位于头墩西0.5公里,烽周发现铜箭头、五铢币等。T43k烽位于头墩西2公里,巳倾记成小丘,烽南灰堆中出土汉简20余枚和一面用于辟邪的人面画。T43i位于头墩西4.5公里,已完全倾圮,出土汉简39枚。T43h、T43g、T43f诸烽,均完全倾记或严重坍塌,均发现汉简及五铢币等物。三墩位于塞墙外约1公里,残高7米。大石疙瘩墩、小石疙瘩墩、四墩位于小泉村北1920公里,发现铜箭头、灰陶片等。T43a烽亦坍成土丘,出土汉简、封泥木匣、五铢币等。

汉长城在五墩附近越过北石河后,汉烽燧亦沿该河北岸设置。五墩西至疏勒河转弯处,即玉门、安西交界的三道沟镇东北,存汉燧15座,城障1座。大部分烽燧位于塞墙南侧,西面少数几座位于塞墙之北。其中13座烽燧组成一条东西向的烽线,两座烽燧不在烽线上。多数烽燧经过修补,即将烽台扩大并加修一重围墙。烽与烽相隔1.5-5公里不等。七墩残髙8米,九墩残高2.6米,十墩残髙8米,十一墩残髙6米,十二墩残髙5米。分布于黄花营村西北一带的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号墩则破坏严重,髙者2米许,低者仅见基部,烽周发现灰陶片、铜箭头、五铢币等。T41o烽位于七站北面3公里许,坞壁面积9.8米x9.8米,出土汉简1枚。城障位于十二墩西的T42d烽南9,1米处,类似敦煌小方盘城,平面呈矩形,夯土版筑,障内面积17.7米x14米,残高5.5米。障墙上建有土墼砌筑的垛墙。南开门。此障为西部塞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城障,其大小与敦煌小方盘城(玉门都尉治所)类似,或即汉酒泉郡西部都尉所驻的西部障。

三、安西县境汉塞、烽燧

安西县境内汉塞大部属于汉敦煌郡宜禾都尉所辖,其西部一段属汉敦煌郡中部都尉万岁候官辖。《汉书地理志》敦煌郡条广至,宜禾都尉治昆仑障。”广至,县名,笔者考出其城址即今安西县踏实乡西北之破城子敦煌所出权简一简云:“宜禾部蟊第:广汉第一,美稷第二,昆仑第三,鱼泽第四,宜禾第五”(《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之145简,《敦煌汉简释文》之1683简)。简出斯坦因编号T6b烽(凌胡燧)。据王国维先生的考证,简中宜禾郡(部)者,殆指宜禾都尉辖境,汉志敦煌郡广至县下宜禾都尉治昆仑障,此出平帝元始时版籍,其先当治鱼泽,故孝武时有鱼泽都尉,其后徙治宜禾,故又称宜禾都尉,后徙之昆仑障仍用宜禾之号;此简中五烽,其次序自东而西,广汉、美稷、昆仑三烽,皆在广至县境,鱼泽、宜禾皆在效谷县境,宜禾一烽又在效谷之西,西与敦煌之步广候官接界CS)。王国维先生的这一观点,巳普遍为学界所认可。林梅村、李均明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宜禾都尉五候官统辖区域为安西西沙窝东北至瓜州故城西,安西以西至双塔堡,布隆吉北至疏勒河转弯处西沙窝以西则为中部都尉(详后)辖区。

县境现存汉塞遗迹东起三道沟镇北约12公里与玉门市交界的蘑菇滩,沿疏勒河岸延伸,西止于与敦煌市交界的西湖南沙窝,总长296公里。其中因人工搬运、河流改道冲毁、风雨剥蚀等因素消失115公里。地面实存遗迹143公里。另有复线塞墙38公里。沿线存烽燧54座。塞墙多就地取材而筑,其中底层压胡杨、二层红柳、三层芦华、四层罗布麻夹砂砾构筑的10.5公里,红柳、芦华夹砂砾结构的265米,全砂砾垒筑的约93公里。烽燧有夯土版筑、内夯土外包土墼构筑、全土墼结构、胡杨、红柳、芦华、罗布麻夹砂砾构筑等多种形制。

