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这人天生官样,方面大耳,能说会道,也曾当过几天小官,政绩没有,反养成个混吃混喝的毛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家建房我建房,人家结婚我结婚,人家生日我生日”,这时别人插上一句“人家死人呢”,他就哑口无言。他还有一招,每逢人家碰上喜事,他都要上门凑热闹,还找了个新词,叫做“可喜可‘喝’(贺)”,拉上一大帮子,喝得人家哭笑不得。
单位有个李四,是有名的“铁公鸡”,从不拔毛的,如果谁要他掏了一分钱,他就会难受三天;若是多得了一毛钱,他会快活得在回家的路上哼小调,但这回却被张三给逮住了,放了一大滴血。李四到超市买东西拿了兑奖券,一兑得了头奖,一台电脑加一台冰箱,价值一万元。“你说这该不该庆贺庆贺”,“当然当然”。张三领了一大帮人提了炮竹去他家贺喜,本以为李四会把他们带到餐馆搓一顿,结果是,李四跑到摊上去切了一点猪头肉、包一些凉菜,在镇小酒厂舀了二斤白干。这顿饭钱还抵不上炮竹费,张三气得直哼哼。
至于李四,他更生气,被敲以后,耿耿于怀。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他发现张三从服装店里出来时,身上多了件东西。他一阵窃喜,“张三啊张三,也有你的今天。”叫来一帮兄弟,就是上次去他家吃猪头肉的那帮,“走,到餐馆去,今天张三有喜事啦,可喜可喝啊。”李四张罗好一桌酒菜,跟站柜台的讲好了,帐记在张三户头上,规格是600元。接着打电话叫张三来赴宴。
张三一听有吃的,赶忙把今天新买的玩意也戴上了,匆匆赶来吃酒。李四说:“我们在座的都是好朋友,是不是?既然是朋友,那么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对不对?朋友的事无论大小都要庆贺对不对?”张三极力附和。吃到打饱嗝的时候,他问道:“今天是谁的喜事啊?”大伙说:“是你的呀。”“我哪来的喜事啊?”“你今天不是买了一顶帽子吗?”“啊!”
(《盐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