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家人都喜欢旅游。放暑假的第二天我和妻子女儿一起背了行李正准备去九寨沟消夏,小舅子领来他的儿子叫我妻为表侄补英语,姐弟在岔路口说了八斗话,迟疑了良久,最后夏游泡汤了。
表侄初中几门功课中唯英语学得不好,做了近三十老师的我夫妻俩知道,他的家庭没有文化氛围,缺少熏陶,他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训练偏少,基础不牢,若是在假期休息日补补课,肯定有提高。
暑期旅游也有不妥,天气炎热且变幻莫测,花钱讨苦吃,不去也罢。
我妻子带表侄补课,我女儿复习“中级口译”兼“考研课程”,我当炊事员。
我乘买菜的当儿在菜场一打听,全校的多数老师也在补课。一统计,补习英语的学生最多,数学次之,其次是理化生,最少是语史地。打电话向外地亲友询问,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亦如此——全中国都在补课。
补课的始作俑者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优生的家长要求补课是希望孩子“保先”,以期将来考取名牌或重点高校;中等生父母渴盼补课,巴望孩子名列前茅;差生也要补课,明智的父母想以此使之有所提高,而反遗传决定论的父母总认为“多劳多得”,当然,也有少数家长把补课老师当成“假日监护人”。从辅导老师方面讲,有些也是乐此不疲的,事业上,为下一学期学生成绩奠定一个更加扎实的基础;收入上,为家庭经济增加一点贴补,当然也有义务补课的。另外,大学生做家教从事补课,也是一支力量。从地点上看,有的把教学场所设在学习,有的放在家里,有的送教上门。从组织者看,有的是学校集体行为,有的是个人行为。不仅中小学生在补课,大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也在补,少年中年老人都在补呢。总之,中国补课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遏抑的潮流,主流是积极的,可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引擎。
补课现在不仅表现于学生,全社会也都在补课呢,为什么?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呀。工人在补课,学文化,学技术,学经济学,学现代企业管理等;农民在补课,学科学种田,学信息农业等;解放军在补课,学现代军事技术,学信息战的打法等;商人在补课,如何掌握市场经济的规律,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后如何与外国人谈生意,怎样打赢贸易战等;科学家在补课,如何使中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中国共产党也在补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深刻理解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怎样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在新形势下团结中国国民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懂得补课道理的人是不甘人后的人,懂得补课的国家是大有希望的国家。有人不禁要问,成为“人上人”后干什么呀?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呀!成为世界强国后,做什么呀?不做霸主,而做引领世界造福人类的榜样,那位巨人说得好,“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凭什么而言呀?假日坚持补课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就是我家三口人在岔路口迟疑良久时的思想历程。今后,只要有人请求补课,我们全家在国家强盛前决不旅游。
(中国教师报论坛“杏坛春晓”)