塞墙东起蘑菇滩汉墓群,西经碱沟堰,沿疏勒河北岸延展,又经八墩(T41m)、桥湾魏晋墓群、桥湾古城、桥湾火车站、九墩(T41)、汉豁落墩烽、布隆吉汉墓群、布隆吉雅丹地貌区、唐玉门关址、双塔水库、唐苜蓿烽、双塔农场、小宛农场,约在此附近越过疏勒河,又沿该河南岸穿行。复经北干沟、安西县城南1公里多、瓜州乡北、四工、望杆子、西沙窝北端北路井北、草包、望火堡、火烧林、西湖乡南沙窝,入敦煌界。

(一)广汉塞

约相当于蘑菇滩至九墩段塞垣,长约30公里,烽燧5座。1981年敦煌酥油土汉烽出土D38:15简记官乃丙子虏可二百余骑燔广汉塞格至其夜过半时虏去口口”(《敦煌汉简释文》1369简),即指此段塞垣。破毁严重,大段仅见残基。其中桥湾城北以东段断续残存18公里,几乎全系就地砂石垒筑,间有夹压柴草者,外观上呈现为一条起伏延伸的砂石梁。基宽4~8米,残髙0.8-1.2米。地面暴露大量绳纹、水波纹灰陶片、素面夹砂红陶片和少量五铢币。桥湾城东北一段4公里长保存最好,基宽810米,顶宽1.5~3.5米,残髙1.31.6米。桥湾城西至九墩段长10公里,因疏勒河水冲刷、风蚀、修建兰新铁路和甘新公路挖运砂石等原因,多被损毁,其中3.5公里被辟为路基。此段烽燧以九墩保存最好,该烽经晚期补修,扩建,原烽台底基7.3米x7.3米,土墼砌筑,间压苇层,残髙6米许。烽南灰层中出土汉简、“货泉”钱币等。位于三道沟北的T41h烽亦发现汉简。

于此段塞墙南侧,即桥湾火车站南1.5公里许,发现汉代城址一座,墙垣巳很残破,南北50米许,东西约40米,暴露少许汉灰陶片。依其位置、规模、出土遗物,该城应即广汉候官治所。

(二)美稷塞

约相当于九墩西至髙皇庙、双塔水库、双塔农场段塞垣,长约37公里。其中九墩至髙皇庙段长约20公里。其间穿越雅丹地貌区,风蚀破坏严重,现存遗迹断续残长约8公里,为残宽4米,残髙0.81米的砂石梁,紧靠国道312线(甘新公路)南侧,极易被误认为是筑公路时堆挖的砂石堆。其中3公里保存稍好,底宽68米,顶宽3米,残髙1.2~1.6米。有4公里塞垣被削平作了路基。长城南侧戈壁存汉代砂石洞墓葬群。该段沿线烽後几乎全部倾记为土丘。位于布隆吉乡政府西北约10公里的T41a烽,底基6.1米x6.1米,烽周遍布汉席纹陶片,并发现汉简。

髙皇庙至双塔农场段,长约17公里,双塔水库以北断续3段保存较好,长约7公里,砂砾垒成,基宽8~12米,顶宽1,5~2.5米,残髙1.4~1.6米。水库大坝西至苜蓿烽段4公里亦保存较好,底宽7米,顶宽1.4~1.8米,残髙1.2~1.6米,顶部加压0.35米厚的罗布麻。苜蓿烽西汉塞沿疏勒河北岸延伸6公里消失,约在此附近越过疏勒河。该段烽燧大部倒塌,有的被唐代重新利用,如唐苜蓿烽,残髙4米。位于双塔堡西北塞墙以北2公里的T40c烽,底基7米x7米,残高3.9米,烽顶残存小屋一间,出土汉简3枚。美稷候官治所无考。

(三)昆仑塞

约相当于双塔农场至北干沟段,均位于疏勒河南岸,长约26公里。昆仑塞之名于史籍中多见。《后汉书明帝纪》载,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击破白山虏于蒲类海上,遂入车师”。《后汉书西域传》载敦煌太守张铛上书:“北虏呼衍王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专制西域,共为寇钞。今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余人集昆仑塞,先击呼衍王,绝其根本……”

昆仑塞因穿越小宛农场垦区,塞垣人为破坏严重,大段缺失,遗迹甚难寻觅。仅在北干沟口东见一段夯筑塞垣,由农口坝向西南方向延至雁脖子湖林场北,长约5公里。此段烽燧仅存6座,其中I39a,(3,7三烽位于北干沟口东塞垣内侧,自东向西排列,烽间相距2公里许。1397烽残髙4米,T39(x烽残髙3米。

同类推荐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堪舆术研究

    堪舆术研究

    堪舆是风水的学名。堪舆术即风水术。风水是中国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也是一种流传广泛的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有关人与环境关系的哲学。本书首先从堪舆的源头开始探讨了堪舆与环境科学的关系,从堪舆的精髓、伦理、方法和原则等角度剖析了“龙与穴”、“宅与水”、“阳宅”等风水学的主要内容。作者还结合堪舆形胜、堪舆人物、堪舆文献等实例史料作纵的连贯、横的分析。揭示其迷信的成分,认识其科学的一面,使读者正确了解堪舆术的本质,并介绍了当代国内外堪舆学的研究情况。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热门推荐
  • 龙在于野

    龙在于野

    世人总以为现代的科技发达,生活便利,却不知譬如金字塔、长城的奇迹是如何制造。其实古人的实力不敢想象,你以为古人只会茹毛饮血吗?你以为古人只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法家,道家,名家,俱不可小觑·····
  • 魔域征战

    魔域征战

    魔法的世界,战斗的地方,永无止境的杀戮,争霸的狂热,然人热血沸腾的战场。嫁人的思念。不一样的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拿起手中的武器战斗吧,沉默中的战士,用那无限的智慧与强大的实力战胜敌人吧·········
  • 一代弃后

    一代弃后

    夜岚,台湾当红女艺人,首度向内地发展却不想遇上天灾人祸,血溅拍摄现场。一朝穿越,她和她,同名同姓,两个完全截然不同的人生和境遇,却冥冥之中纠结在一起。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摇身一变,成了一代弃后。她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 侠客游

    侠客游

    武林动乱,卧虎藏龙,江山带有奇人出,魔教崛起,江湖动荡,风云变色。天龙既出,谁与争锋?
  • 月落浅音

    月落浅音

    世间男子皆为毒物,碰不得也近不得。这是她姨娘时常告诫她的话。无奈世间万物抵不过一个缘字,该来的终究是避不了。她原是隐居于桃林内的兔子精,一场雷劫却让她意外掉入红尘纷争。兴许冥冥之中早有注定,为了那个他,她情愿冒死逆天。奈何所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过是过眼云烟。她心心念念为他,换来的却只是一句人妖殊途,将她推向万丈深渊……
  • 穿越四十世纪

    穿越四十世纪

    21世纪修真世家女孩儿穿越到高科技的40世纪,在这个对她来说陌生而神奇的世界,且看她如何风生水起,收获事业和爱情。
  • 毒女制

    毒女制

    一个名叫赵梦蝶的女孩,出生在一户世代炼香的家庭。蝶梦是一个炼香奇才,她从小就精通各种香料和毒药。只要是她闻过的香就没有她记不住的,没有她不会调的。在一个清明节的夜晚,她得到了一本制毒宝典,年少无知的她以为这只是个香普,就隐瞒着父母,开始偷偷地练了起来……在炼毒的途中,她遇到了两个好友----一个是挚友吴芊熙,另一个是结拜姐妹梁冰。她遇到了她一生所爱,可这个人却是茅山大弟子冰凌,两人该何去何从……
  • 缠绣衾之罂

    缠绣衾之罂

    有着特殊能力身边无数珍奇异兽的占卜师现代人间的奇特法术
  • 超时空进化

    超时空进化

    波澜浩瀚的星空世界,恐怖觉醒,吞噬万物,无数种族陷入末日之中;一封来自未来的信件,楚风踏入救世之路,跨越无数战场,屹立世界之巅,逆转一次次末日灾难,执掌无限时空,征战千万位面,超越极限进化,成无上之主!
  • 外星人探访记

    外星人探访记

    外星人攻击地球人吗?外星人在改造地球吗?外星人在制造谜团吗?……外星人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他们行踪不定,行动诡迷,人们相信他们比地球人强大而文明,但他们的来历和身份始终是一个谜。你想一睹外星人的真容吗?你想与外星人交朋友吗?本书将去伪存真地将未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让读者不仅能够看到科学研究的轨迹与前沿,更能激发读者学习科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